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花费几千甚至上万的费用,找“专家”高考志愿填报,你怎么看?

大学专业深一度


大家好,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关注高校的人和事。

前两天,山东考生报考郑大最后入学西亚斯学院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主流声音是认为郑大在招生过程中工作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在宣传上有打擦边球的嫌疑,即便不违法,也应该受到指责。也有不少人认为责任主要在考生自己,考二本三本的分数还想上211,上当不能怪别人。

我个人认为此事件中,郑大的责任更大一些。在任何一场信息不对称的博弈活动中,任何一方对信息的隐瞒都会造成另一方的决策失误。在高考这场博弈中,考生在明,因为考生的分数是无法隐瞒的,而高校就是按分数选择考生。高校在暗,考生选择高校,需要考虑和了解的信息很多,任何一个信息不准确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但高校的信息并不透明。比如郑大和西亚斯,两个办学主体都是合法的,但其性质相去甚远,而两者的关系也比较复杂,大多数外行人都会被搞晕。所以,在高考志愿填报中,考生是绝对的弱势群体,高校有义务有责任向学生展示最真实最准确的信息,而考生对高校信息也有强烈的需求。

有需求就有市场,在这种背景下,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吃香就非常合理了。中国高校近3000多所,人所共知的教育部直属高校、211、985、双一流高校只有100多所,其他的则是数量庞大的其他部属高校、地方高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和弱势专业,有的优势专业将来就业说不定并不好,有的虽然是弱势专业但就业完全没问题。可以说,大多数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都存在选择困难,如果有人指点一下,一定会感到豁然开朗。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我认为主要是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学业规划。大部分学生以及家长对高考政策基本都了解,但很多人对个人未来的发展路径不是很清楚,比如应该学什么专业?应该优先选择城市还是大学还是专业?不同的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填报志愿有什么技巧等等。这一层次是目前社会上大多数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正在做的事,这种规划对一个人的成长还是有一定帮助的,所以有收费也很正常。

第二个层次是学校信息咨询。如果家长和学生对个人发展、爱好都很清楚明确,有独立选择高校的能力,那上一种填报指导用处就不大了。他们更需要的是高校内部的详细信息,以及高校在录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变化。比如说某些高校近年来增加了交换生的渠道,或者增加了重点班等特殊的培养渠道。这种信息一般只有在高校招生宣传中才能了解到,而高校招生宣传的范围非常有限,家长和学生很难了解、整合、分析这些信息。一方面,这个层次目前在市场上还比较稀缺,另一方面,这也要求高校要加大招生过程的信息公开,把学校的信息全面全方位地展示出来。

总的来说,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能真正帮助学生用好高考分数,帮助学生把准人生发展入口关,几千、上万的费用并不贵,相比起来,学生一辈子的成功更昂贵。


高校人才真经


我儿子去年高考的,我说下我看法:这之前,对高考填报志愿一窍不通,儿子高考后,我也考虑过找人代选志愿,生活中网上都咨询过,收费价格不等,后来自己尝试着研究了下志愿填报,个人认为在地域,学校和专业这三方面,必须做出取舍是志愿填报的前提。想选好专业(所谓好是指相对容易就业,就业工资高)和喜欢专业 ,就得把地域和学校放在后,毕业想在北上广深热点城市工作,就把地域放首位,学校和专业放其次。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这里也是这样,当然,我说的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这样的,如果在本省第一名就不用操这份心了。以我儿子举例:我河南人 ,儿子文科段位6400不愿意去外省上大学,我就这一个儿了也就没怎么反对(在哪个省上学留那个省工作的可能性相对会大一些),这样地域就是我们省,下面开始选择学校,河南一二名就郑大河大了(部队园校不考虑)按17,16,15三年郑大录取段位至少要4000名以内,这样只能选择河大了 ,河大8000名甚至12000名以内都可以 ,6400名在河大就可以有较多的专业可以选择了。以上只是个人看法,高考报志愿毕竟是件重要事,望三思而后行。


烟灰缸155151654


我是一个高三家长,讲讲我的经历以供参考。

有个朋友,去年她小孩高考后填报志愿时老是说不好填不会填都影响心情满嘴起泡了。所以当我小孩上高三后我就分外上心填志愿的事。

近一年时间我听不同填报志愿培训机构所谓的免费课约4次,当然免费只是个幌子,收费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收费有4千的有7千的有9千的,最离谱的一家说是收一万二,而且每场都有十多个家长报了名缴费(一场就三十来个人报这么多可见这个市场惊人)。

说说他们的套路吧~~ 1,孩子们没日没夜学习,多考一分不知得花多少汗水,可是家如果长不会报志愿就可能浪费孩子十几二十多分甚至更多(是实话); 2,孩子们现在天天学习是没时间了解报考的事,家长如果提前不准备就是不合格(也是实话)。。。。

看到了吧,只要把孩子举的高高的,家长基本都没有免疫力,只有掏钱的份,培训机构就盆满钵满的了。

现在说说要不要花这个钱,我的意见是以下条件符合倆个就花钱没毛病毕竟是为了孩子。

1. 确实没时间的家长。 2. 家里不差钱的家长。 3. 不知道咋学习填志愿家长自己也没能力学习。

但是如果你是差钱的人心疼钱的人自己又有些时间也能学得进的人,这个钱你省下的就是赚到的。 方法是: 网上找些填报志愿的课多看看,买一倆本这方面的书读读,和同学家长们相互间多聊聊多问问,花费也就三五百块,基本家长就能填报志愿了也不比培训机构填的差多少。

最后多嘴一句,妈妈们听培训机构所谓的免费课最好拉上先生去,或者回家后想想商量商量再报那些机构的名也不迟。因为培训机构很会打你软肋的哟😄




二月二我抬头


说说我的经历:我去年也花了3000元给机构帮孩子报志愿,差点把孩子的前程交给别人掌控了,他们无论如何只考虑按合同拿到钱,即只要孩子的志愿按他们报的方案提交确认,不管是几本,学校实力如何,专业喜不喜欢,只要孩子被录取了没脱档就算完成任务,佣金稳到手。他给我提供的两次志愿服务我都不满意,他的院校梯次比较大,为保障被录取,一本最后两校很差,不是孩子喜欢的学校类型和专业,孩子六百多分用这种学校保底太不负责任了。后来我自己深入研究设计自己报的,录取结果非常满意,是孩子喜欢的重点大学和专业,知名度也高,没浪费分数,交机构的钱是浪费了,但兴庆最终我没用他们的方案,否则孩子的血汗辛苦分浪费了。如果当初用他们的方案,第一志愿就被录取了,是某大学的一个分校,高于提档线一分,专业绝对调剂到冷门去了。我建议如果没有想过学校类型或就业方向的、对志愿一无所知的家长且忙不赢学习研究的可以找他们报,非以上因素最好家长和孩子用心去学习研究自己报志愿,自己的前程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踏实呢!


教育问题碰碰对


有的家长花费几千甚至上万的费用,找“专家”高考志愿填报,你怎么看?

有这种现象很正常,原因有下面几种:

一、对大学、专业不了解:

现在总共有近3000所大学、总计506个大学专业!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是不是应该找个“专家”问问看?

二、志愿参考:有部分家长其实已经对目标范围的学校和专业有了一定研究,但是,谁都会想掌握的数据更全面一些,万一“专家”能给一点启发呢?万一“专家”想到一个小众专业,很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呢?

三、逃避责任:填报志愿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后半生的大方向,意义重大。这么重大的决定要自己拿主意,有点承担不住。还不如找个“专家”,不管怎么说,花钱了,“专家”给选定的志愿,将来要是不满意,也好有个埋怨的对像!好过自己愧疚一生。

四、跟风:现在花钱买志愿软件,或者请“专家”填报志愿,在许多地方已经形成风气。别人家都花钱去请人填志愿了,我家里又不至于花不起这个钱,我不花这个钱,会不会对不起孩子?会不会落埋怨?将来会不会后悔?

我建议家长花一年的时间,用来研究孩子高考报志愿的事。

从下面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大学和专业的填报问题:

1、家族人脉:这个要素放在第一条,不解释。

2、确认将来是不是打算出国深造:这对选择学校级别,有影响。

3、确认将来是不是打算考研:有些学校和专业是特别适合考研的,最好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保研率和考研率。

4、对目标专业有一定了解:许多专业的名字从字面看起来,和它实际内容相差万里。

比如,容易被名字带偏了的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根本不是医学类专业,是一个工科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听起来像是计算机类的专业,其实是一个数学类专业。

*“精算数学”——听起来像是数学类专业,实际上是金融类专业,目前特别好就业的专业;

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院校,有截然不同的研究领域

*““交通运输”专业: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侧重于“轨道交通”、大连海事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侧向于“航海技术”、中国民航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侧向于“空中交通管制”。

*“电子工程”专业:复旦大学的电子工程专业属于理科类,毕业后被授予的是理学学士;

上海交通大学的电子工程专业属于工科类,毕业后被授予的是工学学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侧重于气象领域的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本科授予的也是工学学士。

5、了解孩子排名在本省(直辖市)的总排名范围:这个对能上得了什么院校是最决定要素。

6、学习笔记:把想到的东西和学习到的有关院校和专业用笔记在本子上,到选报志愿的时候,可以一家人一起探讨。

我的建议:

选报专业,最重要的是从自己家庭情况和孩子特长作为出发点去选择,才是最好的方式。

所谓的专家,其实也就是对一部分学校和专业比较了解而已。最多,他只是对学校了解。而不可能是对孩子了解多少。

选报专业的时间很紧迫,那个时候很多人去找”专家“,他难有时间去了解你家的家庭背景和孩子的特长方向。

做出对孩子人生起重大作用的选择,完全听信一个不十分了解自家情况、孩子性格、心理特点、特长方向的所谓专家的选择,多少有点不靠谱!

其实,专家几乎就是按计算机程序来选择报考志愿。最多当个参考吧!


蜗牛耍钝刀


做过几年大学招生,经常遇到学生志愿是家长专门花钱找人填报的,说实话,我都想转行去做高考志愿填报了,真的很赚钱啊,报个志愿就花好几千,连单招报专科学校都要找人花钱报名,其实高中志愿填报其实并没有什么难度,只是这一代的家长不懂现在的志愿报名流程,加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怕耽误了孩子,与其说花钱报志愿,倒不如说是花钱买心安。

所谓报高考志愿的专家,无非就是根据孩子的成绩,根据孩子成绩今年的排名,再结合去年的成绩排名对比,从而大致确定符合孩子分数线的一些学校,所谓一冲,二稳,三保,就是根据符合分数段的一些大学的去年的录取成绩,依次排序而已,所谓的好大学其实也就是分高的大学,中国大学那么多谁也不能了解的那么透彻,所以也只能根据分数情况,而在现实中大学之间差个几分的学校,其实也差不到那去。

但是志愿填报的情况,对于对这方面一窍不通的家长和学生的话,还真是找个懂的人给报志愿是比较好的,因为种种愿意,胡乱填报的话真的会把孩子给耽误了。


教育界嘴强砖家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见解帮你解答。

高考志愿填报对于家长以及考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很多家长以及考生可能对于高考志愿填报都不是很了解。而社会上衍生出很多高考填报志愿的机构,高考志愿填报的专家,他们一般收费少则几千块钱,多则上万的费用,到底有没有必要花这个钱呢?



首先存在机构,说明社会市场就有需求。到底有没有必要花费这个钱,不能说没有用,也不能说很有用。如果你不缺钱,认为一切服务都是为了孩子,完全可以去花这个钱找别人帮你服务。如果你条件一般,又不是懒惰,能够上网,会查询信息,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去花费这个费用。

为什么说没必要找“专家”填报志愿呢?

现在是信息社会,任何我们想要了解的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查询。针对于高考志愿填报,很多家长可能担心被假的网站或者信息欺骗。但是我们查询信息一般能够用到的就是各个省市的教育招生网站、阳光高考网、各高校的招生网站。这些网站都是官方网站,都是比较权威的网站,上面公布的信息都是由官方公布的信息,所以一般不会存在虚假的信息。

现在高考填报志愿,很多人可能抱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找“专家”低分填报名校。这种事情的概率越来越小,现在高考录取都是进行平行志愿填报,分数优先原则,除非出现特殊情况,能够钻空子低分上好的学校,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分数的高低进行学校的选择。低分能不能上好的学校,不能说有,但是概率很小,之所以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就是保护考生分数优先原则。

如何填报志愿,如何能够确定被录取。每个省份每年都会给高三毕业生发一本书(填报高考指南)里面是上一年各个高校在本省的最低投档分数线,里面可能没有最低投档名次。我们填报志愿,主要根据的是考生的高考分数、全省排名、招生计划人数、填报高校最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以及排名。现在所有的高校都有本科生招生网站,里面都会公布历年的录取分数线,而且大多数高校还会公布每一个专业的投档分数线。

例如:考生A2018年高考成绩680分,全省理科排名350名,想要填报中国科技大学?

那么查询搜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招生网,找到历年分数线录取,找到自己对应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



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近三年安徽省投档分数线:

找到最近三年的分数线查看最低分、最高分录取。因为每年高考试卷难度不同,那么分数肯定会有上下波动。根据近三年每年录取分数线的最低分,最高分结合省教育院公布的分数段位表,查询到近三年对应的全省排名录取位次。以及每年招生人数的变化是否有影响等因素进行定位。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专业的选择,也是很多家长比较困惑的,这也是很多报考“专家”拿捏家长的软肋。关于专业的了解,就业方向,开设课程大多数信息都可以从各个高校的招生信息网上能够查询到,只要家长与考生多动手了解,一定都能够找到信息。

因此如果你不是一个懒惰的家长,不是一个懒惰的考生,会上网,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与信息检索能力,填报志愿是完全可以自己完成的,不需要“专家”帮忙。很多时候不是花钱不花钱的问题,就怕花钱找到的“专家”还不可靠,害了孩子,靠人不如靠自己。

什么样的家长可能需要“专家”填报志愿的指导?

1、如果你不缺钱,挣钱的能力比花时间找报考志愿信息的时间更金贵。对于时间寸土寸金的珍惜,那么你可以找一个专家帮忙填志愿,这样可以为你省时间。

2、对于填报志愿一窍不通,也不愿意学习,比较懒惰,自己孩子也不愿意学习,又想填报比较好的学校或者专业。那么可以尝试联系下专家,花钱解决问题。

高考志愿的填报从来都不是神秘的事情,家长也不需要过分的紧张。只要前期自己多花时间搜集整理信息,结合自己孩子的高考成绩,然后咨询一下孩子的高三班主任(比较有经验),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一下完全可以填报好高考志愿。而且现在是信息社会,任何信息都可以网上查询到,专家的信息也都是官网查询的,所以家长自己也可以查询。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微谈论


高校专业那些事为你分享高考志愿填报故事。。。。

这个事怎么看?怎么看?怎么看?

我闭着眼睛不看。

家长们花钱,该不该?该。

好不好,好。

怎么评价?我支持又反对。

支持掏钱找专家,反对盲目信专家,专家至是给你参考。。而不是考生命运的主宰者。

专家只是你的导航员,而不是你的导盲犬。

如果自己啥也不知道,就让专家给你指路,,

结果只能-半夜骑瞎马。。。夜半临渊。。

那专家是什么?专家是导航员。。。不是告诉你什么院校好,什么专业合适,

而是把各类客观信息提供给家长,具体怎么选择,全靠家长自己了。

看了本文,很多家长自己就是志愿填报专家,至少对自己孩子应该是,至少知道往那个方向去努力。。

主要一下几个方面吧,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1. 家长填报志愿的个人局限性在哪里?优点在哪里。。。
  2. 该不该给专家掏钱?
  3. 作为家长,需要提前知道什么,院校?专业?就业?城市?,小孩成绩和报考关系。。。
  4. 假如家长不愿意掏钱,那自己如何指导自己孩子填报志愿。。
  5. 家长什么时候了解高校,志愿比较好。。。
  6. 建议。

家长自己志愿填报,局限性在哪里,优点在哪里?

现在比20年前好多了,那个时候所有渠道就是报纸。书籍。。。所以你想了解一点信息,几乎难于上青天。。。所以那个时间,绝大多数家长和考生都是一抹黑。



1998年时候,你知道上海财经大学分数非常高?金融是收分最高的专业,电子计算机是热门专业,化学,材料是冷门专业?你知道全国多少重点大学?谁是省属?谁是部属?谁就业好 谁就业差?

你知道么。反正当时我不知道。

因为我没文化,但是很多人就已经知道了。。否则不会两财一贸热门几十年。。

但是我现在知道了。因为我关注高考20年,我是985本硕。我经历过大学,经历过研究生,而且一直关注这个事情。

所以对大学,专业不能说门门清,至少知道该怎么去学习,去了解,去去伪存真。。


那那些家长知道?

城市的高知家庭都知道。。父母是大学毕业生的基本都知道。。。。至少知道那些是重点大学,那些大学就业好,那些是体制内院校,那些是冷门院校。。。。而农村的基本一抹黑。

以为考上重点大学就立刻变成社会经验。。。

错。

错。

错。

任何时候,行业都比院校重要。。除非你把大学当跳板,自己有能力转行。

家长的缺点:家长的文化程度决定了自己的眼光。。

没上过大学的家长面对什么财务管理,电子科技,计算机,金融学,生物,机械。。。心里完全没有一点感觉:字都认识,不知道啥意思。。。

农民家长就知道:别上农业大学,别学农林牧鱼,咱农民孩子上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以为上了大学还是种地。。

医生家长:学医辛苦啊。。。告诉大家:千万别学医,其实医学世家最多了。。

金融家长:孩子学金融有前途。。。

公务员家长:孩子报考这些专业。。好考公务员,咱有关系,咱家亲戚几十个副处级。。

爱因斯坦:孩子 学物理有前途,老爸罩着你,怕啥,结果他孩子学了水利。他大骂没前途(爱因斯坦忘了自己当年物理毕业找不到工作)。。最后他儿子也是著名水利学家。。

更多的家长是听名字:211/985,什么信息管理 航空航天大学,工商管理。干部学院,科技大学 ,理工大学。。。就报报报

优点呢。

是自己主观上不会去坑孩子。但是自己的学历,见识 眼光各方面决定了很可能自己又害了孩子。。。

比如郑州大学,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管理学院这个事情。。

如果家长仔细阅读当年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历年招生分数,就不会520分想拿郑州大学毕业证的趣事了。。



山东2016,郑州大学录取分数是608分。。通信是612。

西亚斯也办学快20年了。。。

专家该不该收钱?

专家付出了劳动,拿点辛苦费未尝不可。。。当然你一下子给几万,那说明家长交智商费了。又不是给你弄到名校去,值不了这么多钱。。具体该多少。。家长心里自己判断吧。

当然可能几万块在有些人眼里和几块钱没啥区别。。

家长在志愿方面应该怎么做。。。?

任何事都不要临时抱佛脚。。。一定要长期关注,才能知道信息的真真假假。。。

好比,你不在一个领域内工作十年。里面的门道你摸不清。。。。

甚至很多意见是完全相反的。有的专家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界,有专家说生物就是大坑,清华北大都找不到工作。。。

作为家长。。你怎么判断?

如果家长从事过生物相关领域,那肯定很清楚,但是绝大多数都不从事生物工作,那该怎么去判断?

同样,计算机,电子,金融,材料 化学,机械,临床医学。。。。各类专业都有完全相反的意见。。

百度就业率 各个专业都是99%...

其中多少坑,多少泪?

现在我告诉家长一个绝招:看大学收分最高的专业。。研究生报考最扎堆的肯定是好专业。。。。(2000年,北大清华不少状元学生物事,就是典型)。

而北大光华历来的状元云集地,,当时他们却不知道。。



家长需要的是长期关注。。。孩子上大一,就要开始关注,至少高三就要关注。。。你在这个圈子混一年。。。你就知道很多坑,很多真真假假。。

有的专家是自己不懂,有的专家是屁股坐歪了。。。。。你自己要对专家有个判断。。。。

生物卷教授绝对不会说自己专业找不到工作。。

施一公院士这个就是典型的屁股坐歪了。。。

他站在生物教授的立场说话了。。。。

关注的很多信息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你。。。不懂了可以问,悟空问答就是让你问的。。

家长如何指导自己孩子填报志愿。。。

高中大概知道孩子平时成绩后,就重点关注相关院校。。。

没事看相关院校新闻,看头条,微信号。。

论坛讨论。。。。。。。

对学校的基本大概录取分数做到心里有数。。。

这些都是潜移默化。。。见得多了。就知道实际情况了。。

比如说上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冷门也有前途的。

其实完全不了解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根本没和清华大学学生打过交道。。。。

没混过未名湖,一塌糊涂,两全其美,水木清华,水木社区,这些著名的论坛都多去混混。。你就了解清华北大学生在想什么。。

比如专业。看清华大学转专业情况,就知道啥是好专业,啥是不好的专业了。。

清华大学学生不笨吧。都转去学金融,电子,电气,临床医学。

比如临床收5个,报名21个。

计算机收44,报名63。

金融17,报名31

而工程物力,生物,机械,材料,化学,根本就没人。。基本都是0



高考分数出来后,怎么指导。。

根据排名,迅速定位到10家院校。

分为勉强上线,稳上线,上线可以上好专业的院校。。

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相关院校至少3年的专业录取成绩 ,录取排名。。。。

然后基本心里就有数了。孩子是本科就业,是继续读研。。。孩子毕业后在哪里工作。。

这些都要规划。。

结合家长自己意愿,去沿海?京上广?,西部。

很多家长把孩子养给了美国人。。。自己在中国孤苦伶仃。。。

也有很多家长把儿子养成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

这些都要规划。。。。。

当然这些繁琐的工作,呢可以找专家来帮你,但是你是心里有数,专家只是跑腿的。。。。。


就说这么多吧。。。。。



高校专业那些事


高考填报志愿,确实是件很重要的事,有时候甚至比高考分数本身还重要,因为它和孩子未来的职业道路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家长重视是必然的。

但是,志愿填报的专业性及客观因素,使得人们对于自己填报没有把握,这才导致了专家的出现。

第一,信息的不对等,让家长及学生缺乏事前学习。

人们一直认为,填报志愿,是需要高考分数的,“高分=好大学”的模糊想法,让人们把所有重心都在提高分数上,所以,在高考之前,很少有家长去研究这些问题。

另外,各学校只关心高考前的备考,关注高考成绩,而志愿填报是各家长自己的事,所以没有学校或机构提前向家长科普关于填报志愿的知识。

家长的一无所知,这就给了志愿填报专家们将此事商业化的机会。

第二,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短。

一般高考分数的公布时间是6月23号,而本一志愿填报的时间只有4天或5天(可能各省不太一样)。

这时,估计除了各省的状元榜眼们,可以全国学校随便挑,不用着急外,其他的考生在短暂的悲喜后,都要立即投入精力到“报志愿”大潮中去。

但是,粗略估计,我国目前本一院校大约有400多个,专业有500多个,那么,让每个考生或家长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短短四五天内,挑出符合自己分数的学校,及专业,还要考虑到各学校的综合实力,地域的差异,以及以后的就业问题等等,只是听听,可能一些家长的头就大了,“还是交给专家吧,花点儿钱省心”。

第三,各高校的退档现象,也导致人们心有顾虑。

现在,各高校录取时,都是按1:1.2的比率先提档,就是说,学校要招10个人,但是他会从提走报考该校的学生中,提走12人的档案。

然后根据学生所填报的志愿信息进行录取,最后退回不符合录取的2人,这就造成了“志愿报空”,就是说,该学生尽管有高分,但是没有被大学录取。

当然,以后还有补录的机会,但是,适合自己的选择就少多了。

因此,基于此种情况,人们宁愿多花点钱,也不想让孩子的辛苦,付诸东流。

由此可见,高考填报志愿,的确有它的市场需求。至于价钱的高低,就看各“专家”自卖自夸的本事了。

其实,对于没钱的家长,可以提前做准备。

虽然说,报志愿是个比较专业的活,但是,对于经历过此劫的家长或大学生们来说,多少都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套路,所以,提前多找人了解学习,也能找到门路。


罗敷讲中高考英语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了,离高考还有一个月,高考完后最重要的就是填报志愿了,毕竟七分考三分报。那么,需不需要花费几千甚至上万的费用来找专家填报呢?

叶秋觉得,不管是否找专家填报,家长都应该自己详细了解填报流程,比如平行志愿怎么填,有什么选择,对孩子想报的学校和专业做到心中有数,为什么呢?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孩子的命运也一样,如果自己对这个事情都不熟悉,都不伤心的话,你怎么能判断专家报的好坏,如何来保证专家不是应付差事呢?

所以,不管是否找专家填报,一定保证自己心中有数,一个老板如果对员工做的事都不了解的话,如何来衡量员工做的好坏。有些家长因为忙,所以完全交给专家,觉得专家专业,肯定没问题,这其实是对孩子不负责。专家都需要签合同的,要保证孩子不滑档,那么他的保底院校会不会比较保守,冲的的时候要冲个好学校,会不会冲进去后分数不占优势,最后进了冷门专业。很多问题都需要考虑,如果家长放手不管的话,这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不是说你花了钱就是对孩子负责。


现在关于平行志愿,网上的资料很多,一看就明白,家长要掌握的就是某个学校某个专业,前几年在本省的位次是多少(位次比分数重要,分数可能每年都会变,但录取位次基本上会保持稳定),这个如果嫌麻烦,淘宝上买个软件就行了,当年我侄子报考的时候就买了个账号,七八个人用同一个账号,好像十块还是二十。里面你点开一个学校的专业都有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填报的时候心理就有数了。

家长还需要掌握的是对孩子想报考的专业有所了解,比如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哪些学校的该专业比较好,比如电子类的除了名校两电一邮就很好,比如财经类的,除了综合院校,两财一贸就很好,五所财经类211就很好,东财江财虽然不是211但也不错,比如建筑类的老八所最好。查阅某个专业哪些学校比较好,可以看该专业所属的一级学科排名,教育部组织的第四次学科评估最权威,百度一下就知道了,比如计算机最好的是清华北大浙大国防科大。比如下图就是第四次计算机评估结果,同一等级排名不分先后,以学校学科代码排序。

这样,如果家长对学校还有专业有所了解后,就可以事先按照孩子成绩,选一些学校和专业,提前了解,报考的时候就不会抓瞎了,平行志愿一般是冲稳保,冲的时候要保证冲进去的最差专业自己也能接受,压分进校其实最不可取,看起来分数没浪费,其实上的可能是该校最差最冷门的专业,就业就是个大难题。一定保证冲进去后专业自己能够接受,稳保也有自己的原则。

所以,叶秋觉得不管是否让专家填报志愿取决于个人,但重要的是家长自己应该对填报先熟悉起来,不然,把命运完全交给别人,看起来是花了钱其实却是对孩子的不负责。自己先熟悉了既可以自己填报,专家填报的时候也可以提自己的意见,不是更保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