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静雯:不想被孩子的“哭闹”要挟?切记『4个不要,1个要』

那天我带着孩子买东西,在便利店门口看见一个小女孩,扯着妈妈的衣角,一边哭一边试图把妈妈往店里卖糖果的地方拽。

妈妈起初站着不动,几番劝导无果后,突然挣开女儿的手,一言不发,转身快步离开,很快就消失在拐角处。

发现妈妈真的“消失”了,小女孩怔了一下,马上冲出来,边撕心裂肺地喊着“妈妈,妈妈……”,边朝着妈妈离开的方向疯狂追赶,哭花的小脸上恐惧清晰可见。

看着小女孩踉跄的身影,孩子说:“她妈妈不要她了。”

和那个小女孩一样,他并不能理解,这只是妈妈建立规则的一种“策略”。

对女孩来说,妈妈的消失让她再也来不及去抓心心念念的糖果,她感受到的,只有被抛弃的深深的恐惧

在这场控制权的角逐中,妈妈仅用一个决绝的转身,就轻松赢得胜利。

贾静雯:不想被孩子的“哭闹”要挟?切记『4个不要,1个要』


这种冷暴力的处理方法,和前几年大热的“哭声免疫法”一样,简单、直接、好用。

可是近年来“哭声免疫法”给孩子心理带来的损伤,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所验证。

最直接有力的证据,便是“哭声免疫法”的教育理论依据的提出者——美国行为主义专家华生,他的孩子在这种冷漠的养育方式下,大儿子自杀身亡,二女儿多次自杀,小儿子一直流浪,靠他的施舍勉强度日……

孩子用哭闹来要挟妈妈,可妈妈的突然消失,何尝不是对孩子的一种威胁?失去妈妈的恐惧,比起孩子的哭闹,杀伤力更大。




每一位父母,都曾被孩子的哭闹“要挟”过。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聪明的孩子,从此知道自己拥有了一招制胜的“法宝”,只要不停地哭,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妥协、溺爱,造就的很可能就是一个个任性的“熊孩子”,甚至“巨婴”。

不想被孩子的哭闹要挟,却又不能妥协,不能打骂,于是很多妈妈们采用了一个看似有效的办法:不理会,直接走掉。

也许,孩子会很快停止哭闹,会变得“很乖”、“很懂事”,却并不是因为学会了规则,而是因为害怕“妈妈不要我了。”

经常陷入这样的不安和恐惧中的孩子,内心始终缺乏安全感。




我小的时候,我妈也用过同样的方法:

我去超市要买各种玩具,即使家里已经有一大堆类似的,被拒绝后撒泼哭闹,我妈转身就走。晚上我怕黑不肯一个人睡,我妈就把我放到卧室外,门一关自己上床睡觉.....

贾静雯:不想被孩子的“哭闹”要挟?切记『4个不要,1个要』


每次妈妈使出这个绝招,我即使忍住抽噎,也会乖乖地配合。大人看到了都夸我懂事、听话,妈妈也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很得意。

只有我,变得敏感脆弱,谨小慎微,时刻小心着妈妈的脸色。

直到有一次我独自跟着小姨去旅游,回来后小姨对我妈说:“这孩子太让人心疼了,小小年纪,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不能讨好所有人。”

我妈才猛然醒悟,抱着我大哭一场,彻底抛弃了这种“教育”。

著名教育家尹建莉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中说:

有条件的爱,其本质是自私的——那么大人教给孩子的正是自私。


在这场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中,父母以爱作为武器让孩子放弃抵抗,然而,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爱。

也许,有的孩子在经过几次吓唬以后,明白妈妈只是假装消失,不再害怕,但是孩子与父母之间亲密的信赖已经被破坏,你接下来的所有教育方式,都会大打折扣。

贾静雯:不想被孩子的“哭闹”要挟?切记『4个不要,1个要』


与父母的联结,是孩子感受爱的重要途径,当孩子哭闹时,父母的离开,对孩子情绪和需求的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直接斩断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联结。

在一次次的离开以后,孩子早已明白妈妈只是“吓唬”她,但她仍然害怕,万一哪一次变成了真的,万一妈妈真的抛弃了她.....?

因为害怕这个万分之一,她宁愿一万次妥协,永远做一个懂事的乖孩子。

这种粗暴冷漠的处理方式一直会伤害着孩子那个渴望爱的小小心灵,让她的内心始终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与其说这是教育,不如说是惩罚。




我们都知道,当孩子为了某些不合理的需求而哭闹不止的时候,正是我们为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最好时机。

然而对父母而言,难的不是教给孩子规则,而是

同时给予爱与规则。

李玫瑾教授说,对待哭闹的孩子记住“四个不要做,只做一件事”:

1、不要打!以大欺小,不公平。

2、不要骂!会给孩子不好的示范。

3、不要说!孩子正闹情绪,听不进去,说的多会让孩子以为你在求在哄他。

4、不要走开!因为走开就成了单独禁闭,那叫惩罚,没有教育意义。


孩子哭闹的时候,你只需要做1件事,就是一定要陪伴他。

同时一定要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你要闹就闹吧。等孩子情绪完全平复以后再进行沟通交流。

陪伴但不妥协,让孩子知道,你爱他,但对于他的要求,答案是“不”。

贾静雯:不想被孩子的“哭闹”要挟?切记『4个不要,1个要』


贾静雯对女儿咘咘,正是采取了这样的教育方式。

在一次临睡前,咘咘不肯睡觉,吵着要出去吃苹果。贾静雯平静地说“不可以”,在咘咘出去之前把门关上了,咘咘委屈大哭。

贾静雯对咘咘说:“不行,你哭也没有用。”仍然坚持不开门,然后静静地站在咘咘的旁边。

贾静雯:不想被孩子的“哭闹”要挟?切记『4个不要,1个要』


咘咘哭了一会,渐渐安静下来,贾静雯抱起咘咘,温柔安慰,咘咘很快躺到床上安然入睡。

温和而又坚定的正面管教方式,让孩子虽然被拒绝,但仍然可以感受到联结,感受到爱。

只有无条件、有原则的爱,才是孩子成长最需要的心理营养。


有时候,孩子对某一件东西的执着,并不只是单纯想要这个东西,而是为了证明父母对他的爱。

就像失去拉线四处飘荡的气球,需要寻找着落点。于是通过一次次的任性耍赖,来试探和证明自己被爱。

这时在孩子心里,自动生成了一个公式:我要什么,你给我什么=你爱我。于是每次哭闹时父母的陪伴,就变得至关重要。

孩子越是哭闹,越是不能视而不见。

曾经看过一则短片《我需要你,妈妈》,视频中的每一位孩子,都在说:妈妈,我需要你。

我要我想要的,当我想要的时候;

我看上去什么问题都没有;

我需要你告诉我怎样与人分享自己的挣扎;

我总在考虑别人之前先考虑自己……

高兴、迷茫、悲伤、怨恨,所有的这些时候,我都需要你。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企图控制你的时候,正是他最需要你的时候,请你用爱的方式告诉他:规则也是爱的一部分。

爱和规则,请一同给予他,不要离开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