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书法,选择什么字体和字帖?

老湖西羊肉面


初学书法总是有很多的迷茫,因为书法总是被一些人说得过于神秘,而不知如何下手开始。初学书法不外乎就是临摹古人的法帖,那么选择什么字体和字帖呢?这个答案我告诉不了你,因为是你学书法,不是我。但这其中有几点误区我可以跟你分享一下:

没有最厉害的书法

在悟空问答经常看到有些提问:某某的书法是不是第一,某某的书法是不是最好的等等。就像看武侠小说一样,希望学得某一项武林秘籍,然后就可以天下无敌。

很多学书法的朋友刚开始都会有这种心理,因为我当初也这样想过,总想找到一个最厉害的书家的最厉害的字帖,一下子就能成为高手。后来明白了一个道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你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学书法是为了取悦自己

学习书法是自己的事情,是为了自己内心的愉悦。所以选什么字体和什么字帖就像找对象一样,你喜欢的才是最好的。我有个朋友,小伙子很帅气,身材很好,但是找的女朋友都是胖胖的,我们私下说起这个问题时都说他喜欢丰满的女性。这说明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颜体的丰腴与雄厚,有的人喜欢柳楷的瘦硬与挺劲,还有的人喜欢欧阳询的险峻,也有人喜欢赵孟頫的俊逸。

那么你问我,你应该选谁的字体,就像你去餐馆吃饭,问服务员:同志,你看我今天中午吃点什么好呢?

一般服务员会给你个菜单,说:先生您自己看看喜欢什么就点什么吧。

是不是这种情况,就算有的服务员给你推荐几个菜,最后也要你喜欢吃才好。那么你选什么字体什么字帖呢?我看不如去到书店,看看架子上摆放的各种字帖,就像菜单一样,拿起来看看,喜欢谁的就买回去学谁的。

我的推荐

虽然上面说了很多,但有些朋友可能还是希望听取些建议,那我就说一下我的建议吧,就像你去饭店吃饭,我给了你一个菜单一样,具体你喜欢谁的,还要自己拿主意。一般初学书法都是从楷书开始学起,你要非说你喜欢行书,从行书学起也可以,没什么关系。因为我是从楷书学起的,我就推荐几个楷书入门的字帖吧。

颜楷首选《多宝塔》,是颜楷刚刚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不像晚年《勤礼碑》那样个人特征鲜明,容易以后出帖,这也是历代书家学颜书的首选。

柳公权的《多宝塔》、欧阳询的《九成宫》,赵孟頫的《胆巴碑》《妙严寺记》等。不妨去书店多看看,喜欢就拿回去先写起了。哪怕写了一段时间不喜欢了,那就再换一本也没什么大关系。


翰墨今香


我学习书法五年了,还是有一点心得体会的。在初学书法之时,老师带我从峄山碑入手,过渡到曹全碑,才上的欧阳询楷书。

这几年的学习上,我也不断的找老师,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经常对自己产生质疑,如何才能高效的学习书法。今天分享给书友,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要找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我推荐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 《颜勤礼碑》赵孟頫的《胆巴碑》这三种是不同的风格特点。可以看一下 ,选好以后不要一上来,就从第一页抄到最后一页没有任何意义。 找好字帖后一定要买一本对应的教程。


下面给你提几个写字的注意点:

握笔 现在好多人采用的都是五指执笔法,我是三指执笔(可以参考一下美院类的书家们)这是很重要的,我觉得篆隶和楷行的握笔是有些不同的。

描头画角 宁可重写一笔,也不要在原字上修修补补。死描僵临,要注意用笔中侧结合。

制定学习计划不要一曝十寒,每天坚持书写。

好了就这些喜欢就点的赞吧 嘿嘿。


书法迷


初学书法时,切不可急于求成哦!就像从不会写字到会写字,你刚开始最重要的就是一笔一划。上学时,老师教你都会是认真书写每一个字,让你了解每一笔的顺序,而不是一个字的整体。



学习书法也是一样的哦!初学时,最为推荐的便是楷书的临摹,楷书是一种工整的文字书写。对于刚开始学习书法的人来说,最为适合,一笔一划,横竖撇捺,都是重要。



毛笔书法中,柳公权、欧阳询的字体的首先练习哦!个人觉得,他们的笔法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是可以采纳的帖子呢!最后,在学习书法时,千万要静下心来,坚持每一天的临摹,不停地练习书法。要相信自己哦!坚持下来,你就很成功了呢!



读书物语


对于初学者来说, 关于字帖和字体的选择,个人认为感兴趣是第一位的。没有兴趣,再好的推荐和字帖都不能激发自己动手去学习去练习。

要想出效果,隶书最快;练习中锋用笔,篆书更适合;学楷,更注重间架结构和用笔。有人建议学近现代大家,也有人建议草书、魏碑入手。个人感觉学书字帖还是高古更合适,索靖、钟繇、王羲之以及唐楷都可以入手,但不建议从草着手,也不建议从今人书者入手。

学隶、篆、楷可明白字体变迁和规则,之后再学草可不失于法度。所谓楷不欺人,因为楷书是大家最常见的,所以有丝毫败笔一眼就能看出来,人们常说画鬼容易画人难,我们常说画中的人像不像本人,是徒具其形还是形神兼备,但从没有人说画的鬼是否像鬼,因为人从来没有见过鬼,所有表现的鬼都是自己内心的认识,无谓对错,而楷书恰恰是人们常见,对其是否具有美感有基本的共识,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至于什么是书法中的“鬼”,大家可看看网上的“射书”、“当代书圣”之类,即可了然。

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敬请留言交流!

例附本人近书,欢迎拍砖。



三悟轩


这个问题老生常谈。

初学书法选什么字体和什么帖,其实不是主要问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最要紧的。

但是字体和选帖关系到学习书法的方法养成,好比吃第一口奶,故大家都非常重视。

究竟选哪一种字体和字帖好,其实是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人喜欢唐楷,有人喜欢篆隶,有人喜欢魏体,也有的一上来就写行草,皆因人而异。

一般而言,选楷书“四大家”的书法入门最多,这里有个习惯问题,大家都这样选择,许多人也就被动跟进了。其实选唐楷也不是唯一的。记得我最初学书法,就不是从楷书“四大家”入手,当时有两个班,一个是初级班学“颜体”,一个是提高班,我被选到提高班,学苏东坡的丰乐亭记,苏轼的楷书作品非常少,老师以家藏民国版的字帖复印,每位学员分几张临习,字径约10公分,我见到此帖的第一感觉,楷书写的如此浑厚而妍美,爱不释手。于是,以此帖为入门,经过数年的学习,许多同学转学颜体,我感觉学颜体已不过瘾,直接转学郑文公碑。后来,我走上了篆隶、行草为主的书法之路,唐楷只是我写行草时,偶尔穿插一下。

我的书法学习,就不是从唐楷入手的 。唐楷之外看唐楷,可以发现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由于笔法的过于规范、结体过于规整,极易造成书法刻板不活。如果“第一口奶”就吃得杂,对书法发展是有好处的。

唐楷中,有一人的书法非常值得推荐,虽然初学,一时难以把控,但一旦掌握,终身受益,此人便是褚遂良。他的楷书最通魏晋笔法,书写自如,随字造型,笔势极其灵动,以行入楷,独具一格。初学可选他稍规矩一路的字帖,如雁塔圣教序及同州圣教序,两帖风格有别,前者秀润灵动,后者规则粗率,可穿插进行临习,起到互补。

以上是自己的学书体会之谈。书法的字体和字帖,数不胜数,风格面貌俱全,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字体和字帖。有时候自己的第一感觉是最准的。

以上为个人观点。对于初学的选字帖问题,我之前也多次发文,欢迎关注浏览。











陋石书艺


这个问题我与许多老师探讨过,他们的意见也不尽相同。不过一致认为只要自己喜欢,从任何字体入手都可以,只要坚持不懈,都能有所收获。

不过我的老师认为如果想在书法上有所成就,最好按书法发展的规律入手,从篆书开始学起,然后隶书,行书,魏碑,最后楷书,学习书法的人都认为楷书是最难的,也最难有成就的书体,好多人从楷书入手,最后都收效甚微,所以先从篆书入手,按照书法的发展史学起,可以对书法的理解更深入。

如果想在书法上有所作为,一定要学习古人的书法范本,千万不要学习今人的书体,今人的书法弊病太多,很容易被误入歧途,说实话,就书法而言,当今书法界没有一个人能超越古人的!

如果想要从楷书学起,一定学习正规的古字帖,比如二王,颜、欧、柳、赵,这才是书法正道。











我的大石画


初学书法,该从什么书体入门,是有两种不同算法的。

一种认为,篆隶是书法的根本,其他书体都是从篆隶演变而来,练习书法应从篆书、隶书入手,这样便于追根溯源。

目前很多培训班,也是教孩子从篆隶入门,不过他们更多的考虑是,篆隶相对简单,短期内容易见到成效,能增加孩子的兴趣,也能给家长以信心。



另一种认为,篆书纯用中锋,隶书出现侧锋,而楷法笔法丰富,中侧并用,方圆兼施,从楷书入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后一种观点是主流观点,千百年来持这种观点者居多。


楷书自汉末魏初产生以南,至唐代达到鼎盛,其门派众多,风格各异,初学楷书,又该选谁的楷书呢?

首先要明确,学习楷书应从唐楷入手。

有人会问,魏晋时“楷书之祖”钟繇和“书圣”王羲之的楷书不好吗?钟王的楷书当然没的说,但因为他们尚属于楷书的探索阶段,规律性并不强,不利于学习。

而唐人从魏晋楷书的不同方向切入,并将之规范化、规律化,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学习起来相对容易,所以,学习楷书一般从唐楷入手。

那么,该从谁的楷书学起呢?

这可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来选择,不能一刀切。比如处事严谨者,可学欧阳询,其《九成宫》法度严谨;正直大气者,可学颜真卿,其《多宝塔》是入门法帖;而追求完美者,则可学习柳公权楷书。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r

初学者选对字帖,是书法进步的必经之路,字帖选的怎么样直接关系到书法的进步速度。\r

书法之所以称为书法,是因为书法有着严谨的法则,不按法则,不讲规矩,只能写成江湖字,\r

所以初心者要选择法帖入门,法帖代表了书法的法则。建议从选正书入手,法帖代表了这位书法家的巅峰力作,如小楷王羲之的黄庭经,唐人 小楷灵飞经等,中楷如欧阳询的九成宫、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等待,都是传世经典名贴。再者篆书魏碑、隶书、楷书都是初 学者的上佳选择。只有掌握了正书的笔画、结字,打好基础,未来不论写什么都会得心应手。\r

最后说一下,不论选什么帖子,坚持练习才是关键。







积跬堂书法工作室


字帖的选择

  字帖的选择,对于学书者极为重要,要本着“取法乎上”的原则,来选择字帖。孔子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取上等的较高的目标去学习,才会得到自己较为满意的中等结果;取中等的目标去学习,得到的是下等的结果;要是取下等的目标去学习,就会一无所得。这就是为什么要取法乎上的原因。

  那么,怎样选帖才能取法乎上呢?首先,要梳理出历代书法名家的师承脉络,然后追本溯源,就可以找出“取法乎上”的字帖了。譬如:拿东晋王羲之、明代董其昌和清代乾隆皇帝来说,董其昌和乾隆皇帝都是学王羲之的字,后来乾隆又学董其昌,他们是一脉相承,同属一种风格流派。如果你选择王羲之的字帖来临习,就是取法乎上;若是学习董其昌的字,就是取法乎中;如果学习乾隆的字,那就是取法乎下了。所以,建议学书者,最好不要临习当代人的书法作品,要从古代法帖入手为上。

  学习中国书法,必须从临摹古代法帖开始,没有其他捷径可走,否则,将会误入歧途。一般多从正书(篆、隶、楷)入手,然后再工行、草书。当然,也可根据个人喜好从其他书体入手专工一体。不管是专工一体,还是诸体兼工,都要用心去揣摩、钻研古人书法的法度与内涵,才能达到书法的艺术境界。学习书法,要准备足够的各种书体的字帖,以便了解中国书法的全貌。然后,再从诸多法帖中选出一本用心临摹,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现将各种书体及历代名家法帖推荐如下:

  1.篆书类

  大篆 《商甲骨文选》、《商周金文选》、《石鼓文》、《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颂鼎》、《墙盘》、《卫盉(hé)》、《虢( guó) 季子白盘》、《大克鼎》、《小克鼎》等。

  小篆 《李斯·泰山刻石》、《李斯·峄山刻石》、《李斯·琅琊刻石》、《李斯·会稽刻石》、《李阳冰·三坟记》、《邓石如·篆书千字文》、《邓石如·篆书白氏草堂记》等。

图1 甲骨文·《商甲骨文选》局部

图2 金文·《散氏盘》局部  

图3 金文·《大盂鼎》局部

图4 小篆·李斯《 峄山刻石》局部 

图5 小篆·邓石如《白氏草堂记》局部

  2.隶书类

  秦隶:《里耶秦简》。

  汉隶:《曹全碑》、《礼器碑》、《史晨碑》、《张迁碑》、《石门颂》、《乙瑛碑》等。

图6 秦隶·《里耶秦简》局部

图7 汉隶·《曹全碑》局部

  3.草书类

  章草 《历代章草精选》、《居延汉简》、《皇象·急就章》、《索靖·出师颂》、《索靖·月仪章》、《陆机·平复帖》等。

图8 章草·《居延汉简》局部

图9章草·《陆机·平复帖》局部

  今草 《张芝·冠军帖》、《张芝·终年帖》、《张芝·欲归帖》、《张芝·二月帖》《张芝·八月帖》、《怀素·自叙帖》、《怀素·草书千字文》、《张旭·心经》、《张旭·晚复帖》、《张旭·十五日帖》、《王羲之·七月帖》、《王羲之·十七帖》、《王献之·中秋帖》、《孙过庭·书谱》等。

图10 今草·《张芝·欲归帖》

  4.楷书类

  魏碑 《嵩山高灵庙碑》、《姚伯多造像》、《张黑女墓志》、《张猛龙碑》、《石门铭》、《刁遵墓志》、《郑文公碑》、《爨龙颜碑》、《孙秋生造像》、《杨大眼造像》等。

  唐楷及其他楷体 《钟繇·宣示表》、《钟繇·荐季直表》、《钟繇·白骑帖》、《谷朗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阴符经》、《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颜真卿·颜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赵孟頫·胆巴碑》等。

图11 魏碑·《郑文公碑》局部

图12 唐楷·《褚遂良·阴符经》局部

  5.行书类

  《钟繇·长风帖》、《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献之·二十九日帖》、《王珣·伯远帖》、《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米芾·苕溪帖》、《黄庭坚·松风阁诗帖》等。

图13 行书·《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局部

  历代法帖有数百种之多,这里推荐的,只是各种书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仅供参考。


 


张庆涛中国书法大课堂


初学书法,建议不能直接练习毛笔,应以硬笔正楷为基础。

首先硬笔容易掌握,用心体会轻重,毛笔软,下笔无根难寻觅,等到硬笔正楷登堂入室了,再学习毛笔,不然没有神韵,练着都没信心。

硬笔是基础,你得先会写字,因为跟古人不一样,古人从小就练,没有硬笔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