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道臺是個什麼官,比知府大嗎?

豬隻


就如同民國時期士兵們喜歡把軍官稱之為軍座、師座、團座一樣,清朝時期人們也喜歡把一些高級的官員稱之為臺,比如那時候的總督習慣被人們稱之為制臺、布政使習慣被人們稱之為藩臺、道員習慣被人們稱之為道臺、知府習慣被人們稱之為府臺等。


如果要說到清朝時期道員和知府之間的地位,那麼道員的權力、地位是要比知府高的。

往下,我們就瞭解一下這兩個清朝時期的官職。

清朝時期知府和道員的差距

清朝時期,知府是從四品的官員,執掌著一個府的所有大權。

而清朝時期的府相當於現如今的一個地級市,那麼作為一個府最高的長官,知府其實就相當於現如今的市委書記。

道員則是正四品的官員,比知府高了一個級別,是清朝時期介於省份和市之間的一個官職。

在清朝時期,主要掌管的是糧食運輸、河道、海關、驛道等等非地方性的政務。

簡單點說,道員其實就相當於現如今的廳級官員,地位在省之下、市之上。

不過因為清朝時期的道臺並不是地方性的官職,所以皇帝為了節約人力資源,他們基本不會單獨設置道員官職。


一般來說,他們會從當地省份中挑選一些和道臺級別差不多的官員,讓他們保留原本官職的同時,兼職道臺的工作。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基本清楚了道臺和知府之間的區別。

清朝時期其他的重要地方官職

接下來我們再講一下清朝時期其他地方官職的地位。

在清朝時期,地方上權力最大的人物是總督,總督一般管著兩到三個省份的權力,是清朝地方上最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

而清朝時期的總督,品級一般是從一品,加兵部尚書銜,也就是我們現如今所說的副國級,加國防部長職銜。


整個清朝時期,一共存在了九大地方總督,其中,東北總督是在清朝末年的時候才設置的。

地方上除了總督之外,地位最高的人物是巡撫,巡撫是一個省份的最高長官,既掌握著政權又掌握一部分兵權,總的來說,地位就相當於現今的省委書記。

品級一般在正二品,加兵部侍郎銜,相當於現如今的部級、加國防副部長銜。


地位再往下一級的是布政使,清朝時期的布政使品級是從二品,主要掌管著一個省份的財政和民政權力,受巡撫統轄,相當於現如今的省長。

而排在布政使之下的,則是按察使,按察使的品級是正三品,主要掌管著一個省份的刑法權力,地位就有點類似於現如今兼轄著公檢法的副省長。

而再往下,就是我們開頭所說的道員和知府了。

所以說,清朝時期的道臺是要比知府地位高的。


孤客生


如果有人喜愛觀看中央八套的晚間檔的電視連續劇,就會發現清宮戲比較多,在這麼多清宮戲當中,有描繪大清官場的細節的電視連續劇也有很多,比如說“天下糧倉”、“鐵齒銅牙紀曉嵐”乃至“甄嬛傳”這些電視劇裡面或多或少都提到了大清官場的一些細節。


考慮一下實際情況,電視連續劇到底不夠原汁原味,可信度也不高。有些時候難免會有許多錯誤遺漏部分,有些觀眾自然而然就對此表達不滿,於是選擇去看一些當時的人寫的筆記文檔,進行一次“穿越之旅”,比較受歡迎的是晚期清朝大為流行的“官場現形記”以及“老殘遊記”,這兩本書,不光是現在,就是當年,也是有志官場和理想的讀書人必看的書籍。

在書裡面,就有很多人發現了一些大清朝的獨有官職很奇怪,以往朝代裡面壓根兒就沒有這種官職——比方說“道臺”。 其實以前在電視劇裡不少人也聽過或者“見過”道臺這個官,只不過當時很多人都沒細想,大概率尋思著這個官應該屬於大官——由於電視劇裡一般擔任道臺的都是形象欠佳的超級大貪官。


不少人就陷入思維死角了——既然他是大貪官,一定是大官,既然是大官,想必一定有歷史沿革,所以有的人就一廂情願的認為這個官和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大有關係。 實際情況呢?當然沒有任何關係。

唐朝的道和宋朝的路那有點相當於元朝的“行中書省”,換句話說是一種省,所以道也好路也罷他們的長官是一省之長官,換句話來說是徹頭徹尾的地方政府長官,而道臺呢?他真的和地方政府長官關係不大——儘管他很容易變成大貪官,但和他等級不同,而在於他自身職責。

我們可以發現書裡電視劇裡一旦描繪道臺,往往要加一個條件:這段時間他負責發放災糧、這段時間有一筆軍餉在他手上、這段時間黃河水災恰好是他主持。這世上哪來這麼多恰好正好啊,真相就是,這個道臺就是這麼一個空窗期產物。


什麼叫空窗期產物,簡單解釋一下,就是上一級和下一級都顧不上幹某件事的時候,這個空隙就是空窗期產物,比方說清朝的地方政府一向是這樣安排的,除了八大總督外另設各省巡撫,下面是各地州府的知府,對,就是那個可以搞三年就能搞到十萬銀子的知府,再下面是啥呢,就是俗稱七品芝麻的知縣父母官了。

那問題就來了,他們這個空隙未免太大了吧!我們首先來看總督們和巡撫們,他們作為帝國地方最高長官,名額有限人數有限,事情又多又雜,一心不能二用,找下一級吧,不好意思,下一級直接就是隻管自己一畝三分地的知府了,這還怎麼玩?

關鍵時刻,還是朝廷水平高,一波操作來解決這個空隙,辦法很簡單——設一個特別行動員不就可以了嘛!什麼是特別行動員呢?就是經過朝廷認可,地方政府同意認識的一個人或者幾個人,來特定的做某些總督巡撫做起來“殺雞用牛刀”知府們做起來又“心有餘力不足”的憋屈事。


所以說,特別行動員們,也就是道臺們,並不是地方政府,他們更像現代社會中的臨時有關項目辦公事務處。 像這樣的“臨時工”們手裡當然要有一定的權限,而且因為過於低級的品級將會導致無人買賬。

有清一代,道臺品級普遍高於知府,往往由總督府中或者巡撫衙門的中高層兼任,當然也有例外(晚清可以買道臺做),擁有較強行動自主權和自由判斷權——一旦涉及重要資源,道臺們往往大賺一筆。


夏目歷史君


清朝的道員是介於省和知府之間的官職,一般情況是正四品,比從四品的知府略高一點。但特殊崗位的道缺不受品級限制,最高可以是正二品。

道員與知府的區別是,知府屬於地方官,是知縣的上司,主要負責訴訟、徵稅和教化。而道員是省直官員,屬於省府派出官員,有點類似於今天的省直各廳局和省府特派員。

道員由佈政史司和按察使司分別派出,因而其職責也不同。大體上,道員分三種。

布政使司派出的,叫做分守道,其業務範圍以民政、官員考績、農桑、糧谷、賦稅為主。按察使司派出的,叫分巡道,業務以司法和訴訟為主。

此外,分守道和分巡道都要兼職,比如兵備、水利、鹽法、學務、河務、茶馬屯田等,有軍事職責的也叫兵備道。

第三類是直屬總督的,不歸省裡管。指某一專業領域的道員,不兼職,主要是鹽法、學務、河務、水利、督糧等。

這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直隸和兩江總督這樣的重臣,他們有一些特殊需要,比如學務、糧道等,要設道員管理。還有一種是中央直屬,比如海關道,朝廷委託直隸總督管理。督糧道,委託漕運總督管理。

袁世凱的父親袁保慶就是江寧鹽法道,駐江寧,直屬兩江總督,主要的工作是為兩江總督馬新貽辦理糧臺,管理兩淮鹽政,實際上就是道光以前兩淮鹽運使。相當於70年代南京軍區的後勤部長兼國家鹽業專賣局局長。而且袁保慶軍功卓著,是正二品大員,身份和級別與巡撫一模一樣,他和當時的江寧布政使孫依言兩人是馬新貽最得力的助手。馬新貽被刺以後,他們二人不畏權勢,抵制曾國藩的欺上瞞下,仗義為馬新貽出頭。

分守道和分巡道分駐各地,是因為古代的交通不便,作為省府機構的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不能只在省城駐在,必須就近到各地去辦公,而地方的府縣機構職能單一,也無法分擔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工作,所以要通過各地分設道員完成工作。

道員有的管一個府,有的管兩三個府。帶兵備銜的道員,有守土之責,相當於小號的巡撫,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但道員不是知府的直接上級,而是在某些業務上是他們的上級,這一點與今天各省的業務廳局與市縣和地區的關係一樣。

咸豐八年,海關總稅務司設立,並由外國人管理。為了監督總稅務司,咸豐皇帝在全國設置了十五個海關道,除了監督和保障清廷的權益,這些海關道還負責辦理所在地的外交和通商事宜。

但除了津海關道以外,其它十四個海關道均由就近的分守道和分巡道兼任,但所有的海關道均向直隸總督報告工作,是直隸總督的屬下。因此,直隸總督的手也伸向各地,使直隸總督的權力進一步擴大。

晚清上海海關道邵友濂就是李鴻章派駐上海和兩江的眼線。當時直隸總督李鴻章與兩江總督左宗棠為了陸防和海防爭論不休,最終竟成政敵,而邵友濂在李鴻章打擊左宗棠的過程中功不可沒。邵友濂當時是兩江總督屬下的蘇松太倉道,但由於兼海關道而受李鴻章節制。

道員的設立一般沒有固定的常例,根據需要各朝都有變化。據《光緒實錄》卷四和《清史稿,職官志三》記載,光緒中期全國設分守道二十個,分巡道七十二個,專職的津海關道一個,共計九十三個。

為了提高官制設置的效率,道員的駐地一般都要避免與知府在一起,並儘可能住在縣一級城市,只有很少一部分專職道員,比如直屬總督的鹽法道、學務道、督糧道等駐在省城或大城市。

道員一般是正四品,但正三品的缺也很多。比如慈安太后的父親穆楊阿就是廣西右江道。右江道駐柳州,由於它是兵備道,又兼管理少數民族事務,權力非常大,是個滿缺,也是個肥缺。廣西另一個道員肥缺是左江道,也是個兵備道,滿缺,正三品,駐省城南寧。

這兩個道員缺是全國有名的好缺,但也有惡名昭彰的缺,誰都不願意去。比如瓊崖兵備道,在海南,煙瘴遍地,那個年月沒有空調,北方人去了基本上是找死。還有甘涼道,幾乎無一日不打仗,駐地苦寒,遠離京城。

不過也有一些道缺,由於天高皇帝遠,管的範圍寬,甚至可以作威作福,比巡撫還實惠。

比如西寧道,管理整個西藏和蒙古,在西北地界,除了陝甘總督就他官最大。西寧道全稱是西寧撫治兵備道,其實就是青海巡撫,只不過它的權限不止涉及一省,而是覆蓋烏里雅蘇臺、內蒙、西藏地區,擱在今天,差不多大半個中國都歸它管。它雖然要打仗,但上面有陝甘總督頂著,一般都沒有什麼壓力。西寧道從二品,正經的朝廷大員,乾隆以前是滿缺,後來為了打勝仗,不得不“參用漢人”。

兵備道有守土之責,因此戰時要求兵備道必須有一定的軍事素養。慈禧的父親惠徵就是安徽徽寧池太廣道,加兵備銜,因此也是兵備道,正四品,駐蕪湖。

咸豐二年,太平天國進犯安徽,蕪湖首當其衝,惠徵剛剛到任,情況不明,對屬下也不熟悉,所以在太平天國剛剛開始圍城時就棄城逃跑。他是守城主將,他一跑,蕪湖立即陷落。咸豐皇帝大怒,要抓他回京問罪。

當時棄城逃跑肯定是死罪。後來的兩江總督何桂清因為棄城逃跑甚至被拉到菜市口一刀斬了。惠徵膽小,跑到鎮江以後就病倒了,每天擔心皇帝派人來抓他,沒幾天就死了。


國史館


中國的明清時期,對於各級官員的稱呼已經基本上習俗化,比如“中堂”,“中丞”以及各種“臺”:制臺,藩臺,臬臺,道臺等等。那麼在清朝,這個“道臺”究竟是個什麼官呢?和知府比那個大一些呢?

其實,道臺和知府(府臺)之間究竟誰更大,不能籠統的比較,因為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官員制度當中,權力和品級有的時候是統一的有的時候是不相干的,所以對於道臺和知府之間,也要區分品級和實際權力來進行比較。

首先知府和道臺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官。

知府,是一個地方的主官,按照清朝的劃分官員分朝廷官員和地方官員,地方的行政級別就是“省,府,縣,鄉”四個級別,其中省府縣三級設地方主官,分別是:省級是巡撫(中丞或藩臺),府州一級是知府(府臺),縣級是知縣(縣令)。鄉一級不設主官。

按照這個級別劃分,在清朝的知府,相當於現在地級市的市長。知府的品級是從四品。

清朝的道臺(道員),不是地方主官,也不是地方主官的副手或屬下,總的來講道臺是個管事而不管人的官,管理朝廷的一些由中央直接管理和控制的事物,比如糧食徵收,物流運輸,鹽,鐵,茶的專賣,等等,所以道臺是個總稱,根據所管的事可以具體的成為“糧道,鹽道,河道”等等。這些官員是屬於受朝廷委派管理某一個省或兩個省甚至是三個省的某一個專項事物。

朝廷委派的道員,直接向朝廷負責,原則上和地方主官沒有上下級從屬關係。

道臺可以是常年固定委派官員,也可以是臨時委派的巡視官員,比如巡鹽道。

道臺的品級一般是正四品。

這樣看來,就行政權限來講,知府在他管轄區域內的管理權限很大 ,除了兵權之外,幾乎有所有的管理權限。道臺只是管理一個專項事務,但是管理的區域範圍要比知府大,道臺至少管理一個省的某一個專項事務。

從品級上看,道臺的品級比知府的品級高,並且屬於“中央直管幹部”。

如果按照現在的官員序列來說的話,知府相當於某地級市的市長,而道臺“比如糧道”就相當於某省的“糧食局長或農業局長”。大體如此。


步武堂


一提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縱橫的腦袋就多老大,實在是太TM的難解釋了,既有臨時性,又有變化性,真的是難死我了,為了答這道題,老子看了好幾篇碩博論文,結果不看還好,看了之後,腦袋更大了。

可以肯定的是,道臺是絕對比知府大的官職。

化繁為簡是一門藝術,縱橫在這篇文章中就簡單點來講講清朝時期的道和道臺。

正常來說,清朝時期的地方行政機構是按照“省——府——縣”三級來劃分,官員也是“督撫——知府——知縣”來設立的,然而在這些地方行政機構中還存在一個特殊的地方行政機構,就是道。

儘管很多歷史學者將道加入到地方機構中,認為是“省——道——府——縣”四級機構,縱橫認為這是不準確的,因為道並不是設置於省和府之間的中間一級組織,而是省級行政機構的派出機構,是對省級行政機構職權的一種補充,而道也並不是只有地方道,還是具體事務的道。

也就是說,道臺(道員)是在總督、巡撫之下,而比知府要高的一個官職。在清朝時期品級不是固定的,通常來說是正四品官員,但是乾隆、嘉慶年間准許道員密奏朝廷,加強了道臺的地位,實際上道臺的官階可以達到三品乃至二品。

從職責上來說,道員是“各掌分守、分巡,及河、糧、鹽、茶,或兼水利、驛傳,或兼關務、屯田;並佐藩、臬核官吏,課農桑,興賢能,勵風俗,簡軍實,固封守,以帥所屬而廉察其政治”。

也就是說,清朝時期的道分為兩種,一種是掌管地方的道,一種是掌管具體事務的道.

掌管地方道就是分守道,以所轄地區而命名,實際上是省級行政機構派駐地方的行政或者檢查機構。其中最為出名的應該是臺灣道,屬於福建省掌管的臺灣行政長官,1887年臺灣道升格為臺灣省。

掌管具體事務的就是專業道,其實就是一個處理地方專門事物而設置的一個官職,比如這個省有河運,因此就設立一個河道,專門負責河工的,除了河道還有糧道、海關道、茶鹽道等等。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的海關道,歷史學家呂思勉認為清政府曾經在開商口岸設置海關道,海關道就是負責海關事務的專門官員。

之所以道一級行政機構如此複雜,就在於它是一個複式的多級管理,靈活性是它最大的特點,因需而設是它產生的必要,在清朝順治時期一共有199個道,而到了光緒時期就剩下一百來個道了。

可見道一級機構的變化,存在很大的臨時性。

清朝設置道實際上是為了地方與專業兼顧,從而將地方行政與具體專業性強的事物聯繫起來。

當然,清朝時期的道也是不斷髮展變化的,就像清朝其他的行政制度一樣,在不同時期是完全不同的,縱橫也就解釋一個大概,如果有錯誤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


史論縱橫


“道臺”是道員的暱稱,“府臺”是知府的暱稱。在往上就是巡撫、總督這些大員。

籠統說來,道員和知府,品級級別上差不多,只是職務差別比較大。且聽爾朱少帥吹來:

品級上看,清朝時期,一般情況下的品級,知府是從四品,道員是正四品。實際操作中也不是那麼嚴格,因為多數道員是正職以外的兼職性職位,也有高於或低於正四品的。而知府,根據地方不同,也有正四品或五品的。 蘇州、揚州、京畿這些肥富地方的知府品級,肯定要比那些窮鄉僻壤的高。

職務上看,清朝知府相當於地市級父母官,總領一個州府的所有行政事宜。道員則是屬於省級分管水利、學政、鹽鐵、糧食等等的官員。

非要對應現在的職務的話。那麼,道員相當於省某廳廳長,而知府大致相當於市委書記兼市長的。(當然,清朝的行政劃分跟現在差別很大,以前的州府跟現在的一個市還是有點不一樣的。勉強對號入座看看吧。)

至於省某廳廳長和省下面一市市長比較,只能說職權範圍的差別太大了。至於說哪個更厲害? 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假如給你個機會挑,你要廳長,還是市長?


爾朱少帥


按品級來算,道臺要比知府大,在清朝道臺一般是正四品,知府一般是從四品。

按管轄事務分,道臺類似於現在的省廳,屬於條條;知府類似於現在的地級市,屬於塊塊。道臺是方面大員,知府是封疆大吏,古代確實道臺高於知府。

不過,現在的省廳與地市是平級,從山東的人員安排來看,廳長一般是由市長擔任,市委書記一般都能幹到副省。所以現代的“知府”高於現代的“道臺”。


至愛曉笑生


清朝道臺為藩臬兩司的輔佐官,最初各省布政使、按察使分別置正、副官,改設布政使左右參政、參議,稱為“守道”,駐守在某一個地方;按察使副使、僉事,稱為“巡道”,即巡查某一地方。也有因事而設而不管轄地方,如糧儲道、鹽法道、管河道等。

道臺原來為兩司臨時派出去的,以原來的品級任事。到了乾隆年間,定巡守道員為正四品,使道臺成為省、府、州之間的地方行政官員。守道主要掌管地方收納錢糧等事務;巡道掌管刑名訴訟,並有監察地方的責任。



府及與府同級的直隸廳和直隸州是司、道的下屬,為承上啟下的地方行政機構。每省設府的數目不同,根據人口、土地和繳納賦稅的多寡可分為大府、小府。府的長官為知府,官階從四品。


歷史軍魂


道臺和知府的上下關係!如果精確去理解這兩個名詞的真正意思,就不難理解了!

知府是一府之首,道臺是一道之要!

那麼什麼是一府?什麼是一道?

一府相當於現在的一市!一道相當於市級以上的經濟綜合體!

普遍來講,道臺級別介於知府和布政使之間!如果把一道的範圍縮小到一府,兩者則是平職的!


老易說事


道,清代屬於特殊官員。

本來,道是總督巡撫的屬官,後面成為正式的地方官員。位在知府之上。

簡單說,直屬總督巡撫的道一般類似於今天的專業官員,比如總督下屬的糧道、河道,就相當於大軍區後勤部長,國內大片區的運河管委會主任。巡撫下屬的鹽道、茶道,等於省鹽業總公司,茶葉總公司。

此外,還有分守道,分巡道。

道的品級也不確定,最高正二品,與總督的本職同一個級別。乾隆時期才正式確定,道為正四品。後面,清政府規定,府以下官員上書朝廷必須經過道的批轉,因此道正式成為省府之間的行政層級,類似解放初省內片區的派遣機構,比如浙東皖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