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导致女性不愿意生二胎?

前不久,法国总统马克龙一番关于“没文化才多生娃”的言论激起了很多高知妈妈纷纷晒出全家照。我国刚出台的“求职不许询问婚育情况”、“不得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等一系列举措,则试图从制度上缓解职业与生育的冲突。但这一制度并不能解决矛盾,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确会使得生育成为一种压力。

虽然马克龙的话有点极端,但普遍的事实是,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伴随生育率的下降。早在几十年前,日本学者就提出, 1970年代以后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更多女性选择外出工作(尤其是专业性工作),这成为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的重要因素。除了价值观的改变,更长的教育实践和更好的就业机会,很可能会推迟女性结婚、生育的时间。

是什么导致女性不愿意生二胎?

从宏观来看,人类延续的先决条件是人口的绵绵不息,生还是不生,不是个问题,大众相信有孩子是幸福的,没孩子是凄凉的、是自私的。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类的基本需求和行为动机是生存和繁衍。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繁育后代是人类发展的必要阶段,成年人到了这个阶段会自然产生生育感,生儿育女、关心后代,即便自己没有生育,也会通过关心、教育和指导下一代而产生生育感;如果没有形成完善的生育感,则会带来在人生最后阶段的绝望感。还有观点认为,生育帮助人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感。恐惧管理理论认为,人类独有的高级意识功能使得我们知晓自己终将死亡,并产生深深的恐惧,死亡恐惧是人类动机的核心源泉,已有研究发现,孩子是缓解个体死亡焦虑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死亡恐惧的凸显下,个体的生育意愿更强,也更关心家族中的年幼者。

对于很多女性、很多家庭来说,生还是不生,这的确是个问题。幸福的比较理论认为,幸福感来源于自己目前实际的生活状况与个体所认同的价值观与目标之间的比较。比较的标准包括他人、过去、理想中的状态、主观设定的目标等,是否将儿女绕膝评价为现世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观念。对欧洲人口转型的研究指出,人们更为看重的个人价值和自身自由,是影响生育一个因素。生育权也是一种个人选择,受到个人意志的左右。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自主、关系和能力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成家立业是满足了自主的需求,生儿育女满足了人们的关系需要,作为父母的效能感体现个人能力。但同时,儿女也会妨碍父母的自主自由,与儿女的矛盾、由于育儿产生的其他社会矛盾都可能影响社会关系,做父母常会力不从心,这些牵绊都会成为不要孩子的筹码。

个人的生育观除了受到文化、社会、家庭、社会角色、经济水平、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也会随着身份和年龄的发展而变化。比如,有研究指出,当女性感到生育受到限制(比如离理想的生育年龄越来越近),生育意愿就会越强烈。但丈夫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催促,反而会让女性产生逆反心理。人们总是期望在做某件事情时能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而当个体感到他的任何自由行为被禁止或威胁时,就会出现心理阻抗。当自由决定的权利被剥夺的威胁越大时,所产生的心理阻抗也越大,其他选项(不生孩子)的吸引力就会越大。


是什么导致女性不愿意生二胎?

二胎开放之后,生不生二胎又成了新的问题。一项对已育妇女生育意愿调查显示,对二胎生育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本人对生育二胎的喜好程度、丈夫对生育二胎的支持程度、政府对生育二胎的支持力度、家庭对二孩照看问题妥善解决程度、家庭对二孩抚养教育的经济承受程度等,其中最大的影响是丈夫对二胎的态度和家庭对照管的支持。比较投入和回报,也是权衡生不生的关键,这不仅包括经济、实际的投入回报,还包括情感的投入回报。对生育二孩意愿的调查显示,与还没有生育的父母相比,已生育的二孩父母,意愿更多出自于主观的情感诉求。

生孩子会给女性带来压力,不生孩子同样也会给女性带来压力。对于没有子女的夫妻而言,除了少数自愿选择不要小孩之外,大部分是被动的——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生育。在我国,每八对夫妻中就有一对不能生育。不能生育不仅对于家庭会造成影响,对夫妻双方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都会造成影响。相比于丈夫,不能生育对于妻子的影响更大,也因而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

学术期刊PsyCh Journal 最近发表了一项国内研究,指出了不孕压力给不能生育的女性造成的心理影响。研究者们采访了286名正在接受生育治疗的不孕女性。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不孕造成的最大压力来自于对于成为父母的渴望,其次是对于“无孩”生活的抗拒与排斥,社会压力和关系压力再次之,而与性有关的担忧则排在最后。这五方面的压力都对女性的心理健康造成显著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对“无孩”生活的排斥,其次是社会压力和关系压力。换句话来说,对“无孩”的恐惧,因为没有孩子而受到的社会压力和对夫妻关系影响的压力,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最大。这种担心也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生育压力的确会影响婚姻关系。但另一方面,婚姻关系的满意程度也能缓解由于生育压力给妻子带来的心理影响。

泰戈尔说:只有奉献生命,才能得到生命。生育意味着长时间的投入、甚至不计回报,生或不生,不仅仅是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