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的孩子是谁带大的?你觉得他们带孩子有问题吗?有哪些问题?

杉杉在路上


我是俩个孩子的父亲,老大姑娘4岁半老二男孩3岁,孩子基本是有我妈妈孩子奶奶照看的,出生到现在我妈就来跟我们一起住看孩子,这期间存在很多问题,我觉得除了小时候给我的优点还带了许多奶奶对孩子的溺爱,没老二的时候全家什么都是老大的导致有老二后,老大很难接受,这搞得老人经常处理不好孩子之间的矛盾很是烦恼,作为孩子的我想改变母亲的几十年的习惯我想大家觉得也不太可能。这期间搞得一家子都不是很好,最后我还是奉劝大家只要老人不要过分就张眼闭眼过去了,最好自己多抽点时间多陪陪孩子,孩子学到的东西大多还是家人给的没上学之前。


爵士画画2


我只有一枚男宝,因为工作问题,一直没有放弃工作,婆婆帮忙带大,带大的意思,是到了宝宝上幼儿园的年龄后才带回到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来,当然期间是来回两个城市跑跑路,更像是亲戚串串门子,每次回去看他的时候,宝宝还真是像看待串门亲戚似的,对于我们来不来、走不走几乎没有多大的情感浮动,那时候内心是崩溃的,一万个这丫的是我阵痛了一天一晚隔天中午才生出来的吗??那时候奶奶是妈妈的位置,记得有次回去他正在睡觉,睡觉你就老实的睡觉呗!!~~这小家伙像是在查岗似的,睡着睡着就叫几声奶奶......只要婆婆回应他,他就继续睡,不回应就立马爬起来了,我内心是很难受的......这就是父母位置的缺失是宝宝对环境安全感知的敏感度~~~按照经历过来的经验来看,没有跟在父母身边的宝宝有以下几点共性:

1).隔阂性:自小跟爷爷奶奶生活了几年后,突然换了新环境,惶恐,懵懂,不知道怎样跟突然冒 出来的爸爸妈妈相处,如果再遇到脾气不咋滴的父母更是悲催了!相互间总是有张摸不到的纸张隔阂着.

2).融合性:因为换了新环境,不管是去了游乐场或是其他小孩子玩的地方,你会发现宝宝或多或少的缺乏跟小朋友的融合性,就是有些胆怯.

3).溺爱性:孩子跟父母都是一种挑战,因为之前位置的缺失,父母的弥补心更甚,在教育与溺爱中很难做到平衡.

4).自私性:无法做到平衡性导致过度溺爱,那么后面就是孩子的自私性了,你说能怪孩子吗?前因导致的后果,第一个纽扣没有系好导致后面的位置都不对了.

总结以上几点,孩子尽可能要自己带,前期尽管辛苦一些,后期万事顺利呀,前期没有投入入的后期会让你加倍奉还上的,孩子需要我们的也就是前期3年左右,所以一定不要位置缺失,如果重新来过的话,孩子我一定一定一定会自己带在身边!!~~~


海清如意


首先,感谢父母帮我看孩子。

我和先生来自同一个省份,不同城市。所以呢,娘家和婆家,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价值观,为人处世,以及育儿观等,差距很大。所以,结婚的时候,就选择了,在娘家所在的省会城市定居。

后来,从怀孕到孩子出生,成长,都是由父母操心,照顾的,孩子也是父母带大的。全程,婆婆零参与。

孩子一岁半的时候,我出去上班,孩子完全由父母照顾,我基本上半个月回家看孩子一次,所以,孩子安全感很差,对我也很依恋。

孩子三岁了,要上幼儿园了,父母的意思,读镇上的幼儿园,学费低,他们可以帮忙接送。这样,一方面,我可以继续上班挣钱,一方面,经济压力小。

可是,我看着孩子越来越依恋我,对父母不能陪伴,产生了浓浓的恐惧,就下定决心,再苦再累,自己带孩子。

而真真的问题就出现在去年的寒假,这件事的发生,让我觉得,一定要自己带孩子。

那一天,我继续着母亲喂饭的习惯,给孩子喂饭,孩子贪玩,吃饭不认真,然后,就有了一下一幕:

我:你要继续吃饭,还是吃饱了,不吃了?

孩子反问我:不吃了,喂小狗吗?

我下意识的说:是的,不吃喂小狗。

结果呢,孩子跑到墙角,学着小狗:汪汪汪,汪汪汪,我是小狗,我要吃饭。

那一刻,我很心酸,我是怎样的母亲啊,竟然让孩子有了这样的行为。

其实,我知道,母亲一直在给孩子强制喂饭。她的理由是:孩子小,正在长身体,需要的营养多,所以要多吃饭,才能长的好。

这样的理由,很正当,我没有办法反驳,但是,问题也就出在这里了。

母亲的原则就是,我做的饭,盛到碗里,无论多少,你必须吃完,吃不完,那我就会,恐吓,吓唬,想尽办法,给你喂饭,直到你吃完为止。

但是,问题是,孩子也是有需求的,他也有不喜欢吃的饭菜,也有不想吃饭的时候,也有吃饱了,不想继续吃饭的时候。但是,这些,在我母亲这里,完全没用,她的宗旨,就是,你必须吃饭,而且无理由吃饭,吃完为止。

后来,我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就发现,无论孩子有什么需求,他都不会表达,比如,吃饱了,不想吃饭了,但是,害怕被大人指责,我就继续吃,吃到恶心,我还是继续,反正不拒绝。在外面受了委屈,自己哭,哭够了,也就算了,从来不会诉说委屈什么的。

其实呢,母亲帮忙带孩子,我是很感激的,但是,她的育儿习惯,我真的不认同。

比如:男孩子不能哭,孩子性格犟,说话就反着来,刺激孩子,甚至讽刺孩子,不允许孩子有自己情绪,自己的想法,不能示弱等。

所以啊,现在,孩子我就自己带,一点一点的改变他的习惯,重塑他的性格,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看过一个育儿观念:要想把孩子教育好,首先,自己变成孩子,和孩子说话,蹲下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好好和孩子说。用孩子的视角看事物,看看孩子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在孩子面前,适当的示弱,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强大,培养孩子的英雄主义。给孩子自己的生活空间,允许孩子慢慢长大。




杉杉在路上


我家宝宝现在是两周岁半,从宝宝六个月我上班开始就是奶奶👵在带,一周岁之前,都是我婆婆在楼上带他,后来一周岁,因为孩子是腊月生日,正好过完生日就过年,所以过完一周生日我婆婆就带回老家了,一直到现在都是我婆婆在带,这也是家庭所迫吧!

首先,从心里讲我应该感谢我的婆婆帮我带孩子,作为孩子的奶奶,帮我带孩子并不是他的义务,也不是法律规定的,但是她能帮我带是出于想减轻子女的负担,是一片好心,从这方面我是应该感激婆婆的!

说实话,婆婆奶孩子真的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思想观念就不一样,所以带出来的孩子也会差异很大的!第一:我们这边虽然是个小县城,但是还是有口音差异的,我婆婆的娘家就属于西南乡,我婆婆说话就是我们这边所谓西南乡口音,嫁到我公公家这么长时间一直都没改过来,现在她带着我儿子,我儿子正属于学说话的时候,所以有的时候我儿子说话就是强调跟我婆婆一模一样;第二,隔辈亲这一点确实没有错,但是他们这种隔辈亲让孩子养成了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我儿子在吃饭问题上,有的时候孩子光调皮,不正经吃饭。我婆婆就端着个碗跟着孩子后边有着喂着,导致孩子每次都是不正经吃饭,有的时候还得跑到街上去喂!再就是比如孩子已经吃饱了,但是他们觉得孩子还吃的不够,一个劲的让孩子吃!本来到了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时候了,从来都不让孩子学习自己动手,老是喂饭!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每次孩子犯错了,我教育孩子的时候,我婆婆总是说现在还不懂事,不是教育的时候,大大自然就好了,她那时候教育子女就是那个样,老是拿他的教育思想来教育现在的孩子!大问题就这些,小问题不断,比如孩子的穿着,卫生方面了,我都看不太习惯,但是没有办法,现实条件摆在这里,必须得有选择,有舍弃,有的时候想想自己也很残忍,把孩子扔在家里,但是真的是没有办法,还想给孩子好的生活条件!所以有条件的一定要自己带孩子,如果别人给带了也不嫌弃,谁带都不容易,心存感激❤


多多麻麻80290152


您好!我是艾米儿育儿,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现在很多带孩子都是姥姥帮着一起带,因为姥姥和妈妈的思想和生活习惯差距不大,两个人在一起不会出现太多分歧。

姥姥带孩子的弊

姥姥都很心疼自己的女儿,特别是女儿上班,姥姥感觉晚上女儿再自己带孩子太辛苦了,于是晚上都会要求自己帮着带孩子,这样下来,姥姥白天晚上都是带着孩子,姥姥身体也累坏,我家大宝就是,当时我工作太忙,姥姥晚上带孩子多,结果半年就累生病了, 以后晚上我再也不敢让姥姥带了。

我们家姥姥带孩子不好的地方是,很多事情要坚持我们都按照她的意见来,特别是孩子生病,感冒一点必须吃药看大夫,不然她就你耳边说的你根本无法抵挡。老人都是这样,担心孩子万一高烧严重了之类的。

还有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吃饭习惯,很不容易养成安安稳稳自己独立吃饭的习惯。

姥姥带孩子的利

姥姥带孩子的的好处就是,我们自己还可以像小时候一样,和自己妈妈生活在一起,很自在,饮食习惯口味也都很接近,可以一直吃妈妈到做的饭菜的味道。

姥姥和我们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更容易接近,有不同意见,可以随时沟通,姥姥也容易接受。

除了全职妈妈,现在都是老人帮忙带孩子,如果姥姥能带孩子,建议优先选择姥姥,前提是姥姥身体要好,也不能让姥姥太累了。最好是让姥姥和老爷爷一起来,这样两个人还有个伴,分担下带孩子的辛苦。


艾米儿育儿


我从小就决定,如果我有自己的孩子我一定要自己带!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从小就是留守儿童,我太能体会那种父母不在身边的感受

并不是说给公公婆婆带不好,而是父母的那份爱,爷爷奶奶是无法给与的!

就说说我自己,爷爷奶奶再爱我,但我还是很渴望爸爸妈妈的爱,记得小时候一暑假寒假,

我就会屁颠屁颠地出去跟我爸妈,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每个假期我都会跟他们待在一起

最难受的是过年回家,每次他们就只能待在家十几天,当别人的父母都还在家的时候

他们早已经外出奔波!而他们走后,那种难过隐隐在心里泛滥!

小时候太多心酸的事了这里就不说了

我个人建议孩子一定要自己带,如果不能亲自带可以把公公婆婆叫过来带

总之孩子的童年那份父爱母爱最好不要缺失!


妈咪比比育儿


我的孩子是自己带大的,自己带孩子,没有那么多家庭矛盾,当然也会有问题。但是,现在大部分还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的,因为毕竟牺牲一个劳动力看孩子代价还是比较大的。现在好多老人带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问题那么严重。他们也开始学着科学育儿,而且他们普遍比年轻父母更有耐心,带出来的小朋友也很活泼开朗,性情温和。当然,如果遇上那些只管温饱,别的啥也不管的,还有溺爱的,那问题可能就比较多了。例如带出自私、任性、胆小、不合群等等的孩子的几率会比较大。



优哉游哉的狼


首先,感谢提出这个问题,也让我梳理了隔代老人带孩子的利弊。

我是一名亲子讲师,非常喜欢就育儿问题进行探讨。我家孩子主要由妈妈帮我带大,从最开始不断磨合,到现在步调一致,回顾过去,非常感恩妈妈的付出和宽容。

其实,孩子的养育,主要责任在父母。父母的性格和言行,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不管谁带大,父母的责任最大。

其次,孩子的养育,理解大于对错。与其就谁对谁错去争吵不休,不如和气理解,营造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而言,有爱的家庭,远远好过吃得多么有花样,穿得多么应季合体。

最后,言传身教,要有感恩的心。对父母的付出,要心怀感恩,这才能让孩子体会到,孝顺二字。

养儿不易,有人帮忙还是很幸运的。不管谁带大,父母都要给孩子做出榜样,感恩,理解,共赢。




亲子教育崔馨


我大女儿是老人带的,现在十二岁好多自理能力不懂!自己的房间经常弄的乱七八糟。不懂得自己收拾。去学校宿舍的卫生经常偷懒不搞,还被投诉。也不是说老人带不好,是他们不舍得用小孩去做事。我小女儿自己带,现在6岁。跟大的比比较自信。而且好多自己的事情都会自己做,因为我会要求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相对来说大的比较缺乏安全感。


我和宝贝们1


我母亲带大的,不管谁带大孩子不能惯,该打打该管管,要告诉孩子,在家是个宝在外是个草,在家无论做错什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能原谅你,但在外面没有人会原谅你,将来孩孑就会自律,现在到好在家任性,在外也一样,这样的孩子长大就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