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朝两制”到四海归心,我国古代“和而不同”理念的精华演绎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文化及旅游话题

自汉朝建立起疆域宽广的大一统王朝以来,我国的统治疆域长期都以郡县制为主,再结合藩国和属国而成。郡县制沿用的是秦朝的制度,藩国的做法则为刘邦首创,与战国时期形成的属国制度组成了“藩属国”。

如果郡县制是王朝里最中心的一个圈,一个强大的大一统王朝实际上就有四个圈:郡县、藩国、属国(双边国家)、周边国家。

从“一朝两制”到四海归心,我国古代“和而不同”理念的精华演绎

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疆域关系图

说到如何维持这四个圈子的问题,其实自古至今,我们一直根据的都是“和而不同”的理念,其中伸张有度、进退有据,与“太极”思想有着异曲同工的智慧,这也是我国疆域千年不衰的核心原因。

郡县及藩国纯属古代王朝的内部事务

刘邦在建立汉朝后,为了褒奖有功之臣及保障自己家族的利益,就通过封侯的形式将许多有功之臣分封到都城周边的郡县上,这些侯王是时刻接受着中央王朝的管治的;稍为偏远的区域,则以藩国形式分封给自己的同姓诸王,在形式上维持着“刘家天下”的态势。

侯王的波动性是颇大的,除了少数人能将王位世袭下去之外,更多侯王们就很容易就因犯错误而被裁撤,轻者削职为民、重者举家被发配或灭族;这时候,空出的位置就由中央王朝注入新鲜的血液,那也是古代为官者所能触及的人生顶峰了。

从“一朝两制”到四海归心,我国古代“和而不同”理念的精华演绎

首创藩国制度及成功削藩的均是汉朝

比如韩信这样的大功臣,其“淮阴侯”说没就没,说到底,这样的侯爵之位对外看上去是很光鲜,但在皇权面前,它是毫无实际权力的。

至于藩国,与郡县相比起来就具有更多的自由度,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一套国家制度,前提是,藩王必须听命于中央王朝。这实际上就是“一朝两制”的形式,与今日的“一国两制”相比,这些藩王多了自己的军队,因此经常成了王朝内部的火药桶——所谓藩国,它们与中央政权之间就隔着一个“藩篱”而已,谁要越过谁都不是个大问题。

汉景帝时候,晁错就发现了藩国所存在的隐患,后经过几次平乱战争,汉朝终于将藩国的政权一一收归为郡县制,其管理模式跟我们今天的各省各市形式已很接近了。

从“一朝两制”到四海归心,我国古代“和而不同”理念的精华演绎

汉景帝在晁错的建议下成功削藩

唐朝建立时也是藩镇制度(跟汉朝的藩国类似),由于削藩之策一直尾大不掉,后来果然就成了唐朝灭亡的祸端;宋太祖赵匡胤清楚此弊端,建国时就以“杯酒释兵权”一举解决了这问题。

明朝清朝这样的大一统王朝,尽管有着汉唐的前车之鉴,还是无法避免藩王的隐患。区别只是,明朝是藩王朱棣端掉了中央政权、清朝是康熙端掉了吴三桂等藩王。

藩王是古代王朝用于安置特大带兵功臣及自己家族成员的制度,尽管存在着“一朝两制”的模式,但本质上还是纯粹的内部事务,所以“建藩、削藩”这样的历史事件才不断重复着,因为王朝更迭的过程也一直如此;正因此,“杯酒释兵权”才成了这其中最著名的一种例外。

从“一朝两制”到四海归心,我国古代“和而不同”理念的精华演绎

赵匡胤轻松松就干了一件唐朝一直没办成的事情

以上特意忽略的元朝,其实同样存在各类藩国,只是由于元朝历史太短,远离中央的藩国最后都是自己失控后重归他人之手;中原位置的藩王,还没来得及等他们内部作乱就被汉人推翻了。

与藩国相比,属国制度更接近现代双边关系的管理模式

《后汉书》里说:“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又因“分郡离远县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可见,属国在古代就是用于处理边境区域归属问题的一种策略。汉朝的属国,除了政权归汉之外,其余一切架构均可保持原样,甚至包括国号。

有人曾据此建言说“其实这也是解决当前台湾问题的一种参考模式”,可惜那颗菜不懂中国历史,而且事实上,历史上的台湾也从没以“国”的形式存在过,哪怕是属国。

属国的模式比藩国更为开放自由,与藩国相比,它除拥有自己的适量军队之外还多了自己的外交权。匈奴昆邪王归汉后,汉朝就将武威、酒泉等郡置给他们作为属国来进行自治,对于匈奴人来说,他们除了政权归属汉朝之外,其余一切都没变,何乐而不为?而且每逢灾祸困厄,还能得到汉朝的大力经济支持,遭遇外敌压境时,汉朝也不会袖手旁观。

从“一朝两制”到四海归心,我国古代“和而不同”理念的精华演绎

汉武帝先让匈奴人藩属,再通过同化消除了匈奴之患

古时候的西域与西南、东北边睡之地,开始时候都是以属国形式归附于中央王朝,比如西域诸国(今天的新疆等地)、朝鲜、越南、缅甸、暹罗、琉球、苏禄等“双边国家”。

其中的匈奴人国家由于受汉化比较严重(因为汉朝的中央政权核心地区也在我国的偏西北位置),久而久之也就被同化没了,最后被汉朝收归为郡县;

其余的朝鲜、越南等地则由于距离中央政权太遥远,一直保持着相对独立、但政治上又归属中央的状况;在长久的历史变迁中,这些国家又在动荡中多次短暂脱离、脱离时又不愿与中国对立,于是又衍生出了“宗主藩属“的形式。

古代中央王朝为了在节省资源的同时保证边境稳定,也就承认了这样的宗藩关系——当然,也有进行通过征伐恢复属国关系的,但属“非主流”。

从“一朝两制”到四海归心,我国古代“和而不同”理念的精华演绎

战争方式两不讨好,宗藩关系占据了我国后期王朝双边关系的主流

比如明宣宗时期征伐越南、清乾隆时期四次征伐缅甸均遭失败了,最后只好无奈默认了其“宗藩关系”,这总比在边境上多个敌人更有利吧!

与”属国“相比,宗藩关系的国家在政治上也独立了,仅保留了”归心、纳贡“而已,不过我国对它们的义务却一直保留着,比如,明朝到晚晴时朝鲜就常遭日本侵略,每次都是因为有中国的大力援助才得以保住了国家。更多远居海外的宗藩国家,多在后来为他国所侵略、我国对其又鞭长莫及,最终彻底脱离了与中国的藩属关系。

从“一朝两制”到“四海归心”,是“和而不同”的政治智慧

其实,无论藩国、属国还是宗藩关系的独立国家,由于这三个圈子紧紧围绕着中央王朝,因而对其的管理或安抚就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距离稍近的,或武力或劝服、距离遥远的,则要根据所需代价决定最终策略。

对于中央王朝来说,边境的稳定始终是第一利益,至于政治上的归属,除了一点经济收益外就更多是面子上的问题了。

从“一朝两制”到四海归心,我国古代“和而不同”理念的精华演绎

乾隆因为面子上下不去征讨缅甸,结果打不下来,最后缅甸又表示臣服,这才“各取所好”采纳了宗藩关系,乾隆既节省了战争消耗、又获得了边境的安宁;缅甸也由此获得了自己的独立,这正是“和而不同”思想下的结果。对于边境双方百姓来说,这其实才是真正的“皆大欢喜”。

历史上,尽管边境上的属国曾多次在“归属”与“独立”间多有变动,但基于“和而不同”策略,中央王朝多数时候都接受了这样的事实——毕竟不可能事事都得付诸于武力,而且当地“与己不同”的宗教文化还是要接纳和尊重的,非要强求“一同”的话,其结果就正如后来纳粹德国引发的战争一样,最终为国际社会所唾骂。

正是有了“和而不同”的经典演绎,距离中国更遥远的其他国家也看出了这个东方“庞然大国”对自己是并无威胁性的,由此与中国建立起贸易与经济互通的良好关系,它们正是围绕着中央王朝的“第四个圈”。

从“一朝两制”到四海归心,我国古代“和而不同”理念的精华演绎

汉朝、唐朝、明朝均真正实现过“万国来朝”的局面

当所有“藩国、属国、宗藩国家、周边国家”的人们汇聚到中国的朝堂之上时,这四个圈圈就形成了“四海归心、万邦来朝”的天朝上国气象。

“万国来朝”对皇帝的意义也许具有好大喜功的成份,但站在我国的疆土稳定角度上,却极大地避免了边疆的连年战祸,这才是此举最具人性化的意义所在。

尽管边疆地区的各国与中央王朝之间也常有争端,由于“和而不同、万国来朝”的状态始终占据主流,这些国家也就得以至今都跟我们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这跟历史上所形成的长期氛围是不无关系的。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人与人之间,这是我国人民为人处世的共同智慧;在国与国之间,这也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积淀的政治智慧。

从“一朝两制”到四海归心,我国古代“和而不同”理念的精华演绎

如果将这种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话,我国的庞大百姓家族里面,采用的也正是这样的方式:兄弟间各自分家为立,但家族间的脉络却始终保持不断,每逢清明等重大节日时必会聚集到一起、其乐融融。

这样的家族就不会存在太多的利益纷争、彼此间既相互独立又保持了某种形式的团结,与我国历代国与国之间的这种“和而不同”是同出一辙的。

在工作上,“和而不同”同样非常管用,这样一来,你就不会总觉得自己才是对的、不会看他人总觉得不顺眼了!

“坊间五千年”将坚持内容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原创文章。本号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