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运动员要把运动饮料吐掉?里头其实隐藏着秘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一个奇怪的现象?

很多运动员都喜欢在场边吐口水,确切的来说他们习惯性把饮料"吨吨吨"的灌进嘴里,然后漱一漱再吐出来。

为什么运动员要把运动饮料吐掉?里头其实隐藏着秘密!

为什么喝水不好好补充水分,反而是要把它们吐出来呢?

是因为剧烈运动后,口腔内的唾液浓稠,直接喝水容易积痰?

还是怕喝水后胃里的水涨感会影响发挥?或是担心消化导致流经运动系统的血液供给减少?

其实都对。

那么新问题又来了,既然运动员中场休息时根本不喝水,为什么还要先灌一波运动饮料呢?

为什么运动员要把运动饮料吐掉?里头其实隐藏着秘密!

这个问题其实也有个科学的解释。

有研究表明,用糖水漱口可以刺激运动员的主要运动皮质区,有效增强他们的运动表现。

他们称这个现象为"The gargle effect",这已经是个行之有年的一个方法了。

根据研究显示,葡萄糖被认为是人类的"意志力来源",随着意志力持续减弱,葡萄糖的消耗量也会随之增加,最后无法提供足够的意志力能量。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当大脑发现可用能量减少时,它便会有些紧张——如果出现能量不足怎么办?和银行一样,它也会决定不再支出,决心保存资源。

它会削减能量预算,不再支出所有的能量。

为什么运动员要把运动饮料吐掉?里头其实隐藏着秘密!

第一项要削减的开支是什么?对了,就是自控。因为,自控是所有大脑活动中耗能极高的一项。

而此时漱口水里的糖分可以刺激你口腔感觉受器,让它传递讯息到脑部中枢的神经系统,让你的大脑误以为马上就会有食物进来你的消化系统了,就像企业即将收到融资一样。

为什么运动员要把运动饮料吐掉?里头其实隐藏着秘密!

此时你的大脑会调整能量预算方案,为身体提供更多能量,使得运动员可以继续在赛场上保持专注。

在热门节目《荒野求生》中,也曾提到类似的事例——露营的时候放一颗硬糖在口袋里,万一有紧急情况,感觉自己快撑不住的时候含几秒钟再放回去,就会有体力补充上来,一颗糖可以这样反复用几十次,直到身体储能撑不住为止。

但是有个关键点前面没有提及,你必须先消耗掉你的体力或意志力,之后摄入的糖分才会带来改变,因为这个行为并不是真的补充了体力或意志力,只不过是在暗示你的大脑——虽然你的银行卡里没钱了,但是你的股市里还有余额呢,这不是你的极限,你还能再坚持一下

因此,当你遇到意志力或体力锐减却仍需坚持时,试试含块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