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北方与中国长江以南:相似的纬度,一个很热,一个四季分明

印度的北方地区与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两者的很多地区处于同一纬度。

这里的纬度是自然地理科学中的大地纬度,赤道是0度,以赤道为界地球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赤道到北极是0到90度,称为北纬,赤道到南极也是0到90度,称为南纬。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大约在北纬23°26′这个纬度所在的地方,同样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南的界线,大约在南纬23°26′这个纬度所在的地方。热带地区就是指赤道为中心线,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北回归线在中国穿越的省份有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印度所谓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大抵在印度中央邦(省)的温德亚山脉为界,而北回归线就是横穿印度的温德亚山脉。印度首都新德里与中国长江以南的长沙、南昌大抵在同一纬度地区,都是北纬30度附近稍微靠南。

印度北方与中国长江以南:相似的纬度,一个很热,一个四季分明

亚洲的气候分布

印度北方与中国长江以南:相似的纬度,一个很热,一个四季分明

地球五带

印度北方与中国长江以南:相似的纬度,一个很热,一个四季分明

印度地形图

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印度南方属于热带地区,但是印度国土的大部分(印度南方与北方)都是属于热带季风季候,在印度北方也是基本全年都很热,各地因具体的环境有所不不同。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旱季比雨季的时间长,一般6月-10月为雨季,热季可长达6到8个月,最热的时候有的地方温度可达50°C,无论印度南方和北方,每年到最热的时候因为高温热浪而导致很多人死亡的事情并不新鲜,印度每年的夏天用“水深火热”来形容并不过分,雨水哗哗地下,热浪滚滚地来。印度北方冬季的气温较为温和,属于冷季,冷季的月平均气温一般也在18°C以上,冷季的降水量也是非常的少,这个时候的应该属于印度温度最好的时候,花花草草竞相开放,一片春意盎然。而中国的长江以南基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以及云南南部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岭南地区就更为暖和了,这里夏天长,冬天短)。

与印度北方的热带季风季候相比,中国的长江以南的地区热的时间比印度短的多,而且也没有印度热的那么极端那么狂浪。在四月份中国的南方春暖花开的时候,印度(包括北方)已经开始热的要死要活的了。

印度北方与中国长江以南:相似的纬度,一个很热,一个四季分明

印度

印度北方与中国长江以南:相似的纬度,一个很热,一个四季分明

南亚地形

印度北方与中国长江以南:相似的纬度,一个很热,一个四季分明

印度

印度北方与中国长江以南:相似的纬度,一个很热,一个四季分明

印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气候是由于纬度位置( 热带地区是阳光直射而温带地区是阳光斜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季风)、地形地势和洋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全球各地的气候是不同的。印度的北方地区与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区,虽然他们的很多地方在同一纬度位置,但是在其他因素上是很不同的。冬季北半球的一个寒冷的中心地带就是西伯利亚以及蒙古高原一带,这时这里的大气因为冷却收缩下沉,形成了西伯利亚高压(西伯利亚寒流),来自北极和北冰洋地区的北极寒流又来到这里,使得这里的寒流更加强大,这里的东面就是广袤的太平洋。解释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比热容”:它是指物体散热或者吸热的能力,比热容越大说明物体散热或者吸热的能力越强。相对于水(海洋或者淡水),陆地的“比热容”小,因此在冬天的时候,陆地的热量流失比海洋快,因此要比海洋要冷,形成了比海洋要高的高压,因此寒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而到夏天的时候,由于海洋的吸热能力强,因此海洋的温度比陆地低,空气冷却形成了比陆地高的高压,风(大量的海洋暖湿气流)从海洋吹向了陆地,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季风气候。

印度北方与中国长江以南:相似的纬度,一个很热,一个四季分明

中国气候带

印度北方与中国长江以南:相似的纬度,一个很热,一个四季分明

中国长江以南

但是中国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实在是高的有点突兀:冬季的时候,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基本吹不到印度北方,所以冬季而言,印度北方季风较弱,蒸发较强,气温并不低,比较干旱。但是在冬季,西伯利亚寒流却可以“直扑”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甚至有时直到东南亚的菲律宾才“刹车”。而到夏天的时候,来自印度洋湿热的西南气流扑面吹向了印度半岛,但是又是由于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等山脉的阻隔,基本上再往北又吹不到了。而在夏天,中国的南方地区主要受来自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吹东南风,湿热多雨。中国的长江以南基本没有明显干湿季节的区分,冬季比中国的北方暖和,这种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人类的居住,中国的南方也是人口众多。印度热是热了点,但是印度的耕地多,耕地占了其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的约一半,所以印度人口也是超级多,都是耐热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