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苏联为何要抢在美国之前,拿下德国首都柏林?

谈文论史


结束战争的方式不是用巨大的伤亡杀死全部敌对力量,而是擒贼擒王解决独裁者等战争发起者。柏林是最大目标,如果英美两国来得及靠近柏林,联合作战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苏军推进至柏林郊外不等英美盟军随即调动百万兵力围攻柏林也表现出不寻常的盟友作风。这是为什么呢?请耐心看我分析。

苏军进攻德国法西斯意志本就比英美等盟军更加坚定,加上共产主义的领导反法西斯战争必会非常激进(苏维埃永不后退),即便付出巨大伤亡也要尽可能达成作战目标。卫国战争及占领区游击期间大量苏联民众被纳粹屠杀,还包括普通的强迫劳动、实行奴化教育等行径。对斯拉夫民族犯下了极大的罪行,由此苏联红军要见证罪犯的灭亡,宣泄仇恨就需要亲自动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是苏联红军抢在盟军之前进攻柏林不带任何利益效果的因素。

“雅尔塔会议”中三大巨头为什么有丘吉尔!通俗说法就是苏联和美国两大国都意识到战后的冲突(也有可能是分赃不均的矛盾)因此需要一个调停人,不过最后的利益还需功劳来衡量,比如说科学家及其技术。美国尚未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之前就能通过惊人的生产力支持多国军队,很多军用物资用于支援苏联,如果两国有矛盾苏联必会处于下风。兴许德国的科学技术能够改变这一结果。虽说柏林最终处置结果会依照《雅尔塔协定》执行,科学家不能杀死或提前带走,那么图纸则是死的美国来之前就可以带走不少。(图纸毁于战火你信不信?不过大量科学家死于战火则有些牵强)

《雅尔塔协定》中联合国成立,这是战后世界各国的行动准则,如果苏联能够攻下柏林则国际地位会进一步提高,也能顺应解放全人类的理想,更好的传播社会主义。(当然现今我们改革开放已经不能提这个问题了,就此作罢。)这对于可能的两国对抗有一定好处。

虽说苏军逼近柏林,纳粹已经是穷途末路,但是如果让其组织起一定力量反攻,则苏军伤亡会更大,这里任何决策者都应该知道不必要的牺牲不会为自己带来荣誉。苏联高层的命令无论如何都是一鼓作气,以最快的速度摧毁敌人的指挥中枢。

谁先入柏林不是商量好的,《雅尔塔协定》没有这项规定,只有德国四国分管,柏林两区分管。苏联军队的速度是快,不过属于合理范围。苏联红军与英美盟军的会师不足以要把少部分的英美军队交于苏联指挥,而且有人指出:美军推测进攻柏林要损失不少军队,因此在东进之时放慢了推进速度,有意让苏联去做这种牺牲。

如果苏联当初没有独自攻下柏林,选择等待美军,届时分得的胜利果实就会少很多。苏联有足够的兵力结束战争,也不是高层决定的,下级军人的理想要纯洁很多,结束战争的理由要么复仇要么回家。


客观评论的爱国者7


实际上,也没啥可抢的,西线盟军早就放出了一副“柏林放开了让苏军可劲打”的姿态。

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虽然当时的英军跃跃欲试的想参与柏林战役,但最终美军出于伤亡和消耗苏联元气等方面考虑,还是放慢了行军速度,把攻克柏林的荣耀让给了杀红了眼的苏军。美军这边看来,实实在在攥手里的利益才更重要,损兵折将的追去所谓的“象征性意义”,实在没多大劲。

苏联这边呢,图的就是这种“象征性的荣耀”,在打进德国境内后,从上到下,早已经做好了不惜一切代价攻入柏林的决心。

(下图,1945年,占领德国的四国军队曾举行过一场盛大阅兵。这次阅兵是唯一一次二战名将齐聚一堂的时刻。包括苏联的朱可夫、英国的蒙哥马利、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和巴顿......此时的苏联在柏林,显然是一副“主人”的姿态)
实际上,柏林战役(4月16日-5月2日)的政治意义远高于军事意义。在苏联方面看来,做为纳粹的政治中心,柏林是一定要摧毁的邪恶堡垒,是复仇的最高境界,绝对不能丢弃,也绝对不可分享。只有把红旗插遍柏林,才能真正体现出自己在二战中无可争议的主角形象。


此外,攻下柏林也能很好的威慑英美。苏联这边早就考虑到,共同的敌人垮掉后,在战后的格局和势力范围方面,自己必须得掌握话语权。因此,得秀秀肌肉,证明自己不好惹。

事实证明,苏联靠着攻入柏林建立了巨大的威望,无可争议的成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与精神领袖。

同时,因为在柏林战役中的巨大贡献和伤亡,在战后的分区占领、东西德国的建立、三次柏林危机方面,苏联的态度都非常强硬。试想,如果柏林是盟军打下的,即便有规定的分区占领柏林的《雅尔塔协议》在前,战后的实施过程中,苏联一对三(美英法),非常有可能吃亏,腰板也不会这么硬。这个可以对比亚洲战场,战后出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巨大牺牲和贡献,美国对日本全权占领,并主持了战后对日改造,把日本直接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对此,苏联从未提出过任何异议。试想,如果苏军攻克了东京,那么日本也有可能给一份为二了。

此外,当时苏联也考虑到,此时的纳粹已经把家底都转移到了柏林,其中包括诸多领先世界的新武器,尤其是与火箭研究相关的内容,绝对是毛熊梦寐以求的。

不过,跟美国比,苏联直接搬东西的方法还是比较土;美国呢,除了搬运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和设备以外,更看重的是科技的源头——智力资源。

早在二战前期,美国就启动了“回形针”计划,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到处搜罗德国科学家,威胁、利诱,甚至绑架,用尽了手段,哪怕战犯,也给你洗白了。比如,乔格•里克希,二战期间负责纳粹德国佩内明德火箭基地的运营管理,曾在1天之内下令处决了50多名犹太劳工。战后,不但没算成战犯被追责,还给大大方方的请到了美国,在美陆军航空队担任要职,获得殊荣无数。

(下图,“回形针计划”中,赴美的德国科学家)其中,最有名的是德国“火箭之父”党卫军少校、党卫军二级突击大队大队长——冯.布劳恩。二战后期被美国花大价钱请走,不但没受到审判,还主持了土星五号等大工程,成了美国航天之父和阿波罗登月设计师,被看做美利坚的“民族英雄”,最后以美国航天局(NASA)副局长德身份退休。


(上图,与肯尼迪总统相谈甚欢的冯.布劳恩局长)

对于“美利坚民族英雄”布劳恩的纳粹党元,党卫军军官身份,美国一直守口如瓶,直到1985年才曝光。但此时,冯·布劳恩早就已经去世七八年了,所谓的追责也就不了了之了。

实际上,苏联也曾想直接绑人过去,无奈之前那些年,自身都难保,所以行动的迟,只赶上了个“晚集”。只好把能搬的搬走,能拆的拆走,统统运回去,配着图纸,自己慢慢研究了。

不过,这也起了巨大作用。事实证明,苏联的逆向工程是很厉害的,战后初期,苏军在战机、远程火炮、潜艇等很多方面的发展中,都能看出德国技术的影子。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这个提问是错误的,从1945年2月开始计算,美国军队就没有想过抢先进入柏林,从马歇尔到艾森豪威尔都完全站在纯军事角度,命令突破齐格菲防线的美军转向东南扫荡。因为根据《雅尔塔协定》的条款,柏林地区就应该由苏军攻占,苏联红军真正担心的,是仍然有非分之想的丘吉尔和他的英国军队。



(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

1945年2月在苏联举行的雅尔塔会议,美英苏三国首脑对战后德国的处理以及欧洲势力划分,已经达成共识并签署协定,其中柏林及其以东90英里的地域由苏军攻击并占领。也就是说,即便美军抢先攻进柏林,最后也得退出来大部分交给苏联,如此吃力不讨好的脏活累活,不是美国人所追求的风格。

到1945年4月,美英盟军突破德国西部壁垒时,距离柏林仍有250英里,而苏联红军已迫近奥得河防线,此地距离柏林市中心仅有30多英里(一英里大约1.6公里)。除非盟军坦克汽车插上翅膀,除非朱可夫一个月仍不能突破奥得河,否则盟军无论如何也不能赶在苏军之前进入柏林。



(艾克与丘吉尔)

柏林是纳粹德国的首都,是希特勒最后负隅顽抗的地点,艾森豪威尔估计如果美军强攻柏林西线,至少要付出10万人左右的伤亡(苏军柏林战役最后伤亡30余万),这也是件非常划不来的事情。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一致认为,战争就是战争,必须以消灭德军残余力量为首要目标,而不是关心“战后政治力量的组合”。

同时美军接到情报,纳粹正在德国南部和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区建立了“民族堡垒”,大批军政要员和残余党卫军正向那里集中,山脉里建有大量兵工厂和粮弹储备。盟军最高统帅部情报部的报告更加吓人:“德国人在那里有新式的秘密武器,准备建立青年地下军,以便把德国从占领者手中解放出来”(战后证明这些都是谣言)。



(艾克与丘吉尔和蒙哥马利)

真正心怀鬼胎的其实是丘吉尔和英国第12集团军群总司令蒙哥马利,丘吉尔是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极度仇视者,而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主力恰好在盟军战线的北端,攻击方向正对准柏林。同时按照苏军的判断,西线美英盟军此时拥有91个满编师,而当面德军虽然有70个师的番号,但战斗力仅相当于正常状态下的26个师,因此美英军队的阻力很小。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丘吉尔力主与苏军抢时间攻取柏林,在劝说艾森豪威尔未果的情况下,他于4月1日直接致信罗斯福总统,大谈占领柏林的军事和政治好处:“没有什么比柏林的陷落更能给实施抵抗的德国人造成心理上的绝望影响,那将是德国战败的最高象征。。。从政治观点出发,如果柏林唾手可得,我们就应该占领它”。



(希特勒垂死挣扎)

罗斯福和马歇尔坚定地支持了艾森豪威尔的权威,并且调走了原隶属于蒙哥马利指挥的的美国第9集团军,同时回复丘吉尔:“美国坚持维护盟军最高统帅是人所共知的一条军事原则的体现”,可怜丘吉尔已经没有资本跟美国人唱对台戏,唯一的希望是苏军长时间受阻于奥德河沿线,再给他发难的借口和理由。

此时猬集在柏林东部战线的德军仍有100余万,试图阻挡苏军三个方面军250万大军(作战部队226万)的进攻,为了防止希特勒抽兵东调彻底敞开西线,苏军必须尽快突进柏林郊区。经过残酷的血战,1945年4月18日朱可夫终于突破德军的奥德河——尼斯河防御体系,两天后坦克部队从三面进抵柏林城下,丘吉尔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艾森豪威尔和巴顿)

对斯大林和苏联红军来说,攻占已经划为苏联势力范围的柏林,给卫国战争划上圆满的句号,已经是涉及到国家和军队尊严的问题,即使付出再大的牺牲也在所不惜。

4月25日,美国第1集团军第69师的侦察部队在小城托尔高与苏军会师,将奄奄一息的纳粹德国拦腰截成南北两部分,此地位于柏林南部120公里处的易北河畔,史称“易北河会师”。

(美苏易北河会师)


度度狼gg


1945年4月,苏联朱可夫元帅率领200多万军队兵临德国首都柏林城下。经过一番鏖战以后,苏联军队占领了柏林。其实美国军队完全有机会抢在苏联之前占领柏林,可是美国没有这么做。一方面苏联强烈要求自己来进攻柏林,另一方面美国也不愿意承担太大的牺牲。

一、苏联希望用攻占柏林来证明自己
不得不说,苏联希望得到攻克柏林的荣耀,因为苏联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伤亡。1941年6月,希特勒集结550多万军队,从三个方向进攻苏联。苏联当时在战备水平上严重不足,因此在开战的初期损失惨重。1941年冬天,德国军队甚至兵临莫斯科郊区,不过最终被苏军成功击退。苏联毕竟是一个大国,在经历最初的慌乱之后,苏联也开始稳定下来。苏联将自己的机关和军工厂都转移到了后方,同时征召大量的青年入伍。与此同时,美英两国也对苏联提供了大量的支援。在这样的局面下,苏联逐步稳住阵脚,而且开始局部反击。尤其是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这两次大决战,德国军队损失惨重,苏联转入了战略进攻阶段。在1944年夏天,美英联军在诺曼底登陆。

美英军队在欧洲西海岸登陆之后,德国面临着两线作战的局面。截止1945年年初,美英军队已经从西面攻入德国境内。苏联军队已经占领了波兰,即将攻入德国本土,德国的失败仅仅是时间问题。其实从各方军队的推进速度来说,美英军队的速度更快。当时,美国军队完全有机会在苏联军队到来之前,一鼓作气拿下德国首都柏林。但是美国军队暂时停止了推进,因为进攻柏林的任务交给了苏联。其实这是苏联要求的,苏德战争打了将近4年,苏联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因此,柏林必须由苏联军队来攻克。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苏联要求进攻柏林,是为了一种荣誉或者战争结束的标志。

二、美国也不想付出巨大的伤亡

其实,美国没有进攻柏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自身伤亡的问题。柏林周围集结了100余万德国残余部队,面对这么多的军队,即使美军拿下了柏林,也会付出巨大的伤亡。美军将领巴顿要求进攻柏林,而他的上级艾森豪威尔不同意。当时在雅尔塔会议中,已经制定了分区占领德国的计划。因此,美军早晚都可以进入柏林,根本没有必要急于一时。更何况,如果伤亡过大,国内是不会答应的。出于各方面的原因,美军没有继续推进,而苏联军队正在进攻之中。1945年4月,苏联200多万军队包围了柏林,随后便开始了反复鏖战。在这次战役中,苏联伤亡20多万军队,确实算伤亡惨重。在苏军进攻总理府时,希特勒在地下室自杀。随后,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欧洲战场的战事结束。


在占领柏林之后,苏军干了“很多事情。”德国在军事科技方面十分领先,苏军占领柏林之后,将很多正在研发中的武器都运回了苏联。在40年代后期,苏联在战机、远程火炮、潜艇等很多方面的发展中,都有德国武器的技术。其实,美国也一样。不过美国没有搬运武器,而且搬运了大量的技术资料以及科学家。到了这年的7月份,美英苏三国领导人遭德国小镇波茨坦举行会议。这次会议主要商议联合对日本作战,还有就是亚洲的势力划分问题。也就是在这次会议期间,美国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在各国领导面前炫耀了一把,先后在回国的途中,命令对日本实施核打击。


东风破30


苏联这么做无非是打肿脸充胖子,向全世界表明苏联多么的牛掰,同样作为盟军的统帅艾森豪威尔就很务实,把进攻柏林这个既风光又损失不小的战役让给了苏联,苏联虽然攻下了柏林,不过对于没有补给的德军残兵们,苏联依然损失惨重,可见这个胖子当的冤大头啊同时也体现出了英美法联军爱护士兵,以人为本的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艾森豪威尔后来成为了总统而可怜的朱可夫成为了内斗牺牲品!苏联伤亡更是惨重,可以说是惨赢!


小宝4857


这个题主《谈文论史》为何这么擅长提问伪命题,明明地球人都知道苏联开始大反击后如何步步紧逼柏林,美国什么时候才登陆作战这个历史。题主却偏偏要抛开历史,反相提出不符合事实的问题,是故意为了引导水军“黑”某国吗????


一天打鱼一天晒网


因为二千万苏联人死于法西斯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复仇!如同熊熊烈火燃烧在每一个苏联人的心中。攻克柏林活捉希特勒就是当时苏联复仇的终极目标。


手机用户7906755956


是在美国之后进入柏林的,美国把德国的科学家几乎全部带到美国,苏联就只能把图纸带回国,人重要还是图纸重要?不言而喻!


护卫舰11


盟军珍惜自己士兵的生命所以让苏联进攻柏林!


04791222


没什么抢先不抢先的,德国侵略苏联,苏联要复仇,并且有能力!美国没能力打下德国而已!苏联打下德国后,分了一些地方给了美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