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贵的共享单车来了,哈啰宣布实行新计费规则,30分钟/1.5元,你怎么看?

用户64598321


共享单车是典型的高投资,低回报行业,不管是谁都不可能天天贴钱。所以,哈罗这次涨价,是顺势而为之,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割韭菜。

随着ofo的倒下,小蓝车、摩拜等共享单车纷纷宣布涨价,其中涨价幅度最高的,肯定就要数哈罗单车了。就在上个月中旬,哈罗单车在北京、上海等多个一线城市开始实行计费新规。北京收费最高,每15分钟收费1元,折合每小时4元;上海每30分钟1.5元,折合每小时3元。这就意味着,原来1元1小时的哈罗单车一下就涨了3、4倍。在这市场的低谷,哈罗单车为什么要靠涨价来求生呢?


哈罗单车的低调和冷静

我们知道,共享单车从14年开始火爆,在ofo和摩拜尝到甜头后,市场上一下就冒出了几十个共享单车品牌,从酷奇到町町,但给人的感觉一直是在“烧钱”。投放过度、客单价极低、运营成本过高、损坏率高,可以说共享单车想靠自身盈利非常困难。终于,摩拜卖身美团,ofo直接瘫痪,资本家终于擦亮眼睛,放弃共享单车。


而哈罗单车是16年成立的,起步相对较晚,但也躲过了打价格的时期,小品牌也死得差不多了。可以说,哈罗单车的入行时间非常好。另外,哈罗单车是从二三线城市起家的,虽然发展速度较慢,但还算平稳,既规避掉了“烧钱大战”的波及,也没有受到太大的竞争压力。

顺应行业,可持续发展

刚刚已经说过,在哈罗单车涨价之前,已经有好几个共享单车品牌宣布涨价了。虽然涨幅较高,但这也顺应了整个行业。从另一方面来看,很多用户对哈罗单车的印象都比较好,损坏率也不高。这次涨价,也意味着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想要生存,必须涨价

相信不少人都收到过哈罗单车的优惠券,尤其是当哈罗刚上线的时候,免费骑车更是常有的事,但哈罗终究还是要赚钱的,所以涨价也在情理之中。有专家预估,共享单车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都会回归理性,免费骑的活动估计是见不到了。


不知道各位看官们还会骑哈罗单车吗?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让更多人看到您的观点,谢谢!


科飞猫科技公社


这就是刺激人来办月卡的。说实在话哈啰跟摩拜比起来,哈啰完胜。首先包月上来讲膜拜是每月20号,哈啰每月八块。开锁速度,现在摩拜开锁几乎要三次以上单次在30秒以上,遇到阴天下雨天就更很难开走了。哈罗单车一般在三秒钟之内,它一下就开了。

骑行感受来讲,哈啰普遍比摩拜要骑轻。哈罗主打郊区由郊区包围城市,现在市区里面慢慢也多起来了。覆盖范围跟摩拜比起来还稍微欠点,这是摩拜稍微胜出的地方!现在哈罗涨价是觉得自己有能力跟膜拜抗衡了,用户基数慢慢赶超膜拜了!本人在上海的体验!


跟上时代的发展


怎么看,很简单啦,哈啰开始要收割了!

1、市场份额:2018年的共享单车可以说变化很大,ofo基本黄了,摩拜并入美团后被利用完后基本也算是被放弃了(连自己的名称都保不住,独立APP也被放弃了)。这就导致了哈啰成了共享单车市场唯一正常存活下来的企业。根据哈啰单车创始人自己公布的数据称,其已经占据了共享单车市场一半的份额,而这还是2018年时说的。现在已经进入2019年第二季度了,哈啰的市场份额肯定还会有增长。因此,哈啰基本上在共享单车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现在也是时候开始收割了。前期烧的钱是到了要回报的时候了!

2、会赚钱:哈啰在赚钱模式上一直是走在其他共享单车企业的前面,比如所谓的调度费就是其最早搞出来的。在城市的非市中心区域,哈啰很早就搞出了调度费,在这些区域骑行或者骑行到这些区域都得交额外的调度费。这一来是为了赚一波钱,二来也可以为自己维护省成本。但其实,市区往往单车集中,供需关系上是供大于求,而非市中心区域是需大于求,但就是这些需要车的地方却没车。

3、一线城市消费能力:目前哈啰执行涨价的区域都是一线城市,北京15分钟1元,上海30分钟1.5元,显然他们看上了一线城市的消费能力,以及对时间成本的看重,这些地区用户承受能力相对较高,同时生活节奏也更快,对时间也比较敏感,很多用户是宁可花钱买时间,不愿意浪费时间。

综合来讲,哈啰就是在有了足够的市场份额后,开始了收割潮,这从来都是互联网企业的盈利的不变模式,犹如当年的滴滴一样,这种涨价潮在未来应该会波及全国主要大城市。最后对我个人而言,今后能不骑共享单车就不骑了,1.5元我还不如坐公交车,更短途1~2公里我更喜欢暴走。



罗氏虫社


感谢您的阅读!

免费一时爽,总会用“收费告诉你”,免费都是套路!于是网友说:国内免费都是最贵的!还记得当时共享单车早期时候,给用户送红包,就是为了吸引用户。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红包,比如有些软件才开始都是免费,但是免费中都带有弹窗广告;智能电视上送会员,但是也花钱买会员。如今,共享单车,最早期的时候,都是免费使用。

如今,上海最贵的共享单车来了,每30分钟1.5元的哈罗单车出现了。今年4月29日,上海地区,30分钟1元调整为30分钟1.5元。而今年4月8日,哈罗已经也宣布将从4月15日开始实行新的计费规则。在北京,骑行收费标准改为15分钟1元,30分钟2元!

除了哈罗之外,小蓝车是最早宣布涨价的共享单车,在3月21日,从一小时1元,到现在一小时2.5元;在3月29日,摩拜将从4月8日起涨价,2元一小时变成现在的2.5元一小时!

对于共享单车,谁的资金断层,谁就输了。而在在共享单车被补贴潮过后,确实引起很多资本的疯狂投资,如今出现集体涨价,确实证明了共享单车虽然是公有资源,但是在不能有效管理后,必将大浪淘沙!

如今的涨价风波,何尝不是在这些单车企业在看到了市场红利减少后,想维持运行,不得不找到盈利的点,而涨价是一种无奈也是必须之选!


LeoGo科技


怎么看,很简单啦,哈啰开始要收割了!

1、市场份额:2018年的共享单车可以说变化很大,ofo基本黄了,摩拜并入美团后被利用完后基本也算是被放弃了(连自己的名称都保不住,独立APP也被放弃了)。这就导致了哈啰成了共享单车市场唯一正常存活下来的企业。根据哈啰单车创始人自己公布的数据称,其已经占据了共享单车市场一半的份额,而这还是2018年时说的。现在已经进入2019年第二季度了,哈啰的市场份额肯定还会有增长。因此,哈啰基本上在共享单车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现在也是时候开始收割了。前期烧的钱是到了要回报的时候了!

2、会赚钱:哈啰在赚钱模式上一直是走在其他共享单车企业的前面,比如所谓的调度费就是其最早搞出来的。在城市的非市中心区域,哈啰很早就搞出了调度费,在这些区域骑行或者骑行到这些区域都得交额外的调度费。这一来是为了赚一波钱,二来也可以为自己维护省成本。但其实,市区往往单车集中,供需关系上是供大于求,而非市中心区域是需大于求,但就是这些需要车的地方却没车。

3、一线城市消费能力:目前哈啰执行涨价的区域都是一线城市,北京15分钟1元,上海30分钟1.5元,显然他们看上了一线城市的消费能力,以及对时间成本的看重,这些地区用户承受能力相对较高,同时生活节奏也更快,对时间也比较敏感,很多用户是宁可花钱买时间,不愿意浪费时间。

综合来讲,哈啰就是在有了足够的市场份额后,开始了收割潮,这从来都是互联网企业的盈利的不变模式,犹如当年的滴滴一样,这种涨价潮在未来应该会波及全国主要大城市。最后对我个人而言,今后能不骑共享单车就不骑了,1.5元我还不如坐公交车,更短途1~2公里我更喜欢暴走。



VisionOne


最好还是买月卡,不限次的。本人是摩拜单车,不买月卡骑半小时就是一元,一小时就是二元,骑一次按时收费一次,如果一天多次的话,费用加多,显得不合算。还是买包月二十元的月卡,在二小时内,不限次的免费,计算一下要合算多了。哈罗単车实行的基本上也是一样,建议还是买月卡,不然的话,换摩拜单车也一样。


赵涵智爷爷


骑了7,8个月现在涨价离谱了,不打算再包月骑。再看到哈啰单车就扔到河里去,叫你胡乱涨价。


田田6337


消息者会有自己的考虑,没人会白花钱。现在二手自行车很便宜的。


手机用户10469677863


今天骑哈罗时还在想现在是他一家独大,马上就该涨价了,今天就推送这个文章给我,头条你已经具备看透我心里的功能了?好可怕


风无痕尘封


无序竞争 造成资金链断裂 现在是独家垄断经营 价格暴涨 这一切都归功于懒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