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小汪說


2019年4月30日,芒果超媒發佈年報,稱經過併購重組後,2018年實現96.6億營收,8.66億歸母淨利潤。

當前,國內互聯網視頻行業呈現“愛優騰”三足鼎立,芒果TV、嗶哩嗶哩等代表的第二梯隊高速發展的多元競爭格局。然而,網絡視頻行業廣告+會員盈利模式的收入總規模增長仍難以完全覆蓋版權和帶寬的巨大投入,多數視頻平臺仍處於虧損燒錢的階段。

據估計,頭部三大視頻軟件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在2018年共虧損200億左右。

隨著產業生態、用戶市場與監管政策的日益成熟,以及新興短視頻行業對目標受眾注意力的持續分流,互聯網視頻行業已進入發展與競爭格局下半場,唯流量論與規模論已出現拐點,各大視頻網站在延續版權大戰的同時,紛紛把目光投向內容自制。

但一方面,精品爆款自制劇可遇不可求,另一方面,隨著廣電總局對相關市場監管的收緊,要求線上網劇將與線下電視劇統一審查標準,網劇規模出現了收縮。而“愛優騰”還因此深陷虧損泥沼尋求突破時,芒果TV卻已經實現盈利,順利上岸。

芒果超媒原身為快樂購,實控人為湖南廣播電視臺。2018年上半年,快樂購發佈併購重組修訂草案,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作價共115.5億元收購快樂陽光、天娛傳媒、芒果影視、芒果娛樂和芒果互娛等5家公司100%股權,完成資產重組。

交易完成後,芒果TV成功注入快樂購,快樂購更名為芒果超媒,成為A股唯一擁有知名視頻網站的上市公司。

在交易之前,芒果超媒主營電視購物業務,於2017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9.84億元,實現淨利潤0.73億元,實際控制人為湖南臺,發佈預案之前市值約為80億元。由於收購雙方,快樂購以及快樂陽光等5個標的,實際控制人均為湖南臺,因此這是一次控股股東的資產注入。

實際上,湖南臺是將以芒果TV為核心的,從新媒體平臺運營到內容製作、藝人經紀、IP運營的完整的產業鏈條注入了快樂購,這一基於產業整合邏輯的併購實現了芒果系娛樂媒體生態的整體上市,極大地增強了芒果超媒全產業鏈發展的能力。不僅如此,未來三年合計近35億的承諾淨利潤,更是給快樂購帶來了質的改變。

關於芒果超媒,社區中小夥伴們最關心的問題就是,為什麼騰訊視頻等巨頭仍在虧損,芒果TV卻率先實現盈利,成為前部梯隊中唯一盈利視頻網站?

今天的文章當中,小汪@添信併購汪就從芒果超媒的併購說起,從芒果超媒的營收端、成本端和版權攤銷的會計處理三個方面分析芒果超媒的利潤來源。

芒果超媒的併購案是2018年最受矚目的案例之一,此次芒果TV的盈利也與併購整合有密切關聯。近三年,小汪@添信併購汪一直通過跟蹤市場動態,積累了大量國內國際的併購經典案例及方案設計。這些內容的精華,我們會放在資本會員裡,歡迎有興趣的小夥伴加入進來。

01

芒果超媒整合方案

芒果超媒原身為快樂購,從事媒體零售,主營業務包括家庭消費業務、內容電商業務、O2O 電商業務及消費金融業務。

近年來,電商平臺崛起對電視購物產生了不小的衝擊,2015-2017年,快樂購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9509.59萬元、6652.81萬元、7253.74萬元,發佈預案之前市值約為80億元。

2018年上半年,快樂購發佈併購重組修訂草案,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作價共115.5億元向其控股股東芒果傳媒及其他16家公司,打包收購快樂陽光、天娛傳媒、芒果影視、芒果娛樂和芒果互娛等5家公司100%股權。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2017年5家公司數據

其中,快樂陽光負責新媒體平臺運營,主要包括互聯網視頻業務和運營商業務,是“芒果TV”的運營主體;另外4家併購標的公司負責新媒體互動娛樂內容製作,包括影視劇、綜藝節目及遊戲等內容的製作和運營;媒體零售業務則是快樂購原有電商購物業務的延伸。

互聯網視頻服務指通過自研平臺及客戶端實現全網視頻服務,盈利模式為廣告+會員收入;運營商業務分為IPTV、OTT和電信移動增值服務,通過與運營商合作提供內容服務、增值服務,參與運營商分成收入;新媒體互動娛樂與內容製作主要是內容製作運營、藝人經紀、音樂版權、遊戲及IP內容互動營銷,提供按投資比例分享收益和版權銷售獲得收入;媒體零售指的是電視零售和電商零售。

自此,快樂購更名為芒果超媒,控股股東仍為芒果傳媒,持股比例從43.12%上升為67.91%,實控人仍為湖南廣播電視臺。芒果系實現整體上市。

除芒果TV之外,快樂購在本次交易中還收購了芒果互娛等其他4個標的。芒果TV與這四個標的合計承諾淨利潤,在17-20年分別為5.22億元、8.75億元、10.94億元、14.95億元,GAGR高達30.09%。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交易完成後,快樂購將完成新媒體平臺及內容整合,主營業務將由媒體零售業務拓展至新媒體平臺運營、新媒體互動娛樂內容製作及媒體零售全產業鏈,立足於“芒果 TV”一雲多屏廣電新媒體平臺,協同影視劇、節目、音樂、網絡遊戲等眾多內容創作的市場化主體,採取廣告、會員付費、電信及有線電視運營商增值服務收入分成、視頻電商多種盈利模式,整合豐富的視頻及電商產業鏈資源,打造集流媒體內容、新媒體平臺、互聯網信息及電商服務一體共生的獨具特色的芒果媒體生態。

事實上,芒果系的併購之所以在市場上引起廣泛關注,主要是因為之前快樂購和芒果傳媒“大集團+小公司”的特點,使得市場對於集團向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具有很高的預期。

那麼,整合了芒果系各家公司後,芒果超媒是如何提升上市公司的競爭力,又是如何在視頻行業整體虧損不止的大背景下實現盈利,且盈利不低的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重點分析芒果超媒的商業模式之外,還得先看看視頻行業大幅虧損的原因。

02

視頻行業總體情況

當前,中國在線視頻行業的主要模式為通過視頻內容吸引用戶,並通過付費會員和廣告收入實現流量變現。

中國在線視頻行業第一梯隊為具有BAT背景的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第二梯隊為芒果TV、嗶哩嗶哩等。第二梯隊無論從用戶數量還是營收,和第一梯隊的三巨頭都不在一個量級上。

截至2018年末,騰訊視頻訂閱會員用戶總數為8900萬,愛奇藝為8740萬,芒果TV為1075萬。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2.1

收入結構

當前視頻網站的業務形態仍然較單一,專注發展廣告和會員業務。並通過在以IP為核心的文娛產業鏈上“燒錢”來吸引用戶,從而創造流量並且變現。

以愛奇藝為例,會員收入和廣告收入合計佔比約80%,是最主要的創收途徑。且2018年會員收入超過廣告收入成為第一大收入來源。

會員收入的提升有大環境的因素,即國內用戶對付費觀看的接受程度逐漸提高,此外影響更大的原因則是平臺在自制、獨播內容方面的投入有了豐厚回報。愛奇藝全年淨增訂閱會員3660萬,訂閱會員規模同比增長72%。

在會員和廣告收入保持穩健增長的基礎上,內容分發和其他收入也均有所增長,分別同比增長92%和105%,達22億元和29億元。其中,其他收入含直播、遊戲、IP授權、電商業務等,佔總營收約10%,反應了對多元化商業模式的探索。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2.2

關注視頻領域的小夥伴都知道,騰訊視頻、愛奇藝這類視頻巨頭都還在虧損當中。雖然它們的用戶數量、視頻觀看量都在增長,用戶停留時間也越來越長,帶來廣告收入和會員收入提升。但非常不幸的是,它們的內容成本增長得更快。

理論上一個視頻網站的盈利模型應該是下圖中所示這樣的。隨著不斷自制、採購內容,平臺上積累的內容會原來越豐富,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進行付費。當內容數量增長到一個臨界點時,付費用戶數量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

在臨界點之後,雖然內容成本繼續增加,但增速會下降,同時訂閱用戶數量會持續增長,每個活躍用戶貢獻的平均收入更高,因此整個視頻平臺的成本和收入上可以逐漸達到平衡,此後盈利就可以填補掉前期投入的內容成本。

也就是說,“會員費收入何時覆蓋版權攤銷成本”是分析視頻網站盈利的關鍵。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不幸的是,視頻巨頭們距離臨界點都還很遠。甚至由於為了增大壁壘,它們都加大了原創內容的投入力度,使得營業成本加速擴大,導致虧損也不減反增。以愛奇藝為例,2018年愛奇藝的營業成本為271.33億元。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營業成本”主要由內容成本構成,也就是愛奇藝拿來購買各種影視劇的版權、投錢自制內容的成本,相當一部分是外購版權費用。此外還有約佔兩成的帶寬費用。

目前,視頻平臺的內容還是以外購為主,哪怕是號稱自制能力最強的Netflix,自制內容也只有10%。而且根據7Park Data的數據分析,80%的Netflix用戶觀看的都是其版權內容,只有20%觀看自制內容,這裡的自制內容同樣包含《紙牌屋》這類獨家版權內容,也就是說,實際Netflix的自制內容觀看比例更小。

國內情況也比較相似,背靠湖南衛視優質資源的芒果TV,62%的觀看量都是由外購內容帶來的。可見,目前視頻平臺吸引流量還是以外購版權內容為主。

外購也造成了視頻網站沉重的版權成本負擔,成為視頻網站鉅虧的主要原因。2017年愛奇藝營業成本173.86億元,營業利潤-39.53億元。2018年營業成本271.33億元,營業利潤-83.06億元。

然而長遠來看,外購版權內容其實並不能構成視頻平臺的護城河。一方面是外購版權的授權期限都比較短,一般2-3年,長期“租用”視頻內容會給平臺帶來很高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是在現在的視頻平臺競爭局勢下,尤其是國內愛奇藝、騰訊、優酷,三家激烈競爭的情況下,追求外購版權內容會使得上游議價能力過高,進一步推高成本。

在國內付費意願低,付費率持續低迷的背景下,版權成本繼續居高不下,無疑是雪上加霜,視頻平臺將變成名副其實的無底洞。

03

芒果超媒

芒果TV體量有限,1億左右的MAU僅為頭部企業的1/5,1000萬左右的付費用戶是頭部三家的1/9。2018年,芒果TV實現營收96.6億元,淨利潤9.28億元,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都面臨鉅額虧損,愛奇藝更是虧損81.26億元的背景下,芒果超媒是如何以行業第四的水平逆襲三個老大哥,實現盈利的?

下面,小汪@添信併購汪將從收入結構和成本結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3.1

收入結構:全面開花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互聯網視頻業務,是指分別向用戶收取會員費,向廣告主收取廣告費。舉例來說,芒果TV全屏影視會員的年費是300元,而芒果TV的視頻廣告採用CPM實際播放次數計價進行收費。這是一般視頻公司都採用的盈利模式。

在運營商業務中,芒果TV和電信運營商/有線電視運營商合作,提供單片訂購、頻道包月、包季、包年會員等多種付費模式的產品包,從而獲得分成收入。由於芒果TV擁有包括IPTV、OTT在內的全牌照,因此在家庭機頂盒、智能電視領域走得更快。

新媒體互動娛樂與內容製作主要是內容製作運營、藝人經紀、音樂版權、遊戲及IP內容互動營銷,提供按投資比例分享收益和版權銷售獲得收入。

媒體零售指的是電視零售和電商零售,是快樂購原有業務的延續。

從芒果超媒2018年年報中可以看出,與其他視頻網站以會員和廣告收入為主的收入結構相比,芒果超媒的營收結構有很大不同,其收入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影視內容製作及運營。

相比愛奇藝80%的會員和廣告收入,在芒果超媒97億主營業務收入中,以廣告和會員收入為主的互聯網視頻業務僅佔34%,同樣佔比34%的是新媒體互動娛樂與內容製作。而在愛奇藝,與之相對應的業務為內容分發,僅佔營收的9%。此外,快樂購媒體零售業務和運營商業務分部貢獻了21%和10%的營收。

其中,運營商業務以IPTV、OTT及增值應用服務為核心,得益於芒果超媒具備IPTV全國內容服務牌照(湖南廣播電視臺授權)、全國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牌照與內容服務牌照等相關業務經營權。這部分業務具有很高的毛利率(62.47%),但政策准入門檻很高,相關牌照由廣電總局頒發。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同時,芒果超媒在各個收入領域都表現出不俗的增長性。事實上,芒果TV在2017年之前也處於虧損狀態,但2017年扭虧為盈,並實現淨利潤4.89億元。與2017年相比,重組上市後的芒果超媒在新媒體平臺運營上的營收增速將近80%。

這一定程度上得益於芒果TV的廣告模式。與愛奇藝以貼片廣告為主的模式不同,芒果TV有很大一部分綜藝植入的廣告,使得會員增長與廣告投放的增長不存在顯著的矛盾。

詳細來說,愛奇藝的廣告收入主要來自於視頻前貼片廣告,可以通過購買會員跳過,這使得廣告投放與付費用戶的增長存在衝突,在愛奇藝會員增長到一定規模時將抑制廣告商繼續投放廣告。而芒果TV廣告收入以綜藝節目中植入的軟廣告為主,與付費用戶數不產生衝突。

從芒果超媒的收入結構中不難發現,如果說愛奇藝是個努力擴展自制內容的視頻平臺,那麼芒果超媒更像一個基本實現垂直整合、覆蓋全媒體產業鏈的大平臺。一方面,芒果超媒具備娛樂行業上游的內容製作能力和藝人經紀能力,扮演內容供應商的角色;另一方面,芒果超媒依賴芒果TV作為溝通用戶和內容的渠道,通過芒果TV走到臺前,使得芒果TV成為流量和內容變現的主要途徑。

這種策略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在收入端,一定程度上避開了“愛優騰”爭得頭破血流的廣告和付費會員領域,反而將收入來源向上遊拓展,以內容製造商而非渠道商的身份分蛋糕。另外,充分利用和湖南衛視的姻親關係,發揮政策優勢,芒果超媒可以進入其他視頻公司難以涉足的運營商業務領域,參與IPTV、OTT、電信移動增值業務,與電信運營商/有線電視運營商進行分成結算。

其次在收入端,自身內容產出能力對成本的壓縮也極為可觀。

3.2

成本結構:低成本競爭優勢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從芒果超媒的成本分佈來看,2018年其互聯網視頻業務僅佔營業總成本比重的36.14%,相當一部分的成本用在了新媒體互動娛樂和內容製作上。反觀愛奇藝,以版權費和帶寬費為主的營業成本就有271億元。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注:單DAU成本=(內容成本+銷售費用)/DAU

CAC=銷售費用/(2018年平均月活-2017年平均月活)

進一步對比芒果TV和愛奇藝2018年的整體數據,芒果TV在內容成本和單DAU成本上具有顯著的優勢,ARPPU值上對比愛奇藝還有顯著提升空間。但受限於盤口較小,CAC更高,意味著攬客的成本更大。

芒果超媒的低成本主要來自以下3個方面:

1) 綜藝自制

從毛利率上來看,芒果超媒的毛利率水平極具競爭力。其互聯網視頻業務的毛利率將近40%,而愛奇藝200億會員+廣告收入還不能覆蓋270億的營業成本,而這正是造成鉅額虧損的主因。

其次,芒果超媒在媒體零售和互動娛樂、內容製作上的毛利率也不低。此外還有毛利率極高的運營商業務。對比以B2C為主的愛奇藝,芒果TV還擁有毛利較高的B2B業務,2018年芒果TV的內容運營服務毛利為40%,運營商業務毛利率為62.47%。

在視頻平臺缺乏差異化內容供應的背景下,粗放地“買買買”、追求外購版權成為視頻網站獲得競爭力的基礎邏輯,由此出現了惡性的版權軍備競賽,版權成本水漲船高,即使財大氣粗如“愛優騰”也遭不住。這也讓不堪重負的各大平臺開始把目光瞄向了自制內容。

芒果超媒較高的毛利率主要得益於其自制綜藝節目降低了購買版權的成本。由於具備內容創新能力,同時沒有“優愛騰”追求打造“大而全”的綜合性視頻平臺的壓力,芒果超媒不會斥巨資購買諸如《如懿傳》這種天價版權,而是傾向於自制節目。在外購版權時,也會選擇版權費用低的內容,避免捲入燒錢的版權戰爭。

自制內容一方面可以更方便的控制成本,相對於優質內容的版權方來講,內容製作市場更分散,平臺的議價能力也相對更強。自制內容的未來盈利能力也更強,不但擁有更強生命週期,還可以通過轉授權、IP授權等等方式更快收回成本,賺取更豐厚的收益。

作為自制內容中的佼佼者,芒果超媒通過自制壓縮了相當的版權費。尤其是在整合了快樂陽光、天娛傳媒、芒果影視、芒果娛樂、芒果互娛5家公司後,公司內部互通有無,極大地發揮了協同作用,自制內容本身的成本也得到了較好的控制。

而2018年芒果超媒的重組併購也為其今後的發展打下來堅實的基礎。重組之後,快樂陽光與天娛傳媒、芒果影視、芒果娛樂、芒果互娛覆蓋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形成一體化的垂直整合,進一步節約了成本。

其中從事經紀業務的天娛傳媒是藝人經紀行業的龍頭,為綜藝和影視節目提供有話題度的藝人,並配合節目宣傳,與芒果超媒的內容產出有較強的協同效應。

負責電視劇和綜藝內容生產的芒果影視、芒果娛樂能夠生產爆款網劇、網綜,也有良好的項目儲備,和從事藝人經紀的天娛傳媒配合,一方面能以較低的片酬與藝人簽約,另一方面也能以優質的影視作品助推藝人擴大知名度。

芒果互娛從事移動互聯網遊戲相關業務,能充分挖掘IP資源,同時通過產品連通電視觀眾與移動互聯網用戶互動娛樂消費需求,開發已有節目的周邊價值,延伸產業鏈。

主要運營芒果TV的快樂陽光則以新媒體平臺運營為主,投放芒果影視、芒果娛樂的產品,通過會員收入+廣告收入將流量變現。

這五家公司各司其職,實現產業的完整閉環,完整生態為芒果TV帶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2) 大量關聯交易

2018年度,芒果超媒實際發生日常關聯交易總額29.5億元,預計2019年發生關聯交易44.95億元,其中大量的關聯交易發生在與芒果超媒的實控人湖南廣播電視臺,和控股股東芒果傳媒之間。

大量的關聯交易意味著芒果超媒在產業鏈的垂直整合上具有優勢,視頻平臺能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內容支持。

可以說,芒果超媒的成功離不開和湖南衛視的臺網共生關係。首先,湖南衛視在綜藝娛樂節目製作上的多年經營打造了一套成熟的內容製作體系和班底,為芒果超媒持續製作“爆款”綜藝打下基礎。

其次,得以受益於與湖南臺的合作關係,芒果超媒能以較低的成本從湖南衛視手上採購版權,目前芒果TV已取得湖南衛視至2020年的電視節目的相關版權。同時,芒果超媒還能將這部分版權分銷出去,低廉的採購價帶來了不菲的利潤空間,從而貢獻了較高的毛利率。並且芒果超媒和湖南衛視一起實行軟廣的聯合招商,還將進一步釋放廣告價值。

最後,背靠湖南衛視這棵大樹,芒果超媒具有了一定的政策紅利。例如,受益於湖南衛視授權的IPTV全國內容服務牌照,芒果超媒可以開展IPTV相關的增值服務,這都是其他視頻網站不具備的。

3)低營運資本

從營運資本上看,芒果超媒的經營性流動資產(剔除貨幣資金)為61.4億元,經營性流動負債為59.3億元,兩者基本持平,意味著芒果超媒的營運資本很低,在產業鏈上競爭力強。

低營運資本說明芒果超媒資金利用效率高,充分利用無息負債進行經營,降低了資金佔用成本與資金使用成本。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注: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所有者權益)-非流動資產=長期資本-長期資產

企業營運的過程就是業務鏈端到端的流轉過程,所以企業營運資本管理的本質是供應鏈的管理。也就是說,芒果超媒在營運資本上的優勢,本質上是供應鏈的優勢。

反映到資產負債表上可以看到,2018年期末,芒果超媒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36.3億元,預收款項15.49億元,合計51.48億元。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14.34億元,預付款項20.1億元,合計34.44億元。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這表明芒果超媒無論同上遊還是下游相比,在商業博弈中都處於強勢地位,從而擁有很強的議價能力,對供貨商採取賒購策略,延長支付期限,同時對下游企業採取預收款的策略,儘量提前獲取資金。如此一來就創造了寶貴的免息資金,一方面為企業發展提供充足動力,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因為高昂資金成本造成的財務風險。

而這種議價能力,很大程度上仍舊來自芒果超媒的競爭優勢——強悍的內容自制能力。

04

值得注意的是,視頻流媒體的營業成本幾乎都是非現金項目——內容成本,即內容版權攤銷費用。這使得版權攤銷的會計確認方法其實對公司財務報表最終盈利能力的呈現有很大影響。

版權在中國的會計準則下,被確認為無形資產,而在美國GAAP準則下,則會設單獨的科目,不同公司之間會有差別,如“自制內容”、“內容資產”等。大體上來看,視頻媒體的版權攤銷方法有3種——直線法、加速折舊法和individual-film-forecast-computation method。

4.1

直線法

直線攤銷法非常簡單,也是無形資產攤銷的最常用方法,即按照版權的壽命/使用年限,將版權在生命週期內平均攤銷。

這種方法的好處就是,可以讓每年的成本確認金額,更加穩定,達到平滑盈利狀況的作用。

而缺陷則是,平均攤銷成本明顯和視頻行業的業務特點不匹配。視頻無論是影視劇還是電影、綜藝,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存在熱播期,往往在1-2年,而且熱度往往會隨著時間逐漸衰減。簡單粗暴的將版權成本平均攤銷,其實並不符合收入費用配比原則。

因此,現實中,採用直線法攤銷版權成本的公司非常少,即使採用,也會配合其他攤銷方法一起使用。

4.2

加速折舊

加速折舊法就是一個更常見的選擇,芒果TV就是選擇的這種方法。

加速折舊法也包含很多種,比如雙倍餘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這些都屬於加速折舊法。主要特點就是,前期攤銷比例非常大,攤銷比例隨年限遞減。

根據芒果超媒財報披露影視版權的攤銷與結轉方法:

“影視版權確認為無形資產時,在版權受益期內按以下原則攤銷:若為永久版權則受益期確定為5 年,以及受益期間確定且大於 3 年(含)的影視劇版權,按532 攤銷法攤銷(首個 12 個月內平均攤銷無形資產價值的50%,第二個 12 個月內平均攤銷無形資產價值的 30%,其餘 20%在以後剩餘受益期內直線攤銷);若受益期間超過 2 年(含)但小於 3 年按五五分攤法(首個 12 個月攤銷 50%,其餘 50%在剩餘受益期內直線攤銷);若受益期小於2 年在受益期內按月直線攤銷。

當影視版權用於分銷時,分銷後公司與交易對手共享或各自享有影視版權的使用權、收益權等,應在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之日起,按收入金額與無形資產賬面攤餘價值孰低的原則結轉無形資產賬面成本,若結轉成本後無形資產攤餘價值仍大於零,繼續在剩餘的攤銷期按原有的攤銷方法攤銷。”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從整體芒果TV的選擇來看,其攤銷方法傾向於在版權期的前期集中攤銷確認成本,而在後期採用更加平穩的直線攤銷方式。

截止2017年底,芒果TV的視頻庫中外購內容20.92萬部,佔所有片源數量的87.89%。一般來講,外購版權,與其說購買,其實是租賃,一般版權授權合同期限為2-3年;而自制版權的生命週期才會長一些。芒果TV的版權壽命估計相對保守,將期限為永久的版權資產也規定按照5年期限攤銷。所以,在外購版權佔比很高的情況下,小汪@添信併購汪估計芒果TV版權的平均攤銷期限為2-3年。

芒果TV的攤銷政策特點主要是將半數版權在獲得第一年攤銷計入成本,後續基本按照直線法攤銷。在這種模式下,購買版權內容支出的多少或者說拿到版權內容的多少,將很大程度上體現在當年的成本中,反映到盈利能力,就會體現為當年毛利更低,後期毛利更高。

1.3

individual-film-forecast-computation method

Individual-film-forecast-computation method是美國GAAP準則下的一種方法,是最大程度上實現收入與成本配比的攤銷方法。每期攤銷金額按照獲得收入的比例,對應攤銷。

具體方法如下:

企業在獲得版權後,估計未來獲得的收入(ultimate revenue);

在期末,根據版權獲得的實際收入佔ultimate revenue的實際比例,同比攤銷版權內容;

在整個版權生命週期內需要對估計進行定期檢驗,及時調整;

最終實際獲得收入超過估計收入的,直接計入收入。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400億芒果逆襲1000億愛奇藝?芒果超媒重組後業績大增

自制劇和獨家版權轉授權部分按照Individual-film-forecast-computation method處理,而外購版權則根據劇集本身的性質分兩種方式,經典劇集比如還珠格格、西遊記這類版權按照直線法攤銷,而新劇則按照加速折舊,根據公司IR披露,一般壽命期限為2-3年,第一年攤銷70%-80%。至於劇集的分類,則按照歷史經驗判斷。

愛奇藝的攤銷政策比較複雜,跟內容庫的組成息息相關。新劇上線第一年將攤去70%-80%的資產成本,經典劇集由於生命週期長,按照直線法攤銷,而自制內容則按照individual-film-forecast-computation method攤銷。由於更符合收入成本配比原則,愛奇藝的毛利率確定性將更強,在會計估計方面也更加靈活。

不同版權攤銷政策其實對公司財務報表最終盈利能力的呈現有很大影響。當年,樂視的版權攤銷規則就被不少人拿來討論,不少人認為直線法攤銷是其利潤高企的原因,樂視最後的估值破滅不知道是否有攤銷政策過分保守的“助力”。

因此,在研究新經濟公司時,對其會計政策的選擇也要格外注意,200節線上課中就有這類內容的詳細系統講解,幫大家出謀劃策、拆解公司。



05

小汪點評

芒果超媒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完成新媒體平臺及內容整合,主營業務拓展至新媒體平臺運營、新媒體互動娛樂內容製作及媒體零售全,建立起了全產業鏈業務板塊,板塊之間具有較強的協同互補關係,形成了媒體融合下一體共生的獨具特色的芒果全產業鏈整合優勢,並在國內視頻行業競爭中率先盈利。

強大的原創自制能力一方面壓縮了成本,另一方面開拓了版權分銷的營收渠道,給芒果超媒帶來了盈利空間。但也要注意其會計處理方法對利潤的影響。

芒果超媒的重組是一次優質的控股股東資產注入。收購以後快樂購掌握了完整的產業鏈條,更是將芒果TV收入囊中,成為A股為數不多的運營知名視頻網站的上市公司。

相比於有BAT支持的愛奇藝、優酷土豆、騰訊視頻,芒果TV擁有不同的起點與打法,其特點在於:

1)擁有優秀綜藝自制能力。芒果TV的綜藝節目團隊人員部分來自於湖南臺同時以市場化的工作室方式吸納外部人才團隊合作;

2)用戶定位青少年:芒果TV的5000萬用戶的畫像是年輕、女性、都市人群,消費能力高。同時芒果TV專注於精準定位用戶,沒有“愛優騰”打造又大又全的視頻平臺的壓力;

3)全牌照優勢:作為湖南廣電旗下的視頻網站,芒果TV擁有從IPTV到OTT的全牌照;

4)與湖南臺的臺網共生:與湖南臺的共生關係是芒果TV的巨大優勢,目前芒果TV已取得湖南衛視至2020年的電視節目的相關版權,並且準備和湖南衛視一起實行軟廣的聯合招商,進一步釋放廣告價值。

在本次交易中,芒果TV的承諾淨利潤在未來三年分別為6.79億元、9.10億元、12.94億元。芒果TV在2018年度已經超額實現了業績承諾,且在2018年度付費用戶增長近70%,新媒體平臺運營業務增速近80%,預計實現未來的業績承諾不會很困難。

目前美股上市的愛奇藝目前PS在4.4倍左右。假設以4.4倍PS給芒果TV進行估值,芒果TV估值約在420億以上。而當前芒果超媒的市值為408億元。

那麼問題來了,對比2018年虧損90多億人民幣的愛奇藝的市值為163億美元,400億人民幣市值的芒果TV貴不貴,是否還有增長的空間?關於這些超綱題,歡迎小夥伴們來資本會員社區和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