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在千岛湖打下600斤螺蛳窝的帅哥 又在搞事了

第一次“见”到“翼峰”,是“九拍”急吼吼地让我登录“上鱼”,当时他正在千岛湖直播钓螺蛳青。

“九拍”盯着手机一边感叹:“真是壕,已经300斤螺蛳打下去了。”

我看了一眼“翼峰”酷酷的样子,心里想:可惜了,长这么帅,偏偏喜欢上钓鱼这种自毁容颜的事。

那个在千岛湖打下600斤螺蛳窝的帅哥 又在搞事了

不过很快注意力就被“翼峰”的解说吸引了,在他接下来的几天直播中,我这个小白竟疏理出水库博大青的实战攻略:

1.天气

天气可谓是决定钓获的最重要因素。一般夏天的话最好选阵雨过后的晚上,而秋天则适合在秋高气爽有阳光的大白天。

2.选位

水下的地形事先用探鱼器侦查清楚,这个对寻找鱼道很有帮助。早上七八点时观察是否有青鱼在水面上打水,这是青鱼保护自己地盘的举动。

3.打窝

打窝的螺蛳要用壳薄的青壳螺蛳。一般提前3天打窝,比如直播的这次,第一天打了200斤,第二、三天100斤,垂钓的4天中又补了300斤窝。

那个在千岛湖打下600斤螺蛳窝的帅哥 又在搞事了

在千岛湖的这4天里,“翼峰”共钓起了7条螺蛳青,最大的一条76斤,最小的也有30多斤,多数集中在4、50斤左右。

能钓起这么多大螺蛳青令人咋舌,更让人意外的是,花这么大代价钓上的螺蛳青大多数都放生了。

那个在千岛湖打下600斤螺蛳窝的帅哥 又在搞事了

那个在千岛湖打下600斤螺蛳窝的帅哥 又在搞事了

心中便萌生了想要采访他的念头。

正好快钓群里有人与他相识,于是就有了第一次线下接触。

约见的地方定在了吴山上的一家会所,以前也曾在吴山上闲逛,却从未留意掩映在山林中的这些静幽小院。

那个在千岛湖打下600斤螺蛳窝的帅哥 又在搞事了

那个在千岛湖打下600斤螺蛳窝的帅哥 又在搞事了

雨顺着会所古朴的屋檐缠绵成帘,深秋的风越空而过,忍不住紧了紧衣领,脑中闪出那句:“秋庭听雨叶初零,风入衣裾凉意生。”

会所里有很多茶具,把玩茶具也是“翼峰”的爱好之一,而他的妻子亦是茶道高手,一壶刚泡好的茶初入杯中,清雅的香味在湿润的空中弥漫开来。

那个在千岛湖打下600斤螺蛳窝的帅哥 又在搞事了

话题自然是从钓鱼开始的。

从小就喜欢上钓鱼的他,是很多人眼中的“鱼疯子”,最长的一次连续钓了20多天,有时为了找一个好钓点,不惜驱车1000多公里。

他妻子说,即然你这么痴迷钓鱼,干脆把钓鱼当饭吃吧。

这并不是反话,“翼峰”也曾经想过,买了那么多大牌钓具,却总能挑出各种毛病,心中生出不如自己设计自己生产的念头。

不过他最担心的是,一旦把爱好当事业,爱好会不会变成负担。

那个在千岛湖打下600斤螺蛳窝的帅哥 又在搞事了

就这样犹豫了几年,去年终于下决心创立自己的钓具品牌:东荒泽。

“翼峰”说,这次在千岛湖用的就是自己研制的钓竿,不过这款鱼竿并没有推向市场:“我始终把自己定位成一个钓鱼人,所有推出的产品必须经过自己不断测试,完美了才会推向市场。”

在滨江的公司里,他向我展示了已经推向市场的钓伞、鱼线和一些太空豆之类的小配件,做工的确很是精美。

那个在千岛湖打下600斤螺蛳窝的帅哥 又在搞事了

“翼峰”正向我作东荒泽和银阁钓伞的对比

那个在千岛湖打下600斤螺蛳窝的帅哥 又在搞事了

还在不断完善中的钓竿

“我是绝不会允许自己把爱好做砸的。”

这句话是他对钓友的承诺,也是对自己品质追求的戒律。

他的目标是打破钓具地域产业的格局。

而我们作为当地的主流媒体,当然希望有更多的本土渔具企业能做大做强做精,让杭州的渔具也能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品牌。

那个在千岛湖打下600斤螺蛳窝的帅哥 又在搞事了

有“上鱼吴彦祖”之称的“翼峰”

临走,忍不住问了一直闷在心里的问题,我们提倡留大放小,但这么难得的大青鱼为什么要放生呢。

“翼峰”笑着说:“除了有朋友预定的,我钓上来都会放生的,即使有当地农庄愿出千元以上的价格收购,我也婉拒了。因为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水库里少一条螺蛳青,可能下次就会少一次过程的享受。”

“那下次也不一定是你钓到啊。”

“谁钓到都一样,我准备在放生的青鱼上打标签,有人再钓到可以凭标签及放生视频到我这儿换一支鱼竿。”

听上去很有意义,不是吗?

更多钓鱼资讯关注公众号:kbfish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