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澧县是什么国家?

涵涵宝贝8472


问题应为:澧县古时属于哪些国家。

先确定下澧县在如今的何处,概念清晰一些。

澧县今属湖南省常德市管辖,名字由来是因为澧水贯穿全境。辖区面积2100公里,人口约90万。方位是湖南西北部,洞庭湖西岸,离长江很近,只几十公里。长江、洞庭之畔,自古以来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



湖南因为水网稠密,适合耕种,素为历代王朝所钟爱。湖北湖南又称“荆楚”,故澧县在春秋战国时属楚,后来楚国被秦一统了,又成了黔中郡治下,到了汉朝,归属武陵郡。

直到南北朝之前,澧县都属于天门郡管辖。南朝梁时,罢天门郡,置澧州,直到此时才接近如今的名称。然后隋唐时期,此地在澧州和澧阳郡这两个名字来回换了几次,最后还是定为澧州。



随后宋元明清,都以澧州来命名这块区域。如今的名字澧县,来源于民国二年,废州立县,始称“澧县”。


百味乾坤


澧县因位于洞庭湖西岸,因贯穿全境的澧水而得名,为古澧州府所在地,今属湖南常德市,位置偏北,所以古有“北连荆襄,南连武陵,西通巴蜀之说"。地势险要,乃兵家心争之地,称“九澧门户"。不但因其地理位置重要,还因其气侯宜人,物产丰富,自古乃荆楚之粮仓。




秦朝统一中国后,在常德地区设黔中郡,西汉时期又改为武陵郡零阳县,魏晋时期又改为天门郡。直到隋朝开皇九年设澧州,到隋炀帝大业三年改为澧阳郡。据说在唐朝时期,有人站在高处观察澧洲城南岸的整个山势酷似一只盘距的“卧虎"。而澧水又婉转回曲尤如一条苍龙,所以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宝地。

唐高祖武德四年,高祖皇帝将澧阳郡改为澧州,隶属于江南西道,下辖澧阳、石门、孱陵、安乡、崇义、慈利六个县,至高宗时期又合并为四个县,在庆祝澧州诞生百年的时候,百姓们捐资在“卧虎"之地的虎头上修建了“思王庙”。

到宋代时,澧州改为澧阳,下辖澧阳、安乡、石门、慈利4个县。至元代时澧县规模有所扩大,将澧县及周边区域统称为澧州路,隶属湖广行省江南北道,因这一区域为湖广著名的丰腴之地,也是统治阶级粮赋的重要来源之地,为加强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及管理,又先后设置了安抚司,及总管府等行政机构。

元朝灭亡后,朱元璋将元时期的澧州路改为澧阳具,缩小规模并入常州府,后又归属岳州府,称荆南道,属湖广布政司管辖。

明朝时期,传说澧水河中有一蛟龙作怪,因虎头山有一座思王庙镇住了虎威,所以不服,连年做乱,至使暴雨成灾,洪水泛滥。后有一方神仙云游至此,发现了蛟龙作恶,并予以降服,为造福一方百姓便在澧水河的二神滩上建造了一座“蜚云塔”,以镇蛟龙。此后本地再也没有洪水泛滥之灾情,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正史记载“蜚云塔"修建于明天启年间,原本为砖木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浸蚀,至清代时已残破不堪。清嘉庆年代在原址上弃砖木结构而改为青石叠砌,前后历时百年修建成七层阁楼式,呈八角形,底座直径13米,高33米,并刻有神态各异的浮雕。至民国二年9月开始改洲为县,称澧县,行政体制改为省、县二级制,隶属湖南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年建国后澧县隶属于常澧区行政专员公署,直至1988年归属常德市。


乔江宝


澧县,在湖南省境内,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位于长江中游,与长江直线距离80公里。东南西三面分别与安乡、津市、临澧、石门接壤,北与湖北省毗邻。无论是古时侯还是现代,澧县都不是一个国家,而只是一个地方名称。

曾经数次易名

在隋炀帝时期,也就是公元607年,杨广将澧州改为澧阳郡,澧阳郡管辖包括澧阳、石门、孱陵、安乡、崇义、慈利6县。

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渊又将澧阳郡改回叫澧州,到了唐玄宗做了皇帝后,又将澧州改回叫澧阳郡。到了唐肃宗为帝,又改为澧州,辖下4县,包括:澧阳、安乡、孱陵县、石门。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将澧州改为岳州府。辖下安乡、石门、慈利4县。

清朝雍正七年,升澧州为直隶州,更名为岳常澧道,辖下安乡、石门、慈利、安福4县。

澧县曾经分属不少小国

春秋战国时期,澧县属于楚国的管辖范围,当时的楚国国力强盛,西起大巴山、武陵山、巫山,东到大海,北至河南山东,南至南岭,自然澧县也属于楚国的地盘了。

东汉末期,澧县是属于荆州管辖,当时荆州是属于刘备的蜀国,澧县当然也就属于蜀国了。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被东吴袭击杀害后,荆州就被纳入了东吴版图,所以三国时期澧县先属于蜀国,后来又属于吴国。

南北朝时期,澧县地区的所属就更加乱了,因为这个时期的皇朝更迭频繁,荆州管辖下的澧县,分别隶属于南朝的宋、齐、梁、陈。后来随着皇朝的不断更迭,澧县也是随波逐流不断易主。一直到975年南唐被北宋所灭,澧县从此后一直属于大统一王朝。


古代澧县为兵家必争之地

澧县气侯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和油菜籽。此外,盛产大麦、大豆、高粱、芝麻等。澧县境内有大小河流数友,包括淞滋河、界溪桥河、顺林桥河、危水河等。境内河现存大小湖泊10处,水资源充足,所以水产养殖业也非常发达,素有“鱼米之乡美称”。


由于澧县特殊的地理位置,气侯怡人,物产丰富,实为古代兵家的储备给养基地之不二选择,也就是说,澧县在古代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小刀刀说史


澧县因为在澧水河的下游而得名,澧水贯穿了澧县,澧水河在澧县小渡口注入洞庭湖,现在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在湖南的西北部。在历史上除了大统一的王朝外,澧县地域分属不少的小国家。

一、楚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澧县属于楚国的管辖区域内,楚国最强盛时期,西起大巴山、武陵山、巫山,东到大海,北至河南山东,南至南岭,自然澧县也属于楚国的地盘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

二、先蜀后吴时期

东汉末期三国鼎立,荆州管辖现在湖南、湖北和河南南部地区,澧县属于荆州管辖,前期属于刘备的蜀国,后东吴袭击杀害关羽,荆州全部归了东吴,澧县先属于蜀国后属于吴国。(先蜀后吴变化图)

三、南朝时期

东晋灭亡后,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澧县地区属于荆州管辖,隶属的王朝是南朝的宋、齐、梁、陈。

四、马楚时期

公元前896年——904年,唐武安军节度使马殷(后来授予)逐步统一了湖南全境,并向外扩张。907年,朱温封马殷为楚王,927年南唐封马殷为南楚国王,这个政权历史上称马楚、南楚、楚朝,主要控制区域为湖南全境、广西大部、贵州东部、广东北部。澧县这时属于南楚政权管辖。

五、南唐时期

马殷于公元930年去世,公元951年南楚政权内部发生动乱,南唐趁机派遣大将边镐攻打下南楚国都长沙,南楚灭亡,南楚的地盘归了南唐,澧县也就隶属于南唐管辖了。

975年,南唐被北宋所灭,澧县从此后一直属于大统一王朝。


穿越再现彼岸


澧县是中国湖南省常德市下辖的一个县,是湘西北通往鄂、川、黔的重镇,素称“九澧门户”。古为澧州,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

澧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开皇九年(589年)置松州,寻改澧州,治所在澧阳县(今湖南省澧县),以澧水得名,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澧水流域(溇水上游除外)。

大业初年,改为澧阳郡;唐朝初年,复为澧州;天宝、至德间又曾改为澧阳郡;南宋初钟相、杨幺起义,曾以此州为根据地。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澧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为澧州府,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又降为州,属常德府。三十年(1397年)改属岳州府。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升为澧州直隶州,属湖南省。乾隆以后,今桑植县分属永顺府,辖境缩小。1913年废州改名澧县。

澧,意水,所以澧洲令外名字叫水洲 鲁迅先生也曾去过澧洲,他不叫澧州,


少华聊史


澧(li)县,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始见于《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现在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位于长江中游,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

古代的话,要看有多古了

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黔中郡

公元前226年,秦国开始灭楚国,统一后将巫郡和黔中郡合并为新的“黔中郡”但没有常德,小编对比了一下地图,应该在长沙郡(小编找的材料上显示还在黔中郡,但小编自己对比地图觉得是长沙郡,如果不对,请留言更正,如下图)

汉朝时属于武陵郡领阳县

三国时期隶属吴国,吴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将稾梁山改为天门山,并分武陵郡西北部置天门郡,郡治设在今张家界市政府所在地,析充县溇中县(县置在今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辖零阳,溇中和充县,属荆州

西晋太康四年,改充县为临澧县

东晋时,天门郡辖临澧,溇中,零阳和澧阳四县

南朝梁敬帝绍泰元年(公元555年),朝廷罢天门郡,设澧州

之后的朝代,基本上就是围绕着澧州、澧阳府、澧阳郡等几个名字改来改去

直到民国二年,废州为县,始称澧县

之后一直到解放前,一直划来划去

解放后到1988年6月,常德地改市,澧县任然隶属常德市

  • 如果觉得小编说的挺对,就关注转发一下呗!

  • 如果觉得小编说的不对,就留言讨论一下呗!

如果上面的那张图看不清楚,请看下面这三张:

飞哥讲历史


古代时澧县为春秋七雄的楚国之地,在洞庭湖畔的西则!

境内分为山地,丘陵,平原,湖区等四种地貌!

水网密布,河流交错,土地肥沃,是湖南省的农业大县!

澧阳平原的绝大部分,在澧县境内!(湖南省最大的平原)现为湖南省常德市管辖!澧县古称澧州,它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湘西北通往鄂,川,黔三省的门户重镇,素有九澧门户之称。

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澧县位于澧水的下游,自古景致益人,人杰地灵,物产丰饶,是江南的好地方!自南北朝时期,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年)取澧州之名,一直延用到明清!

中华民国建立后,废州为县,称为澧县。境内有城头山古文化遗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辖为32个乡镇,现有人口达88万人,是湖南省的人口大县!

北跟湖北省接壤。

澧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剽悍,文化底蕴深厚,自古英才辈出!

改革开放后,澧县先后被国家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有全国级文物保护遗址十三处!全县有十大旅游景点,是全国人民去湖南旅游的好地方!

澧县农特产丰富,物美价廉,有很多特色产品!

其中湖南涔槐国家湿地公园,澧州文庙,澧州古城墙等非常有名!

总之,自古至今澧县是个令人向往,美到极至的好地方,是广大爱好旅游的朋友,值得一游的江南水乡胜地。











秀才说历史


澧县,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因澧水贯穿全境而得名,位于长江中游,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与长江直线距离80公里。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始置澧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罢天门郡,置澧州,新置澧阳县。2015年,全县辖4个街道、15个镇,境内气候适宜,地貌多样,水面广大。澧县拥有澧阳平原(湖南省最大的平原)绝大部分,面积2107.3平方公里。粮、棉、油、猪、鱼是澧县五大农业支柱产品。

澧县历史悠久,古属楚国,自秦始先后隶属于黔中郡、武陵郡、天门郡等,南朝梁时就已设澧州,隋时置澧州、澧阳县,自唐始一直为两湖间重要的中心,其中唐宋时为澧州,元时为澧州路,明初为澧州府后属岳州府,但仍辖慈利、安乡、石门等县,清朝雍正年间,澧州升为直隶州,直属于湖南省。

自唐至清,澧县一直是今常德市域北部的中心,澧州也与常德并置。民国初,澧州废为澧县,建国后澧县先后隶属于常德专区、常德地区、常德市。


Sylar弈


您好,作为一名历史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简单的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纵观历史资料,古代澧县属于兵家必争之地,五千年中华历史中,澧县经历了分分合合的岁月。一、春秋战国时期,澧县属于楚国的管辖区域内,楚国最强盛时期,西起大巴山、武陵山、巫山,东到大海,北至河南山东,南至南岭,自然澧县也属于楚国的地盘了。后秦国统一天下,归秦朝所有。二、东汉末期三国鼎立时期,澧县属于荆州管辖,前期属于刘备的蜀国,后东吴袭击杀害关羽,荆州全部归了东吴,澧县归属于吴国。后,吴国被曹操灭亡,设立晋朝,归晋朝所有。三、东晋灭亡后,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澧县地区属于荆州管辖,隶属的王朝是南朝的宋、齐、梁、陈。后隋文帝统一天下,归隋朝所有。唐朝成立,归唐朝所有。四、马楚时期公元前896年——904年,唐武安军节度使马殷(后来授予)逐步统一了湖南全境,并向外扩张。907年,朱温封马殷为楚王,927年南唐封马殷为南楚国王,这个政权历史上称马楚、南楚、楚朝,主要控制区域为湖南全境、广西大部、贵州东部、广东北部。澧县这时属于南楚政权管辖。五、南唐时期马殷于公元930年去世,公元951年南楚政权内部发生动乱,南唐趁机派遣大将边镐攻打下南楚国都长沙,南楚灭亡,南楚的地盘归了南唐,澧县也就隶属于南唐管辖了。975年,南唐被北宋所灭。六、澧县从此后一直属于大统一王朝,经历了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直至中华民族统一大业。

这就是我的看法,谢谢。希望对你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我哦。


一两足矣


澧县是个被历史遗忘的角落,它是洞庭郡的西门户,是史前夏朝前就开始盛产水稻(磨盘山考古发现一万年前的谷物残存)澧水的"澧"字就是:西水东长流,五谷遍地有,曲酿生天国,美酒卧神仙。因为是史前之事,中国半部历史那里知呢,加之后黄河野蛮骑射文明打压南江农耕文明以成部属更无人提及,也只有澧水生澧州之后话了。你问它是什么国,史前确有国,他是夜郎的部属,而夜郎在那里,他就在现洞庭湖的沉积地地下,现洞庭湖在史前是一块非常肥后的谷物鱼米地,那时的水系西水东去不存洞庭,长江水走武汉而东去,在今湖北与湖南交界处就是夜郎国的首都,下面有大青石,阴沉树,现在的津市就是在原来的夜郎城旧址上搬迁过来的,取名津市为龙口之涎也,但前津市也不知该地是原址夜郎国之地,因无史记加之是长江改道宋朝防洪积地后而建津市,对史前一无所知,而洞庭沉积也是大禹治水时发生地质灾害而为,在洪水时夜郎国大夏之民都向西部山区转迂,后因长年势低长江改道,江水南溢,南水入洞,中国夜郎夏都农耕文明随着历史长河而下沉埋没,实在太正常了,澧州一个夏都的驿站倒是名气还大一点,历史就是这么捉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