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無感、幹部不滿,到底是誰惹的禍?

探讨 | 群众无感、干部不满,到底是谁惹的祸?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當前在某些地方,基層幹部助群眾脫貧累死累活,工作也有起色,可群眾就是獲得感不強,甚至還滿腹怨氣。為什麼會出現“群眾無感、幹部不滿”現象?眾多原因之中,肯定少不了形式主義惹的禍。

探讨 | 群众无感、干部不满,到底是谁惹的祸?

形式主義最大的特徵就是虛,而群眾最厭惡玩虛的。有些基層幹部的虛招“看上去很美”,如同孔雀開屏,色彩繽紛的一面給領導看,露著屁股的一面則給群眾看。

比如,改善村容村貌刷“陰陽牆”,朝著公路這邊的雕樑畫棟,另一邊則土坯牆裸露。如此表裡不一的忙活,群眾怎會領情?

幹活不走心,群眾不認可。有些基層幹部身在基層,卻接地不紮根,跟群眾缺少感情交集。比如,有的地方新蓋異地搬遷房,村民從山溝裡搬進寬敞明亮的新房子,卻發現沒有菜地、牛羊圈,生活很不方便;有的地方搞新農村建設,政府和幹部“剃頭挑子一頭熱”,完全沒群眾啥事。缺乏溝通和互動,即使做了些事,群眾也認為幹部不過是交差,不會打心眼裡認同。

重痕跡輕實績,群眾不滿意。有些基層幹部在不必要的填表、迎檢、督查中空耗精力,在頭緒繁多、責權不明的基層事務裡疲於奔波,而去貧困戶家就是留影、按手印、算收入,甚至把扶貧的重點從“如何讓貧困戶脫貧”異化成“如何讓扶貧工作經得起扶貧系統的考核”。如此錯位的政績觀支配下,幹部很疲憊,群眾亦厭煩,而且,越是搞這樣的形式主義,群眾越不支持不配合,工作越發困難重重,幹部必然越來越累。

獲得有形獲得感卻無形,群眾心中自有一杆秤,能掂量出輕重、評判出好壞。幹部確實動真情、辦實事、見實效,群眾不會不領情,也不會“無感”。

而形式主義脫離實際、脫離基層、脫離群眾,只想做看得見、摸得著、見效快、利於己的工作,留痕不一定留心,用力不一定用情,群眾肯定不會買賬。

這便能很好地解釋,為何有的地方幹部疲憊不堪換來的卻是群眾無感。

其實,如果能夠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絕大多數幹部都認為再苦再累都值得,那種成就感和幸福感千金難買。

真正讓基層幹部深陷職業“無力感+疲勞感”的,是假大空的形式主義。開不完的會、填不完的表、報不完的材料、迎不完的督查檢查……這才是令基層幹部涼了心、洩了氣的累點和痛點。

當前的減負,就是要讓基層幹部從繁文縟節、文山會海、迎來送往中解脫出來,把精力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上來。

群眾就是一面鏡子。

基層工作出現困惑、遇到矛盾,

不妨多用這面鏡子照一照,

癥結或許就找到了。

革除形式主義,

便是破解“群眾無感、幹部不滿”的良方。

探讨 | 群众无感、干部不满,到底是谁惹的祸?

來 源 | 2019年第9期《中國紀檢監察》

圖 片 | 新華社 商海春

聲 明 |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領取稿酬、或者刪除,謝謝

編 輯 | 劉 瓊

聚焦三農工作隊伍

聚力鄉村振興戰略

探讨 | 群众无感、干部不满,到底是谁惹的祸?

網站投稿:http://tg.xcgbb.com/

報紙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圖:[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