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當道,四處圈錢剝削,當代偶像明星的可惡嘴臉

在2018年有一檔熱火朝天的節目,叫做《創造101》。在眾多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的不是能力多大,才華多少,而是兩個非常極端的人物,一位是楊超越,一位是王菊。

顏值當道,四處圈錢剝削,當代偶像明星的可惡嘴臉

楊超越的成功來自於她身材面貌以及言談舉止,而王菊最後的逆襲,來自於與楊超越截然不同的相反面。

王菊沒有姣好的身材樣貌,她的言談舉止也沒有楊超越式的無厘頭,很類似正常人,或者說很平常。王菊的成功照我看正是來自於平常。

顏值當道,四處圈錢剝削,當代偶像明星的可惡嘴臉

在媒體發展如火如荼的年代,我們的精神感官時常出現錯覺,面對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整天縈繞在我們面前的都是俊男靚女,讓我們誤以為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可事實上,並非如此。

美和醜都是人間的兩極化表現,其所佔比例也非常少數,真正多數的,是平常人,談不上美,也談不上醜。王菊的表現恰恰迎合了這一特質,如果說楊超越無厘頭,那麼王菊的特徵是接人氣。

如此看來,這兩個人都是粉絲經濟的產物,而粉絲經濟的特點是不注重偶像作品和能力,更看重偶像的性格和互動。

顏值當道,四處圈錢剝削,當代偶像明星的可惡嘴臉

還有一檔類似的綜藝《偶像練習生》大火,為許多傻白甜迷妹們瘋狂尖叫。這兩檔節目催生了中國粉絲文化,2018年因為這兩檔節目可稱為中國偶像組合的元年。

我不是研究市場的專家,依據個人的觀察,將所謂的粉絲經濟概括為以下幾個特點。

1.顏值當道

傳統明星出道必然有至少一種拿得出手的作品,然而現在明星出道,幾乎都是通過選秀節目,以及娛樂公司的包裝。各大經紀公司推選偶像明星,似乎將作品和能力放在了次要地位,主要在於對方的顏值以及性格特點。簡單來說,就是好看以及會說話,與粉絲互動能夠擦出火花,引領一波粉絲尖叫即可。作品只是作為偶像的陪襯而已。

顏值當道,四處圈錢剝削,當代偶像明星的可惡嘴臉

因此,市場上會流通一些粗製濫造的作品。就拿影視劇來說,演技噁心、流量帶路、摳圖表演、口碑撲街,比比皆是。只不過,在旁人指責嘲罵中,年輕偶像不以為意。畢竟他們賺錢靠的是那些低齡年輕粉絲,就算是偶像拍狗屎,都能被腦殘粉誇上天去。

2.低齡粉絲

低齡群體的特點簡單來說,就三字,傻白甜。

顏值當道,四處圈錢剝削,當代偶像明星的可惡嘴臉

這些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對美的追求也比較膚淺,只要愛豆長得好看,稍微出點作品就能誇上天去。愛豆是他們的全部信仰,他們的三觀也都建立在愛豆之上,如果有人詆譭愛豆,不惜以生命相要挾。在之前鹿晗被黑,有粉絲聲稱割腕,來維護粉絲形象。頭腦一熱,愛衝動,是他們的特點。

3.更具組織性

關於粉絲組織性這一特點,最近的蔡徐坤事件就是一明顯例子。這些粉絲不像傳統粉絲最多有個QQ群,他們以微博、B站等媒體為集結地,組成了後援會、粉絲團、打投組等,其中後援會尤為重要。主要職能是管理粉絲,幫明星刷流量、刷數據等,最主要的是控制年輕粉絲的思想,不被黑粉誤導,對偶像要有百分之一千的忠誠度。

顏值當道,四處圈錢剝削,當代偶像明星的可惡嘴臉

其內部成員聯繫緊密,暗語、口號、安利、控評等等,其不僅毒害了年輕世代的心智,也讓其他網民反感。平時刷各大媒體平臺,佔據眼球的新聞內容,往往都是被粉絲故意刷到榜首的偶像內容。粉絲推動的數據作假,讓各大媒體也十分煩惱。

總而言之,這些低齡粉絲在偶像的裹挾下,更如信奉某一神仙的邪教組織,甘願被荼毒。

4.變現方式

傳統意義上的明星,其出道後的變現方式主要靠作品——歌手出歌、演員拍影視劇,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平時賺些外快,也主要靠接廣告、拍封面。可現在的偶像明星已經不單如此,或者說,有些本末倒置。

作品成為了偶像明星的附屬品,或者說,成為了他們能夠在娛樂圈大行其道的護身符。你要說人沒作品,不管好壞,人都拿出來給你看看,這不是作品是什麼?那些粉絲也會叫囂著,自家愛豆出過什麼歌,拍過什麼電影。其質量在旁人看來是粗製濫造,可在粉絲看來是頂尖之作。

顏值當道,四處圈錢剝削,當代偶像明星的可惡嘴臉

不過,作品差沒關係,偶像們並不靠作品賣錢,他們變現的方式,是直接剝削於粉絲。

明星們依靠與粉絲互動,對低齡粉絲進行催眠誘導,利用其心智不成熟的一面,讓他們主動為自己買單。其變現方式相較過去更為多樣,如打賞、眾籌、線下包場及後援等。這種方式來錢更快,而且那些傻白甜的粉絲也甘願將父母的錢拿來為偶像投資買單。

顏值當道,四處圈錢剝削,當代偶像明星的可惡嘴臉

《Questmobile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年大報告》顯示整個2018年粉絲對偶像消費買單的費用達到400多億,而根據Questmobile《Z世代洞察報告》(Z時代指1990——2010年出生)中顯示,在Z時代群體中,粉絲為偶像投資在一千元以上的,有9500萬人,接近一億人口,數目驚人可怕。

早年間在我們批判資本家的剝削時,如今相比於偶像明星對粉絲的剝削,實在小巫見大巫。最要命的是,這些粉絲甘願為偶像奉獻。偶像沒錢,眾籌給錢;偶像沒名氣,後援會組織粉絲們刷數據,上熱搜;偶像作品沒點擊量,粉絲們組織起來,一人一天啥事不做,願意點擊一千次者數不勝數。

顏值當道,四處圈錢剝削,當代偶像明星的可惡嘴臉

​有人說追星有好的一面,為粉絲樹立了榜樣,可我想問這種理性的追星有多少?照我所見,傻白甜者居多。

總而言之,粉絲們辛辛苦苦做炮灰,偶像們洋洋得意成權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