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一官員爆料:我們是如何搞好製造業的?

深圳市一官员爆料:我们是如何搞好制造业的? | 政能量

深圳市一官员爆料:我们是如何搞好制造业的? | 政能量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也是各地招商引資的關鍵產業。

深圳是國內製造業發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它是怎麼做到的?

深圳市政策研究室主任、黨組書記吳思康在一次內部論壇上的演講,詳細闡述了深圳發展製造業的幾點思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1

第一,深圳要不要發展製造業

為什麼提出這個問題呢?因為從我們國家來看,我們的製造業在GDP的佔比是呈現下降趨勢的,深圳也是呈下降的趨勢。很多人也提出說深圳因為土地資源緊缺,不要發展製造業,重點發展金融等等服務業。但是從國家戰略來說,“製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

這句話是摘自中國製造2025行動計劃的,我們要成為世界強國,必須掌握先進的製造技術和強大的製造能力,在我國的元朝時期,成吉思汗就發明了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馬掌和它的砍刀,以及他的寶馬,就是這三樣利器使它橫掃歐亞大陸。再到了15世紀的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它的造船業很發達,它也最先使用了火器,它也建成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奧斯曼帝國。

到了16世紀的西班牙,它的造船業也非常發達,它造就了一個大航海時代。到了17世紀的荷蘭,它的造船和航海比西班牙更強勁,它締造了一個海上王朝。18世紀的英國發生工業革命,它最早用機器來紡織,中國是最早會紡織的,但是我們是用手工的紡車,但是他是用機器來紡織,通過技術的革命,它打造了一個日不落帝國。到了19世紀,美國在航天、電子信息、生物領域有很大的發展,使它現在還是世界強國。我們國家要到2050成為世界強國,我們認為沒有製造技術是不可能成為世界強國的。這是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來談。

下面我們看看一個城市的發展也是如此。這裡我們特意比較了新加坡和香港兩個城市,香港的面積是1100平方公里,新加坡大概是700平方公里,大家可以看到1999年的時候,香港的GDP大約是新加坡的2倍,但是到2009、2010年,新加坡追上香港,然後就開始超過它。這可能有很多種原因,但是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新加坡的製造業比重比香港更高,新加坡雖然土地面積很小,但是它的製造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所以說新加坡是死死抓住製造業,在他們那麼小的地域上都在發展製造業。香港的製造業一直在下降,下降到現在只有1.3%,我們認為新加坡超過香港,可能香港的製造業的空心化是它的原因之一。

我們知道紐約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但是它仍然是美國的第三大製造業中心,而且它的就業人口呈現上升的趨勢。東京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但是它也是日本製造業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它的製造業佔到整個日本製造業的65%左右,從一個城市來看是不能沒有製造業的。

我們現在講創新,創新是我們國家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我們有一個觀點,我們認為生產性的製造業的創新才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主要推動力量,人類有海量的發明、發現和創造,有海量的論文,但是隻有那些真正能夠變成製造技術的創新才能影響和推動人類的進步,而且一些關鍵性的技術、代表性的技術,才能推動人類社會產生革命性的進步。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蒸汽機的發明使我們進入到機器時代,內燃機、電器的發明使我們進入了電器時代,半導體的發明使我們進入了信息時代,人工智能、物聯網的發明使我們進入到智能時代,所以從創新的角度,我們覺得製造業也是非常重要的。

2

第二,製造業是服務業的基礎

我們認為製造業是服務業的基礎,圍繞製造業,會產生研發、金融、物流、會展、知識產權服務、產品檢測的認證服務、商務等等,如果沒有製造業,就沒有這些服務業。服務業自身也是有賴於製造技術的創新,深圳的招商銀行、平安保險,他們之所以超越國內其它金融業的發展,我感覺就是他們率先應用了信息技術,使得他們在行業內領先,服務業的發展也有賴於製造技術的創新。

製造業的地均產出不一定比服務業少。這裡列出的是華訊方舟、光峰光電、某假日廣場和某某之窗的對比,從這個表中可以看出作為製造業企業的華訊方舟和光峰光電的地均產值並不比後面的一個商場和一個旅遊景點的產值低。

製造業發達的地區也並不必然是土地資源豐富的地區,我們還是舉新加坡的例子,新加坡的面積只有700多平方公里,只有深圳的1/3,但是它仍然是世界上第二大半導體生產中心,第三大煉油中心,它的偉創力公司是僅次於富士康的製造業巨頭。按照新加坡的產出來說,我們測算了一下,深圳的GDP今年大概是3000億美元左右,

如果我們的GDP達到1萬億美元,假設按製造業佔35%來算,製造業的增加值是3500億美元,我們僅需要120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我們的製造業發展還有很廣闊的空間,我們現在還有大量的低效的村辦、鎮辦工業園區,它們的產出是很低的,這些都可以進行升級。

深圳規劃到2020年新增工業用地11平方公里,每年新增的土地裡面,有30%要作為工業用地。這11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南山科技園,現在南山科技園有上百家上市公司,我們認為11平方公里是一個很大的空間。按照規劃舊工業區的改造到2020年可以釋放3000萬平方米的存量用地,相當於50個華星光電的產業基地。目前我們正在改造的,很快能夠釋放出來的有1200萬平方米空間,準備報規劃的是1000萬平方米,計劃新增的還有800萬平方米,這就是上面講的3000萬平方米的存量用地。

除此以外,我們已經列入城市更新項目的有598個,這個用地面積是48.1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龍崗、寶安、龍華、南山,這都是將來可以提供面積比較大的區域。我們城市更新的用地裡面就包括研發用房、商業、居住都在一塊,這個面積對深圳來說也是很大的土地。

深圳目前有住房1041萬套,十三五期間深圳將增加70萬套住房。深圳的戶均人口是2.59人,按照每戶2.59人測算,我們現有的住房可以容納2800萬人,深圳現在實際人口大概是2000萬人左右,深圳人口的變動趨勢這幾年呈一個總體穩定,甚至略有下降的趨勢。從這一點分析,

如果房子你只是用來住,我們認為是足夠的,如果用來炒作,那就是不夠的。

3

第三,深圳這麼一個現代化的城市要發展什麼樣的製造業?

我們認為影響未來發展的技術主要是六個方面: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材料技術、能源技術、太空技術。我們任務信息技術和材料技術是兩個核心的技術,它可以輻射到每一個行業,這是我們對未來得技術發展趨勢的大的判斷。

我們未來的製造體系,我理解是2+6。2是信息經濟和生命經濟,我們認為深圳未來發展的重點就是這兩類。我們現在有很多產業,智能裝備、可穿戴設備等等,這些都是細分的,實際上最後歸納起來都是到信息經濟,實際我們工業裡面的產值70%左右是信息經濟。而且信息技術不是一個衰落的技術,它還在發展的階段,我們認為人類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才剛剛開始,信息經濟將會是深圳將來的主戰場。生命經濟在我們的佔比中是比較小的,但是它的發展空間非常巨大,存在非常大的空間和爆發性,所以我們覺得生命經濟是深圳未來要重點關注的一個產業,所以我們認為這是深圳的兩大重點。6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裝備、節能環保、海洋裝備、航空航天。

前面講的2+6是從領域來說,這裡講的是製造業的發展方向,我們認為有五大方向:高端製造、綠色製造、智能製造、都市制造、服務型製造。高端製造裡面包括航空電子、無人機、3D打印、高端裝備製造、納米材料、海洋工程裝備、柔性顯示、超材料等等。智能製造裡面包括智能裝備、無人駕駛、無人手錶等等。綠色製造就包括新能源汽車、綠色包裝等等。服務型製造包括產品定製、柔性製造、個性製造、網絡化協同製造。

深圳也有很多時尚都市產業,也就是我們過去說的傳統產業,包括手機、眼鏡、黃金珠寶、自行車、服裝、鐘錶、印刷,這些是時尚都市產業,深圳要繼續保留這一塊,這是我們的優勢。

4

第四,深圳未來製造業發展的路徑是什麼?

要實現前面這麼一個願景,深圳未來製造業發展的路徑是什麼?我們通過什麼方法和手段來實現這樣的願望?我們認為有

5大發展路徑:市場導向、技術創新、工業設計、質量標準、職業教育。

所謂市場導向,現在都感覺深圳跟其他的地方不一樣,大家都公認深圳的發展比較成功,我們認為最關鍵的還是市場導向,所以我們認為未來依然要堅持市場導向,包括政府的產業政策、政府的支持政策、保障政策,都要體現市場導向的原則和方向。所以我們提出強化企業主體地位,依靠市場導向培植市場資源,支持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支持企業拓展一帶一路市場等等。

技術創新,我們認為這始終是企業應對未來市場競爭的核心戰略,我們認為要構建企業主導的技術創新體系,產學研相結合分兩種,一種是企業主導的產學研結合,一種是大學主導的產學研結合,我們認為深圳要構建一個企業主導的產學研結合,企業主導的創新體系。包括我們要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劃,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大力支持技術服務的公共平臺,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以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體系。

工業設計,我們覺得由短缺經濟向過剩經濟轉變的突出特徵就是用戶體驗越來越重要,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工業設計成為關鍵支撐要素,深圳政府應該說在全國率先關注、支持、發展工業設計,把它作為一個產業,鼓勵它來發展。包括制定規劃政策,建設現代工業設計體系,建設工業設計中心,建設工業設計服務平臺,設立工業設計節,注重工業設計的教育,舉辦國際工業設計展等等。

質量標準,我們覺得質量是非常重要的,20世紀是生產力的世紀,21世紀是質量的世紀,質量是和平佔領市場最有效的武器。深圳一直也在強調這個,我們現在要建設新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實施產品質量提升工程、建設質量標準公共服務平臺、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建立健全企業徵信制度、信用評級制度,這是質量、標準、品牌、信譽四位一體的建設。

職業教育。我們有一個結論,在未來一支訓練有素的工匠型的人才隊伍是應對未來競爭的戰略資源。我們覺得德國製造業的發展就是因為它有一支穩定的、強大的工匠型的人才隊伍,我們提出要借鑑雙元制等國外先進職業教育模式,通過職業教育的立法,促進職業教育在整個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體系,建設若干一流的國際職業院校,構建職業教育精品課程體系,建設一流的職教隊伍,我們要建立突出技能的薪酬體系,建立職業資格等級的銜接機制,在中小學要開展職業教育的體驗式教育,我們的孩子對職業的認知是不足的,不知道將來的工作是幹什麼,能不能幹好,所以我們提出在中小學就開展職業體驗型教育。以上是我的彙報,謝謝大家。

來源 | 招商引資內參

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騰訊企鵝號、搜狐號、新浪看點、一點資訊、界面、網易、虎嗅網、鈦媒體等平臺,

覆蓋商業財經核心受眾群。

重磅頭條:2019(第13屆)蘇商領袖年會 / 2018世界智能製造大會/ 2018(第六屆)蘇商大會 / 2018數字江蘇峰會 / 第三屆金茉莉 / 2018蘇商領袖年會 / "系統思維"報告會 / 大健康產業峰會 / 2017世界智能製造大會 / WIMS名城會 / 十九大報告 / 蘇商產融家指數報告 / 雲南遊學

蘇商講壇:沙鋼沈文榮 / 紅豆周海江 / 金箔江寶全/ 遠東蔣錫培 / 英達科技施偉斌 / 著名經濟學家樊綱 / 對話牟其中 / 亞洲知識管理協會院士陸德 / 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 / 著名經濟學家郎鹹平 / 南京大學教授錢志新 / 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 /吉利李書福/ 格力董明珠 /亨通崔根良/ 徐工王民 / 揚子江船業任元林 / 揚子江藥業徐鏡人 / 波司登高德康 / 南京大學範從來

一學六會:蘇商·棲霞書記區長面對面 / 蘇商·鎮江市長面對面 / 走進阿特斯 / 問道江蘇天成科技 / 走進阿里巴巴 / 走進永鋼集團 / 走進長電科技/ 走進勝利精密 / 走進大亞科技集團 / 走進隆力奇集團 / 宿遷企業家蘇南名企行 / 走進揚子江藥業 / 走進徐工集團 / 走進中南集團 / 走進淮海控股集團 / 走進愛康集團 / 走進銀寶控股 / 問道常盛集團

連線蘇商:亨通崔根良 / 建華建材王剛 / 新海石化範建民 / 金箔江寶全 / 福中楊宗義 / 羅萊薛偉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