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教育VS知识教育

智能教育VS知识教育

“低智商社会”是日本著名管理咨询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出版后曾在日本风靡一时,该书深刻揭示了现代高科技和媒体娱乐手段对人们智商的负面影响。

大前研一认为:时代的发展似乎并没有相应提高人们的智商,反而使得人们的智商在逐渐衰退。时下的年轻人只关心自己半径三米以内的事情;虽然人们在网上跟人无话不谈,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懂与人面对面敞开心扉;没有成功的追求、学习能力低下但丝毫不以为然;看到电视中的广告就会马上冲动购买;总有毫不脸红的读错字的官员出现;遇到困难,懒于思考就立即放弃;人云亦云,做什么事总愿意随大流……

大前研一在书中从政治、经济、网络社会、教育等各个范畴分析,点出了各种现实存在的低智商现象,给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的人们最后的当头棒喝!

不过,如果从宏观来看,现代社会不仅存在大量的低智商族群,也有着一个高智商族群。如果准确的来描述,有点像大前研一先生的另一本书《M型社会》,低智商与高智商族群在不断壮大,而中智商族群在垮塌消失。

“M型社会”指的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富者在数字世界中,大赚全世界的钱,财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随着资源重新分配,中产阶级因失去竞争力,而沦落到中下阶层,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在中间这块,忽然有了很大的缺口,跟“M”的字型一样,整个世界分成了三块,左边的穷人变多,右边的富人也变多,但是中间这块,就忽然陷下去,然后不见了。

财富的两极分化是全球性的一个大趋势,无论是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欧洲民众的抗议游行,还是中国的社会基尼指数远超资本主义国家,实质上都反映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靠勤奋劳动致富的神话已经破产,社会财富正以普通人所无法理解的方式悄然转移,贫者越来越贫,富者越来越富,而中产阶级则朝不保夕,要么沦为下流社会中的一员,要么力争上游社会一席之地。

对应于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社会智商阶级也在发生两极分化。在工业时代,学校的诞生一方面为社会大量培养了标准化的技术人员、工人、文员,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百多年的中产阶级繁荣,在知识短缺的时代,拥有知识,普通人就可以改变命运,就可以获得丰厚的物质待遇,过上理想的富裕生活。但是,当智能时代来临后,一切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知识大爆炸,高等教育的普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普通人带来的并非都是福音。

在智能时代,超级电脑、互联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让人才智力竞争内容发生了急剧变化,记忆力、计算能力等低级智力技能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对于一般人而言,学富五车,知识渊博不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更不是获得高物质待遇的资本,这是一个人人都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时代,你要想力争上游,就得拥有更高级的本领才能不泯灭于众。美国著名保守派作家默里在新书《分化:1960到2010年的美国白人状况》中认为:近几十年来美国社会分化的根本动因是“智商(IQ)异化”,而无法归咎于人为原因。因为主导美国后工业社会的是“创意型经济”,“脑力在市场上的经济价值不断增加”,使得智商与社会成功和社会地位的关系越来越强。

智能教育VS知识教育


那么,在智能时代,对孩子的教育重点应当放在那些方面呢?

如果参照一下欧美发达国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智能型社会成熟度比较高的国家,学校的教育重点都开始由知识教育转型智能教育,改变了过去单纯向学生头脑内灌输知识的做法,更多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高级智力技能,例如:信息搜集分析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创造力、想象力等。美国教育界喊出的口号是:在21世纪,我们要培养孩子拥有亚洲人所不具备的能力。显然,拥有这些高级智力技能的头脑型人才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宠儿,而那些单纯的知识型人才已经沦落为低档“教育产品”,在社会上毫无竞争力。

遗憾的是,中国教育界仍未意识到这一点,十几年来的教育改革始终没有脱离知识教育的窠臼,折腾到今天中国教育的质量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急剧下降,结果导致中产阶级和权贵们纷纷将孩子送往国外接受更高品质的教育,每年的高考状元们也宁可到香港大学求学,也不愿进清华北大。原因无他,中国的教育模式不是在培养“高智人才”,而是在大量输出“低智废材”。

如果作为家长,您还不理解智能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区别,那不妨看看下面的一道练习题。

问题:如何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1.确定思考目标——自信心。

2.定义思考——自信心是什么?(自信心是一个人非常相信自己可以完成某件事情。)

3.划分思考——自信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自信心可以分为适当自信和自负。)

4.概括思考——自信心的最大用途是什么?(可以让自己在面对某些事情时不那么紧张。)

5.判断思考——自信心和自负有什么区别?(自信心可以让人更好的完成某些事情;而自负则会让人变得骄傲、自大,导致失败。)

这是一个12岁的女孩,按照逻辑思维7级模板对“如何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这个问题的独立思考,在《中小学生逻辑思维7级》课程中,我们要求孩子要运用所学到的各种思维方法工具来思考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驾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将来成为有卓越头脑技巧的人,成为高智商的头脑型人才。

智能教育旨在培养高级智力技能,知识教育旨在传授知识;

智能教育把头脑作为武器来锤炼,知识教育把头脑作为容器来塑造;

智能教育是向头脑外输出智慧的训练;知识教育是向头脑内输入知识的训练;

智能教育关心学生头脑内思维软件的优劣,知识教育关心学生头脑内知识的多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