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關於心理博弈你不得不知的6個小技巧

“阿怡,這週末你應該呆在家吧。”煲劇的時候,阿怡收到了同學阿洋的消息。

她也沒多想回了句:“不然勒。”

“那週末過來幫我搬家吧!”那頭的阿洋秒回道。阿怡正想拒絕,又有消息發了過來:

“阿怡最好了,肯定不會拒絕我的對吧(筆芯)”

“好吧。”

這樣類似的情況是不是經常在我們的身邊發生呢?原本空閒的日子,原本計劃好的週末,被別人突如其來的邀約或者其他事情打斷,關鍵還啞口無言,不知道怎麼應對。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做自己一開始並不情願的事情?為什麼我們沒辦法斬釘截鐵地說“不要”,為什麼生活中那麼多的事情與我們預期發展相背離,一切真的只是“意外”嗎?

並不是,一次兩次是意外,意外一旦多了就是刻意,而刻意大都是人為的,在這裡頭,其實隱藏著一種心理博弈術。

心理博弈術用好了,可以讓他人為我們所用,而不擅長心理博弈術的,則只能乖乖做待宰的牛羊。

這可不是唬人,接下來就讓我為你詳細分析一番吧:

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關於心理博弈你不得不知的6個小技巧

本次觀點來源於《博弈心理學: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博弈》,本書通過直觀與客觀相結合的手法為我們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為我們透析藏在其中的心理博弈術,通過一系列的剖析與講解,帶我們深入理解心理博弈術,明白掌握心理博弈術的優勢在哪裡,其害處又有哪些。在認真地學習過後,帶領我們走進人性深處變幻莫測的心理活動,看清自己身處的環境,看懂身邊來來往往的人,不斷提高自己的整體實力,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一、什麼是心理博弈?

博弈,這兩個字聽起來似乎有一種暗暗較勁的意味在裡頭。它是一箇中性詞,涵蓋正反兩道。博弈術在光天化日下使用叫做策略,在無人角落使用則是陰謀,用得好可以如魚得水,用不好則會殃及自身。

古時競爭處是戰場,是你死我亡,是兵馬相戎。而現代的競爭處則是社會,是你上我下。一個人的升職大多數時候會帶動另一個人的下滑,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生活、朋友、家庭、婚姻,除卻一個人的獨處方式,一人以上的關係大多數時候都是一種相互操縱的關係。

也許這樣說有些讓你感到陌生,或者荒唐?沒關係,我都會在後面為你進行解答。

我們需要明白的一點就是,在很多時候,我們詞不達意,言不由衷,不是我們成熟了或者是世故了,而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被人操縱了。

操縱我們的人通過心理博弈術中具有引導性的話語,以及楚楚可憐或者懦弱的表情,誘發我們的同情心與愧疚感,使我們一步步走進他們一開始設定好的陷阱裡,從而逐漸失去自我意識與自我判斷力。

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關於心理博弈你不得不知的6個小技巧

二、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被心理博弈術所操縱?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被心理博弈術所操縱了呢?

反觀你的生活,你是否經常一不小心就說出言不由衷的話,只為了討好某個人;你是否會去做某些事情,只為了達成別人口中的“目標”;你是否會因為自己決定做的事情給別人帶來了困擾而心理不安;你甚至有時候覺得幫別人辦事才能讓你感到舒心?

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際交往都具有互相操縱意味,但是有絕大部分的人際交往都隱藏著互相操縱。不同的是操縱雙方的實力對比與巧妙程度。

書中有個案例很是巧妙:

一開始由男生A詢問另外兩個室友的假期安排。男生B的想法是去“新西蘭看螢火蟲洞”,得到了男生A的調侃:“天,你竟然喜歡那種小女生的調調。”

男生C的想法是“澳洲”,卻被男生A吐槽道:“你去年也去的澳洲吧,連著兩次都去,太蠢了吧?”

隨後,男生A列舉了“新鮮感、刺激、打破常規”等理由,引導另外兩個男生走進自己一開始規劃好的旅行地點--南非。

最後,三個男生決定一起去南非。

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關於心理博弈你不得不知的6個小技巧

這樣的一場討論很平常,但是你們有沒有發現我特地在男生B和男生C的最初目的地那裡打上了雙引號呢?不是目的地足夠特殊,而是它們的存在一開始對於說出口的那個人來說應當是特殊的。

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一開始想去新西蘭和澳洲的男生,會最後接受了男生A的意見一起去了南非呢?

因為男生A在談話過程中逐漸攻破另外兩個男生的心裡防線,刻意去忽略他們最初的訴求和願望,通過打擊、吐槽等看似不經意方式使他們的心理防線開始動搖,再經由“新鮮感、打破常規”等看似對大家都有益無害的理由將他們神不知鬼不覺地帶入到他所設定的場景裡。

正常的交往模式不應該這麼複雜且不真誠。

這是一種心理掠奪,並不是正常的交往,而這裡頭,就是藏著我們前面提到的--心理博弈術。

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關於心理博弈你不得不知的6個小技巧

三、如何避免被人操縱自己的行為舉止?

(1)時刻保持清醒,忽略過度誇讚與貶低。

善於運用心理博弈術的人,在操縱之初首先要讓被操縱者對自己放下戒心,這個時候他們通常會通過過度讚美和貶低的方式去打擊我們的自信心。

人大都是感性動物,聽到誇獎會欣喜,即便誇大了事實也會欣然接受,而受到了貶低就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從而給操縱者留下了攻擊漏洞。所以避免被操縱自己行為舉止的第一步,就是要時刻保持清醒,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別人的評價,好或者不好,聽聽就好,最瞭解你的應該是你自己才對。

(2)明確自己的真實所需,並且時刻提醒自己。

在交談最初,我們往往不會帶著防操縱的行為去聊天,那樣會造成心裡疲憊,反倒會給自己增加許多不必要的壓力。最容易也是最好用的方法就是自我提醒,時刻告訴自己我們的真實需要是什麼,將每一次的行動都落到既定的目標上,而不是跟隨著別人的話語左右搖擺。這一點掌握好了,就不必擔心去商場買東西的時候被導購員的推薦所左右了。

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關於心理博弈你不得不知的6個小技巧

(3)養成理性分析的習慣,避免亂下決定。

有一個點很重要,那就是,不是所有的交流都是充滿著暗暗較勁的心理博弈術。我們需要通過理性的分析去判斷好與壞,去分析朋友的推薦是真心實意,還是刻意為之。細細品味某些話中是否具有引導性,是否將你的認知打散,是否有否定你某些觀點的行為,一旦有,要即刻理清自己的思緒,避免別人對我們進行心裡操縱。

而如果沒有上述情況,那恭喜你,眼前與你交流的朋友比較安全。

四、人際交往中如何搶佔心理博弈的制高點?

(1)聊天中設計語言陷阱,適當性地套出你想要的信息。

戰國時期的韓非子說過這樣一句話:“道言反事以常所疑,則姦情得。”意思是,“用假話打探對方的可疑之處,能探聽出隱藏的惡行。”

在與人交往當中,我們可以試著拋出一個假的需求,等對方上鉤,我們再一舉殲滅。比如,你放桌子上的文件被人動過了,你可以猜到是某個人,但是你若直接問,人家必定不會承認。於是,你叫來了那個人,假設很悲傷地告訴她自己的文件被動了,還看到了某同事偷偷摸摸來自己的辦公桌。這個時候,這個可疑的女同事見自己安全,肯定會順著杆子往上爬,說她“好像”也看到了,於是,一切水落石出。

(2)通過外部刺激,揭開對方的偽裝。

每個人都有弱點,而容易被情緒支配實際上是每個人都有的一個弱點。學習心理博弈術,我們就要善於利用這一點,通過刻意與看似不經意的方法與言語,刺激對方的感官神經,一旦眼前的人出現十分生氣、沮喪或者悲傷的情況,恭喜你,你可以順暢地去攻擊他的心房了。

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關於心理博弈你不得不知的6個小技巧

(3)利用反向博弈,干擾對方的認知心理。

回看一開始的那個案例,阿怡拒絕不了朋友的搬家請求,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的回覆不假思索,用了正常但是容易被下套的邏輯。對方一開始發來的話就把阿怡的週末定性為“有空”,而阿怡也沒察覺,才造成了後面的無奈接受。

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利用反相博弈,從對方想象不到的角度回覆。比如,有一次和朋友一起玩的時候,他收到了一個女性朋友的消息,問他週末是不是又每天賴床啊之類的,本以為他會回答是或否,沒想到他直接來了句,挺忙的。氣氛一瞬間尷尬,但是也正因此,他“錯過”了接下來可能要去做的,幫忙修電腦的邀請。

後來得知內幕的時候,我忍不住對朋友豎起大拇指。心理博弈術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為你排除多餘的麻煩,為你自己的事情留更多的空間,為你自己的思想留更多的餘地,為你自己的行動力留更多的選擇。

每個人只有一生,努力為自己活吧,可以做個好人,但別做個濫好人,你可以活得更加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