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的路,总是令人心驰神往


未选择的路,总是令人心驰神往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是过往无数次的勇敢选择

未选择的路,总是令人心驰神往


狐狸狐狸鱼[中国]

- 立夏 -

己亥年四月初二


给青年诗人的信(节选)


为你读诗:毛不易 | 唱作人

你是这样年轻,一切都在开始,亲爱的先生,我要尽我的所能请求你,对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难要多多忍耐,要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像是爱一间锁闭了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别种文字写成的书。

现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因为你还不能在生活里体验到它们。一切都要亲身生活。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生活”吧。或者,不大注意,渐渐会有那遥远的一天,你生活到了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境地。

也许你自身内就负有可能性:去组织、去形成一种特别幸福与纯洁的生活方式;你要向那方面修养——但是,无论什么来到,你都要以广大的信任领受;如果它是从你的意志里、从任何一种内身的窘困里产生的,那么你要好好地负担着它,什么也不要憎恶。

冯至 译

选自:《给青年诗人的信》,云南人民出版社

诗不像一般人所说的是情感,诗是经验。

——里尔克

未选择的路,总是令人心驰神往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诗人。代表作品有《给青年诗人的信》《杜伊诺哀歌》等。

未选择的路,总是令人心驰神往


初夏如期而至,你的选择即将开启

「留言」:哪次“勇敢”的选择,至今让你念念不忘?

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永无止境。

——里尔克

1902年深秋,年轻人卡卜斯把诗作寄给里尔克,向他讨教。几周后,他竟收到了里尔克的回信。此后,二人书信来往,里尔克为年轻人解答着种种生活里可能面对的困惑,包括性和爱、寂寞和焦虑、选择和忍耐……

阅读里尔克的书信,你会对诗人“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大为改观。

20岁时,里尔克便离开了家乡,选择去游历世界。正如他所言:“一个人只有在第二故乡,才能检视自己灵魂的强度和灵魂的承载力。"

“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这仿佛正是我们的生活状态。写作救赎了里尔克,而他的文字也同样治愈着我们。

如今,身边的年轻人,更愿选择去“第二故乡”求学、工作及生活。

未选择的路,总是令人心驰神往

狐狸狐狸鱼 [中国]

毕业前,我们总被牵引着去做选择,但凡有十字路口的地方,都会有指示灯,告诉自己该往哪里走。可是,突然有一天,我们不可避免地长大了,要毕业,更要独自去选择生活。

大城市如织的人潮淹没着年轻人。此时此刻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正源于过往无数次的选择。无论选择哪条路,肯定会对未选择的心驰神往。就像《请回答1994》里那席话:

这世上没有不后悔的选择,生活也是没有正确答案的,只要坚信选择的道路就是正确答案,并把它变成正确答案就可以了。


生活的每个瞬间里都充满了选择。在你选择的那个瞬间,有无数甘甜和苦涩在同一时间被发酵酝酿。没有任何一条路平坦笔直,也没有任何选择能使你免于兜转。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只是对安全感的向往。

却始终忘了暗示自己:拥有一个空间,要让它温馨如家;深爱一个人,要视Ta如你的家人。

文 / 肖尧

诗意生活态度

毛不易

:毕业那年的初夏,我只是幻想某一天,会写歌给很多人听。人生的选择其实在于自我,从实习护士转为职业唱作人,这“跨界”转变,不能说它是最好,但这是我想要的。在我看来,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是过往无数次的勇敢选择,如海燕般勇敢坦荡。

就像里尔克所说:"平静而感激地接受这艰难的沉重吧,因为它令我们成长了。 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你能做的,只有勇敢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