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用麻油“洗澡”,氣笑媽媽,逗翻網友:聞著麻油香長大

引言:

你家的寶寶探索欲和破壞慾強嗎?他有沒有每天在家裡折騰,給你增添許多麻煩呢?

隨著年齡的增長,剛出生時的“小天使”們開始對著家裡的一切露出了“魔爪”,顯現出“真面目”。

熊孩子用麻油“洗澡”,氣笑媽媽,逗翻網友:聞著麻油香長大

熊娃娃用麻油“洗澡”,氣笑媽媽,逗翻網友

最近一位安徽的網友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這天她打算帶一歲的寶寶出門玩耍,於是就先把孩子放在一邊,自己去衛生間梳洗,結果突然聞到一股奇怪的味道,這位媽媽一開始以為是水的問題,但是再仔細聞水是沒有味道的呀,好像是空氣裡的味道。

熊孩子用麻油“洗澡”,氣笑媽媽,逗翻網友:聞著麻油香長大

媽媽順著味道走出去,原來是孩子在玩的時候,不小心把麻油桶碰到了,麻油灑了一地,味道也就散出來了,而寶寶居然就坐在麻油裡玩了起來。

看到媽媽出來,寶寶站起來想走過來找媽媽,結果麻油太滑,一個沒站穩就趴在了地上,本來有點生氣的媽媽看到這一幕忍不住笑出了聲,還“幸災樂禍”的錄了視頻傳到微博。

熊孩子用麻油“洗澡”,氣笑媽媽,逗翻網友:聞著麻油香長大

網友們也紛紛評論:

看到媽媽就知道求抱抱,裝沒事人,一看就是經常幹壞事!

寶寶滑倒的時候我也沒忍住,笑死我了。

這下這個房子裡的麻油味幾個月都散不了了。

小孩子總是這樣精力旺盛。對他們而言,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因此所有事物都會勾起他們的探索慾望,讓他們變成“破壞狂”。

熊孩子用麻油“洗澡”,氣笑媽媽,逗翻網友:聞著麻油香長大

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正常的現象,因此父母無需表現的太過詫異或是憤怒,因為你小時候也可能是這樣的!

為什麼我們說,孩子出現破壞慾是正常現象呢?

孩子開始探索世界的因果關係

美國的育兒專家們曾經提出這樣觀點,4-7個月的時候,孩子會開始理解“因果關係”這個概念

因為他對身邊事物進行了“破壞”——比如扔東西,摔東西,所以身邊的觀眾(父母、家人)會對此產生一系列的反映。這個時候的孩子不知道輕重,就有可能對物品造成損壞,他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破壞東西,父母解決問題的方式來和父母進行溝通。

等到孩子長大一些,掌握視力的程度,就會減少對物品的破壞,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能完善自己的邏輯思維。

熊孩子用麻油“洗澡”,氣笑媽媽,逗翻網友:聞著麻油香長大

孩子的空間意識開始初步形成

就如同很多孩子喜歡堆積木一般,推倒-重建-推倒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孩子對於空間的概念

著名育兒專家皮亞傑說,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是缺乏對自身和外界聯繫的辨別能力的,這個時候他們很可能會覺得,我動世界動,我靜世界靜。

在經過一系列的“破壞”後,他們才能發現,原來自己和周圍的一切都是分開的,以此來形成空間意識。

熊孩子用麻油“洗澡”,氣笑媽媽,逗翻網友:聞著麻油香長大

孩子的社交能力初步形成

破壞東西——看到身邊人的反應,這其實也是一種互動

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因此肢體語言是他們尋求外界溝通最有效的方式。孩子破壞東西,其實多半是想要和你進行互動,如果你予以忽視,孩子就會通過哭鬧來表達不滿。

熊孩子用麻油“洗澡”,氣笑媽媽,逗翻網友:聞著麻油香長大

那麼在孩子表現出破壞慾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理解孩子的動機

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出現破壞慾,是心理發育的試探,還是想要和你互動?再選擇正確的應對方式。

給孩子準備專屬“破壞物”

兩歲以下的孩子,出現破壞慾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此家長們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配合”,比如給孩子準備材質、大小、重量不一的球體,讓孩子練習拋扔,分散孩子的注意,也能夠讓他們探索力的大小。

熊孩子用麻油“洗澡”,氣笑媽媽,逗翻網友:聞著麻油香長大

給孩子準備安全的場所,避免傷害到他自己

給孩子提供一個專屬的小空間,裡面放置一些不會被孩子吞嚥、不易損壞的安全玩具,以此來防止孩子在家裡“破壞”時受傷,造成經濟損失。

制止孩子的破壞行為

兩歲以後的孩子,已經能夠和父母做簡單的溝通,在這個時候,父母要及時制止孩子的破壞行為,告訴他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物品。

比如說吃飯的勺子是不能扔的,但是球可以。這樣一些簡單的概念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樹立對事物正確的認知,也能避免誤傷。

熊孩子用麻油“洗澡”,氣笑媽媽,逗翻網友:聞著麻油香長大

結語:

家長們應該意識到孩子破壞慾的產生多半是對世界的好奇心在作怪,暴力制止是不可取的,給孩子準備一些無法破壞的益智玩具幫助他們瞭解世界,幫助孩子把握分寸,才能讓他們更加健康的成長。

你家的孩子是小“破壞王”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討論。#育兒##聰明孩子養成記##0-6歲育兒經#

熊孩子用麻油“洗澡”,氣笑媽媽,逗翻網友:聞著麻油香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