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接收二極管遙控系統

紅外接收二極管又叫紅外光電二極管。它廣泛用於,如音響、彩色電視機、空調器、VCD視盤機、DVD視盤機以及錄像機等,紅外接收二極管是電子電工專業比不可缺的一種材料。

紅外接收二極管原理_紅外接收二極管遙控系統

紅外接收二極管原理

紅外接收二極管原理_紅外接收二極管遙控系統

紅外接收頭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調一體頭,一般紅外信號經接收頭解調後,數據“0”和“1”的區別通常體現在高低電平的時間長短或信號週期上,單片機解碼時,通常將接收頭輸出腳連接到單片機的外部中斷,結合定時器判斷外部中斷間隔的時間從而獲取數據。重點是找到數據“0”與“1”間的波形差別。

3條腿的紅外接收頭一般是接收、放大、解調一體頭,接收頭輸出的是解調後的數據信號(具體的信號格式,搜“紅外信號格式”,一大把),單片機裡面需要相應的讀取程序。

紅外通信是利用紅外技術實現兩點間的近距離保密通信和信息轉發。它一般由紅外發射和接收系統兩部分組成。發射系統對一個紅外輻射源進行調製後發射紅外信號,而接收系統用光學裝置和紅外探測器進行接收,就構成紅外通信系統。

先講一講什麼是紅外線。我們知道,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見光按波長從長到短排列,依次為紅、橙、黃、綠、青、藍、紫。其中紅光的波長範圍為0.62~0.76μm;紫光的波長範圍為0.38~0.46μm。比紫光波長還短的光叫紫外線,比紅光波長還長的光叫紅外線。紅外線遙控就是利用波長為0.76~1.5μm之間的近紅外線來傳送控制信號的。

紅外接收二極管遙控系統

紅外接收二極管原理_紅外接收二極管遙控系統

常用的紅外遙控系統一般分發射和接收兩個部分。發射部分的主要元件為紅外發光二極管。它實際上是一隻特殊的發光二極管,由於其內部材料不同於普通發光二極管,因而在其兩端施加一定電壓時,它便發出的是紅外線而不是可見光。目前大量使用的紅外發光二極管發出的紅外線波長為940nm左右,外形與普通發光二極管相同,只是顏色不同。

紅外發光二極管一般有黑色、深藍、透明三種顏色。判斷紅外發光二極管好壞的辦法與判斷普通二極管一樣:用萬用表電阻檔量一下紅外發光二極管的正、反向電阻即可。紅外發光二極管的發光效率要用專門的儀器才能精確測定,而業餘條件下只能用拉距法來粗略判定。

接收部分的紅外接收管是一種光敏二極管。在實際應用中要給紅外接收二極管加反向偏壓,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紅外接收二極管在電路中應用時是反向運用,這樣才能獲得較高的靈敏度。紅外接收二極管一般有圓形和方形兩種。

由於紅外發光二極管的發射功率一般都較小(100mW左右),所以紅外接收二極管接收到的信號比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電路。前些年常用μPC1373H、CX20106A等紅外接收專用放大電路。最近幾年不論是業餘製作還是正式產品,大多都採用成品紅外接收頭。成品紅外接收頭的封裝大致有兩種:一種採用鐵皮屏蔽;一種是塑料封裝。均有三隻引腳,即電源正(VDD)、電源(GND)和數據輸出(VO或OUT)。紅外接收頭的引腳排列因型號不同而不盡相同,可參考廠家的使用說明。成品紅外接收頭的優點是不需要複雜的調試和外殼屏蔽,使用起來如同一隻三極管,非常方便。但在使用時注意成品紅外接收頭的載波頻率。紅外遙控常用的載波頻率為38kHz,這是由發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來決定的。在發射端要對晶振進行整數分頻,分頻係數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kHz≈38kHz。也有一些遙控系統採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發射端晶振的振盪頻率來決定。

紅外遙控的特點是不影響周邊環境、不干擾其它電器設備。由於其無法穿透牆壁,故不同房間的家用電器可使用通用的遙控器而不會產生相互干擾;電路調試簡單,只要按給定電路連接無誤,一般不需任何調試即可投入工作;編解碼容易,可進行多路遙控。

由於各生產廠家生產了大量紅外遙控專用集成電路,需要時按圖索驥即可。因此,現在紅外遙控在家用電器、室內近距離(小於10米)遙控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以上紅外接收二極管原理_紅外接收二極管遙控系統,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