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喜欢和习惯不好的小朋友玩耍,怎么办?

麻辣DM


孩子之间的事妈妈爸爸要不要干涉还是有很多讲究的,插手太多会剥夺孩子自主锻炼的机会,重要的事情听之任之又可能悔之晚矣,题主讲到的情况其实很常见,注意以下几点就行了:

1、 孩子是需要伙伴的,伙伴交往可以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尤其是交往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如果说的极端一点——拥有不太理想的玩伴也要强过没有伙伴,所以小朋友即便有时受委屈也还会跟着别人玩,就是这个道理。

2、 孩子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跟习惯好的孩子交往可能通过模仿学到好习惯,也可能感到比不上人家变得“破罐子破摔”;反过来遇到习惯不好的伙伴有可能学到不好的行为,也有可能锻炼坚持自己或纠正别人的本领,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妈妈爸爸需要具体观察和分析。

3、 判断孩子行为习惯好坏需要考察年龄特点,不能随意上纲上线,比如幼儿园的小朋友特殊的情况会说谎,时不时言语中有“脏脏”的字眼等等,是符合孩子发展特点的,只要没有强化或者过分,其实对于心理发展还不无益处(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一读儿童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因噎废食完全没有必要。



需要提醒的是,但凡涉及人身安全的事,以及孩子反复感到挫折委屈的事,妈妈爸爸就不能袖手旁观;而对于孩子可以适应,并且自己在努力尝试应对的挑战和困难,身为家长就可以先作壁上观,给孩子一些空间时间去经历和锻炼。


冯国强老师谈新早教


太孤独了,孩子有交友饥渴症,没有山珍海味,糠也是能解饿的,我孩子有一阵没去幼儿园没固定伙伴也有这问题,有个大家都不喜欢爱指挥人和话多的女同学被排挤出来正好和我孩子玩,我孩子也不想和她玩,但又无法拒绝没有别的选择。

家长多制造一些和小朋友玩的机会,有好朋友自然会淘汰坏朋友了,而且性格会更开朗,家长再引导几句效果更明显,告诉她别人对你不好可以不理他,不是什么人都要交朋友,好朋友应该是什么样的。

孩子对脏话的敏感度不强,也许双方都没觉得臭~~是很讨厌的词。

曾经有两个女同事坐一起,有时候会有分歧矛盾,但又限于交际圈窄,中午不和好就一个人吃饭了,所以还是磕磕碰碰在一起。我想她们有一个离开公司就不会联系了吧,有时候所谓的伙伴,只是自己不想落单而已啊,有时合群只是一个人平庸不独立的选择。

有个一直独身的女性朋友,我们曾经玩的不错,但我结婚有孩子后重心都转移到家庭上了,很少有机会单独和她玩,而她会参加吃喝玩乐驴友团,会参加别人为了凑人数而最后叫上她的聚会,这在我看来是不屑去浪费时间的人群团体,所以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寄托,不限人或兴趣,才不会为了寂寞去妥协一些不值得的人。



快乐学习漫画


孩子喜欢和习惯不好的小朋友玩耍,作为大人很头疼。其实家长的担心未免有点多余。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认知、行为能力各方面都未发善完全,小孩有各种不好的习惯是没法避免的。大人这时候要正确引导,要自家孩子学习别人的长处,不要别人的短处。

你说你家小孩内向,她喜欢和那个有坏习惯的小朋友玩。这时,你想想,这个小朋友应该是相对来说比较外向的。你又觉得自家孩子不够外向,为啥又不能一起玩呢?对方小朋友不好的习惯你改变不了,你可以引导自家的孩子学习他的优点,比如说善于交际。多学习别人的优点,耳濡目染,自家孩子也会进步的。




小鱼vlog


您好,我是高级孕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羊驼妈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孩子愿意和谁在一起玩,是孩子本身的权利。做家长的不应该过多的干涉,而且孩子并没有我们家长想的那么脆弱、不堪。他们自己也是有分辨能力的,我们做家长的要相信孩子,让孩子自己做判断。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的引导教育。

拿这件事来讲,孩子本身还小,可能分辨是非的的能力还很薄弱,这时候做家长的应该疏导,适当的教育和教会孩子分辨能力,而不应该做到“一竿子打死”完全杜绝孩子和其他有不好习惯的小朋友玩耍。家长正好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她身边的人的习惯来告诉宝宝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

多沟通,多引导,从小就树立孩子明辨是非的意识。而且虽然在我们看来其他的小朋友可能有很多的坏习惯,并不适合玩耍。但是孩子接触的时间比我们要长很多,一定是有某一点吸引到自己家宝宝,自己家宝宝才会和他一起玩耍。

宝宝会看到我们看不到的别人发光点的一面。只是他现在还比较小,可能表达不出来具体原因,但是并不是这个孩子就没有优点的。家长不妨试着更深入的了解一下另一个小朋友,发现他的优点并放大她的优点让自己家孩子去学习。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羊驼妈妈】。

你想了解的儿童心理、亲子关系、儿童成长发育、家庭教育、母乳喂养、疾病护理,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羊驼妈妈


这点我是不支持的,首先同为人母,我也有孩子,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和习惯差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为了我孩子的未来,我要对他负责。



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张白纸,不管他生活的环境还是周围人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着他。

在这件事上我也头疼过,我孩子的表哥就几乎没有一个好习惯,我家孩子老爱学。每年暑假都会带孩子回老家,可一个多月的生活,每天都是接触一些坏的生活习惯。①碰到什么事不会自己去做,就先哭②吃饭时一定要看个电视才吃③动不动就打人④什么零食都吃,冰的,甜的无节制⑤而且从不谦让,但他想要的就必须给他,所以想想整天那么接触我很头疼。后来我请教了一位权威的育儿专家,她告诉我一定要制止这种接触。后来回来以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又重新帮孩子调整。



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于孩子的调皮、活泼,好玩什么的我不会制止,但如果碰到习惯不好的情况,我先会跟孩子说明原因,再转移他的注意力。


君君育儿说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碰到形色各异不同人等,对于孩子的玩伴,有的个人习惯不好,比如说脏话,随地扔垃圾,争抢玩具,此时做为父母有焦虑心理很正常。但凡事一分为二看:不好的地方就是孩子见样学样,但好的地方就多了——首先孩子有了和不同人相处的学习机会,其次体会到被抢玩具等不良行为带来的负面情绪,家长再正面指导,孩子就能更好学习正确观念。

一个人的习惯不是一次两次就养成的。父母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孩子,另一方面在孩子行为发生时,要及时反馈父母的态度:好的要肯定,不良行为要纠正。最后孩子一定能在内心树立起自己正确的行为规范。


刘海心理咨询


看楼主描述,你家娃娃应该属于那种稍微内向害羞一点的,喜欢做追随者。从他阐述觉得另外一个小朋友很厉害上可以察觉到。其实孩子是没有太多的观念,主要是需要家长去引导,我家的刚进幼儿园有两个月左右的时候吧,有一次去接她放学,突然就冒出了一句,你是个屁!我问他从哪学来的,他就说是哪个哪个小朋友经常这么说,正确的引导一下,告诉他哪些我们可以学哪些不可以,孩子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过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经历很多的。就像昨天晚上我们下楼玩,我家小朋友摸了摸小区里面的猫🐱,一个妈妈就直接冲过来了,告诫所有一起玩的小朋友们都不要和我家的玩了,因为他摸了猫,有细菌,必须洗手才能再和大家玩。我家的肯定很伤心了,但解释清楚了也就不哭了,洗完手后还和我说是不是这样阿姨就让他们一起玩了。每个家庭的教育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无法改变其他人却可以做好自己。


胡同里的张孃孃


首先,非常感谢这位家长提出来的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孩子入园的过程当中,家长可以说是无时无刻的在操心。开始时担心孩子有没有分离焦虑,后来担心孩子能不能适应,再接着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不好的习惯,该怎么办。

在上幼儿园之前,孩子一定一直处于家庭当中,孩子接受到的信号和行为都是来源于家庭的,但是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孩子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小朋友,每一个小朋友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会开始担心,如果孩子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学到了不好的习惯,那怎么办?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位家长提出的问题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究竟孩子在幼儿园如何面对那些有着不良习惯的小朋友,家长又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首先第一点,孩子除了接受家庭教育之外,还要接受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但是无论如何,家庭教育一定是对孩子影响最为深远,也是孩子接触时间最长,接触最早的一种教育方式。所以孩子的行为和习惯一定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多一些。如果在家庭教育当中没有这些不好的习惯,那么我觉得家长不必为此过多的焦虑。因为孩子大部分时间还是与家长接触的更多一些,还是受到家长在三岁以前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对孩子的教育会更多一些。

第二点,家长可以和自己的孩子聊一下,了解一下他为什么喜欢和这个小朋友玩。因为孩子在进入幼儿园的阶段,就进入了同龄人的社会交往期,这个时候孩子非常需要玩伴,但是每一个玩伴吸引她的方式却又不同。所以可以问一下孩子究竟为什么特别想跟这个小朋友玩,是因为他家有很多的玩具,还是因为他平时在幼儿园表现的非常的积极、非常的热情,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那么家长了解到了孩子为什么想跟这个小朋友玩之后,对孩子做相应的一个引导,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

第三点,如果家长了解到了这个小朋友身上确实有着不好的地方,比如说脏话,故意的撒谎,那么孩子还是一定要和这个小朋友玩儿,家长该如何引导呢?


我觉得可以借此机会与孩子探讨一下,到底什么是好的行为习惯和什么是坏的行为习惯,家长可以一一列举对比,让孩子在与自己探讨过程中,意识到好的行为是需要学习的,而坏的行为是需要纠正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优点和缺点,所以家长在与孩子进行这样的讨论的时候,也无形当中可以让孩子通过这样的讨论来建立对人的一个基础的认知。不是说一棒子打死所有的缺点,也不是说这个人身上有哪些优点,他就一定是特别特别好的。

那么通过这样的一个讨论,孩子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人和行为,并不是说他有这个不好的行为,他就不是一个好孩子,也并不是说他不是好孩子,他身上就没有任何一点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我是建议家长把对孩子的引导放在看到对方的长处,并且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抛弃,避免对方的短处。因为这样的一个能力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在以后的生活,交友,工作和学习当中都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可能有的家长注意到了,在刚才的解答过程当中,我用到了一个“故意撒谎”的这样一个词,为什么这么说,我觉得这一点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讲一下。因为这个家长提到,幼儿园的小朋友有不好的习惯,就是撒谎。那么我想着重说一下,就是很多三到六岁的孩子,都会出现撒谎的一个行为,但并不是孩子撒谎的行为就一定是故意的,有的时候孩子不是故意在撒谎。

所以说我觉得这一点需要跟大家在着重的介绍一下,为什么说孩子有的时候不是故意在撒谎呢,因为三到六岁的孩子,由于他们大脑发展的一个限制,很多时候他们对于现实和幻想还是有点分不清楚,比如说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让自己哭笑不得的事情,就是家长会问孩子,今天中午在幼儿园吃什么啦,他说吃米饭。结果晚上一看,老师发的照片里明明就是面条啊。有的时候,孩子会说谁谁谁打我了,但是家长到幼儿园了解情况,发现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所以有时候家长会认为孩子在撒谎,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孩子可能只是分不清楚想象与现实,孩子把自己大脑当中所想象的东西错当成了现实。如果你的孩子正处在三到六岁这个年龄段,也出现了类似的行为,千万不要着急给孩子贴上说谎的标签。要更多,更加慎重的去考虑具体的情况,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纠正。那么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答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希望这位家长也可以按照我所提的方法来与孩子进行沟通,来与幼儿园的老师进行沟通。谢谢。


马秀老师:长颈鹿幼儿园园长,儿童心理行为咨询师


教育秀秀看



支持这个妈妈的看法,对于周围有习惯不好,甚至行为不好的小朋友在身边,还是尽量少让自己的孩子接触。


我也做为一个孩子的妈妈,非常理解题主的心情。也看到了周围这种情况出现的负面影响。比如跟一个说话结巴的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孩子可能也学着结巴了;再比如与一个满口脏话的孩子在一起,就极有可能时不时地自己的孩子也蹦出脏字来;与一个喜欢动手打人的孩子在一起,自己的孩子就也会控制不住去挥拳。


这些都会让妈妈们担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论年龄多小,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做为妈妈势必要想办法来改变这个局面。


一、首先要扩大孩子交住的范围,识别正确的行为举止。

不要让孩子的心牵挂在一个人身上。带孩子多去参加一些活动,多结交一些小朋友。 在与新交识的小朋友玩耍的时候,让孩子多注意他们的行为语言。在活动结束后,让孩子自己评论一下这些小朋友谁的行为好,谁的有问题,教授孩子识别正确的行为举止,并引导孩子与良好习惯的小朋友交往。


二、其次是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

孩子的兴趣爱好广泛了,他的注意力就容易被分散,不会过多地去想追随那个习惯不好的小朋友。同时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兴趣里时,也就是受着艺术熏陶,潜移默化地塑造人格发展不走偏,“根正苗红”不易受影响。


三、请老师帮助

在幼儿园时,请老师帮助尽量把孩子与那个小朋友分开,不要频繁接触。同时请老师关注那个小朋友的行为举止,对于出现不良现象时,需要老师出面制止,并加以教育引导。


这样,通过采用“隔离”与“扩展”的方式,让孩子远离不良习惯的小朋友,避免出现复制那个小朋友的不良习惯。同时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小朋友,以及培养广泛的兴趣,使孩子获得更多的快乐,以及更大的满足感。


成长与阅读


首先要说的是,环境是绝对会影响人的。据说,人是唯一能够接受心理暗示的动物,所以才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我们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孩子呢?

我们完全不必高尚到“出淤泥而不染”,但也不至于去“割席分坐”那般的清高。这中间,只是一个分寸的拿捏以及自律的把握而已。

小孩喜欢跟习惯不好的小朋友玩耍?那么,基以前面提到的原因,我们还是让孩子尽量地与之保持距离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孩子为什么喜欢跟人家玩?估计只是因为没有了更好的选择吧?这是非常浅显的例子,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她肯定就找其他朋友玩了。

但我们也不能一竿子把人打死。我们也要考虑是不是自己的判断有问题?孩子说“臭”估计只是一个中性词,并不带有什么强烈的感情色彩,至于大声说话,那也是孩子的天性吧,天真幼童没那么多的世故,自然是想说就说了。

当然了,你家孩子也有选择朋友的自由。如果在这点上,大人要横加干预,也未免显得武断了,除非对方真的是个坏孩子。可是你家孩子喜欢跟着他,或许说明人家也是有独到这处的魅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