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正濃!印江脫貧攻堅在“變”與“不變”中延續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1986年,被確定為省級貧困縣。

1994年,被確定為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重點縣。

2001年,被確定為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重點縣。

2014年,共識別貧困村203個,其中深度貧困村28個。建檔立卡貧困群眾25830戶100898人,貧困發生率25.08%。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印江縣城

村寨偏僻邊遠、基礎設施滯後、自然災害頻發,大多數貧困村未通硬化路、未安裝自來水,多數村沒有產業覆蓋、沒有實施亮化工程,沒有垃圾收集處理設施……

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貧困,給這個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有著45萬人口的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留下了沉重的印記。

久困於窮,冀以小康。這是印江10餘萬掙扎在貧困線上群眾的強烈期盼,也是45萬印江兒女決戰脫貧攻堅的奮鬥目標。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縣委書記田豔到鄉鎮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浩然到鄉鎮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近年來,印江黨政決策層始終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團結帶領全縣幹部群眾,一切圍繞扶貧幹、一切圍繞扶貧轉、一切圍繞脫貧算,以“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群眾不富,寢食難安;小康不達,誓不罷休”的決心和信心,在1969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場改變歷史又創造歷史的脫貧大決戰。

一幅嶄新的山鄉新畫卷,正在綠色梵淨山西麓徐徐鋪開……

脫貧,從產業上著力

“有女不嫁甘家寨,罈子背水大不愛;一碗米三抱菜,斗篷拿來當鍋蓋;三斤半鋤頭以你踹,腦殼像個粽口袋;苕騰當作褲腰帶,三年半月不出寨。”這首鄉村民謠道出了纏溪鎮甘家寨村村民曾經的艱苦歲月。

“太窮了!”說起幾年前的生活,72歲的老人塗當平不禁連連搖頭。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甘家寨

自然條件惡劣、人均耕地少、生產基礎設施薄弱、無規模產業、農戶沒有增收渠道……曾經,這不僅僅是甘家寨村的真實寫照,更是印江幾十萬幹部群眾需要跨越的“貧困鴻溝”。

如何跨越?!印江各級黨政一直在苦苦探索。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鏗鏘聲音,響徹脫貧攻堅各個戰區。

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戶,印江學懂弄通做實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堅持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科學謀劃“2+N”產業佈局,讓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甘家寨發展的養雞產業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甘家寨發展的光伏發電

如今,走進甘家寨村,林下養雞、光伏發電、蜜蜂養殖、雷竹種植……產業發展風生水起,一條條村組公路、聯戶路四處延伸,安全飲水工程村寨全覆蓋。

曾經“有女不嫁甘家寨,苕騰當作褲腰帶”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萬千變化!現在我們甘家寨村是‘生態美產業帶,群眾致富希望在,大白米雞下飯菜,山下泉水往上帶,貧困帽子我不戴,闊步走向新時代’ ”塗當平微笑後面是滿滿的幸福。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茶產業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食用菌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精品水果

2014年以來,印江發集團等農業龍頭企業31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980個,帶動1.4萬戶5.3萬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脫貧,從基礎上突破

“現在村裡水泥路、自來水、路燈什麼都搞得好,特別是這座橋,我們和附近幾個村的村民都盼好多年了,現在修好了,去縣城再也不用繞路了……”說起村裡的變化,印江纏溪鎮水塘村村民張羽嬋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曾經水塘村村民要借河道走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水塘村新修的橋和路

在木黃鎮桅杆村,村民羅會倫對村裡基礎設施的變化也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以前的道路簡直糟透了;現在是群眾出門“腳不粘泥、鞋不打溼。以前到木黃鎮趕場要走一個小時,現在坐車10分鐘就到了。”

一座橋,一條路,縮短的不僅僅是距離和時間,帶來的是村民生活生產條件的改變,拉近的是群眾與黨和政府之間的距離。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通組路

——農村公路組組通:按照“不通則搬、不搬則通、一組一路”原則,投入近21億元,建成農村公路3011公里,惠及群眾39萬人,創建農村公路“建管養運一體化”省級示範縣,實現村村通瀝青(水泥)路、組組通水泥路、家家有聯戶路。

——安全飲水戶戶用:整合資金3.5億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完成項目建設200多個,惠及近11萬戶4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村裡的公共廁所

——人居環境家家美:按照“戶為單位、整組推進、應改則改”原則,投入近4億元,實施“四改一化一維”4.7萬多戶,完成聯戶路1683公里;修建垃圾池602個,配置垃圾收運車;安裝路燈6萬多盞,實現所有村全部安裝路燈。

——電力通訊處處有:投入5億多元,實施農網改造14萬戶,統籌推進城鄉智能電網建設;投入6980萬元,實施農村通訊保障工程,增設信號塔749座,實現所有村通信網絡全覆蓋;完成廣電雲“戶戶用”3.5萬戶,新增廣電“村村通”1萬戶,基本實現廣電雲村村通戶戶用。

基礎設施建設是脫貧攻堅的基礎之戰。幾年來,印江全力打好基礎設施攻堅戰,全力補齊農村水、電、路、訊、房等基礎設施短板,讓群眾真真實實享受到扶貧帶來的方便和實惠。

脫貧,在搬遷中推進

“地面開裂了,下雨天,幹部就一家一家地去喊,真是幹部憂心群眾也憂心,現在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洋溪鎮冷水村地質災害受災戶雷宗碧,2018年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後,終於結束了提心吊膽的日子。

同樣,在印江縣城幸福花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朗溪鎮屋基坪村陸霞,不僅住進了新房,還在安置點引進的民興製衣廠順利找到了工作。“以前在農村沒有房子,就在鎮上租房住,現在在城裡有了房子,樓下還有打工的地方,能找生活費,又能照顧小孩,感謝國家有這麼好的政策。”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幸福花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陸霞在安置點民興製衣廠上班

易地扶貧搬遷,是中央確定的“五個一批”精準脫貧工程之一,是解決生存環境惡劣地區極度貧困問題的“治本”之策。

近年來,印江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黨政“頭號工程”,嚴格按照“六個堅持”“五個三”“五個體系”建設要求,將“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貧困群眾搬出窮窩。

搬出來後,統籌做好就業就學就醫等“後半篇”文章,讓搬遷群眾真正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實現搬得出:堅持“以崗定搬、以產定搬、通不了就搬”的原則,對居住在最邊遠自然村寨的貧困群眾,實行優先搬遷。2016年以來,共搬遷貧困群眾2.6萬人,其中縣內安置1.5萬人,跨區域搬遷至銅仁主城區碧江區和萬山區1.1萬人。

——實現穩得住:投入11億多元,建成安置房35萬多平方米,安置搬遷貧困群眾1.78萬人。嚴格控制建設標準,科學設計安置房戶型,絕不讓搬遷群眾負債。全面落實搬遷群眾與搬入地居民同等享受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搬遷群眾新農合參合率達100%,隨遷子女入學問題得到全部解決。

——實現能致富:成立易地扶貧搬遷地黨工委,組建服務工作站,統籌做好移民的創業、就學、就醫保障和感恩教育、文明創建、社會治理等工作,建立“移民黨建+”服務模式,對有勞動能力的移民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做到“應培盡培”。通過開展專項招聘、送崗上門等就業服務,幫助穩定就業,確保每戶搬遷家庭至少1人就業,真正實現一步住進新房子、快步過上好日子。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駟馬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何芬的新居

“做夢都沒想到,這輩子還能過上這樣好的生活,環境好了,收入有了,唯一遺憾的是生活變好了,我卻已經老了……”50多歲的駟馬村村民何芬道出了內心的“遺憾”。

村民的遺憾,道出的是印江農村從基礎設施滯後、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到產業興、鄉村美、群眾富的山鄉鉅變。

2014年至2018年四年間,印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37元增長至8888元,年均增長10%以上。累計出列貧困村184個,減少貧困群眾22768戶93258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減至3062戶7640人,貧困發生率為1.89%。

2019年4月24日,經貴州省政府批准,印江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硝煙,在衝鋒中延續

儘管被省政府批准整縣出列,但在印江各個攻堅戰場,決戰硝煙不僅沒有散去,還越戰越濃。

“今天召集大家來,是想聽聽對脫貧攻堅下一步工作有什麼新的想法和建議?”

“我覺得集中建房搞得好,如果條件允許,希望今後再找個地方把我們這些沒搬的也一起搬出去。” “產業要繼續搞好,不然今後確保增收又是個問題……”

4月18日晚8時20分,在印江縣纏溪鎮駟馬村,脫貧攻堅隊隊長周勇和駐村第一書記陳永早正組織村民召開脫貧攻堅群眾會。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周勇和陳永早正組織村民召開脫貧攻堅群眾會

“雖然駟馬村已經出列了,但我們的工作還沒有結束,縣委、縣政府早已下達動員令,要求脫貧攻堅決心不減、力度不減、力量不減。”周勇告訴記者,如何做好持續發展,如何鞏固脫貧成果,是攻堅隊近階段和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採訪期間,記者看到印江脫貧攻堅幹部,依然活躍在村村寨寨和田間地頭,整縣出列雖然給苦幹苦戰中的扶貧幹部帶來了激動和喜悅,並沒有給他們帶來輕鬆。

省級評估驗收剛結束,印江縣委、縣政府就立即召開會議,對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成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再動員,全縣上下堅持作戰指揮體系不變、定點包村職責不變、幫扶單位不變、駐村隊伍不變、結對幫扶不變、督查指導不變,毫不鬆勁地抓好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切實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硝烟正浓!印江脱贫攻坚在“变”与“不变”中延续

縣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精神和全省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始終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目標定力、工作定力,發揚“釘釘子”精神,畫好精準脫貧“工筆畫”,全力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今年內剩餘貧困人口全部清零。”印江縣委書記田豔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