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哪些书可以提高自己的涵养和文采呢?

九零的潮人


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

提高自己的涵养和文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对于读书,我一贯坚持的态度是阅读经典著作。所谓的”经典“,就是经得起时间与历史考验,像《唐诗三百首》《古诗十九首》《论语》《庄子》等著作,为千百年来读者所阅读,一定有其值得学习之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这是向经典学习的态度。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不能完全领略到经典著作的美好,但学到一半,也是大有好处的。

话题回到题目中来,就我个人所喜欢书籍,做一个简单的推荐。

古诗我喜欢《诗经》、《古诗十九首》、以及陶渊明、杜甫、李白、苏轼等名家作品。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诗经》算得上艰深,读选集即可。不一定要背诵,但一定要了解,毕竟《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古诗十九首》是我所喜欢的诗歌集,其中情感非常质朴、感人。若是读不懂,可与张定浩评论集《既见君子》共读。

古典小说也要读。首推《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读《金瓶梅》切勿把注意力集中在淫秽描写上,而是在人情与世情的刻画上。所谓“借西门庆以描画世之大净,应伯爵以描绘世之小丑,诸淫妇以描画世之丑婆、净婆”,一副明末的市民社会的画卷,徐徐展开在眼前。《水浒传》定要读金圣叹点评本,方能领略其中妙处。如果是写作者,更要关注施耐奄的写作技巧与动词的运用。《红楼梦》自不必说了,中国古典文学之集大成者。

《史记》、明清小品文以及部分志怪小说。《史记》自不必多说,单单鸿门宴一回,即让人心生豪气。明清小品文,个人推崇张岱、归有光、袁宏道等人的作品。归有光的《项脊轩记》,大家都熟悉。不过,我个人却更喜欢张岱的《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张岱为明朝遗老,前半生过得奢靡。清军入关后,生活便落魄下来。《陶庵梦忆》与《西湖梦寻》都是回忆故国繁华之地,张岱情感极其悲凉,读之令人惆怅。

而志怪小说,则首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以及唐传奇。王小波的长篇巨作《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即以唐传奇中的故事为蓝本。汪辟疆整理的《唐人小说》是极好的选本。我个人喜欢牛僧孺的《玄怪录》,其中有《杜子春》等名篇。

相对于白话文,古文比较艰深。但身边有本古汉语词典或《康熙字典》,一字一句对照着读,对自己的语言提升极快。古文解决的问题,是韵律。古文读多了,下笔自然如有神。

现代经典作家,可谓是浩瀚如海。鲁迅、沈从文、汪曾祺、老舍、张爱玲、萧红等皆可读。尤其是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可以说是民国时期最好的短篇小说家。他们三人亦是中国短篇小说的三种传统。余华、莫言、王小波、毕飞宇、刘震云、金宇澄、苏童、阿城等作家的作品,亦可多读。年轻一代的作家则有李娟、沈书枝、张定浩、黄德海等。

外国作家我托尔斯泰、福楼拜、卡夫卡、海明威以及契诃夫。美国批评家布鲁姆说,短篇小说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卡夫卡传统,一个是契诃夫传统。因此,这两位作家,无论如何都要去阅读的。


辉城啊


世间唯有读书高,如何选书更是关键

想要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的涵养和文采,以下几类书绝对是不可遗漏的:

<strong>一、哲学类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人是会思考的芦苇,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有思想,而最能体现我们人类思想的结晶的书籍便是哲学类的书籍,只有明白了人为什么而活着,才能建立起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如果想提高自己的涵养和文采,哲学类的书籍是首先要去涉猎的:

给大家提供一个哲学类的书单:

东方哲学思想经典

孔子《论语》

老子《道德经》

墨子《墨经》

《易经》

《大学》、《中庸》

西方哲学经典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尼采《权力意志》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劳特利奇哲学史》

二、诗歌类

推荐第二类的原因是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诗歌可谓是以它独有的韵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有那么多诗歌、那么多伟大的诗人,通过学习诗歌自然能让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歌类的书单如下:

花草粹编(上下册) [明]陈耀文

唐诗评选 王夫之

中国历代诗词分类品读(咏情卷)

中国历代诗词分类品读(咏景卷)

元曲之旅

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人间词话

三、散文类

散文类相较于前两者:哲学的深沉,诗歌的严谨,带给人的提升更多的就是在于让人获得更多洒脱和恣意,这同样也是一种文采!

散文类书单:

浮生六记 沈复

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

文学回忆录(全2册) 木心 口述 / 陈丹青 笔录

我们仨 杨绛

20世纪中外散文经典 北河 主编 / 木华 主编

人间草木 汪曾祺

心有欢喜过生活 林清玄

山居杂忆(插图精装版) 高诵芬 / 徐家祯

大家如果觉得推荐的书籍有让你对于提升自己的文采和涵养的话,可以关注留言哦!


摄影的秘密



大道至简,觉得越简单的方法,越容易达成目标,只不过过程单一而枯燥,并不是任何人能够坚持下来的。举两个例子,都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人物:1,董卿,曾经有位记者问过董卿:‘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中华字典’,董卿的回答令所有在场的人震惊,董卿一边回答一边拿出她喜欢的一本中华字典,大家一看,真的是一本中华字典,而且里面的书页已经被翻看的烂烂的,上面满是注解, 书面和书尾还专门用硬纸皮包装过,她说这是她小时候第一次演讲获得的一等奖奖品,她一直用到现在。全国著名的央视一姐,曾经多次获得主持人金话筒奖,优雅知性达人的董卿的成功经历告诉了我们,她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是非常成功的,可试问又有谁能够坚持把一本字典看完,还看多遍呢?所以方法虽然很简单,但要坚持下来,需要非常顽强的毅力。

2,俞敏洪,新东方英语创始人 ,在创业前,他也是认认真真学习完完整整一本英语字典的,这使他能把英语教学得游刃有余,如鱼得水。两位名人都能把语言运用自如,说明他们的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鉴的。

从上面两个名人例子,说明了要提高自己的文采和涵养,最需要读的书是字典,如新华字典,成语词典和诗歌词赋词典等等,因为所有的字典都是经过多位大师的智慧精简而成,所以你在学习字典的过程中,不是在学习一个人的智慧,而是在学习多人的智慧 ,自然受益良更多,绝对是胜过读某一位作家所写的书的,不过确实需要你非常强烈的喜爱和坚持。

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书,除了字典之外 ,世上还有这么多好书,只要坚持看喜欢的书,当然就会满腹诗书,或者下笔如有神,文采天成 ,一泄千里;或者说话语言流畅,如滔滔江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信手粘来,浑然天成,令人叹服!(如我们的梁宏达老师!梁宏道老师也是从小把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背诵得滚瓜烂熟的。)


喜学得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咬得菜根,百事可为。

说的就是这本《菜根谭》,是明朝洪应明所作,是一部写修养,为人处世,出世的作品。

这本书可能大家不曾看过,但是其中有一句话大家都应知道。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

人在成功之后,往往会强调自己的作用,却忘了自身所处环境或身边人给的帮助。

洪应明用一种像是训诫,却非常亲切的语句表达出来。

这种句子并不会给人当头一棒,让人猛然间的惊醒痛苦,反而是以及其亲和的方式表达出来,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相信一些阅历深厚的人对此都有些感悟,这是一种处世的经验和哲学,意味深远,百读不厌。

只要身在尘世之中,便受尘世之苦。

我相信这部书是对很多人都会有帮助的,可以当做学习为人处世的一个范本。

中国的文化,立足于儒释道,而我们的生活,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几乎都是受了儒家的影响。

比如要待人谦和,要立志向,职场中阿谀奉承,虚情假意等等。

这是很多人都讨厌却无法逃离的,如果我们无法逃避,不如欣然接受。

多读奇书,不求效仿他人,但求不受伤害。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最重要的是学书法的朋友,更应多读这类书籍,因为这是非常好的创作文本。

出作品之后既能悦己,也能悦人,何乐不为?

点下关注,日常推送好字好书。


梁宇航


我觉得一个人读的书,要去实施才能学以致用,才可以让自己慢慢变得有涵养!

这个涵养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修养得好的,我觉得这和学知识一样,是无止境的。

当然读一些好书肯定能净化自己的心灵,像诗经里面的,《关雎》,《采薇》,《蒹葭》,《迢迢牵牛星》,《短歌行》等等,还有毛泽东气势蓬勃的《沁园春雪》,荀子的《劝学》,《菜根谭》,《名贤集》、、、

还有一些励志的文章,但是还得看个人自身的思想修为,如果自己没有涵养意识,看在多的书也还是没有涵养。所以知识和文化不是成对比的,有的人有知识但不一定有修养和文化,但有的人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能知事故,懂人情世故,人间冷暖,做事同样有修养和涵养。

不过我觉得吧,咋们的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思想也应该进步,还是要做一个有涵养的人才对。


CHEN钰清


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讨论,一是提高涵养,二是提高文采。

首先涵养方面,这不只是读几本书就可以提高的,读完书你要学以致用,要与现实情况相结合,也要与自己的情况结合。另外有涵养是别人对你的一个评价,还要考虑别人的感受。综上,我想要推荐的书是:

《论语》,《老子》,《庄子》,《大学》,《中庸》等。他们能被成为四书五经也是有道理的,为人处世方面可以结合自己的三观来选择。

《情商》,《心理学》,《非暴力沟通》,《理性情绪》等等。这类书可以帮助你了解与你交往的人的想法和情绪,有效地沟通,帮助你在别人心中建立起“有涵养”的形象。

有关提高文采方面,需要多积累,书看了不要白看,记下那些经典的描写,情节,总有用得上的时候。我想推荐的书有:

唐诗宋词元曲,这些肯定必读的。

王小波,东野圭吾,我也是逢人必推。

余华也可以一看。

别光看情节,有些记叙方式,描写手法都是可以学的,若是觉得哪一段让你觉得“妙啊”,一定记下来,学着写,久而久之,文采就会提高了~





大明青小禾


读书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涵养和文采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但是,我们不能始终要记住一点:任何质变,都在于量变。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任何你想要的改变,尤其是内在的改变、气质谈吐的改变,都需要一个时间的加成——积累。
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希望朋友们能够先在自己的心中立好一个前提:那就是坚持。
如果我们希望通过读一两本书就能够一步到位地提高我们的涵养与文采,我觉得是不可能的。

好的,在确立好这个大前提后,我们再来看看有哪些优质的书能够实现我们这一目标。



一,提高涵养与文采的书,首先肯定不能是郭敬明、咪蒙之流的网络写手的文章或者书籍。


因为他们的书,是比快餐还要快餐的书,他们的文章是比标题党还标题党的文章。

总看他们这类人的书,一定会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浮躁、世俗、轻浮、甚至脑残。
至于为什么,只需要拿着那些经久不衰、被时代认可的著作,与郭敬明、咪蒙之流的文章对比一下,就立马可以知道了。
可以这么说:那些经典的著作是为了时代和人类的提升而创作的;而郭敬明、咪蒙之流的网络写手是为了博取眼球、从而在粉丝经济中大捞一笔的人。
前者就像是真正的艺术家,后者却像是娱乐圈中的演员。

我想通过这个比喻,朋友们就可以非常明了他们之间的区别了。



二、涵养与文采包括的要素是什么?对应的著作有哪些?


涵养意味着:有思考能力、肚子里有墨水、有知识,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文采:说话能够引经据典,写文章能够有一定的水平和内涵,而不是大老粗一样的几句大白话。


基于这个,我们就可以从具有一定的思考内容、能够丰富人的知识、以及文笔不错的书来推荐了。(注:部分书会有领域的交集)
具备一定思想内涵的书: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安·兰德《源泉》,周国平《人与永恒》《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善良丰富高贵》,巴尔扎克《驴皮记》《高老头》、叔本华《思想随笔》,孙武《孙子兵法》,老子《道德经》,庄周《庄子》,鲁迅《呐喊》《彷徨》,契科夫《第六病室》,加缪《局外人》《鼠疫》,北岛《北岛诗集》,曾国藩《曾国藩家书》,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史铁生《我与地坛》

能够丰富人知识的书:历史类书籍《万历十五年》《上下五千年》《史记》《全球通史》《人类简史》《三国演义》,心理学书籍《九型人格》《社会心理学》,经典文学小说类书籍《红楼梦》,医学方面的书《黄帝内经》

文笔不错的书:语言大师们的著作——庄周《庄子》,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羊脂球》《漂亮朋友》,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著名诗人的著作——《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李义山诗集》


暂且就推荐到这里呢。欢迎朋友们留下你的评论一起来探讨学习,或者也可以私信给我呢~


哲思藝魂


我经常喜欢给人推荐这套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目”:

(简化版在最后,觉得头昏的请一拉到底。)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〇《论语》《孟子》〇《易经》〇《礼记》〇《老子》 〇《墨子》〇《庄子》〇《荀子》〇《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 〇《韩非子》〇《管子》〇《吕氏春秋》〇《淮南子》 〇《春秋繁露》〇《盐铁论》〇《论衡》〇《抱朴子》〇《列子》

上所列为汉晋以前思想界之重要著作,六朝隋唐间思想界著光采者为佛学,其书目当别述。以下举宋以后学术之代表书,但为一般学者节啬精力计,不愿多举也。

〇《近思录》 朱熹著 江永注〇《朱子年谱》,附朱子《论学要语》,王懋竑著〇《传习录》 王守仁语 徐爱钱德洪等记〇《明儒学案》 黄宗羲著〇《宋元学案》 黄宗羲初稿 全祖望王梓材两次续成〇《日知录》《亭林文集》 顾炎武著〇《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著〇《思问录》 王夫之著〇《颜氏学记》 戴望编〇《东原集》 戴震著〇《雕菰楼集》 焦循著〇《文史通义》 章学诚著〇《大同书》 康有为著〇《国故论衡》 章炳麟著〇《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著〇《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 胡适著〇《先秦政治思想史》 梁启超著〇《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著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〇《尚书》〇《逸周书》〇《竹书纪年》〇《国语》《春秋左氏传》〇《战国策》〇《周礼》〇《考信录》 崔述著〇《资治通鉴》〇《续资治通鉴》 毕沅著〇《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〇《通志二十略》〇《二十四史》〇《廿二史札记》 赵翼著〇《圣武记》 魏源著〇《国朝先正事略》 李元度著〇《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著〇《史通》 刘知几著〇《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著


(丙)韵文书类

〇《诗经》〇《楚辞》〇《文选》〇《乐府诗集》 郭茂倩编〇《李太白集》〇《杜工部集》〇《王右丞集》〇《孟襄阳集》〇《韦苏州集》〇《高常侍集》〇《韩昌黎集》〇《柳河东集》〇《白香山集》〇《李义山集》〇《王临川集》〇《苏东坡集》〇《元遗山集》〇《陆放翁集》

以上唐宋人诗文集。

〇《唐百家诗选》 王安石选〇《宋诗钞》 吕留良抄

以上唐宋诗选本。

〇《清真词》 周美成〇《醉翁琴趣》 欧阳修〇《东坡乐府》 苏轼〇《屯田集》 柳永〇《淮海词》 秦观〇《樵歌》 朱敦儒〇《稼轩词》 辛弃疾〇《后村词》 刘克庄〇《白石道人歌曲》 姜夔〇《碧山词》 王沂孙〇《梦窗词》 吴文英

以上宋人词集。

〇《西厢记》〇《琵琶记》〇《牡丹亭》〇《桃花扇》〇《长生殿》

以上元明清人曲本。

(丁)小学书及文法书类

〇《说文解字》 段玉裁著〇《说文通训定声》 朱骏声著〇《说文释例》 王筠著〇《经传释词》 王引之著〇《古书疑义举例》 俞樾著〇《文通》 马建忠著〇《经籍纂诂》 阮元编


(戊)随意涉览书类

〇《四库全书总目摘要》〇《世说新语》〇《水经注》 郦道元撰 戴震校〇《文心雕龙》 刘勰撰〇《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 慧立撰〇《徐霞客游记》〇《梦溪笔谈》 沈括〇《困学纪闻》 王应麟撰 阎若璩注〇《通艺录》 程瑶田撰〇《癸巳类稿》 俞正燮撰〇《东塾读书记》 陈沣撰〇《庸盦笔记》 薛福成〇《张太岳集》 张居正〇《王心斋先 生全书》 王艮〇《朱舜水遗集》 朱之瑜〇《李恕谷文集》 李塨〇《鲒琦亭集》 全祖望〇《潜研堂集》 钱大昕〇《述学》 汪中〇《洪北江集》 洪亮吉〇《定盦文集》 龚自珍〇《曾文正公全集》 曾国藩〇《胡文忠公集》 胡林翼〇《苕溪渔隐丛话》 胡仔〇《词苑丛谈》 徐釚〇《语石》 叶昌炽〇《书林清话》 叶德辉〇《广艺舟双楫》 康有为〇《剧说》 焦循〇《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


注意这只是目录。按梁公的意见,这里面有的应该全读,有的只需要摘读,有的被列入推荐,则是由于时代原因。(赵翼《圣武记》 、魏源《国朝先正事略》这两本书录进来,是因为当时就没有一本写清朝的史书,不得不用这两本充数。现在《清史稿》虽然毛病也不少,但至少能用。)

原文在书目后面还写了简略的读法,但篇幅太长,我就不抄了,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但由于时代原因,梁启超那年头,读书人的知识基本还是以文史类为主,既不用学数学编程,也不用搞物理化学,可今天就不一样了。总而言之,今天的人很难拿出大部分时间,只花费在国学类书籍的阅读上——除非你是这个专业的。

不过好在,梁公虽然没有预测能力,但他也知道“惟青年学生校课既繁,所治专门别有在,恐仍不能人人按表而读。”所以又搞了一个简化版,号称“真正之最低限度”: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然后梁启超放了句狠话:

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

每次我看到这句,再想想上面那最低限度书目,按书名我还有一小半没看过,按篇幅估计还有一大半没看过。我就这个流冷汗呐……


北门猿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是潜移默化的!

一个人看了什么书,他就会不知不觉效仿书中的人物,他的说话做事思考问题也会不一样。

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看武侠,经史之类的书籍。特别喜欢家国危难的民族精神,气定神闲的民族气节。

曾国藩说,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我也不敢说和古人有心灵上交流,但是确实喜欢看古人对于人生大义,家国精神的思考。自己也会产生同样的思考。

我觉得这是一件相当有意思的事情!


潇湘夜雨l


小年以为,无论什么样的书都可以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要提高自己的涵养和文采,小年以为需要读一读下面书:

首先,四大名著

不仅仅是看过影视剧就完了,一字一句的读一读这些名著,你就会发现原来书中真的有黄金屋!

现在看看那些网络小说,你就会发现,很多语言风格和剧情套路在四大名著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影子!

除了四大名著以外,还有一些品读四大名著的书籍,也可以拿来读一读。

其次,是历史

正史、野史都要读一读,史学家的著作也要读一读。

世界的发展是朝前的,但是人类的活动是不变的,万变不离其宗,读通了史籍,你就看透了人生。

有这么一句话,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其实并不是历史相似,而是人的行为相似!

看懂了历史,不是让你沉湎于过去,而是要让你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去看待未来!

第三,专业类书籍

人生就是一棵大树,其他的都是枝叶,只有你的本职才是你人生最根本的。

最后,其他的书籍

其他的书籍,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儒家典籍、诗词选集、世界名著、各种工具书、鸡汤文等等,甚至你连小黄文都可以涉猎一下!

文字是神奇的,简单的排列组合,就可以衍生出无数神奇的故事。


我是小年,喜欢传统文化,喜欢传统武术,如果你有不同见解,期待和你的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