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在凡间的天书:神秘的东方中华文明探源

探究未知的事物,获知背后的真相,是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本能,也是人类之所以为高级智慧生命的根本原因。纵观人类历史,几乎每次人类思想的大爆炸,每次深刻的社会变革,都是从对宇宙和生命的深思开始的。

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家百子,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学家,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艺术家,一直到现代令人仰望的那些科学大师们,无不如此。

我们越是深入微观世界就越体会到现代物理学家与东方神秘主义者多么相似

遗失在凡间的天书:神秘的东方中华文明探源

美国物理学家、系统论专家卡普拉,在其著作《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中提到:

现代物理学的概念与东方宗教哲学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具有惊人的平行之处,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之间的相似性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我们将会碰到许多论述,几乎无法区别它们究竟是物理学家还是东方神秘主义者说的。我们越是深入微观世界就越体会到现代物理学家与东方神秘主义者多么相似,他们把世界看成是由不可分割、相互作用、永远运动的各部分构成的系统,而人则是其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在东方传统中的哲学思想与量子力学的哲学本质之间有着某种确定的联系,东方神秘主义者所考虑的是对实在的直接经验,它不仅超越智力的思维而且超越感官的知觉。当代量子力学权威惠勒说:“要到中国寻找东方神秘主义,挽救西方科学的没落。”

遗失在凡间的天书:神秘的东方中华文明探源

宇宙如何演化而来?将来会怎样?

西方现代科学凭借仪器和技术的进步,将观察的范围拓展到广袤的宇宙星际,拓展到肉眼无法看见的微生物及分子、原子,甚至亚原子结构,从理性思辩和实证的角度,提出许许多多的理论和假说,但这些问题至今仍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以道、佛、儒、中医等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从一开始就笼罩了一层神秘主义色彩,无论其静坐、冥想、禅修等特殊的实践方法,还是其万物有灵、因果报应、阴阳五行等整套的理论体系,都与西方科学格格不入,因而在科学兴起的年代里备受批驳。

许多人认为东方文化都是编造的、虚妄的、迷信的、落后的,是古人的幻想,是无稽之谈,这实际上是偏颇、武断、主观的看法。

任何幻想都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神话、传说其实都是人类先民口述的远古历史,只是在漫长的流传中被变形,成为了神话传说,但它所记述的事件,有很多是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基本事实。只有对神话传说有比较客观的认识,才能对中华古老的神秘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以中医为例,尽管她的理论至今无法用科学真正地进行解释,但在几千年的生活实践中,它的有效性已经被无数个事实所证明。药学家屠呦呦利用中医古籍上的记载,成功地提取了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青蒿素,她在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同时,也再次向全世界证明中医的真实有效。

当然,单凭这些就想让现代科学教育出来的人们顺利接受东方文化,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从源头上揭开中华文明神秘的面纱,如何用现代科学的知识来解读她的真正内涵,进而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唯一正确的方法。

回顾历史,在宇宙来源和生命奥秘的问题上,中华文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尽管这个探索的过程本身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色彩。

在古代中国,探索宇宙、生命奥秘的方法有:

一、从古籍中寻找,引经据典成为一种时尚;二、跟现代的科学相似,从生活实践中寻找,儒家的格物致知便属于这种方法;三、此方法最令人费解,即通过静坐、冥想、禅修等特殊方式来获得。中华神秘主义认为,当心灵处于绝对的静寂时,便能够与万物的本源沟通,从中获取超人的智慧。

而事实上,东方神秘主义最重要的探索方法,恰恰就是这第三种自内向外的方法。据说最早写出道经、佛经的先圣,正是通过静坐、冥想方法,获知宇宙和生命的奥秘。

宇宙万物的来源

在解释宇宙万物的来源时,东方神秘主义提出了“道”和“气”(或元气)的概念。宇宙万物最初都从混沌宇宙的“气”中衍生出来,先天之气即为“炁”,可解释为能量。

即,宇宙万物本不存在,都是混沌宇宙中的能量慢慢演化过来的,这种能量至今依然存在,这种演化至今也依然在进行。

汉代王充提出“元气自然论”,说万物和人都是“因气而生,相类相产”的;

宋代张载提出“太虚即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耳”;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宇宙万物始于虚空,因为“道”而演化出最简单的粒子,然后衍生出更复杂的粒子,最终演化为万物;

佛经《入楞伽经》:“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流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即,藏识海(即虚空能量海)才是宇宙的本体,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不过是风缘引起的海上波涛,万物都是“无中生有”变出来的,这些说法,都是东方文明对宇宙成因的典型表达。

遗失在凡间的天书:神秘的东方中华文明探源

宇宙万物的演变

而“气”为什么能演化为宇宙万物呢?佛经的解释是因为“风”的缘故,这所谓的“风”,即各种意识、各种“妄念”,它使得平静的藏识海起了波澜,使得虚空能量转化成物质实在。

道家则将这原因解释为“道”,所谓的“道”,即各种规则、各种关系,它起到了组织者和粘合剂的作用,让虚空能量不断地“无中生有”,演化出最小的粒子;又让小粒子按照“道”的规则,继续组合,从而演化出宏观世界,并产生特定的运行轨迹。

《道德经》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可解读为四点含义

一、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二、道是万物运行的原动力;三、道是自然的法则和规律;四、道是人们生活所应遵循的准则。

五体启示录认为,“道”并非是物质实在,而是某种关系,某种规则,或者说成是某种信息,是混沌能量之所以能转化为物质实在,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之所以能有序运行的根本原因。

遗失在凡间的天书

《河图洛书》这一无字天书,将宇宙天体的运动规律及其在无限时空序列中运行产生的天象蕴涵在直观简明的图形中,使宇宙中任何一个星球的智慧体都能无障碍地接受它的信息。

聪明的华夏先民,在《河图洛书》的启示下,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思维观,形成了万物负阴抱阳、阴阳对立统一、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五行相生相克的辩证唯物观。

遗失在凡间的天书:神秘的东方中华文明探源

这种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融入由《河图洛书》导出的太极、八卦及《易经》中,影响并渗透到中国整个文化体系的儒、道、医、音乐、建筑、天文、数学、占卜、命相等等之中。

孕育了古代诸子百家等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华夏文化,蕴涵了巨大的科学价值。

感谢支持与关注!《五体启示录》即将正式发布,带你进入全新领域。

最新更新,我们刚刚开通了圈子,欢迎您的加入。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