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版“生門”! 二胎媽媽遭遇致命三重關,醫院四科聯動保母子平安

紀錄片《生門》中的種種分娩險情,震撼了眾人。而近日,鎮江版的“生門”,就在江大附院的手術室內真實上演。中央性前置胎盤、瘢痕妊娠、植入性胎盤侵及膀胱,二胎產婦小然(化名),不幸遭遇了致命三重險。

8日,記者從江大附院瞭解到,萬幸的是,術中輸血4000多毫升,該院產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新生兒科四科聯動,歷時3個多小時的驚險救治,最終換得“母子平安”。

真实版“生门”!  二胎妈妈遭遇致命三重关,医院四科联动保母子平安

高危產科門診裡的重點關照對象

28歲的小然來自揚中,去年順利懷上了二胎。孕早期在當地醫院做B超提示雙胎妊娠,2月餘查B超證實只有一胎存活,並診斷為中央性前置胎盤、瘢痕妊娠,基於這一情況,醫生當即建議她轉往鎮江江大附院進一步檢查治療。

江大附院產科主任趙小蘇每週五的高危產科門診,一直是“門庭若市”。接診到小然時,趙主任十分重視。“這名產婦來找我的時候已經是孕中期了,如果是早期,那麼可以考慮終止妊娠,但已經是中期了,我們就只能盡最大努力做好全過程的監護。

在後續的產檢中,小然一直是趙主任的重點關照對象。“要嚴格控制飲食,避免孩子過大過重,平時要注意監測胎心,有任何異常立即來醫院”,一直到孕34周,小然的狀況都很平穩,胎兒大小也在理想範圍內。

孕34周+時,小然突然開始出現激惹性宮縮,有了早產徵兆,趙主任立即為其辦理了住院手續。

一週後,小然開始出血,真正的危險來臨。

三枚致命炸彈集中轟炸,四科會戰“生死劫”

據介紹,中央性前置胎盤是產科醫生最怕面對的情況之一。但這次他們面對的遠不止一個,中央性前置胎盤、瘢痕妊娠、植入性胎盤侵及膀胱,這三個診斷無異於三枚致命炸彈且集中轟炸。

產科主任趙小蘇、主任醫師周紅林、副主任醫師徐正芳立即召集多科會診;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潘鵬,麻醉科主任闞明秀、副主任蔣鵬、主治醫師馬鵬,兒科主任盧紅豔迅速到位。很快,手術及後續救治方案被制定出來。

產婦是AB型血,本就比較稀缺,考慮到術中極大可能會出現的大出血,醫院輸血科迅速向血站調配血源。產婦的胎盤植入面積較大,大量的血管怒張,緊緊地粘住了相鄰的膀胱,這是“紅色預警信號”,情況非常兇險。期間,趙主任向家屬交代了病情,如果要保證母子平安,切除子宮的可能性很大,家屬當即表示認可。

4月26日上午11:20,小然被緊急送往手術室。產科、麻醉科、泌尿外科、兒科嚴陣以待,但術中的情形,還是讓在場的所有人倒吸了一口涼氣。打開腹腔後,子宮下段膨大,滿布怒張的血管,胎盤穿透宮頸達到膀胱。

醫生避開胎盤選擇子宮體部橫切口,迅速娩出女嬰,體重為2910g,兒科主任盧紅豔迅速接手送往新生兒科監護。

由於胎盤完全附著在子宮瘢痕處,完全覆蓋宮頸內口,胎兒娩出後胎盤部分剝離,子宮出血噴湧狀出血,數分鐘內出血量即達到2000多毫升。趙主任在指揮輸血搶救的同時,迅速用止血帶捆綁子宮下段,改全麻行子宮切除術。

完成切除後,由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潘鵬行雙側輸尿管支架植入術及膀胱修補術,術中輸血達到4000多毫升。

歷經3小時,手術順利完成。一句“母子平安”讓在手術室外焦急等候的家屬欣慰不已。

二胎媽媽,請一定要認識“前置胎盤”

據介紹,前置胎盤一般要20周以後才能下診斷,20周之前只知道是胎盤前置狀態。趙小蘇主任警示,如果一旦發現孕婦有前置胎盤,在妊娠期要注意以下幾點:

1、前置胎盤患者很容易出現無痛性陰道流血。家裡要有人陪伴,不能讓孕婦單獨一人。

2、飲食方面更為講究,避免便秘導致腹部壓力增加而引起胎盤剝離而出血。

3、孕婦絕對不能有性生活。

4、前置胎盤孕婦還要注意不能劇烈運動,加強產檢。

5、注意衛生防止感染。

此外,趙主任還建議,一胎選擇剖腹產,懷二胎時在孕12周以前就要上正規醫院做B超檢查,瞭解孕囊與子宮瘢痕的關係。如果是瘢痕部位妊娠的,除了要排除胎盤植入,同時還要做好可能發生產後大出血的心理和搶救的準備。“一定要到正規大醫院去,否則容易有生命危險!”

通訊員 孫卉 羊城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萬凌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