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礦老闆”


再見!“礦老闆”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礦老闆”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曾經那些新聞中報道揮金如土的“礦老闆”去哪了?有多少功成身退?又有多少負債累累?

不得不承認,新的礦業時代已經不再屬於曾經的那些“礦老闆”,一個“礦業精英”時代已經來臨。

一、粗放式礦業時代結束,再見!“礦老闆”

再見!“礦老闆”

早在2017年,國家安監總局就印發了《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目標是到2020年,非煤礦山法治建設得到全面加強,安全監管效能和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淘汰關閉礦山6000座,礦山企業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水平明顯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普遍增強;採空區等重大事故隱患得到有效治理,消除“頭頂庫”危、險庫。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機制日益完善。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較大事故繼續減少,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近期根據應急管理部微信公眾號消息,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近日印發關於做好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非煤礦山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確保完成2019年關閉1000處以上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非煤礦山(含尾礦庫)任務。

通知提到,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非煤礦山,納入重點關閉範圍:

一、存在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被依法責令停產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後仍達不到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

二、違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規定,拒不執行安全監管指令、逾期未完善相關手續的。

三、與煤共(伴)生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條件達不到煤礦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要求的。

四、相鄰小型露天採石場開採範圍之間最小距離達不到300米的。

五、已運行到設計最終標高或不再進行排尾作業的尾礦庫。

與2012年相比,2018年國內非煤礦的數量已減少了四分之一,但總量仍然充足,其中大多數非煤礦山規模較小。

未來,全國非煤礦山數量還會進一步減少,粗放式礦業時代已經結束,節約集約、智能化的綠色礦業發展模式已經成為了主旋律。在礦業界看來“礦老闆”三個字就代表了曾經那個粗放的礦業時代,是時候和“礦老闆”說再見了!

二、中國礦業的未來在海外,“礦業精英”的時代來臨!

再見!“礦老闆”

中國企業海外礦山分佈圖

我國多數礦產資源的特點就是小礦多、大礦少,而一個大礦的產能可能就相當於上百個小礦。比如:全球有數千個正在運營的金礦山,2017年前20大金礦產量就佔到全球總產量的18%。

如何在礦山總量減少的前提下,依然能保障我國礦產資源的供給安全呢?這就要求我國礦業公司必須“走出去”,合作開發國外的優質礦山,滿足雙方需求,實現互利共贏。

走出國門和全球各大礦業公司競爭,拿到資源、賺到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必須要有大智慧、雄厚的財力、超凡的遠見以及敢打敢拼的魄力,這是一個真正的屬於“礦業精英”的時代。

中國的“礦業精英”們和國外礦業巨頭“交手”的過程中已經不再處於下風了,他們已經拿下了眾多的優質礦山項目。

重大併購項目和交易對手盤點

序號、中國企業、併購項目、交易對手、交易對手國際地位

1、中國五礦集團、秘魯拉斯邦巴斯銅礦、嘉能可、第三大礦業巨頭

2、洛陽鉬業、剛果金銅鈷礦、美國自由港、全球第11,世界第二大銅生產商

3、洛陽鉬業、巴西鈮磷、英美資源、全球第6

4、兗礦集團、聯合煤炭公司、力拓、全球第二大礦業巨頭

5、紫金礦業、巴布亞新幾內亞金礦等、巴里克黃金、第一大黃金生產商

6、紫金礦業、剛果金銅礦、艾芬豪、大型初級礦業公司

7、中國鋁業、幾內亞鐵礦、力拓、全球第二大礦業巨頭

8、天齊鋰業、泰利森股權、泰利森、第四大鋰礦巨頭

9、天齊鋰業、SQM32%股權(交易正在談判中,困難較多)、SQM、第一大鋰業巨頭

最後礦業界想說的是,現在的礦業真的和以前不一樣了,請不要在用有色眼鏡看待礦業了,也請不要再把礦業企業家稱為“礦老闆”了,他們是真正的“礦業精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