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花费几千甚至上万的费用,找“专家”高考志愿填报,你怎么看?

大学专业深一度


高校专业那些事为你分享高考志愿填报故事。。。。

这个事怎么看?怎么看?怎么看?

我闭着眼睛不看。


家长们花钱,该不该?该。

好不好,好。

怎么评价?我支持又反对。

支持掏钱找专家,反对盲目信专家,专家至是给你参考。。而不是考生命运的主宰者。

专家只是你的导航员,而不是你的导盲犬。


如果自己啥也不知道,就让专家给你指路,,

结果只能-半夜骑瞎马。。。夜半临渊。。

那专家是什么?专家是导航员。。。不是告诉你什么院校好,什么专业合适,

而是把各类客观信息提供给家长,具体怎么选择,全靠家长自己了。

看了本文,很多家长自己就是志愿填报专家,至少对自己孩子应该是,至少知道往那个方向去努力。。

主要一下几个方面吧,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1. 家长填报志愿的个人局限性在哪里?优点在哪里。。。
  2. 该不该给专家掏钱?
  3. 作为家长,需要提前知道什么,院校?专业?就业?城市?,小孩成绩和报考关系。。。
  4. 假如家长不愿意掏钱,那自己如何指导自己孩子填报志愿。。
  5. 家长什么时候了解高校,志愿比较好。。。
  6. 建议。

家长自己志愿填报,局限性在哪里,优点在哪里?

现在比20年前好多了,那个时候所有渠道就是报纸。书籍。。。所以你想了解一点信息,几乎难于上青天。。。所以那个时间,绝大多数家长和考生都是一抹黑。



1998年时候,你知道上海财经大学分数非常高?金融是收分最高的专业,电子计算机是热门专业,化学,材料是冷门专业?你知道全国多少重点大学?谁是省属?谁是部属?谁就业好 谁就业差?

你知道么。反正当时我不知道。

因为我没文化,但是很多人就已经知道了。。否则不会两财一贸热门几十年。。

但是我现在知道了。因为我关注高考20年,我是985本硕。我经历过大学,经历过研究生,而且一直关注这个事情。

所以对大学,专业不能说门门清,至少知道该怎么去学习,去了解,去去伪存真。。


那那些家长知道?

城市的高知家庭都知道。。父母是大学毕业生的基本都知道。。。。至少知道那些是重点大学,那些大学就业好,那些是体制内院校,那些是冷门院校。。。。而农村的基本一抹黑。

以为考上重点大学就立刻变成社会经验。。。

错。

错。

错。

任何时候,行业都比院校重要。。除非你把大学当跳板,自己有能力转行。

家长的缺点:家长的文化程度决定了自己的眼光。。

没上过大学的家长面对什么财务管理,电子科技,计算机,金融学,生物,机械。。。心里完全没有一点感觉:字都认识,不知道啥意思。。。

农民家长就知道:别上农业大学,别学农林牧鱼,咱农民孩子上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以为上了大学还是种地。。

医生家长:学医辛苦啊。。。告诉大家:千万别学医,其实医学世家最多了。。

金融家长:孩子学金融有前途。。。

公务员家长:孩子报考这些专业。。好考公务员,咱有关系,咱家亲戚几十个副处级。。

爱因斯坦:孩子 学物理有前途,老爸罩着你,怕啥,结果他孩子学了水利。他大骂没前途(爱因斯坦忘了自己当年物理毕业找不到工作)。。最后他儿子也是著名水利学家。。

更多的家长是听名字:211/985,什么信息管理 航空航天大学,工商管理。干部学院,科技大学 ,理工大学。。。就报报报

优点呢。

是自己主观上不会去坑孩子。但是自己的学历,见识 眼光各方面决定了很可能自己又害了孩子。。。

比如郑州大学,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管理学院这个事情。。

如果家长仔细阅读当年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历年招生分数,就不会520分想拿郑州大学毕业证的趣事了。。



山东2016,郑州大学录取分数是608分。。通信是612。

西亚斯也办学快20年了。。。

专家该不该收钱?

专家付出了劳动,拿点辛苦费未尝不可。。。当然你一下子给几万,那说明家长交智商费了。又不是给你弄到名校去,值不了这么多钱。。具体该多少。。家长心里自己判断吧。

当然可能几万块在有些人眼里和几块钱没啥区别。。

家长在志愿方面应该怎么做。。。?

任何事都不要临时抱佛脚。。。一定要长期关注,才能知道信息的真真假假。。。

好比,你不在一个领域内工作十年。里面的门道你摸不清。。。。

甚至很多意见是完全相反的。有的专家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界,有专家说生物就是大坑,清华北大都找不到工作。。。

作为家长。。你怎么判断?

如果家长从事过生物相关领域,那肯定很清楚,但是绝大多数都不从事生物工作,那该怎么去判断?

同样,计算机,电子,金融,材料 化学,机械,临床医学。。。。各类专业都有完全相反的意见。。

百度就业率 各个专业都是99%...

其中多少坑,多少泪?

现在我告诉家长一个绝招:看大学收分最高的专业。。研究生报考最扎堆的肯定是好专业。。。。(2000年,北大清华不少状元学生物事,就是典型)。

而北大光华历来的状元云集地,,当时他们却不知道。。



家长需要的是长期关注。。。孩子上大一,就要开始关注,至少高三就要关注。。。你在这个圈子混一年。。。你就知道很多坑,很多真真假假。。

有的专家是自己不懂,有的专家是屁股坐歪了。。。。。你自己要对专家有个判断。。。。

生物卷教授绝对不会说自己专业找不到工作。。

施一公院士这个就是典型的屁股坐歪了。。。

他站在生物教授的立场说话了。。。。

关注的很多信息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你。。。不懂了可以问,悟空问答就是让你问的。。

家长如何指导自己孩子填报志愿。。。

高中大概知道孩子平时成绩后,就重点关注相关院校。。。

没事看相关院校新闻,看头条,微信号。。

论坛讨论。。。。。。。

对学校的基本大概录取分数做到心里有数。。。

这些都是潜移默化。。。见得多了。就知道实际情况了。。

比如说上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冷门也有前途的。

其实完全不了解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根本没和清华大学学生打过交道。。。。

没混过未名湖,一塌糊涂,两全其美,水木清华,水木社区,这些著名的论坛都多去混混。。你就了解清华北大学生在想什么。。

比如专业。看清华大学转专业情况,就知道啥是好专业,啥是不好的专业了。。

清华大学学生不笨吧。都转去学金融,电子,电气,临床医学。

比如临床收5个,报名21个。

计算机收44,报名63。

金融17,报名31

而工程物力,生物,机械,材料,化学,根本就没人。。基本都是0



高考分数出来后,怎么指导。。

根据排名,迅速定位到10家院校。

分为勉强上线,稳上线,上线可以上好专业的院校。。

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相关院校至少3年的专业录取成绩 ,录取排名。。。。

然后基本心里就有数了。孩子是本科就业,是继续读研。。。孩子毕业后在哪里工作。。

这些都要规划。。

结合家长自己意愿,去沿海?京上广?,西部。

很多家长把孩子养给了美国人。。。自己在中国孤苦伶仃。。。

也有很多家长把儿子养成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

这些都要规划。。。。。

当然这些繁琐的工作,呢可以找专家来帮你,但是你是心里有数,专家只是跑腿的。。。。。


就说这么多吧。。。。。



高校专业那些事


我儿子去年高考的,我说下我看法:这之前,对高考填报志愿一窍不通,儿子高考后,我也考虑过找人代选志愿,生活中网上都咨询过,收费价格不等,后来自己尝试着研究了下志愿填报,个人认为在地域,学校和专业这三方面,必须做出取舍是志愿填报的前提。想选好专业(所谓好是指相对容易就业,就业工资高)和喜欢专业 ,就得把地域和学校放在后,毕业想在北上广深热点城市工作,就把地域放首位,学校和专业放其次。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这里也是这样,当然,我说的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这样的,如果在本省第一名就不用操这份心了。以我儿子举例:我河南人 ,儿子文科段位6400不愿意去外省上大学,我就这一个儿了也就没怎么反对(在哪个省上学留那个省工作的可能性相对会大一些),这样地域就是我们省,下面开始选择学校,河南一二名就郑大河大了(部队园校不考虑)按17,16,15三年郑大录取段位至少要4000名以内,这样只能选择河大了 ,河大8000名甚至12000名以内都可以 ,6400名在河大就可以有较多的专业可以选择了。以上只是个人看法,高考报志愿毕竟是件重要事,望三思而后行。


烟灰缸155151654


说说我的经历:我去年也花了3000元给机构帮孩子报志愿,差点把孩子的前程交给别人掌控了,他们无论如何只考虑按合同拿到钱,即只要孩子的志愿按他们报的方案提交确认,不管是几本,学校实力如何,专业喜不喜欢,只要孩子被录取了没脱档就算完成任务,佣金稳到手。他给我提供的两次志愿服务我都不满意,他的院校梯次比较大,为保障被录取,一本最后两校很差,不是孩子喜欢的学校类型和专业,孩子六百多分用这种学校保底太不负责任了。后来我自己深入研究设计自己报的,录取结果非常满意,是孩子喜欢的重点大学和专业,知名度也高,没浪费分数,交机构的钱是浪费了,但兴庆最终我没用他们的方案,否则孩子的血汗辛苦分浪费了。如果当初用他们的方案,第一志愿就被录取了,是某大学的一个分校,高于提档线一分,专业绝对调剂到冷门去了。我建议如果没有想过学校类型或就业方向的、对志愿一无所知的家长且忙不赢学习研究的可以找他们报,非以上因素最好家长和孩子用心去学习研究自己报志愿,自己的前程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踏实呢!


教育问题碰碰对


我是一个高三家长,讲讲我的经历以供参考。

有个朋友,去年她小孩高考后填报志愿时老是说不好填不会填都影响心情满嘴起泡了。所以当我小孩上高三后我就分外上心填志愿的事。

近一年时间我听不同填报志愿培训机构所谓的免费课约4次,当然免费只是个幌子,收费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收费有4千的有7千的有9千的,最离谱的一家说是收一万二,而且每场都有十多个家长报了名缴费(一场就三十来个人报这么多可见这个市场惊人)。

说说他们的套路吧~~ 1,孩子们没日没夜学习,多考一分不知得花多少汗水,可是家如果长不会报志愿就可能浪费孩子十几二十多分甚至更多(是实话); 2,孩子们现在天天学习是没时间了解报考的事,家长如果提前不准备就是不合格(也是实话)。。。。

看到了吧,只要把孩子举的高高的,家长基本都没有免疫力,只有掏钱的份,培训机构就盆满钵满的了。

现在说说要不要花这个钱,我的意见是以下条件符合倆个就花钱没毛病毕竟是为了孩子。

1. 确实没时间的家长。 2. 家里不差钱的家长。 3. 不知道咋学习填志愿家长自己也没能力学习。

但是如果你是差钱的人心疼钱的人自己又有些时间也能学得进的人,这个钱你省下的就是赚到的。 方法是: 网上找些填报志愿的课多看看,买一倆本这方面的书读读,和同学家长们相互间多聊聊多问问,花费也就三五百块,基本家长就能填报志愿了也不比培训机构填的差多少。

最后多嘴一句,妈妈们听培训机构所谓的免费课最好拉上先生去,或者回家后想想商量商量再报那些机构的名也不迟。因为培训机构很会打你软肋的哟😄




二月二我抬头


有的家长花费几千甚至上万的费用,找“专家”高考志愿填报,你怎么看?

有这种现象很正常,原因有下面几种:

一、对大学、专业不了解:

现在总共有近3000所大学、总计506个大学专业!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是不是应该找个“专家”问问看?

二、志愿参考:有部分家长其实已经对目标范围的学校和专业有了一定研究,但是,谁都会想掌握的数据更全面一些,万一“专家”能给一点启发呢?万一“专家”想到一个小众专业,很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呢?

三、逃避责任:填报志愿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后半生的大方向,意义重大。这么重大的决定要自己拿主意,有点承担不住。还不如找个“专家”,不管怎么说,花钱了,“专家”给选定的志愿,将来要是不满意,也好有个埋怨的对像!好过自己愧疚一生。

四、跟风:现在花钱买志愿软件,或者请“专家”填报志愿,在许多地方已经形成风气。别人家都花钱去请人填志愿了,我家里又不至于花不起这个钱,我不花这个钱,会不会对不起孩子?会不会落埋怨?将来会不会后悔?

我建议家长花一年的时间,用来研究孩子高考报志愿的事。

从下面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大学和专业的填报问题:

1、家族人脉:这个要素放在第一条,不解释。

2、确认将来是不是打算出国深造:这对选择学校级别,有影响。

3、确认将来是不是打算考研:有些学校和专业是特别适合考研的,最好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保研率和考研率。

4、对目标专业有一定了解:许多专业的名字从字面看起来,和它实际内容相差万里。

比如,容易被名字带偏了的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根本不是医学类专业,是一个工科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听起来像是计算机类的专业,其实是一个数学类专业。

*“精算数学”——听起来像是数学类专业,实际上是金融类专业,目前特别好就业的专业;

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院校,有截然不同的研究领域

*““交通运输”专业: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侧重于“轨道交通”、大连海事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侧向于“航海技术”、中国民航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侧向于“空中交通管制”。

*“电子工程”专业:复旦大学的电子工程专业属于理科类,毕业后被授予的是理学学士;

上海交通大学的电子工程专业属于工科类,毕业后被授予的是工学学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侧重于气象领域的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本科授予的也是工学学士。

5、了解孩子排名在本省(直辖市)的总排名范围:这个对能上得了什么院校是最决定要素。

6、学习笔记:把想到的东西和学习到的有关院校和专业用笔记在本子上,到选报志愿的时候,可以一家人一起探讨。

我的建议:

选报专业,最重要的是从自己家庭情况和孩子特长作为出发点去选择,才是最好的方式。

所谓的专家,其实也就是对一部分学校和专业比较了解而已。最多,他只是对学校了解。而不可能是对孩子了解多少。

选报专业的时间很紧迫,那个时候很多人去找”专家“,他难有时间去了解你家的家庭背景和孩子的特长方向。

做出对孩子人生起重大作用的选择,完全听信一个不十分了解自家情况、孩子性格、心理特点、特长方向的所谓专家的选择,多少有点不靠谱!

其实,专家几乎就是按计算机程序来选择报考志愿。最多当个参考吧!


蜗牛耍钝刀


概要:从原因到自己经历再到一点不成熟建议大致回答这个问题

引言

人懒、钱多、不了解、时间少、迷信所谓专家

考得非常好和考得非常差的不在此列,此列属于那种比较中间的,尤其是一分五六千人的地段!一个志愿的差距影响确实非常大!

这个现象现在很严重,到了新高考之后会更加严重!因为人在面临巨大决策的时候总喜欢参考或者完全迷信权威的指导。其实参考无可厚非,但是不能不假思索就相信,甚至是相信某些“权威”、“专家”!

原因分析

懒:就是自己不愿意去动手,什么好几千学校好几千专业,分数出来之后,省位次出来之后,你的选择就会被压缩?加上一些家长要求不要离家太远,不要去哪个地方等等,这时候根据往年最低位次(投档线)一看,能报考的学校绝对在100个以内!(分数初筛)……

钱多、时间少:毕竟是自己孩子,我还见过请假回家帮孩子一起填志愿的,这部分人算是少了吧

不了解、迷信权威:正式因为不了解才会去相信别人

其实志愿说白了就是一批人先填自己想去的学校,然后由于学校专业招生人数和 招生总人数有限(一般都要划到每一个省给指标),然后把报考人数按分数排列,招满划线!

这些社会上很大一部分搞志愿的,是那种“骗子专家”,所谓不浪费一分,我是不相信的!

我的故事

我从小比较独立,父母在学业上也没怎么管我,高考分数出来的那一刻,其实我是奔溃的,和我自己估分差了大概20分,主要是数学上,本来是想复读一年的,我也和父母交流过,但是最后考虑到家里面情况,还是选择就用这个分数填报志愿,596,湖南省第8000名前后!我父母都是那种老实巴交的农民,志愿的事情,我是自己一手操办的。当初第一志愿是:吉林大学或者西北工业大学,中间忘了,压底志愿是兰州大学。好多天基本上是和自己老师交流,自己混迹于贴吧之中,然后是有一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我愣是把那本书的610分到550分理科部分都翻阅了两边以上!最后确定自己的志愿梯度,年代太久,只记得保底志愿和一二志愿了!

据说最合理的是被二三志愿录取,一志愿尽量冲一下那种有可能的!我当初的原则就是尽量不浪费一分,结果我比录取线高了不到3分,录的是第四专业,勾选了服从调剂!

我在这想说几点吧:

被大学录了不等于被专业录取,如果你不是很执着某一个专业,一般为了进心仪学校会选择服从调剂;

大学的确有转专业考试,但是会有诸多限制条件,比如专业前多少,不能挂科,还有就是对方专业课考试,当然与关系的另说(我大学同学错过转专业考试,也转走了);考研也是一个转专业的契机!

如果你是想报某个学校的王牌专业,准备比他们投档线高10-20分以上再说!

建议

NO.1 行业内的从业者或者相关从业者

比如说人家是留学海龟,国外知名大学PHD,长江学者,一大堆头衔,但是人家论起高考志愿填报,可能还不如一个高中班主任!

NO.2 不要迷信往年战绩

我最讨厌两种人,第一是用今年压中什么什么题去坑骗下一届学生;第二是用往年送出多少一本、提高多少分的特殊案例引导家长!

一般来说,这种专家会讲,帮多少多少人填写志愿并成功录取心仪学校、保证分数不浪费分甚至更恶心的可能说可疑有内幕交易(这基本上是骗子)!套路都一样,

NO.3 可以参考,但是自己也要下功夫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专家,不如把决定权给自己孩子!我建议那个高考志愿指南可以自己多参考,结合一些大学官网公告,大学贴吧以及高考贴吧作为参考!天志愿不是两三个小时就决定的,也不是仅仅只考虑自己分数就够的,花上三五天的时间去研究,这毕竟是决定孩子四年甚至是一辈子的大事,不可不走心!


树木也要树人


做过几年大学招生,经常遇到学生志愿是家长专门花钱找人填报的,说实话,我都想转行去做高考志愿填报了,真的很赚钱啊,报个志愿就花好几千,连单招报专科学校都要找人花钱报名,其实高中志愿填报其实并没有什么难度,只是这一代的家长不懂现在的志愿报名流程,加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怕耽误了孩子,与其说花钱报志愿,倒不如说是花钱买心安。

所谓报高考志愿的专家,无非就是根据孩子的成绩,根据孩子成绩今年的排名,再结合去年的成绩排名对比,从而大致确定符合孩子分数线的一些学校,所谓一冲,二稳,三保,就是根据符合分数段的一些大学的去年的录取成绩,依次排序而已,所谓的好大学其实也就是分高的大学,中国大学那么多谁也不能了解的那么透彻,所以也只能根据分数情况,而在现实中大学之间差个几分的学校,其实也差不到那去。

但是志愿填报的情况,对于对这方面一窍不通的家长和学生的话,还真是找个懂的人给报志愿是比较好的,因为种种愿意,胡乱填报的话真的会把孩子给耽误了。


教育界嘴强砖家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见解帮你解答。

高考志愿填报对于家长以及考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很多家长以及考生可能对于高考志愿填报都不是很了解。而社会上衍生出很多高考填报志愿的机构,高考志愿填报的专家,他们一般收费少则几千块钱,多则上万的费用,到底有没有必要花这个钱呢?



首先存在机构,说明社会市场就有需求。到底有没有必要花费这个钱,不能说没有用,也不能说很有用。如果你不缺钱,认为一切服务都是为了孩子,完全可以去花这个钱找别人帮你服务。如果你条件一般,又不是懒惰,能够上网,会查询信息,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去花费这个费用。

为什么说没必要找“专家”填报志愿呢?

现在是信息社会,任何我们想要了解的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查询。针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很多家长可能担心被假的网站或者信息欺骗。但是我们查询信息一般能够用到的就是各个省市的教育招生网站、阳光高考网、各高校的招生网站。这些网站都是官方网站,都是比较权威的网站,上面公布的信息都是由官方公布的信息,所以一般不会存在虚假的信息。

现在高考填报志愿,很多人可能抱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找“专家”低分填报名校。这种事情的概率越来越小,现在高考录取都是进行平行志愿填报,分数优先原则,除非出现特殊情况,能够钻空子低分上好的学校,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分数的高低进行学校的选择。低分能不能上好的学校,不能说有,但是概率很小,之所以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就是保护考生分数优先原则。

如何填报志愿,如何能够确定被录取。每个省份每年都会给高三毕业生发一本书(填报高考指南)里面是上一年各个高校在本省的最低投档分数线,里面可能没有最低投档名次。我们填报志愿,主要根据的是考生的高考分数、全省排名、招生计划人数、填报高校最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以及排名。现在所有的高校都有本科生招生网站,里面都会公布历年的录取分数线,而且大多数高校还会公布每一个专业的投档分数线。

例如:考生A2018年高考成绩680分,全省理科排名350名,想要填报中国科技大学?

那么查询搜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招生网,找到历年分数线录取,找到自己对应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



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近三年安徽省投档分数线:

找到最近三年的分数线查看最低分、最高分录取。因为每年高考试卷难度不同,那么分数肯定会有上下波动。根据近三年每年录取分数线的最低分,最高分结合省教育院公布的分数段位表,查询到近三年对应的全省排名录取位次。以及每年招生人数的变化是否有影响等因素进行定位。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专业的选择,也是很多家长比较困惑的,这也是很多报考“专家”拿捏家长的软肋。关于专业的了解,就业方向,开设课程大多数信息都可以从各个高校的招生信息网上能够查询到,只要家长与考生多动手了解,一定都能够找到信息。

因此如果你不是一个懒惰的家长,不是一个懒惰的考生,会上网,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与信息检索能力,填报志愿是完全可以自己完成的,不需要“专家”帮忙。很多时候不是花钱不花钱的问题,就怕花钱找到的“专家”还不可靠,害了孩子,靠人不如靠自己。

什么样的家长可能需要“专家”填报志愿的指导?

1、如果你不缺钱,挣钱的能力比花时间找报考志愿信息的时间更金贵。对于时间寸土寸金的珍惜,那么你可以找一个专家帮忙填志愿,这样可以为你省时间。

2、对于填报志愿一窍不通,也不愿意学习,比较懒惰,自己孩子也不愿意学习,又想填报比较好的学校或者专业。那么可以尝试联系下专家,花钱解决问题。

高考志愿的填报从来都不是神秘的事情,家长也不需要过分的紧张。只要前期自己多花时间搜集整理信息,结合自己孩子的高考成绩,然后咨询一下孩子的高三班主任(比较有经验),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一下完全可以填报好高考志愿。而且现在是信息社会,任何信息都可以网上查询到,专家的信息也都是官网查询的,所以家长自己也可以查询。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微谈论


高考填报志愿,确实是件很重要的事,有时候甚至比高考分数本身还重要,因为它和孩子未来的职业道路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家长重视是必然的。

但是,志愿填报的专业性及客观因素,使得人们对于自己填报没有把握,这才导致了专家的出现。


第一,信息的不对等,让家长及学生缺乏事前学习。

人们一直认为,填报志愿,是需要高考分数的,“高分=好大学”的模糊想法,让人们把所有重心都在提高分数上,所以,在高考之前,很少有家长去研究这些问题。

另外,各学校只关心高考前的备考,关注高考成绩,而志愿填报是各家长自己的事,所以没有学校或机构提前向家长科普关于填报志愿的知识。

家长的一无所知,这就给了志愿填报专家们将此事商业化的机会。

第二,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短。

一般高考分数的公布时间是6月23号,而本一志愿填报的时间只有4天或5天(可能各省不太一样)。

这时,估计除了各省的状元榜眼们,可以全国学校随便挑,不用着急外,其他的考生在短暂的悲喜后,都要立即投入精力到“报志愿”大潮中去。

但是,粗略估计,我国目前本一院校大约有400多个,专业有500多个,那么,让每个考生或家长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短短四五天内,挑出符合自己分数的学校,及专业,还要考虑到各学校的综合实力,地域的差异,以及以后的就业问题等等,只是听听,可能一些家长的头就大了,“还是交给专家吧,花点儿钱省心”。

第三,各高校的退档现象,也导致人们心有顾虑。

现在,各高校录取时,都是按1:1.2的比率先提档,就是说,学校要招10个人,但是他会从提走报考该校的学生中,提走12人的档案。

然后根据学生所填报的志愿信息进行录取,最后退回不符合录取的2人,这就造成了“志愿报空”,就是说,该学生尽管有高分,但是没有被大学录取。

当然,以后还有补录的机会,但是,适合自己的选择就少多了。

因此,基于此种情况,人们宁愿多花点钱,也不想让孩子的辛苦,付诸东流。

由此可见,高考填报志愿,的确有它的市场需求。至于价钱的高低,就看各“专家”自卖自夸的本事了。

其实,对于没钱的家长,可以提前做准备。

虽然说,报志愿是个比较专业的活,但是,对于经历过此劫的家长或大学生们来说,多少都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套路,所以,提前多找人了解学习,也能找到门路。


罗敷讲中高考英语


看到这个题目,在我脑海中浮现出八个字:“有钱任性,没钱认命”……有钱的土豪人家花几千甚至上万的费用相当“任性”地请传说中的“专家”帮忙填报高考志愿;而没钱的寒门家庭估计就只能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选择“认命”——“顺其自然”,毕竟专家不是每个人都请得起的。

高考,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目前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而填报高考志愿,也是很多家长难以啃下的“硬骨头”。可以说,在重要性上,填报高考志愿与高考本身的重要性旗鼓相当。

由于对填报高考志愿一头雾水,所以有的比较富裕的家长花几千甚至上万的费用,找“专家”填报高考志愿,这么做到底值得吗?我觉得没有必要花这笔钱,原因如下:

(一)以高额费用让“专家”代劳还不如自己先弄懂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求人不如求己,在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当下,在各个省市的招生网站中,家长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差到自己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所需要的诸多信息,什么样的学校需要考生满足省内多少名的位次,哪所高校的某个专业近几年需要多少分的高考成绩,往年的数据都可以当作今年的“参考书”,家长自己也不难做到胸有成竹。


一些家长下血本请“专家”帮忙,说白了就是想要“捡漏”的心态在作祟。举个例子,比如小明的家长是个土豪,而小明的高考成绩非常“精致”,刚刚好达到二本线。那么小明的爸爸花一大笔钱找传说中的“专家”帮忙,企盼可以做到“低分高就”。但我觉得,哪怕小明家长找来的专家多么“神通广大”,也很难把小明搞到985大学去,毕竟高考分数摆在那儿,想要投机取巧,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志愿,“专家”的选择不一定符合自己的口味。

“屁股决定脑袋”,站在那些专家的立场上,他们可能觉得先挑选专业比先挑选学校和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性价比”要高一些。从某种角度上看,“专家”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考生家族的“人脉资源”都在某一个城市,而“专家”让考生先挑选专业而不顾学校所在的区域,我觉得无异于舍本求末。


(三)“专家”也会“马失前蹄”,也会让家长产生“半夜骑瞎马”的悔恨。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专家不如不请专家。一方面,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过来的;另一方面,“专家”也难保考生的高考成绩能够做到“一分都不浪费”,“专家”的建议也有可能导致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滑档。既然如此,何必去追求“半夜骑瞎马”的“朦胧美”,把请专家的钱省下来当作大学时期的生活费,岂不美哉?就算考不好把这笔钱用来当作复读一年的费用,其实也是不错的决定。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家之言,有不同观点的朋友,欢迎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