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魅族成为国企?

余荣志


5月2日,多家第三方查询工具显示,魅族股权出现变动,创始人黄章的持股比例由51.96%降低至49.08%,同时,具有珠海国资背景的珠海虹华新动能股权投资基金持股50.92%,取代黄章成为大股东。

但魅族随后对这一变动予以否认,表示黄章仍为魅族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5月4日下午,黄章在论坛回应网友表示,“如果可以选择,我不想做大股东,太累”。另一份由媒体露出的公司章程材料显示,黄章持股降低至49.08%信息为真,不过珠海虹华并非绝对大股东,仅持股2.08%。

从魅族引入国有资本就能看得出,魅族已经不行了,其它资本家已经不看好魅族。从这几年的报表来看,魅族先和高通撕,后为了一改魅族之前的“文艺”风格,以及魅蓝手机带来的低端机形象,直接把魅族定位“高端商务”的形象。17年引入cso杨柘,杨柘曾担任三星高端商务机W系列和华为mate系列的营销工作,并为华为确立“君子如兰,爵士人生”等宣传语。

伴随杨柘的入职,黄章将魅族重新分为魅族、魅蓝、flyme三个部门,魅族由杨柘负责,李楠掌管魅蓝。由于这次生硬的拆分为日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pro7的失败,导致白永祥离职,魅族15发布前夕,魅族文创总监发文,公开批判杨柘,认为他没有能力带领魅族走出困境,并进一步疑似发生肢体冲突。最终这一场内讧以文创总监被开除而结束,表面看黄章这是在维护杨柘,在随后的几个月杨柘也悄然离职,魅族并未承认这一信息。

进入18年后,一向风平浪静的flyme部门也开始出现动荡,在杨颜带动下flyme部门形成“只关注业务,远离人事斗争”,在17年下半年,魅族遇到经济困难,开始变相降低薪资、年终奖。公司营收压力开始向flyme部门转移,“能利用的广告位,都用上了,甚至日历里面都插广告”。然而让flyme部门感到压力的是,作为一个手机系统,flyme活跃度与手机的销量密切相关,前一年手机销量下滑,到2018年,Flyme的月活用户开始出现明显下降,原本有4000多万,6、7月的时候就只有3000万左右,而且还在降。后微博上疑似魅族工程师洪汉生回复称“oppo和vivo以两倍年薪挖走了至少三分之二的人”。2018年得最后一天,杨颜宣布卸任flyme事业部总裁,将由副总裁接任。

过去这几年,反复出现在媒体面前的几位高管,除了李楠,其它已经全部离职,然而今年5月份,天眼查显示李楠已经从魅族科技的主要人员中被移出,至于他的去留也不得而知。魅族这里面反复的折腾,导致魅族如今不得不引入国有资本喘口气,只是,在市场日趋严峻的形势下,魅族还能守得住吗?



SAT生活


作为一名魅族手机的支持者,手持魅族15来回答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1、魅族成为国企首先上对于自身发展是有益的,目前魅族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说实话已经不复当年之勇,现在最多也就算个二线品牌,此举相当于抬了魅族一手,众所周知,国资背景 代表着雄厚的资本实力,魅族现在营销、产能等方面已经远落后于友商,这点不可否认,如果此事成真,对魅族是一件幸事,至少魅族有了再次崛起的资本;2、再说说魅族本身,老板是个做产品的好手,但是管理一塌糊涂,让出大股东,相信老板还是有很大话语权的,今后就将自己的话语权多多呈现在产品上,管理他真的不擅长,他也不是操心的人,就适合好好打磨产品。这样他心里压力也小,魅族的管理相信也能更上一个台阶;3、现在各种投资已经不看好魅族,15年阿里曾经注资魅族,但是在最新的股东里面已经消失,说明已经退出,阿里能代表广大资本对魅族本身的看法,国资注入也是魅族的强心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资本实力将会显现;4、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国资注入的魅族也能在竞争中站定一定先机,前段时间爆出flyme工程师大量被挖走,再往前管理层内斗,想必也都有所耳闻,此次之后,魅族至少短时间内不会裁员,员工工作情绪也会平稳,将会迎来稳定发展的时间,甚至有可能吸引更多人才;5、魅族此次国资注入,肯定会有所动作,怎么变动也好,魅族都需要尝试,要不然真就晚了,这应该是魅族的一次绝好机会。


sunnymancool


魅族科技也曾有经历过辉煌岁月,从音频设备到智能手机等,其基于Android开发出的Flyme系统在国内一种定制系统中绝对是可圈可点的,简洁、流畅、易用。但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各类报道大家应该都看到过,客观事实上魅族确在走下坡路……

就其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有注资方投资魅族也不失为一种良好局面。希望魅族重整旗鼓,实现新发展,同时为智能手机及其周边市场注入新活力!


醒來之後101歲了


如果是真正的国企,应该做军用通迅工具。但可能是旁国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