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魏晋时期的清流,却因一句话,最终招来祸端

俗话说祸从口出,往往因为一句话招致祸端的人不在少数,惨烈的教训使得在人们在说话之前都是谨慎小心。可是在魏晋时期,有一个人却放荡不羁,性情豁达,说话之前一点不考虑后果,结果因为一句话让人记恨在心,最后借冤案之名处死,他就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

此人是魏晋时期的清流,却因一句话,最终招来祸端

嵇康是曹魏当时著名的名士,家境比较富裕出身也比较好,更让人气愤的是他长得比较帅,晋书曾经说颜值非常高身高一米八八潇洒风流风度翩翩,而且不管穿什么衣服不管打扮与不打扮都是那样的卓尔不群引人关注,嵇康的朋友山涛曾经形容他清醒时站如松坐如钟,喝醉以后更像玉山将倒一样美,评价简直太高了。嵇康的文字书法诗词在当时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是多才多艺的全能式学者。

此人是魏晋时期的清流,却因一句话,最终招来祸端

可是悲剧的是他性格非常的阔达狂放,而且傲散对礼法之事不屑一顾,是一个不羁之才。嵇康早年曾经当过曹魏政权中的中散大夫,取了曹操的孙女为妻,曹家的女婿。但是随着司马氏夺权野心的日益明显朝中争斗的厉害,不少人就纷纷隐居了。他也是辞官不做在山阳今天的河南修武隐居起来,叮叮当当的以打铁为业。害死嵇康的钟会在魏国也是出身名门,是曹魏大臣书法家钟繇之子,史书记载钟会领会速成少有才气少年得志19岁就入仕,为秘书郎三年以后升为尚书,29岁就已经进封为关内侯,本来钟会对年长几岁的嵇康还是蛮钦佩的,嵇康不喜欢当官的拒绝了钟会见面的要求。

此人是魏晋时期的清流,却因一句话,最终招来祸端

有一回钟会终于成功造访见到了嵇康本人,可是嵇康压根不理就在家门口大树底下锻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光着膀子汗流浃背管你是谁,钟会觉得很没面子,就在他悻悻然要离开的时候,嵇康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了,他对钟会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出闻所未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头也不回的上马去了。这一问一答成了文坛的一个名句,也使得钟会从此记恨终生。虽然两人的对话好像都很平静,文绉绉的怎么可能会让钟会对嵇康恨成这样,这一问一答其实是针锋相对暗藏玄机。

此人是魏晋时期的清流,却因一句话,最终招来祸端

钟会是个年轻有为的高官,他躬下腰放低姿态无非是想得到名士嵇康的认可,从内心来说也是代表司马集团作为礼贤下士的征服者而来,希望能够从一个混到打铁份上的嵇康那里得到他想要的奉迎和允诺,可是嵇康给他的感觉非常的傲慢,这么大的一个人物跑到穷乡僻壤竟敢不理我,我要走了你还趾高气扬的问我说小子来一趟找爷是听说了什么又见到了什么,就要拍屁股走吗?你们这些当官的口口声声说礼贤下士不过就是装出来的虚伪。钟会当时内伤了,所以他才会冷冷的说闻所未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我是听到你有才所以才看你,看见了你才知道不过如此,你以为你是谁?真是枉我敬仰你想替朝廷收走你这个人才,结果这么傲慢嚣张无礼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就这么两个人就结了梁子。

此人是魏晋时期的清流,却因一句话,最终招来祸端

钟会回到朝廷之后,跑到当时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面前说嵇康的坏话,之前司马昭本来也是想礼遇聘嵇康作幕府的属官,嵇康不给面子跑到了河东郡当起了铁匠,钟会盛礼去拜访又遭到了冷遇,司马昭非常不爽。后来嵇康面对司马氏篡权非常愤怒,再加上竹林七贤之一的好友山涛最后为了高官厚禄不要脸跑到司马家当大官去了,嵇康就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文章大骂一番,还列出了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出仕,结果是彻底得罪了大将军司马昭,司马昭是闻而怒焉,钟会也没闲着又添油加醋一番,把司马昭气的就动了杀机,就搞了个冤案判处嵇康死罪。

此人是魏晋时期的清流,却因一句话,最终招来祸端

公元262年在都城洛阳的东市刑场行邢当日。刑场上黑压压围着3000名太学生,还有众多的民众。大家对嵇康的人品才学非常仰慕对曹魏政权充满同情,明明就是冤案导致闻名天下傲骨铮铮的大才子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大家的心情当时是非常悲痛的。当时是夏天,史书载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可是刑场上却异常安静大家都怀着悲痛的心情。谁也说不出话天地间是一片静寂,嵇康当时面无惧色只是抬头看了看天,离行邢还有一段时间。然后安静的说与其大家陪我干耗时间不如我来弹一曲,行刑官同意嵇康的兄长把他琴拿来,嵇康拿着琴说我想起了古代伯牙和子期的故事,这把琴是旷古好琴,也终将离我而去了。就让我再弹自己平生最喜欢的一首广陵散吧,从此广陵散绝矣。弹完之后从容就戮。

此人是魏晋时期的清流,却因一句话,最终招来祸端

嵇康狂放任性鄙视权贵的行为最终为他带来了祸端,但是他藐视世俗的精神品质为后世所称赞,嵇康的风度也值得我们后世之人学习,时刻要保持自己思想的清流。

(本文素材均采集于网络,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