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丽乡村——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

刘家堡村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政府所在地,东靠208国道,南临石沟村,北与东柳林接壤,地域面积约2.3平方公里。全村共辖546户,1662人,60岁以上老人占12%,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现有耕地面积2408亩,人均1.4亩。

刘家堡村,俗称柳林庄堡儿上。据考证,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在汾河以东的柳林庄筑堡屯兵,后汉仅四年即亡,但刘知远筑堡屯兵处留下了刘家堡这个俗称。由于此地拥有移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水井、道路等,于是不断有移民落户生存繁衍,逐渐发展成一个独立于柳林庄的村庄,后称刘家堡村。

刘家堡村有一间“乡村文化记忆展室”,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展室东西两面墙以展板形式展示了近80种“农村老行当”,如“拴串鼓儿”“钉盘儿碗的”“摇拨浪鼓卖布的”“草纸换灰的”“敲梆子卖肉的”等。展室内,还陈列有手绘的1958年刘家堡村街巷、村民宅院与文物古迹示意图,以及昔日的耧儿、砘子、犁耙等老农具,农村人穿的趿鞋、毡八子,孩子们穿戴的双鱼袢袢、虎头鞋,做针线活的楦头、袜衬、熨铁,以及老灯具、老酒具、老票据等。

最古老的王姓故里

我国民间素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杜若甫、袁义达两位专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对我国的姓氏进行排序,前五位分别为“李王张刘陈”两种说法都将王姓列为中国第二大姓氏。

走进美丽乡村——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

作为中国第二大姓氏,王姓的分布极为分散,关于王姓的起源也各有说法。但根据牒谱专家王剑霓先生的考证,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是现存最老的王姓故里。这一提法得到了海外王姓同胞的认同。

也许你有些纳闷:即然是王姓故里,怎么叫刘家堡村呢?事实上,村里真正姓刘的只有一户。村里1600多人,王姓族人就占了1000多人。那当然是村中第一大姓,其他的人家都是近百年来才从外地迁来的。

据说,这支王姓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他不愿在王宫享乐,甘愿与民同甘苦,在民间传下这支王氏,祖祖辈辈住在太原就成为太原王氏。

这支王氏是有家谱的,但家谱是从元代初的一世祖王子实,子诚,子昭三兄弟开始记载的,原来的故里在今天晋祠南八里元的姚村乡蚕石村。“蚕石”、音同、“藏实”,是因为王子实隐逸在这里而得名。但现在原来的故居已经不存在了,明朝初年的时候,王姓族人在三世孙王伯聚的带领下迁到现今的刘家堡村,至今已有500多年。

太原王氏作为全国王姓五大家族之一,历代名人辈出。刘家堡村的人谁都能讲出他们的先祖故事,最让他们自豪的是六世祖王琼,官居户部、吏部尚书,有治理漕河,平定叛乱,总制西北边防等三件为后人称道的政绩,和于谦、张居正并列为明代三重臣。

走进美丽乡村——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

明代大学士 王琼

王琼府居原为二进四合院,有正厅五问,左右厢房各五问,外院厢房左右各五问,被称为“五面牌”院。当年,这里曾供奉着一个用黄缎裹金的雕金黄色的盒子,里面藏有皇帝圣旨。王氏族人讲:据说这圣旨是族中一个叫王衲的名人给军队捐了3000两白银受到皇帝嘉奖而得。不过,这圣旨也随着“五面牌”在文革中一同被毁。

90岁的赵喜林老人自从嫁到刘家堡村,就住在王琼当年的院子里,她说,这是他们祖上买下来的,王琼的后人在清末已不知去向。沧桑巨变,世事更替,王氏当年的辉煌已淹没在历史的烟云深处。

1992年2月,村民王秉文与王贵有、王墨娃等12人组成太原王氏刘家堡研究会。之后,他们对家谱进行了重修。1995年12月17日,大功告成,全村王姓家族及附近村庄的王氏都汇聚到刘家堡村,进行了隆重的祭祖仪式。此后,每年除夕,王氏族人都要把高七米,宽七米的祖宗生谱挂出来,舞龙灯、踩高跷、敲锣鼓、闹红火。王姓人家对先祖的纪念,对未来的向往都融人到刘家堡村兴高采烈的社火之中了。

太原王氏千百年来繁衍发展,不仅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中国一大姓氏,而且播及世界各洲,都为发扬光大中华美德作出了可贵努力。近年来,海外王氏不断来山西太原寻根问祖,特别是东南亚各国的王氏社团,曾多次来人来函探寻王氏开族立姓的历史渊源。

探访刘家堡三官庙

刘家堡三官庙

三官大帝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我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仪礼》的《觐礼》篇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不过,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力,庶民百姓只能祭祖。

东汉时,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书作为道教徒请祷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南北朝时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为一。

刘家堡三官庙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刘家堡村北。庙坐北朝南,创建年代不详,主体建筑为清代建筑。前院已毁,后院尚存殿堂16间,包括过殿、东西厢房、大殿及东西耳房。原为三合院形式,现存为二进院布局,东西27.34米,南北35.87米,占地面积981平方米,2002--2008年多次维修。

走进美丽乡村——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

中轴线建有过殿、正殿,两侧为厢房、配殿和耳房。过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卷棚歇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柱头科五踩双昂,转角出斜供,平身科一攒,装修为新补配,殿内梁架通施彩绘。

正殿石砌台基,宽16.06米,深12.30米,高0.75米,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機前廊式构架,柱头科五踩双昂,平身科各两攒,装修为补配。殿内梁架通施彩绘,山花残存壁画10余平方米。2011年12月,太原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