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朝鲜,卫氏朝鲜,高句丽,高丽和李氏朝鲜都是怎么演变的?

残阳摇曳苏鲁錠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箕子朝鲜、卫氏朝鲜、高句丽是中国地方政权,而高丽和李氏朝鲜则完全是汗国历史政权,这完全是两个历史范畴。

一段时间以来对我国东北有着很大领土野心的韩国人试图将箕子朝鲜、卫氏朝鲜、高句丽等纳入韩国历史,甚至将我国远古时代的人物蚩尤也说成是韩国人的祖先,其实这些都是为他们继续我们东北的领土而寻找借口,所以国人一定要保持警惕。

箕子朝鲜

箕子是商朝末代王纣王的王叔,周武王伐纣以后,商朝灭亡,而箕子朝鲜带着商朝移民迁往辽东并到达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了箕子朝鲜。领土面积辐射到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箕子朝鲜朝鲜向周朝纳贡,是周天子承认的诸侯国之一。

汉初的箕子朝鲜

后来燕国势力向辽东扩展,箕子朝鲜的领土则进一步向朝鲜半岛北部萎缩。但是一直存在了数百年。

卫满朝鲜

秦始皇统一六国,灭亡燕国后,大批燕国移民进入箕子朝鲜,秦末汉初之际,韩广、臧荼、卢绾先后被封为燕王,后来燕王卢绾被刘邦怀疑造反,而逃入匈奴,燕国灭亡,燕国将领卫满则带领部下进入箕子朝鲜,而后卫满鸠占鹊巢夺取了箕子朝鲜政权,建立卫满朝鲜。

卫满朝鲜

汉武帝时期,西汉出动水路两路大军进攻卫满朝鲜,最终攻灭卫满朝鲜,朝鲜作为古国名成为历史,而汉武帝在此地设立汉四郡,进行直接统治。

汉武帝设置的汉四郡

高句丽

东汉时期,东北吉林地区的扶余王子朱蒙南下,建立了高句丽政权,并不断蚕食辽东地区的汉四郡,但是很长一段时期,这些地区仍旧在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西晋末年五胡乱华,鲜卑人在辽西兴起,慕容鲜卑曾经重创高句丽,甚至一度占领高句丽的丸都(高句丽王城)。但是此后随着中原混乱,胡人南下中原,高句丽逐渐在东北做大,到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几乎已经完全占领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也就是西汉时的四郡之地。

南北朝时期的高句丽

隋朝时期,隋炀帝试图攻灭高句丽,但是顿兵于坚城之下,三次攻击高句丽都遭到失败,而且搞得天下大乱,最后隋炀帝还丢了脑袋和江山。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和唐高宗两次攻伐高句丽,最后被高句丽所攻灭,随后唐王朝在高句丽设立安东都护府,直接纳入版图管辖。


新罗

新罗是韩国人的祖先国,他发源于朝鲜南部的三韩部落中辰韩,隋唐时期朝鲜半岛存在着高句丽、百济和新罗,高句丽、百济联合进攻新罗,而新罗求助于唐朝,最终攻灭高句丽和百济,后来新罗人开始不断蚕食大唐的安东都护府,最后占领了朝鲜半岛南部地区。

唐灭高句丽后新罗国

在唐朝灭亡前夕,新罗发生内乱,朝鲜半岛出现了后百济、后高句丽和新罗政权兵力的情况,后来后高句丽的将领王建现实夺取后高句丽政权建立高丽王朝,而后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

高丽王朝对于朝鲜半岛历史影响人员,现代朝鲜和韩国的英文都是Korea,就是高丽的音译。

高丽王朝历经了辽国、金国,后来迎来了蒙古人的入侵,高丽人当然无法抵御蒙古铁骑,但是高丽人依靠着向蒙古帝国输送女人和太监(蒙元王朝的后宫充斥着高丽女人和太监)等政策,高丽王朝得以保存,对内仍然是高丽国,对外这是元朝的征东行省。

蒙元帝国的征东行省

李氏朝鲜

元朝末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派遣徐达进行北伐,元顺帝逃入草原,而明军对东北地区进行征伐,而此时东北地区的蒙古统治已经崩溃,高丽王朝也想要趁机夺取东北地区,于是高丽王朝派出大将李成桂前来争夺东北。

然而李成桂手握重兵,却回师高丽篡位夺权,但是李成桂篡位行为师出无名,于是李成桂派出使者来觐见朱元璋,表示李成桂对东北领土毫无觊觎之心,并对朱元璋大献殷勤,请求赐予其国名,如此做无非就是求得其政权的合法性,而朱元璋因为古代有朝鲜古国在朝鲜半岛,于是赐李成桂为朝鲜国王。

李氏朝鲜历经明清二代,绵延500多年,但是无论明清一直是中国的属国,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日本强迫清政府放弃朝鲜,1897年朝鲜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末代国王李熙称帝,但是3年后1910年日本就通过《日韩合并条约》完全吞并了韩国,知道1945年日本战败后,才重新复国。


大东北的小豆包


现代意义上的朝鲜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三韩部落,辰韩发展为新罗,新罗发展成高丽,高丽发展成李氏朝鲜,李氏朝鲜最终发展成大韩帝国。箕子朝鲜,卫氏朝鲜,高句丽三个政权都属于华夏政权,并非朝鲜的本土政权。

箕子朝鲜(约前1122—前194),是商朝贵族箕子率领五千殷商遗民去建立的,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比干的哥哥;箕子、微子、比干合称殷末三贤。周武王灭商之后箕子逃到箕山(今晋城市陵川县棋子山)隐居,周武王前来向箕子讨教治国理民之道,箕子将《洪范九畴》传给周武王。《洪范九畴》是儒家的经典治国之策,相传是大禹亲自写作的,核心内容是是仁政。

周武王离开后,箕子害怕武王再来找他当官,于是率众渡海去了朝鲜北部,建立了箕子朝鲜。箕子将诗书、礼乐、医药、阴阳、巫术的知识分子,懂得各种技艺的能工巧匠带到了朝鲜,开发了朝鲜地区,促进了朝鲜的文化发展。周武王听闻箕子在朝鲜建国了,于是派使臣去朝鲜册封箕子为侯爵,箕子朝鲜正式立国,也是周王朝的诸侯国之一。

箕子朝鲜长期跟燕国交往,并一度依附于燕国。秦灭六国之时,燕王喜就是向箕子朝鲜方向逃命的。值得一提的是,箕子遇到的是周武王,如果他遇到的是姜太公,那么他一定会性命不保。齐国有名士,号为华士,他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姜太公三次召他入国为官,他都拒绝了。最终姜太公命人将华士就地斩首,理由是不为天子诸侯服务就是逆民。箕子听闻华士的遭遇后,在周武王来册封他为侯爵时,他就接受了;否则周王朝必会发兵灭他。

秦始皇死后,六国复辟,楚汉相争,刘邦再统华夏,刘邦封儿时挚友卢绾为燕王。在吕后的逼迫下燕王卢绾背叛汉朝,战败后前往匈奴逃命,将军卫满亦一同前往;之后卫满带领千余名党徒进入朝鲜半岛。箕子朝鲜国王箕准礼遇了卫满,给他封为一百里的封地,让他抵御汉朝的进攻。卫满在封地吸收燕齐两国的流民、武士,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最终推翻箕子朝鲜,建立卫氏朝鲜。

卫氏朝鲜(前194~107年),由燕国将军卫满建立,卫满是卫国宗室后裔,身负商周两朝王室血统。卫氏朝鲜建立后,主动向汉朝称臣,替汉朝防守东部边境,作为回报汉朝在军事与经济上支持卫氏朝鲜,很快卫氏朝鲜占领朝鲜北部地区,成为一个千里大国。汉武帝时期,强大的卫氏朝鲜想摆脱汉朝的控制,于是汉武帝发兵攻灭卫氏朝鲜,设立汉四郡直接管理朝鲜北部地区。汉四郡被三国时代的魏国、晋国继承。

高句丽是产生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由扶余王子朱蒙于公元前37年在今天的辽宁省新宾县建立。高句丽创建后,开始快速扩张,汉朝与扶余国经常合作遏制高句丽的扩张。公元前5世纪,高句丽势力扩张到朝鲜半岛中部地区,与朝鲜南部的新罗国、百济国对峙,史称朝鲜的三国时代。

隋朝建立后高句丽主动向隋朝发动进攻,公元612年隋朝的百万大军从陆路和海上反攻高句丽。隋军一路破城四五十余座,后来由于隋军前线将领的指挥不当,造成渡过辽河进攻的3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隋炀帝后来两次征兵远击高句丽,造成国内空虚,反叛势力并起,不久隋朝被唐朝取代。高句丽在隋唐交替之际恢复了元气,很快又跟唐朝开战。

唐朝攻灭东突厥后,开始对高句丽用兵,理由是高句丽联合百济国欺负唐朝的藩属国新罗。公元644年唐太宗亲率天子六军进攻高句丽,攻占辽东十城,获七万余户,斩杀高丽兵4万余人,唐军阵亡数千人,战马损失十之七八。之后唐朝采用联合新罗国不断骚扰高句丽的策略不断的削弱高句丽的实力,让高句丽内忧外患,疲于应对。公元666年,唐朝名将李绩率军攻灭高句丽,新罗国则攻灭百济国。


大秦铁鹰剑士


箕子朝鲜,卫氏朝鲜,高句丽,高丽和李氏朝鲜都是怎么演变的?朝鲜半岛的历史其实长期是和中原地区密不可分的,从朝鲜半岛地区第一个相对可信的政权箕子朝鲜开始,一直到其最后一个王朝朝鲜王朝都是如此,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朝鲜半岛的历史往事。


箕子朝鲜真的存在过吗?

其实“朝鲜”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的几本史书,比如《史记》和《尚书大传》等。而这几本史书里在提到“朝鲜”这个地名时,都提到了同一件事,即在周武王灭商之后,把商纣王囚禁的商朝“三仁”之一,纣王的叔叔箕子释放,但箕子却不愿意归顺周朝,所以周武王把他封在了朝鲜这个地方。比如《史记》里是这样说的:

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

就是说尽管箕子没有归顺周朝,但武王还是把他封到了朝鲜。根据不同史书记载,之后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存在了几百年。而这种说法在古代的朝鲜也一直是被广泛接受的。比如在公元15世纪中叶朝鲜王朝官方编著的《高丽史》中就说:

我国教化礼仪,自箕子始……

箕子塑像

不过朝鲜古代虽然认可箕子朝鲜的存在,但却不愿承认它是朝鲜文明的起源。而是说在箕子来到朝鲜半岛之前,朝鲜半岛就已经存在了一个“古朝鲜”文明。但这个“古朝鲜”文明却很明显是神话多于历史的传说,它是否存在是要打上一个更大的问号的。比如在朝鲜古籍《三国遗事》里也提到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但却说此时建立了古朝鲜的檀君大王已经活着治理了朝鲜半岛1500年,箕子到了朝鲜之后,檀君迁到了一个叫藏唐京的地方,又活了408年,然后变成了山神。别的不说,就檀君活了1908岁这一点,就已经表明了关于古朝鲜的说法,其实还是神话传说而不是历史事实了。

卫满朝鲜

还是根据一些史书记载,箕子朝鲜在中原的战国时期曾经一度强盛,其君主自称朝鲜王。但后来燕国派大将秦开(后来跟荆柯一起去刺杀秦始皇的秦武阳的爷爷)去攻打箕子朝鲜,夺取了其两千多里的土地。之后箕子朝鲜就逐渐衰落了。

而到汉朝取代了秦朝之后,当时的燕王卢绾背叛汉朝,投靠匈奴。而他的部将卫满则逃到了箕子朝鲜,后来卫满在当地不断招募来自齐地和燕地的死士,势力越来越大。最终在公元前194年起兵推翻了箕子朝鲜末代国王箕准的统治,建立了卫满朝鲜。而箕准则可能逃到了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地区,后来马韩地区的辰国可能是他建立的。

箕子朝鲜大致方位,卫满朝鲜统治区域也基本是这里

回过头再来说卫满朝鲜,卫满朝鲜建立初期曾经积极输入中原文化,但后来却联合匈奴与汉朝做对。到卫满的孙子卫右渠继位之后,还阻止辰国向汉朝朝贡。最终他们这种找存在感的做法成功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于是在公元前109年发兵对其进行讨伐,而卫满朝鲜的一些臣子一看卫右渠成功请来了贵客,就很爽快地把卫右渠杀了招待客人。之后汉武帝在卫满朝鲜故地设置了汉四郡,将其纳入汉朝版图。

汉四郡与高句丽

而汉四郡设立之后几十年,在汉四郡之一的玄莬郡高句丽县(今天的辽宁抚顺新宾县)境内,当地民族扶余族的一个王子朱蒙率领所部逐渐兴起,他们和当地的另外一个族群濊貊(wèimò)人融合形成了高句丽人。后来在两汉交替的乱世中,他们摆脱了玄莬郡的控制自立,并在东汉建立之后被光武帝刘秀认可为汉朝的藩属。

汉四郡管辖范围和高句丽县位置


所以其实高句丽是中国东北的古民族扶余人和濊貊人融合之后建立的一个政权,也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政权,因此其实严格地说高句丽并不是朝鲜半岛的政权,而是中国东北的割据政权。不过在高句丽崛起之后,不断攻击侵占汉四郡的领土。而在三国混战时期,高句丽还曾经和司马懿联合攻灭了在东北地区割据的“燕王”公孙渊。西晋末年中原王朝内忧外患显著衰落时,高句丽借机不断攻城掠地。公元313年,原汉四郡的最后一郡乐浪郡被高句丽美川王高乙弗攻取,高句丽吞并了中原王朝在朝鲜半岛的所有领土,成为了东北乃至朝鲜半岛的一霸。

高句丽鼎盛时期的疆域

而在此后,高句丽曾多次与前燕和北魏等发生战争,互有胜负。在中原的南北朝时期,高句丽曾长期奉行远交近攻的政策,向南朝称臣,牵制北朝,甚至还曾配合南朝同时对北朝用兵。而到隋唐时期,高句丽又多次联合突厥,给隋唐制造了不少麻烦。因此高句丽对于隋唐两朝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局限于朝鲜半岛的政权,而是很有可能像后世的辽金等政权那样对中原构成重大威胁的东北割据王朝,所以隋唐两朝为了消除东北的隐患,连续多年对高句丽用兵,而中间因为用兵不顺利,还导致了隋朝末年的民变和隋朝的灭亡。但唐朝建立之后还是对高句丽持续用兵,最终在唐高宗时代由大将徐茂功领军联合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将高句丽彻底灭亡。

之后唐朝在高句丽故地建立了安东都护府,但不久之后新罗称霸朝鲜半岛的野心勃发,和唐朝之间又爆发了战争,名将薛仁贵曾多次领兵与新罗作战。而在此期间,中国东北另外一个民族靺鞨人建立的渤海国崛起,后期唐朝衰落之后,安东都护府基本都被渤海国所占据,而朝鲜半岛南部则被新罗所占据。

高丽王朝与朝鲜王朝

而到公元10世纪初,新罗再次分裂。最终一个名叫王建的大将建立的高丽王朝基本统一了朝鲜半岛。这个高丽王朝的名称来源于唐朝和新罗联合灭亡的高句丽,但他的建立者和主体民族已经和高句丽没有什么关系,它这么叫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建立在高句丽的故地之上。高丽王朝曾向北宋称臣,后来被蒙古征服,元朝建立之后又成了元朝的征东行省,在元朝东征日本的过程中出力很大。而在整个元朝时期,元朝后宫的嫔妃、宫女和太监有很多都来自高丽。不过元朝对朝鲜半岛的统治还是通过高丽王朝的王族进行的,只是元朝将其国王任命为征东行省的最高长官达鲁花赤。

高丽王朝建立者王建的画像

而公元1368年元朝被明朝逐出中原之后,元朝的铁瓷高丽王朝也很快失去了统治基础。公元1388年,明朝在辽东设置铁岭卫,高丽国王王禑竟与臣下密谋想进攻辽东,并强令其大将李成桂发兵。李成桂渡过鸭绿江之后很快回师,发动政变逼迫王禑退位,改立其子王昌为国王。王禑随后试图复辟被发觉,李成桂又废掉王昌,改立高丽宗室王瑶为国王,并将王禑王昌父子流放。四年之后,李成桂又废掉王瑶,自己称王,建立了朝鲜王朝。朝鲜王朝在明朝时长期向明朝称臣,但后金崛起后,在公元1627年和1636年两次讨伐朝鲜王朝,最终迫使朝鲜王朝背弃明朝,改向后金和后来的清朝称臣。

朝鲜王朝建立者李成桂的画像


公元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朝被日本击败,朝鲜半岛被日本强占。之后日本为彻底割断朝鲜半岛和中国的联系,曾先玩弄手法,把朝鲜王朝改称大韩帝国,但很快在1910年将大韩帝国完全吞并,直到二战结束,日本在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才宣告终结,前后总共持续了五十年。


桃花石杂谈


箕子朝鲜

朝鲜自古以来顶礼膜拜的是箕子,箕子是“殷末三仁”之一,是商纣王的叔父,眼见朝堂混乱、国政不堪,心痛纣王不仁却又无能为力,也不忍就此离去的箕子,只好割发装疯卖傻,商纣王见其疯癫将他贬为奴隶并囚禁起来。

周武王伐纣,纣王兵败自焚而死,随着纣王的失败和西周建立,“发狂”的箕子被带到了周武王面前,武王先是问他纣王失败的原因,箕子“不忍言殷恶”,武王也自觉失言,后“问以天道”,箕子这才与周武王陈述夏禹传下的《洪范九畴》,周武王深以为然,想请箕子辅佐周王朝,但箕子心怀故国,不想臣事新朝,周武王为了显示仁义,只好“因以朝鲜封之”。

为了保全族人以延后继,箕子率族东迁,约5000人沿辽河、大小凌河流域,进入朝鲜半岛北部,依托与殷人有着族缘关系的当地居民,箕子创立箕氏侯国,即为箕子朝鲜!

卫氏朝鲜

战国时期,燕国大将秦开击败了“箕子朝鲜”,箕氏朝鲜成了燕国的属国,到了西汉初年,燕王卢绾造反,兵败后逃亡匈奴,燕人卫满也率千余人逃亡到了朝鲜,当时的朝鲜王箕准收留了卫满,却不料卫满到朝鲜后,野心勃勃,等到自己羽翼丰满推翻了箕氏朝鲜,建立了“卫氏朝鲜”。

不过“卫氏朝鲜”没有存在多久,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开疆拓土,征服了卫氏朝鲜,卫氏朝鲜被灭,汉武帝将朝鲜设分为四个郡: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此时的朝鲜是归属汉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三国时期,归割据辽东的公孙氏管辖,后被魏、晋接管!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央政府对朝鲜失去了有效的控制。

高句丽、新罗、百济

这个时期朝鲜半岛兴起了三个较大的部落,分别是:高句丽、新罗、百济!朝鲜进入三国时期。


高句丽率先在鸭绿江江畔崛起,是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的部落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家,是由中国东北地区发展并延伸到朝鲜半岛的一个政权,从汉朝开始就不断与中国发生局部战争,到隋唐时期开始逐渐强大起来,隋炀帝曾经“三征高句丽”导致财政枯竭。

南部逐渐发展起来百济、新罗两个小国,这时期朝鲜也有了“三国时期”,到了唐高宗时期,新罗联合唐王朝先后灭掉了百济、高句丽。唐朝短暂的接纳过新罗为藩属国,新罗不想被唐控制发起了反唐运动,使唐朝退出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朝鲜进入了“新罗时代”。

高丽

唐末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混乱时期,朝鲜也陷入内乱,高句丽和百济先后复国,称为后高句丽和后百济,到五代后期,后高句丽的将领王建发动兵变,篡位建立了高丽国,后来高丽先后灭掉新罗和后百济,朝鲜进入“高丽王朝”时期,在朝鲜“前三国时期”和“后三国时期”,高句丽、百济、新罗基本上奠定了朝鲜半岛的政治、文化基础!

到了两宋时期,高丽先被契丹打败,向辽称臣,后又被金打败,向金称臣,再后面被蒙古打败,成为了元王朝的一个行省,成了元朝的一个内属国。元末红巾军起义,高丽在元朝大乱时候趁机复国。

李氏朝鲜

明朝初年,复国后的高丽派大将李成桂进攻明王朝辽东地区,李成桂趁势发动兵变,推翻了高丽王朝,并向明朝廷称臣,明太祖朱元璋赐国号为:朝鲜!李成桂为“朝鲜太祖”,朝鲜进入“李氏朝鲜”时期!

明万历年间,日本的丰臣秀吉两次入侵朝鲜,明王朝派军抗倭援朝,和朝鲜一起赶走了倭寇,不过朝鲜经过这两次战争,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国势开始衰败。

明末朝鲜被后金攻占,成了清王朝的附属国,李氏的统治一直到1896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朝鲜成了日本的保护国,20世纪初,朝鲜国王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是一个由日本人控制的傀儡政权,而一部分朝鲜爱国人士跑到上海成立了流亡政权,称为“大韩民国”!

1945年日本战败后,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在朝鲜北部扶持金日成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美国则在南部扶持返回国内的流亡政权“大韩民国”,一直延续至今!


挚滗画畫紅尘


箕子朝鲜,顾名思义为“箕子”所建立,是商朝贵族箕子在朝鲜半岛建立的国家,也是朝鲜半岛上第一个国家。箕子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末年人,根据《史记· 宋微子·世家说:“箕子者,纣亲戚也”。“纣”便是后世所说的“纣王”,商朝人则称之为“帝辛”。随着商朝被周武王所灭。箕子不愿臣服于周朝,便率领五千人远走朝鲜半岛,周武王知道后,便将箕子封于朝鲜,定都于今天的平壤,这便是“箕子朝鲜”。也有记载说,周武王灭商之后,派人找到箕子,但箕子不愿在周为官,于是率领五千人到朝鲜半岛,周武王为了表示自己的开明,便将他封为诸侯。无论是出于哪种意愿,都想达到“封邦建国,以屏周室”。

战国时,燕昭王“黄金台”上招贤纳士,奋发图强,国力增强,领土扩张到辽东地区,箕子朝鲜便臣服于燕昭王。秦统一六国后,箕子朝鲜臣服于秦朝。汉朝建立后又归附汉朝。西汉时,燕国人卫满率领部众抵达箕子朝鲜,末代朝鲜王箕准让卫满为朝鲜守西部边疆。卫满在此期间,不断招收流亡至此的汉朝人,势力一天天壮大起来。于是,公元前194年,卫满发兵攻打箕准,箕准抵抗不过,仓皇外逃。至此,“箕子朝鲜”灭亡。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立国千年,被认定为朝鲜半岛第一个国家。公元1145年,高丽人金富轼等人撰写的《三国史记》明确承认这一点。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汉灭卫氏朝鲜设置乐浪等四郡,在包括朝鲜半岛中部以北地区实行了和中原地区相同的统治方式。

而高句丽作为中国古代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于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后建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五女山城)。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迁都国内城,同时筑尉那岩城(均在今吉林省集安境内),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迁都平壤。公元668年,高句丽政权被唐与朝鲜半岛的新罗联军所灭,所以高句丽主要统治范围在今辽宁,吉林两省,与现在韩国人的祖先关系不大。

自高句丽、百济灭亡后,新罗亦渐衰落。唐末,复分为高丽、后百济及新罗三国,新罗末年,朝政腐败,土地兼并盛行,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公元892年梁吉领导的江原道起义,规模较大。公元901年,新罗王族出身的弓裔篡夺起义军领导权称王,国号摩寰,后改泰封。公元918年,弓裔部将王建杀裔称王,定都开城(松岳),改国号高丽,建立高丽王朝(公元918—公元1392年)。公元936年,重新统一朝鲜半岛,此为“王氏高丽”。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受王命远征明朝,中途返回抗命,学“黄袍加身”,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国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


怀旧憧憬


箕子朝鲜几乎与周朝向始终,在汉朝初期为燕人卫满所篡夺,卫满仍以朝鲜为国号史称卫满朝鲜。卫氏朝鲜与汉武帝关系很差汉朝发兵灭了他,在其地设了四个郡就是汉四郡。高句丽人是汉四郡之一玄菟郡治下的百姓后来反叛不断地攻占州县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而高句丽又为唐朝所灭王族大臣精英和大部分人都迁往中原,留在当地的部分又融入了后来的渤海国。而王氏高丽继承自新罗同时占领了一小部分原高句丽的领土。李氏朝鲜毫无争议的继承了王氏高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