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的計算公式

感情的計算公式

前兩天我寫了一篇名為《說說孝道》的文章,閨密在下面留言說:感情(包括親情、友情、愛情)是沒有道理可言的,一切的一切說到底就是心甘情願,不是事事都有邏輯因果之說。

但是我卻不這樣認為,我認為每個人對別人的感情都是有一定的設定值的,這個設定值伴隨著出現在他生命中的重要程度而成正比,同是感情的程度也會伴隨著雙方相處的模式是在做加法還是做減法而或濃或淡。

一個普通人對一個陌生人的設定值一般都比較低,如果非要用一個數值來衡量的話那大概就十幾塊錢的樣子,比如說一個陌生人向這個普通人討10塊錢搭車回家,這個人相信了他,給了他10塊,結果第二天他又遇到這個陌生人了還在向別人討錢拾車,那麼這個給錢人通常情況下,再也不會給他錢了,並且會對這個陌生人產生憎惡的感覺。而這個陌生人在對這段設定值不多的信任之情裡做著減法,導致信任破產,那麼這十塊錢大概就是普通人心目中對陌生人的設定值。

一個普通人對一個朋友的設定值大概就幾萬塊左右,比如說有個朋友家裡出事了,他需要借錢渡過難關,這個普通人借了幾萬塊給了他的朋友,幾年過了,這個朋友的難關已過日子過得還不錯,而這個普通人卻有了他自己需要面對的難關,但是他這個朋友不僅不借錢給他,反而連借了他的錢都不還。最後,錢能不能要回來這是一回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長久以來建立的友誼之情早已化作烏有,而這幾萬塊大概就是朋友在這個普通人心目中的設定值了。

一個普通人通常對親人的設定值都比較高,但卻也不是沒有上限的,比如說女星張韶涵,他媽嗜賭,當她不再給他媽媽錢去賭博之時,她媽居然能汙衊自己女說吸毒,害得她被雪藏了好多年遭遇事業危機,後來她們終於恩斷義絕老死不相往來,有什麼事連面都不見,只得能過電視媒體傳達。

以上都是感情設定值減法的公式,那麼最初的感情設定值又是從何而來呢?這是兩人對感情的維繫而來,又比如說上文中的那個朋友,比如說他不僅將錢很快的還給借錢給他的那個朋友了,而且當他的朋友有難時,他還主動提出借錢給他渡過難關,那麼他們就是對他們的友情在做加法,下次再當他有難時,他就敢借十多萬給他了,這個設定值會隨著雙方做的加減法或高或低。

我以為沒有什麼感情是一成不變的,也沒有什麼感情是牢不可破的,每個人都會對出現在他身邊的人做個設定值,而感情的維繫需要雙方對彼此關係做的加法大於減法,一旦關係出現負數之時,也就是彼此感情破裂之時。

所以,一段感情的維繫需要的是雙方的互動和回應才能維持,但是破壞一段感情卻只需要一個做的減法超過對方給予的設定值。

感情的計算法則是,他給每個人的設定值取決於他們在他心目中的分量,伴隨著他們關係互動的加法或減法或高或低,這個所謂的“加法”或“減法”不限定於金錢的互動,但卻包括了雙方金錢的互動,有時候一句傷人的話就可以稱之為一個減法,反過來在別人難過的時候給予一句溫馨的鼓勵也可以是一個加法。感情可以死於一方的揮霍無度,也可以在彼此的珍惜之下升級超越。沒有人的設定值是可供無限量使用的,愛他,想要留住一段關係,唯一的做法是做維繫感情的加法。

同樣的道理,如果一段關係中受傷的總是你,那麼結束它也沒有什麼可惜的,也並不有什麼不甘心或想不開的,感情就像是一條繩子,只有一方在用力永遠也拉不直提不起這條繩,使勁的拉用力的拽它還是繃不直,除了挫敗感就是無力感。

所以,對待感情需要珍惜當下擁有的,忘卻曾經失去的,一個人的努力是沒有意義的,不管承認與否,沒有一個人的設定值是無限的,哪怕是個佛。

最後,愛他就去做加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