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還是不裝?洛陽一小區電梯內加裝座椅惹爭議

近日,澗西區洛軸17號院張先生撥打本報熱線66778866反映,4月,他們小區的電梯裡普遍安裝了座椅,他認為這不僅佔用電梯空間,還可能影響電梯安全。該小區物業稱,安裝前已經查詢過相關規定,這麼做主要是出於安全考慮,防止電動車上樓充電。

裝還是不裝?洛陽一小區電梯內加裝座椅惹爭議

該小區電梯內安裝的愛心座椅

小區居民:電梯內加裝座椅,大家褒貶不一

洛軸17號院位於中州西路與太原路交叉口附近。居民張先生說:“4月底,小區樓道里貼出通知,說要在電梯內裝愛心座椅,當時我就覺得不合適,沒想到當晚就給裝上了。”

張先生認為,所謂愛心座椅不僅沒用,而且礙事,擠佔了本就狹小的電梯空間。加裝座椅屬於電梯改造,應該向電梯管理部門報備,物業此舉不符合電梯安全法規相關要求,應該儘快將座椅拆除。

日前,記者在該小區看到了電梯內新安裝的座椅。對於物業在電梯內加裝座椅,居民們褒貶不一。有部分居民像張先生一樣不贊成安裝,他們認為乘電梯幾分鐘就到家了,加裝座椅沒有必要。

但是,也有一些居民點贊物業這一做法。不少老人認為,電梯內加裝座椅很貼心,不僅能供大家放東西,而且他們累的時候還能坐下來歇歇腳。居民侯女士說:“座椅在方便居民的同時,還能防止電動車上樓充電,挺好的。”居民王先生直言:“要是大家都不推車上樓,物業也用不著這麼費勁兒。”

物業公司:座椅設計不影響居民正常出行、生活

對於電梯加裝座椅,負責該小區管理的洛軸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明說,既是為了方便居民,更主要的還是出於安全考慮,防止電動車上樓充電。雖然他們不厭其煩地進行相關宣傳,但是仍有居民推車上樓充電。“我們在小區內設置了充電樁,但有的居民可能覺得取車不方便,或是覺得在自家充電更便宜,因此推車上樓這種行為屢禁不止。”白明說。

澗西區物業辦主任吉朝群認為,這是現在多數物業公司面臨的一個難題,物業公司沒有執法權,只能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想辦法,有的在電梯門前加裝護欄,有的則在電梯入口處設門檻兒、障礙柱等。

該小區每個單元有兩部電梯,為了保證前期居民放在樓上的電動車能夠順利下樓,物業僅在其中一部電梯安裝了座椅。白明說:“我們之前查詢過相關規定,並在諮詢了電梯管理部門後才開始施工的。座椅規格的設計可以保證輪椅、擔架等正常出入,居民出行、生活不受影響。”

管理部門:沒有法律依據認定電梯內加裝座椅違規

那麼,在電梯內安裝座椅是否合法合規呢?

洛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特種設備科科長姚劍鋒說:“對電梯進行大修、改造時,物業公司作為管理方應該到質監部門提前備案,完工後經檢驗合格方可使用,嚴禁擅自改造。加裝座椅不涉及電梯核心部件的改動,相關法規中也找不到認定其做法違規的依據。”

姚劍鋒還說,在正常情況下,電梯內加裝座椅不會對電梯運行安全造成影響,所謂受力不均等擔心都是多餘的。相反,電動車頻繁進出電梯,不僅會縮短電梯使用壽命,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吉朝群認為,請電動車“下樓”,物業要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打消居民在充電、防盜等方面的顧慮。此外,業主要增強安全意識和消防意識。

延伸閱讀

電動車在充電時,如果出現電流不穩、電線連接故障等情況,就易自燃,引發火災。電動車一旦著火,只需3分鐘,火焰溫度就能升至1000℃以上,同時散發出大量有毒氣體。

電動車在高層樓道內充電時一旦失火,就直接切斷了居民的逃生通道。前不久,開封一小區一輛電動車在3樓樓道中充電時發生自燃,在樓梯間“煙囪”效應作用下,火勢迅速蔓延,兩三分鐘就從3樓燒到了頂樓17樓。

溫馨提醒:電動車應放在指定區域充電、定期更換電池;嚴禁推車上樓,在家中或樓道中充電;夏天,一般充電6小時至8小時,冬天充電8小時至10小時為宜,不宜過充過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