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科學會:寶寶天天洗澡不一定好,做好這點就可以

每到康康洗澡的時候他就特別的開心,對他來說就是玩水的好時機。這天康康跟往常一樣開始洗澡,但是媽媽不小心在淋浴的時候把水衝到了康康耳朵裡。媽媽立馬把水關了,找了個棉籤想幫康康把耳朵裡的水給吸乾淨,或許是因為下手太重,不過程中,康康一直在亂動,媽媽小心還把康康的耳朵弄出血了。

著急的媽媽換好衣服後就帶著康康去了醫院,醫生進行簡單的處理之後,才告訴媽媽寶寶洗澡的時候,耳朵進水不應該用棉籤。

美國兒科學會:寶寶天天洗澡不一定好,做好這點就可以

給寶寶洗澡這三個誤區希望你別犯

寶寶洗澡的這件小事,看似很容易,但是不少父母還是有“操作失誤”的地方,而洗澡又是寶寶所必須的。美國兒科學會(AAP)的是這樣說的:如果每次換尿布時都徹底清潔尿布區,嬰兒不需要經常洗澡。1歲以內每週洗3次就足夠了。出生後,如果臍帶殘根還沒有脫落,進行擦拭即可,若是使用了臍部防水貼,要記得給臍帶根部進行消毒。

1、用棉籤清理耳道

用棉籤清理耳朵其實是不太科學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有可能會把水分往耳道更深處推,反而阻礙了水分的排出。年紀比較小的孩子,父母在清理耳道的時候不好控制,稍微一個動作,就會傷及耳道。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即便是進水了,也可以不用那麼慌張,一般來說水不會進入寶寶的耳朵內部。

如果爸爸媽媽不放心的話,就用棉球來取代棉籤吧,取出大小合適的棉球放在耳廓處,等待幾分鐘,就可以取出來了。

美國兒科學會:寶寶天天洗澡不一定好,做好這點就可以

2、水溫不宜,偏高

大人的皮膚敏感度和孩子的是不太一樣的,建議水溫控制在37~40度之間。因為沒有控制水溫造成的意外也是不少的,在電視上也會看到孩子因為洗澡的時候水溫不合適從而燙傷了。如果可以的話,父母們可以用兒童水溫計進行測量,這樣就更加的保險一些。

3、洗澡時間段不佳

有三個時間點是不適合寶寶洗澡的,餓的時候,剛吃飽半小時後以及皮膚有比較嚴重受損的時候。飢餓的時候,身體體表的血液循環會弱一些,這個時候給寶寶洗澡,可能會出現頭暈。吃飽之後為什麼也不行呢?因為血液循環在吃飽後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統,這個時候洗澡會影響到消化系統,會有可能出現腹痛現象。皮膚有破損時,處理不佳容易出現傷口感染。

盆浴or淋浴?怎麼選才比較好?

盆浴:在澡盆裡洗澡的寶寶,家長們就需要控制水溫和洗澡時間,儘量趕在水變涼之前幫孩子洗好澡。進入澡盆前,我們要先把孩子的手腳洗乾淨,過程中如果使用了沐浴露之類的。在洗完的時候記得要衝洗乾淨,雖然兒童沐浴露有不少配方都比較溫和,宣傳洗完無需二次沖洗,但是為了安全起見,避免殘留,還是建議進行沖洗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給女寶寶洗澡的時候用流動的清水,從前到後沖洗寶寶比較隱私的部位,不要反向衝,避免髒東西進入。

美國兒科學會:寶寶天天洗澡不一定好,做好這點就可以

淋浴:淋浴比盆浴更加的高效,但不是每個寶寶都喜歡的。我們可以把孩子從盆浴引導到淋浴,比如說我們可以在跟孩子視線高度差不多的地方貼一些貼紙,吸引注意力。接著讓寶寶適應花灑的力度,當寶寶不再排斥時,就可以開始淋浴洗澡的生活了。

枕邊育兒寄語:

關於洗澡的頻率,在氣候比較炎熱的時候,比如夏天,或者孩子比較容易出汗的,洗澡頻率可以高一些,2天一洗或者一天一洗。平時的時候一週洗2-3次就足夠了。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