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一句詩是什麼?為什麼喜歡它?

飛過海3573023


談到詩歌,我就不由得想到曾經那些詩歌盛行的時代。從唐宋時期的興盛繁榮,到近代的流派迭出、百家爭鳴,從李白、杜甫、陸游、白居易……,到徐志摩、戴望舒、余光中、海子……。那些膾炙人口、歷久雋永的作品,永遠讓人流連忘返、欲罷不能。雖然現在讀詩的人少了,寫歌的人也少了。但詩歌永遠是中國文化和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歷史意義,而且還承載著不同年代人們的記憶和青春。那麼,說到最喜歡的一首或者一句詩,個人最喜歡的還是要屬顧城的《門前》:

我多麼希望,有一個門口

早晨,陽光照在草上

我們站著

扶著自己的門扇

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有門,不用開開

是我們的,就十分美好

早晨,黑夜還要流浪

我們把六絃琴交給他

我們不走了

我們需要土地

需要永不毀滅的土地

我們要乘著它

度過一生

土地是粗糙的,有時狹隘

然而,它有歷史

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

一份露水和早晨

我們愛土地

我們站著

用木鞋挖著泥土

門也曬熱了

我們輕輕靠著,十分美好

牆後的草

不會再長大了

它只用指尖,觸了觸陽光

這是顧城在1982年完成的一首詩作。詩人用彷彿是孩童的視角和語氣,以及簡單直白的遣詞用句,描繪了一幅純真美好的景象,充滿了小清新的味道,也表達了作者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美好愛情的希冀。可惜的是,十數年之後,顧城卻在新西蘭隱居期間因婚變而將妻子砍傷不治身亡,自己也選擇了自縊離世,年僅37歲。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以這種方式隕落,不得不讓人唏噓和可惜。

在生活節奏飛快、壓力巨大的今天,在忙碌之餘,每當讀到此詩,眼前就會出現一幅美好的畫面,門前風兒輕拂,草兒輕晃,一縷溫暖的陽光照在其上,心頭的陰霾就能一下子豁然開朗。如果說車裡是男人緩解壓力的避風港,那麼這首詩就是我舒緩情緒的烏托邦。






圍觀經濟學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杜甫《春日憶李白》

幾年前聽到過一首民謠,馬頔在《南山南》裡寫到: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後來被張磊在某檔綜藝節目上翻唱後紅極一時,我一直覺得馬頔和杜甫的表現手法簡直如出一轍。

分開來看,“渭北”和“江東”都只是用來交代方位的詞,“春天樹”和“日暮雲”也只是平實敘出,沒有任何修飾描繪,並沒有什麼奇特之處。但經過作者簡單重組,句式對偶、工整,產生奇妙、緊密的聯繫。看似平淡,實則每個字都千錘百煉,語言非常樸素,但樹和雲頓時都被賦予了深重的感情。

杜甫在渭北思念江東的李白時,李白也在江東思念渭北的杜甫。杜甫極目望向南邊,只有日暮下的雲彩;李白翹首眺望北國,惟見遠處樹色。離別之恨,相思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全詩如下: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前面四句,杜甫對李白是讚揚備至,贊他冠絕當代、卓異不凡,詩篇奇偉瑰麗、出塵拔俗、無人可比。此四句筆力峻拔,熱情洋溢。杜甫對李白的崇拜跟現在瘋狂追星的人比起來,怕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琵琶魚A


若以言情而言,比較喜歡宋代朱淑真的《元夜》中那句:但願暫成人繾綣,不仿常任月朦朧。在元宵夜情人幽會,只管纏綿悱惻,其它的顧不上,這是一種非常真實的寫照。封建時代兩情相悅是不被社會所公允的,借元宵節幽會訴說相思之苦,只恨時間太短,但春宵一刻值千金,珍惜再珍惜。而宋代所經歷的外族入侵又使得國破家殘,朝庭偏安一隅,而百姓生計日艱,詩句裡又透出一種淡淡的憂傷,這種在家國艱難困苦的歲月中得到的享受怎麼不期望“不仿常任月朦朧”更長久呢,這是一份彌足珍貴的情意,這是一種對人生無可奈何發出的真情呼喚。這個世界可以不要繁華如夢,可以不爭利益巨大,更可以放棄名利地位,但唯有“情”不能放下,若情可以放下,我不知道我的世界裡還有什麼可以留戀?全詩如下:

火樹銀花觸月紅,

揭天鼓吹鬧春風。

新歡入手愁忙裡,

舊事驚心憶夢中。

但願暫成人繾綣,

不仿常任月朦朧。

賞燈那得功夫醉,

未必明年此會同。


zjfaaa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詩。

在外求學之際,學習到蘇軾所寫的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心中有頗多感觸。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弟弟蘇澈在中秋夜的思念之情。巧妙的利用了月亮的陰晴圓缺,將自然和社會融合在了一起。

其中,在這首詩中,我最喜歡就是這句“但原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亮有陰晴圓缺,世上的事難以十合十美。但是,只要親人健康長在,即使相隔千里,心意相通,也能共賞這輪明月。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為了生活而和家人兩地分居,相隔千里,希望我們也能夠“但願人長,千里共嬋娟。”


悅爾怡嘉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朝李紳寫的,婦孺皆知,連幼園的小朋友都張口即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全文是〞鋤禾日當午,汗滴和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每當在餐桌上看到孩子們碗裡剩菜剩飯,就想起這首詩來,隨口朗誦出來,孩子們也樂意接受。

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否定傳統文化,說明他心無點墨,心思整天想著紙醉金迷,金錢和色慾上去了,胡言亂語。自已走上迷途。

李紳這首詩千古流傳,具有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也是一代傳一代的警世名言。


娛樂刀鋒A


詩句: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原因:心靈自由、自我實現。


狂想的蘆葦1


仙風道骨,寧霸不俗。

因為這是我自編的座右銘。


三容7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痴情de淚


心有萬重溝壑,哪懼波浪千層。



瞌睡就睡覺啊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代·文天祥《過零丁洋》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