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敬佩的四个“女帝”,于中国有大功,可惜鲜有人知!

谈及古代的“女帝”级政治家,最广为人知的是汉朝吕后、唐朝武后、清朝慈禧。其实,史书上的“女帝”,却不尽这三个,还有很多“称霸一时”的女帝,比如东汉邓太后、北魏冯太后、宋朝刘太后、辽国萧太后、清朝孝庄等等。

在古代社会,由于男权主义原因,女帝即便再优秀,也会被批为“牝鸡司晨”,国之将亡的妖异征兆。然而站在今天的角度来观察,却可以看到,其中有四个女帝最让人敬佩,原因很简单,她们于中国有大功。让人遗憾的是,除了武则天的功绩,其他三人功绩鲜有人知。

本文所谓的“女帝”,并非一定像武则天称帝,而是实现了“临朝称制”(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制”),几乎等同于皇帝发布命令,就差最后一个名义上的皇帝身份了。

最让人敬佩的四个“女帝”,于中国有大功,可惜鲜有人知!

吕后

在后人眼里,吕后的阴狠毒辣,仿佛就是她的一生,其实远非如此。司马迁的《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对吕后的评价可能颠覆大家的认知:“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是何等的肯定?

吕后所为,粗略来看有四件:军事上,即便面对匈奴对她的羞辱,也依然忍了下来,采取和亲政策,没有这一点,汉朝如何恢复经济;经济上,不仅继续重视农业,而且还放宽了商业,刘邦曾下达抑商法令;政治上,无为而治和与民休息,其中与民休息就废除、减轻了很多刑法;文化上,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让先秦很多古籍能流传至今)。

总而言之,吕后所作所为,给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任何辉煌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有前人艰辛的努力,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汉武雄风,少不了吕后的奠基。

最让人敬佩的四个“女帝”,于中国有大功,可惜鲜有人知!

邓绥

对于邓绥(suí),估计十有八九未闻其名。其实,邓绥是汉和帝的皇后,祖父是东汉开国功臣邓禹。公元106年,27岁的汉和帝突然驾崩,面对“主幼国危”的局面,25岁的邓绥临朝称制。

从历史评价来看,有六个字让人震撼,即“兴灭国,继绝世”,兴旺一个快要灭亡的国家,这是何等的功绩?慈禧称李鸿章是“再造玄黄”,邓太后不单是再造玄黄,还有兴旺王朝的能力。邓太后的功绩,除了传统重视农业、勤政爱民、亲贤臣远小人等之外,还有两点极为关键:帮助东汉度过了“水旱十年”的天灾,对外解决西羌之乱,解除东汉外部危机。

王夫之评价汉朝是“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其实东汉末年,之所以还能军力强悍,就和邓太后的努力密不可分。

最让人敬佩的四个“女帝”,于中国有大功,可惜鲜有人知!

武后

武后即为武则天,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关于她的功绩,自不必多说,是一个于中国有大功的女帝。

学者胡戟评价认为,“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远的是隋炀帝和武则天。可后面这两位在历史上却是脏水被泼得最多的”。其实,隋炀帝和武则天的政治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科举制”。隋炀帝开启科举制,武则天进行了最重要的一次完善。官员选拔规则的改变,触犯了掌握话语权之人的利益,所以自然要被口诛笔伐,还比如反腐皇帝朱元璋等。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武则天承上启下,留下“贞观遗风”的同时,也奠基了“开元盛世”。尤其是武则天对科举制的改革,让寒门子弟真正能走上政治舞台,有了一个正规且持续的途径,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最让人敬佩的四个“女帝”,于中国有大功,可惜鲜有人知!

刘娥

刘娥是宋真宗(签订澶(chán)渊之盟)的皇后,《三侠五义》中狸猫换太子的“毒皇后”,以剥皮狸猫调换李宸妃所生婴儿。总之,在野史小说中,刘娥是一个狭隘妒忌、残害忠良、谋夺江山的一代奸妃。其实,正史上对刘娥的评价却非常高。

民国史学家蔡东藩评价刘娥,“有吕武(吕后、武后)之才,无吕武之恶”,这一句话评价了三个人,说明吕后、武后、刘娥这三人都有才,其中刘娥更胜一筹,还没有做过什么坏事。除了传统的治理国家之外,刘娥还有三件事值得称道,即结束党争(让朝廷稳定)、发行交子(纸币,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业改革(促进了大宋商业的真正繁荣)。

从一个卖艺的孤女,到帝国的皇后,刘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更为重要的是,刘娥本有机会效仿武则天,最后却声名“不作此负祖宗事”。

最让人敬佩的四个“女帝”,于中国有大功,可惜鲜有人知!

程朱理学兴起之后,对女性愈加偏见,尽管上述四位“女帝”功绩耀眼,但却依然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以至于今人鲜有人知。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是“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至于最完美的一个“女帝”刘娥,更是被《三侠五义》颠倒黑白。

历史是胜利者的宣言,但历史更是男人的历史。战争让女人走开,政治也让女人走开,如果女性一定要上去,几乎只能留下臭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