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从何时才读懂了母亲?

烏鴉zuo飛機


母亲是一个知书达理.贤惠善良,心灵手巧的传统女人,她一生都在为家为儿女操劳,她希望儿女们能考上大学,有个好工作。

记得从我上初中开始,母亲就把我们的学习放在了第一位。那时候我们姐妹三个都在上学,父母的工资还很低,一般的生活开销都是紧巴巴的,但是如果有好的,老师推荐的学习资料母亲一定会给我们买回来,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平时家务活也不让我们插手,把时间都留给我们看书学习,每当我们考了好成绩,她比我们自己还高兴呢。那个时候还不成熟,阅历少,心里真的不懂母亲,就为考个大学她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

当我儿子面临中考的时候,我才彻底读懂了母亲。孩子就是母亲的希望,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孩子的压力就是母亲的压力,母亲要替孩子缓解压力。孩子的幸福就是母亲的幸福。孩子就是母亲的命根子,从他出生的那天开始,母亲的每一根神经都牵挂着孩子。这就是我们的母亲,伟大的母亲。




仙客来218


看到你的提问我犹豫了好久才来做答,我很惭愧也很内疚,在我心理我真的还没有读懂我的母亲。我母亲今年62岁了,165的个子身材很好,虽然是农村老太太但这几年在武汉生活老太太皮肤变的很白就是脸上的皱纹比以前多点,牙齿不太好,前段刚把上面的牙齿拔了七颗,医生说得等两个月以后才能去镶假牙。母亲和父亲养育了我们姐弟三个,我们三个凭借自己的努力现在都生活在武汉,而且家庭环境都不错。记得小时候家里穷父亲经常和母亲在各个村收售各种农作物,他们的交通工具走路或是自行车,在么就是板车,他们会连夜的步行去卖货挣点差价,然后连夜的在赶着牛车回家白天又去收,我们小时候基本是小姨和舅舅在轮流的照顾我们三个。有时候父亲自己出去,母亲在家干农活,她会翻过河堤去一公里多的襄河挑水吃(那时家里没打井),怀着弟弟的时候挺着大肚子也一样挑水干各种农活,家里的水稻收割全是人工,她的手脚很快,一会功夫把父亲甩的老远,有时候小姨和舅舅回外婆家农忙时,母亲会把弟弟妹妹用扁担箩筐挑到地里去,她边干活边看着我们,我家老屋基前面是鱼塘加上那个时候偷孩子的人特别多,她说把我们三个放家她不放心。慢慢地我们也大了虽然家里条件有限但母亲还是让我们都读书,我们现在都生活在城里得亏她当年的坚持。我成家后母亲对我的孩子没得说,我小孩经常说我的母亲是雷锋做好事从来不留名的那种(母亲会偷偷把钱和好吃的塞在孩子的兜里),现在父母亲和弟弟一家生活在一起帮忙照顾着两个可爱的孙子,母亲和弟妹关系处的很好,我和妹妹看在眼里也特别开心。母亲忙碌了一辈子,她教会我们在婆家要大度要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我是愧对我的母亲的,我快四十岁了在母亲面前始终还是在让她为我操心,母亲和父亲始终把我们当小孩子一样来关系和照顾,我希望我的父母亲健康快乐,同时也希望所有朋友们的家人也健康幸福!(上次偷拍的母亲的背影)



哈尔滨之过客


很抱歉,我似乎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尽管,我有自己的母亲,而我又是一名孩子的母亲。“母亲”一词,我却真地没有读懂过。作为女儿,我时常觉得自己的母亲做得不够好;而作为母亲,自己又觉得为孩子付出地足够多。这双重的身份让我在中间时常矛盾:我的母亲,是不是也像我一样爱过我?而我却理所应当地觉得她的爱本就该如此。

1. 那卑微的母爱

我的母亲,她似乎一直很卑微。因为她老是絮絮叨叨,记忆中总是被父亲嫌弃,被我和弟弟嫌弃。我们觉得这样的母亲真得很不讨喜,很不会做人。有时候,叨叨地烦了,我也会甩门就出去,留她一人不知道叨叨到什么时候。

母亲又很爱哭,小时候,她就总爱因为一些小事哭。有的时候是父亲和她争吵了哭,有的时候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哭,有时候被我和弟弟气得哭。长大后,我和弟弟都离家在外,每次到车站送别,她也总是悄悄抹眼泪;给我们打电话时也是会嘤嘤地哭,抱怨我们离太远;我有了孩子后,她又喜欢跟我的孩子视频通话,每次视频,刚开始开开心心地聊。快结束时,照样还是红着眼睛,抹着眼泪说:“看看,嫁这么远,看得见摸不着的。”

她会有事没事给我们打电话。有时候在忙,就会不耐烦地说:“妈,在忙呢,晚点给你回过去啊。”又哪会有回电话的时间呢?总是那么忙,总是没时间想起自己的母亲。她便会隔一会儿又打过来:“怎么还在忙啊?连个去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吗?回个电话都没空?”又是一阵嫌弃和心烦。母亲怎么这么多事儿呢。

2. 小心呵护的孩子

一方面对母亲的不屑于顾,另一方面,却是对自己娇儿的关怀备至。无论工作多忙多累,只要看到自己小小、嫩嫩的孩子,心情立刻像绽放的花儿一样无比地明媚,觉得这一天的辛劳烦恼全都没了,只顾抱着、亲着,觉得幸福就在身边。

每天晚上对孩子一句“宝贝,妈妈爱你。”亲他的小脸,紧紧地搂着他,陪他讲睡前故事,陪他做游戏。他说的每一句话,他的每一个小动作,在我的眼里都是那么地可爱:他真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天使,让我怎么疼爱都不过分。为了让他开心,会带他去任何他想去的游乐园;只要他看上的玩具,无论如何都会买给他;他说“妈妈,老师说今天让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竹签画。”虽然从未做过手工,从未画过画,查遍所有资料也要陪着他做出一个足够惊艳的作品......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日子,大概就这么几年,我是多么珍惜啊。

像所有的母亲一样,我宁愿自己多吃点苦,不愿孩子吃一点苦;宁愿自己辛苦些,也要让孩子快乐些;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丰衣足食。孩子发烧满脸通红,我半夜起来抱去看医生,一边抱着他,一边哭,嘴里叨叨着:“老天爷啊,别让孩子生病了,让所有的病痛都放到我身上吧。”自己偶尔发烧,随便吃点感冒通,该怎么上班还怎么上班,熬熬吧,反正很快就好了。自己舍不得的,全部给孩子,他值得最好的。就是这么朴素,我只想给他最好的。

3. 慢慢重叠的“母亲”

孩子一天天长大,我竟然发现,两个“母亲”居然慢慢重叠:我越来越像我的妈妈了。

我会每天叨叨孩子怎么穿那么少的衣服,怎么上厕所又没冲厕所,怎么出了那么多汗,自己都不会主动换衣服的吗......孩子作业完不成的时候,我会冲他发火;别的小朋友欺负我孩子的时候,我就像母鸡护犊一样忍不住上前跟别人理论,丝毫不顾孩子的面子;孩子撒泼耍赖的时候,我拿起戒尺一顿乱揍......

我也开始像妈妈一样变得爱哭。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偷偷在旁边抹眼泪;孩子跟我说“妈妈,我跟你睡腻了,我要自己睡觉”时,又忍不住伤感落泪;小孩子过家家,儿子拉着别的小姑娘的手说:“妈妈,我要跟妹妹结婚了”时,我突然觉得孩子要离开我了,心里怅然若失......

4. 有妈的孩子才是宝

一天夜里十点多,我仍然在加班,却因为一些小错误被上司劈头盖脸骂了一通,又是饿,又是累,又是委屈,眼泪顺着脸颊就流下来,觉得人到中年人不如狗,顿时觉得生而无望。望着外面漆黑的夜色,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突然觉得自己很孤独,就在那一刻,我突然好想给妈妈打个电话。

“喂——”在一阵子的电话盲音后,妈妈的声音终于响起来,带着十足的睡意。“怎么这么晚打电话?你在哪儿啊?回家了没?吃饭了没?”还是那一长串的叨叨,还是那么快的语速,丝毫没有安慰我的意思。但我听在耳里却是最真实的治愈。

我对着电话呜呜地哭了起来。母亲着急了:“怎么了?怎么大半夜哭了?谁欺负你了?跟妈说,妈去骂他!”还是那么傻,还是那么不懂说话,还是那么护着我。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和弟弟在深夜里一起看《妈妈在爱我一次》的电影,想到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也是在这一瞬间,我突然明白:只要有妈在,我就是个宝。无论这个妈多么地唠叨、多么地不讨喜,在她心里,自己的孩子就是最重要的,也是因为她那么那么地爱我们,所以,她的爱才会那么地卑微。

有时候,我们真得是在瞎忙,忽略了那个卑微的、慢慢老去的女人。也许,只有在我们受伤的时候,才会想到她、理解她,读懂那份沉甸甸的爱。


人鱼妈妈教育


年少无知不懂事,四十才懂娘的心,慢慢老去多幸苦,方知报达养育恩。


宏扬正气反对歪风邪气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才懂为娘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