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年青人
我認為是值得同情並且可以原諒的。
首先說他在所有人眼裡都是好的,很好,包括他父母在周圍人眼裡全部都是好的形象。這麼多年他或許真的一直在為他父母,為身邊人對他的看法而活,而表現。從來沒有真正的做過自己。他自己也說了,父親的去世對他的影響很大,父親病重到去世他都沒有去看過,連最後一面都沒見著,等去世那天都是放學後才大哭著跑回去的,可見,他目前是有多擔心他成績下降,乃至看父親的時間都沒有,這件事肯定在他心中埋下了很大的根。
父親去世後,母親拒絕了一切的幫助,始終靠自己,還要幫助家裡人,可見生活是有多麼苦難,而他在北大上學,接觸的人多了,北京畢竟是大都市,生活太過困難在心理上也都或多或少會有些想法,這也就是後來為什麼管親戚朋友借出來一百多萬來揮霍的原因吧。
後來又接觸到了性工作者,以他從小的被受的教育來看,如果被他母親知道跟這類人交往那後果大家可想而知啊。最後他可能真的想要解脫,想要真正做回自己,所以萌生了那個想法。
再其次,他母親那麼辛苦,還真說不定得了什麼病(有談到他轉發的一篇癌症患者死去的文章,他發表的言論“糊塗的活著,糊塗的死去,得了癌症還花很多錢去治療,說那樣是無尊嚴的延續生命,沒有意義”),所以想幫母親解脫。
他母親本來就那麼辛苦節儉,然後還樂於助人,兩邊家庭都挺困難的,這個重任或許他真的看得很明白,知道有多累,不想讓他母親那麼累,如果他母親今後不在了,這個重任將落在他身上,他不想受。如果他一走了之全然不顧,那他母親的生活以及精神方面,都不是他想看到的,所以他最後執行了心中的想法。
以上僅為個人看法,我總覺得,每個人做什麼事,尤其這種極端的事情肯定都有他的理由,在審訊中他迴避關鍵問題,證明他不想提起,這個事情對於他來說不是一般的痛,他想永久的埋藏,不想再回味。。。
既是鬧劇又何必認真
我是小雨,我來回答。
在我看來,吳謝宇是母親高原則下的一個“完美作品”,但我對他並不會表示同情。再高的智商和學歷,也掩蓋不住人性的醜惡,謝天琴即便有錯也罪不至死,更何況是被疼愛親生兒子所手刃。
為何他不值得被同情?
逆來順受,不會反抗。
青春期的少年,有點叛逆是再允許範圍之內的,我想大多數的家長都是這麼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叛逆期,或長或短,這時候的牴觸情緒會比較嚴重,但是隻要合理的疏導溝通,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吳謝宇不敢講,謝天琴也不主動溝通,雙方閉塞的處理方式,導致了孩子的病變,母親的疏遠。正常情況下,要學會傾訴自己的內心,發洩煩悶,而不是壓抑再心中,讓自己被情緒所奴隸。
違背倫理道德。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古人都知道要儘快孝順母親,以防她們老去。但這再高學歷的吳謝宇看來,一文不值,傳統的道德和價值觀在他這裡受到了挑戰。連動物都會愛護自己的母親,如舐犢的老牛,人類這麼做的確是一個退步的表現。
殘忍弒母
在謝天琴的高原則性下成長,並不能成為弒母的原因。吳謝宇彷彿是這些年過的太壓抑,所以對束縛之源——謝天琴下手,企圖讓自己過得舒服點。但是這種行為已經違法,而且能對自己的生母下手,不講任何感情,這樣的人不值得同情。
至於他為什麼會弒母,原因有很多,但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母親的高原則和保守,導致他壓制了自己的天性,物極必反規律下爆發後演變成的悲劇。
一是母親的處事方法和吳謝宇世界觀存在差距
吳謝宇父親吳智死後,謝天琴對外界的撫慰款全部拒絕,就連吳謝宇學校給的補助,也讓吳謝宇一併回絕了:我媽媽說有能力承擔我的生活與學習,不希望大家對我過於同情。
因為吳謝宇弒母后馬上把這些錢給拿了,再繼續行騙“親戚”,快速融資。可以看出,吳謝宇本質上還是很喜歡錢的,逃脫不了真香定律,也許生活上存在不如意,藉助點補助就會滋潤一點,何必要故作清高,堅守所謂的原則讓自己活的更累呢?
二是吳謝宇情感方面的空缺沒有填補
吳謝宇在北大暗戀過一個女生,不過沒有付出任何行動。像他這樣優秀的人,追女孩子應該是不在話下的,但是他不敢行動。可是根據同學的描述,他並不是一個膽小、害羞的人,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也許在謝天琴這裡被卡住了。
吳謝宇弒母后不到半年就和一名ji女陷入愛河,分手之後,在逃亡的三年中,酒吧的同事描述中得知,他的這個愛好一直在延續著,一直是個“性”情中人。
所以,他弒母的原因的本質原因,可能是因為這些隱藏的衝突和矛盾。吳謝宇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乖巧順從,其實背後已經暗流湧動。
審訊已經過了很多天,依舊沒有一個結果,吳謝宇的心理防線還是很難攻破,只有審訊結果出來了,弒母的原因和細節才會真相大白。
小雨影視
第一個問題,吳謝宇確實值得同情。
根據已知的信息,他從來沒有學壞過,他一直在按照人們的要求做一個非常聽話的好孩子。
所有認識他的親人、朋友,對他都是讚不絕口,你可以以為這是他表演的完美,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是如此,但他可能把自己壓抑呢太厲害了。
在所有人眼裡,他都是是個完人,他幾乎從不向人求助,他總是付出的那個角色,可是不管多優秀,他終究是個孩子,很多事情他可能看的開,但真的放不下,譬如……
他的爺爺39歲肝癌去世,他的父親43歲肝癌去世,他是個聰慧敏感的孩子,雖然表面陽光堅強,可是這個近乎宿命的厄運會對他的心理撒下巨大的讓他無法呼吸的陰影,可惜的是沒人幫他度過這個心魔……
第二,為什麼要殺母親?
這個指的是弒母的動機和原因,這個我現在可以拿出好多種看似合理的猜測,但是真相卻沒有人知道,甚至於永遠也不會知道答案。
福建警方審訊到現在(據媒體報道截止4月29日),吳謝宇承認殺母,但是拒不透露弒母的原因。
這個其實是很好理解的,假如他可以輕易的說出來,他也不會到弒母的那一步。
所有的都是猜測,我不否認吳謝宇可能走錯了路,思想上有了錯誤的認識,我也不否認他犯下的罪行,因為無論什麼原因,我們都無法接受弒母這樣的慘劇。
但是,每個人的心裡都有惡魔,尤其是那些一直壓抑著的人,等他崩了的時候,更是非常可怕的。
我是不大希望吳謝宇被判死刑的,不過一切還是等等真相再看吧
蕭七的劍
吳謝宇不值得被同情,如果一個弒母的人都可以被原諒和同情,就違揹人倫理常。
吳謝宇是一個天才中的天才,從小到大他的學習一直是名列前茅,是父母眼中的驕傲,是別人家的優秀孩子,是學校的爭光的光榮,為全市全省爭光的這樣一個英雄人物。
吳謝宇在父母眼裡一直是一個品學兼優懂事的好孩子,從小他的父親就對他疼愛有加,在父親這裡他感受到的滿滿的父愛,父親更是給予了兒子鼓勵和前進的道路,父親是照亮他人生的一盞明燈,給吳謝宇帶來了快樂。從吳謝宇父親的去世以後,他快樂的源泉,人生會給予的人就消失了。
母親謝天琴在家庭的角色屬於嚴格古板,她是一名中學的老師,從吳謝宇小的時候,就給吳謝宇制定了學習規劃,從小學到高中都是由母親一手安排,對兒子非常嚴厲,限制了兒子個人天性的釋放,讓他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母親的嚴厲又壓抑的教導模式可能是導致悲劇的發生之一。
吳謝宇屬於高智商,2012年以優秀的成績被北大錄取,據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官網顯示,大一學年,吳謝宇獲得了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榮譽稱號;大二學年,吳謝宇獲得了北京大學廖凱原獎學金;此外他還擔任班長,並以成績優異獲得獎學金。
吳謝宇弒母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一個殺了母親以後,可以冷靜下來處理母親屍體,然後替母親辦好了離職手續,領取了她的退休金和住房公積金,還以母親的名義貸款了100多萬,就不是一個普通了可以做到,吳謝宇太冷靜,太超出於常人了。
吳謝宇為何會做出如果人神共憤的事情,親手殺了自己的母親,也許從丈夫去世以後,全部的重擔壓在謝天琴的身上,讓她對兒子的教育更加的嚴厲,讓兒子沒有自己的釋放空間,造就了吳謝宇扭曲的人格,在大學以後的吳謝宇天性釋放了,把壓在他身體裡困“獸”滅殺了,母親可能就是那個困住他的“獸”,只有這樣才能徹底的釋放。
朋友們有其它獨特的見解嗎?歡迎朋友關注討論,謝謝
酬兔說事
吳謝宇弒母案我分析,有如下原因:(1)他家祖上遺傳有問題,家中多人有精神病史;(2)母親在教育吳謝宇中,雖然成功,但漫長的歲月裡,吳謝宇也會在潛意識中存留很多對媽媽的不滿。所以,教育的成功不能單單看成績,內心世界的化育是非常重要的工程,顯然,吳母其教育是有問題的。加之吳母性格也有某些缺陷;(3)高智商的孩子,一定讓他們內心得到化育,否則,他們危害社會的智慧多多,而且,欺騙性非常大,這是我們教育高智商孩子平時要注意的,也就是加強德育教育,改變孩子內心世界;(4)最後一點,雖然吳謝宇是北大的學生,是超級學霸,因此而全面否定我們的教育是不對的。因為,人類的基因的改變是我們民族永遠的課題,也就是提高民族素質。我們要對青少年進行信仰教育,也是就是改變孩子內心的教育,加強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弘揚,所以,我認為黨中央的許多提法都是非常正確的,只是我們覺得遠,實際,很近。復興中華文化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
科學教育法
“弒”字意思揭秘
一一兼談北大“學霸"涉嫌“弒"母慘案的根本原因及預防措施
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犯罪嫌疑人吳謝宇被抓獲,這慘絕人寰,滅絕人倫、駭人聽聞的弒母大案引發社會輿論的高度關注,有的譴責軾母嫌犯喪盡天良,有的分析這天驚大案產生的原因,有的追問“弒"的造字意思是什麼,該怎麼預防此類嚴重犯罪?這是人們警醒的表現。我對這一系列問題作一扼要的回答。
一、“弒"的造字原本意思是:
不用兵器(殳),而用技術(x)“殺(殺)"死無人類意識(木)的植物畜禽,
不經過人性格“式”程序, “試"都不能試的思想行為就是“弒"。
解釋:
“殺(殺讀作shā)”造字本意,是用技術手段(殺)收割植物,屠宰無意識的畜禽等,不能動用兵器(殳),更不能用於有意識的人類,也不能“設(殳)想用建“設"方法拆散。“弒(讀作shì)”就是按照“殺(殺)的本意,不經過人性格“式”程序, “試"都不能試的思想行為。
其意思是:別說“弒"母,不到收割時令的植物和宰割年齡的畜禽都不能殺、弒。中華五十六個民族中的回族是專門傳承這一文化程序的。
例如: 回族信奉伊斯蘭教,有宰牲節(古爾邦節),在宰牲時要請阿訇唸經,大致內容大致就是說這一文程序的意思,意在防止不明此理,危害人類。
而人類由原始科學社會(大同)社會瓦解,被奴隸社會取代。奴隸主就是靠屠殺反抗壓迫的君和民起家,反對、不讓解釋“殺弒"的本意,“殺人"、掩蓋其好殺弒的本性,使這些文字造字本意失傳。
二、"弒母"案發生的根本原因
就是由於世界上很久沒有普及做人格"式",即沒有人與人及母子和諧相處,達成共識的人格造成的。有人說“弒母"及美國槍擊無辜的慘案原因是反社會人格造成的。這是大帽子之下開小差。
為什麼這樣說?
《周易.坤》文言:“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來者漸久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坤卦.初六)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以往解釋不清楚這段話意思的關鍵是,不知道這段話中的代詞"之"所代表的人類文化之母:“坤"即九宮格人性格“式”的人格。知道如上文言中的代詞“之”代表的意思,我們就明白了順不順,善不善,餘喜慶與餘災殃,弒君軾父(歷史上沒有弒母的記載),就在不早辨別清這一人類文化之母:“坤"即手機鍵盤上的九宮格人性格“式”的人格內容。
這一人格就是人生踐"履"履歷的格式,如俗話所的說的“鞋(履)"大鞋小不要走樣子"。如果用初級的主觀指導意見教育人,塑造人,對這一高級的人生踐“履"履歷的格式冷若冰“霜",那令人寒透心的弒君弒父母的“堅冰"就到極致,如期而“至"。
所以坤卦“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的意思就是說:要用這個直接、方正、最大的高級的人生踐“履"履歷的格式,不用練習,沒有不利的問題。
三、預防、杜絕弒母慘案發生的根本措施
普及人生踐“履"履歷的格式即人格。
“人格"即“文化(格)”的 “文”這一應用數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一條龍的造字的意思是,讓人科學有序地生活、工作,正確與人和自然快樂地相信相處,防止主觀主 義的信、信仰、信念、精神原子彈的引信。其人格九格的操作意思:
1.“一”——自己要明確樹立整體目標,提出一個意見,即“德”;
2.“二”——對方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出不同的目標、意見,自己要包容、愛護對方提出的不同的目標、意見,即“愛”;
3.“三”——自己與對方從雙方討價還價的目標、意見中競爭出明白的 創新共識目標、意見,即“新”;
4.“四”——雙方競爭創新共識目標、意見,要共同遵守人們選擇認同的法則、法紀、規矩,即“規”;
5.“五”——雙方競爭創新共識目標、意見,要公正、公開,經過核心成員投票決定,即“公”;
6.“六”——核心成員投票決定出的目標、意見,交對方全體人員民主 選擇,即“民”;
7.“七”——對方全體人員民主選擇,要通過票決、交換,要大膽反映自己的意願,即“道”;
8.“八”——對方全體人員在票決、交換中,要選擇能補自己不足的、 最需要的目標、意見,投票、付款,即“善”;
9.“九”——自己在看待、管理如上活動程序時,不能在私下反對,即“管”。
這正如俗話所說的:“一龍生九種,九種不相同。”中國漢字的圖像象形字都是由它們組合或代出來的。把文化一至九首尾結合成一箇中國結 “大團結”、環,就是一加九,等於“十(古文為‘X’)”,也就是“文”。 按說,數字裡還有一個“零、0”,代表沒有、無限,而“文”是“有”、有 限,反對“零、0”、沒有、無限,也就是阿拉伯數字“10”的造字意思 (“1”反對“0”)。我們知道宇宙萬事萬物是無限的,許多是我們沒有把握 的,需要探索、研究,就行了。眼下,我們只能把它細化,一步一步,說有的事,幹有的事,不能說沒有的事,乾沒有的事。幹所有的事,既要有整體觀念,又要有個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節一節地按程序操作。除了“一”與“九”同類項合併(成了八個數、格、空間)外, 其它各項不可混淆、合併在一起幹。這就是大寫“拾”(十)的意思:“手”幹工作,拾東西,不能“合”並在一起。這是“十全十美(‘羊’八不‘大’為‘美’)”成語的來歷和意思。
概括這一文化核心價值體系,即最簡單的文化操作原則,就是三維:為對方(人民),八系:貴德、友愛,創新、規矩,公正、民主,尊道、上善,簡稱“三維八系”:“為對方(人民),德愛新規,公民道善。”古往今來的文明文化極“致知”識,就這麼簡單的一個目標座標(三維)八個(格)字。 這就是古代祖先給我們傳的文明源頭活水井(古井字中格里有座標原點"、"空八格)、信仰、信物、結繩記事的信書叫“八索九丘(格次的繩結代數為八)"、八卦(空間方格),舊時信紙大多用紅線直分為八行(格),稱書信為八行(格)書的來歷。
簡而言之,“文”就是古代社會由地方舉辦的學校所教的基本內容、應用數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一條龍、“人類最大的公約數”“大衍之數",“化”就是不壓制其中的“六"、對方選擇不同意見。以此人格化的文,化人化物,約人約物。其它知識必須以此“致知”統領、通約。
《道德經》說的“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就是這個意思:“天下難事必作,在於按這個簡易的人格八格立體座標操作;天下大事必作,在於把這八格層層細化”,考核人的履歷。就這麼簡單。
詳見拙著《破譯〈論語〉背後的龍學密碼》的自序“文化的確切定義是什麼?” (文/劉樹成)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吳謝宇殺母案件曝光之後,關注度高居媒體榜首。大家都驚歎吳謝宇作案的縝密與淡定。我個人也成為好奇者,成天關注案件的報道。多篇報導看過之後,我個人認為,吳謝宇的所做所為更像一個為了滿足幼兒期遊戲需求的行為表現。
在整個事件過程中,不難發現,吳謝宇在整個案件過程當中,完成了兩個遊戲活動。
現談談第一個遊戲。第一個遊戲就是與同伴在一起。吳謝宇從小到大二,一直生活在嚴格的、規範的校園生活當中,多次獲得殊榮。
他的生活是被模型化的狀態,據說大二後,吳謝宇在外租房,與性工作者同居,而且有了共同生活的打算。認識性工作者並求婚,看似是一個性的問題,實則是吳謝宇走出原生家庭被擺脫束縛的新生活所吸引的過程。這時候他需要一個同他同齡的夥伴一起玩,我們大家都曾經歷過,在很小的時候,我會賴在鄰居家不走,與小夥伴玩得不亦樂乎。無論是鄰居家的父母與自己家父母是多麼不對付,鄰居家是多麼的討厭我。我每天都會一睜眼就執著地站在門口,堅定的突破父母的束縛,敲開鄰居家的門。
吳謝宇也是如此,為了達成如此的目的,她必須讓媽媽不阻撓,媽媽安靜,於是吳謝宇就讓媽媽一直在家裡睡著。看來在吳謝宇的生活經驗當中,只有媽媽睡著了,他才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再談談第二個遊戲。吳謝宇殺母是為了獲得自由支配權。而真的殺掉母親之後,他回覆了成人思維。比如為母親辦離職宴、寫辭職信、向親戚朋友短信借錢,完成自己的補考等這一系列的行為,都是他意識狀態下的行為,也是他智商的應用,更是他另一項遊戲的前奏。
吳謝宇第二個遊戲叫警察抓小偷。更確切一點叫躲貓貓,很小的的時候我們都與父母玩過躲貓貓的遊戲,在遊戲中如果被大人很快地找到,我們就會很沮喪。如果大人總是找不到我們,尤其是我們發出聲響後,大人費勁周章找到我們時,我們的遊戲愉悅感會直線上升。如果在玩這個遊戲的過程當中,大人撤離了這場遊戲我們就會很沮喪。
吳謝宇躲了7個月,就會很沮喪。舅舅一個是否回來過年的短信,猶如大人一句“你藏好了嗎”,讓吳謝宇找到了發出聲音的機會。警察懸賞通緝時,吳謝宇一邊藏匿一邊不斷髮出聲響,比如說30多張假身份證的使用是為了藏匿,還有在教育機構黨培訓老師,眾目睽睽之下現身,屬廣而告之我在這裡。晚上做陪酒,公眾場合反覆被陌生人挑選,屬廣而告之我在這裡。如此高調的現身而無人理會,在這場遊戲中,吳謝宇是屬於自嗨而無人參與的狀態下,他會感覺索然無味的,所以他才會採用自我送上門的方式把自己送進警察局,自己現身機場,機場四次抓拍到他的頭像信息,當警察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對警察說別說了我跟你走。
如此淡定的背後,一定會想到他對自己的評價,對這次遊戲的評價,一定跌到了冰點以下,太無味了太無聊了,我想吳謝宇不會輕而易舉的向警察交待一切,他還做其他的遊戲,不然的他會感覺自己一生太沒存在感。
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將人一生氛圍8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我們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講,我們0-3歲的主要任務是健康的活下來,要完成這個任務必須依靠養育者。生活的全部是以養育者為主。3-6歲我們的主要任務是以遊戲為主,所謂的遊戲就是玩,為什麼要玩為主?有理論認為,人無意識的重演先祖的生活過程,比如幼兒喜歡玩水、泥。還有一種理論是生活必備理論,他們認為幼兒的遊戲是無意識為以後生活準備,比如喜歡玩過家家,扮演不同角色的遊戲,從以上的理論當中可以看出,幼兒的遊戲既有繼承又有發展,而且是強烈的主動探索的一個過程,這時候的養育者,應該退居二線,應該成為跟隨者及輔助者。顯然,吳謝宇從童年一直到大學之前,都是在他人涉定的軌道上行走,是一個被動服從者,同時更是一個無法實現自己需求的被壓抑者。
弗洛伊德認為,早年未完成的心願會成為心理疾病的誘因。(寫得很亂,輕拍。作為福州老鄉,鐵中的校友,對吳謝宇的悲劇還是極為惋惜,吳謝宇及母親都有錯,又都沒錯,一個付出生命,一個失去自由面臨無期。)
福州教育依哥
我想他早就不想活了,他覺得自己死了媽媽會生不如死,先殺死媽媽,自己去體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就所以選擇繁華,這當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當他厭倦這種生活時,就選擇主動暴露自己,因為他以前從不去機場,暴露自己就是隻求死,死這時對於他就是解脫。
手機用戶65645684294
這個社會是怎麼了???????一個連自己媽媽都下得去手的人,沒有一絲一毫值得同情的!!我一個沒文化的人都知道,都懂得自己是母親肚子裡出來的,,沒有父母娃是怎麼長這麼大的!!任何理由任何事都不能當做開脫的藉口!殘害親人是人性的泯滅!!善於偽裝,不可原諒的罪惡!
灰色軌跡卓
肯定是他媽媽說了讓他難以接受的話,激情犯罪,他絕對不是故意,一直很乖的孩子其實壓力特別大,他如果保持自己的個性,該乖的時候乖,不該乖的時候應該有自己的觀點,而且需要把自己的想法釋放出來,他不會走這樣的極端,所以奉勸各位家長們:我們對待孩子應該保持他們原有的個性,只要不走偏,大人在他們面前表現的都是正能量,孩子即使不怎麼管,他們也不會差到哪裡,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他們喜歡什麼,只要三觀正確,請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並且鼓勵他們做最真實的自己,相信孩子們的未來會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