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之中国风

常识之中国风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位列世界第三。

最北端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

最南端是南山群岛的曾母暗沙

最东端是黑龙江与乌苏里间的主航道汇合处

最西端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附近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还是世界上淋过最多的国家(20个)

东面是朝鲜、韩国、日本

北面是俄罗斯、蒙古

西北面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面是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是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面是缅甸、老挝、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东南是菲律宾

中国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这个说法是李约瑟提出来的,分别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出现在战国,那时叫“司南”,北宋时候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远洋航行、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

火药在唐末用于军事,宋朝广泛使用,14世纪,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

造纸术出现在西汉前期,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候纸”。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效仿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活字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时期,,那时是雕版印刷术,到11世纪,北宋毕昇改进成活字印刷术。公元8世纪传入朝鲜,以后有传入日本等地,经丝绸之路传入伊朗、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15世纪,德国约翰内斯·古登堡制造了第一台铅活字印刷机

中国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

中西园林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园林讲究几何数学原则,以建筑为主;中国园林则以自然景观和观者的美好感受为主,更注重天人合一

中国四大名园分别是拙政园(江苏苏州市)、颐和园(北京海淀区)、留园(江苏苏州市)、避暑山庄(河北承德市)

中国四大名亭分别是醉翁亭(安徽滁州)、陶然亭(北京)、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浙江杭州)

故宫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明成祖朱棣时期,建造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

宫殿布局:中轴对称,体现皇权至高无上,表现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

左祖右社,中国宫殿的左前方通常设祖庙供帝王祭拜祖先,右前方则设社稷坛供帝

王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

前朝后寝 古代宫殿建筑物自身分为两部分(前面朝堂,后面寝殿)

匾额:明镜高悬—— 府衙 万世师表 ——孔庙

还我河山——岳王祠你 正大光明——乾清宫

都江堰建于战国秦国,有李冰父子修建,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郑国渠建于秦始皇元年,由郑国修筑,郑国渠的建成直接支持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

大兴城建于隋朝,采用图纸和模型结合的设计方法,是我国建筑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赵州桥建于隋朝,由李春修建,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桥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问世的《淮南子·天文训》完整的记录了二十四节气。

春季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风、清明、谷雨(春雨惊春惊谷天)

夏季分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季分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季分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冬雪雪冬小大寒)

京剧

京剧起源于乾隆时期四大徽班进京。2010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戏班又称“梨园”。

表现手法是唱念做打

角色分配是生旦净末丑

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青衣:端庄稳重的中年妇女,如《铡美案》的秦香莲

花旦:年轻活泼俏丽的小家碧玉或丫鬟,如《西厢记》的红娘

刀马旦:女将或女元帅,如《穆桂英挂帅》的穆桂英

花衫: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发展而来,王瑶卿创,如《霸王别姬》的虞姬

武旦:身具武艺的江湖女子或神怪精灵,如《白蛇传》的青蛇

老旦:中年女性,如《红灯记》的李奶奶

彩蛋: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角色,如《西施》的东施

常识之中国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