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正操盤引入新股東,格力的目標價卻從81元腰斬至44元,究竟發生了什麼?

感動一句話


對於國內的評級機構來說,我們要清楚的認識一點,那就是他們到底是站在誰的角度分析的,考慮問題!要知道部分的評級機構對於上市公司都是有一個密切合作關係的,甚至說上市公司都許多券商的評級機構的大財主,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中國很少有“賣空”評級的出現,就算在東方通信這樣瘋狂的情況下,也沒有負面評級,可想而知的是,這種評級的參考價值有多少?

而對於花旗、德銀這種外資評級來說,他們也許更直觀一些,更真實一些,當然了,他們也是有一定的目的性所在的!

但是我們從格力的股票的走勢和業績來看,可以發現的是,雖然格力的業績有所提升,但是提升的幅度並沒有一個非常巨大的空間,但是股價卻一路高歌猛進!

在上證50的帶動下,格力2014-2015年的牛市在漲,2016-2018年的上證50局部行情也在大漲,而在2019年的1-4月裡還是在上漲,甚至出現了一個明顯的主升浪行情!再加上格力電器的最近不斷在高位出現的重大利好相伴,不得不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

記住,股市裡的風險永遠都是漲出來的,機會永遠都是跌出來的,不要相信多頭市場末期的好消息,也不要相信空頭市場末期的壞消息!現在的格力可能還有一定的漲幅空間,但是說短期內要從50元上升至80元左右可能還沒到時候。

只能說從81元的目標價格跌至44元的目標價格不是因為格力發生了什麼,而是因為國內普遍機構的預期都太美好,甚至有些誇大了,在前期行情向好的時候,一路推崇牛市已經到來,自然給予格力一個80多元的牛市評級!而現在行情扭轉,國外機構自然開始以回調的空間進行評級!那麼兩者誰更有說服力和參考價值,我相信未來格力會讓我們知道結果的!

而對於投資者來說,現在的格力,可能不是最好的佈局時間,因為買績優股並不是無條件的去買,熊市的時候,績優股照樣下跌.因此,投資者應該順勢而為,低價時買進好股票長抱不放,而不是高價時大肆採購!


琅琊榜首張大仙


格力電器最近的確回調不少。

其實隨著格力電器股價的上漲,外資也在不斷的減持。

從4月10日開始,格力就開始被外資減持。當時格力兩連板。

截止到昨天,外資減持了6000萬股,減持金額超過30億元!

這背後,是外資的唱空。

4月29日早間,花旗給予了格力“賣出”評級,並將其目標價調低至47元。

次日,德銀也將格力電器評級下調至持有。

接著,才是國內機構中國銀河證券的看空報告,將格力電器評級下調至賣出,目標價44元人民幣。

為什麼這麼多人看空格力?

我的看法是,其實看空有利於股權轉讓啊。

如果股價一直漲,珠海國資委自然要價就高了,接盤的就不樂意了,想必接盤方在金融市場還是有點關係的,找人唱空下格力,把價格打下來,自然就能便宜點接了。

現在格力市值超過3000億,15%股權就是450億以上,如果價格打到起漲點以下,比如40元,15%股權市值就是360億,足足少90億啊!


在巨大利益面前,幾份分析師的看空報告恐怕就極具性價比了,這就是資本市場。

之前,多家媒體報道稱,厚朴投資考慮參與格力電器股權轉讓。厚朴投資成立於2008年,該公司曾以在金融危機後接盤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股份,以及聯合中糧入股蒙牛而聞名。

該公司在金融市場的人脈以及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趙冰峰財經


中國的分析師:格力真香;

外國的分析師:格力別碰。


其實大家注意看一下就能發現,極力推崇格力的,都是國內的分析師;而將格力評級調整為賣出的,都是國外的分析師:包括德銀的分析師、花旗的分析師,還有銀河證券國際的分析師Jeffrey Dorr。


將問題換算一下,如果按照國內分析師的最高估值,格力市值應該是4800億元;而安札好國外分析師44元/股的估值,則格力只價值2600億元。這是完全兩個不同的估值。


中外分析師截然不同的判斷,是由於中外兩個市場完全不同導致的。在A股市場,基本是隻能通過做多掙錢,所以分析師們也就只能是推可能上漲的股票,從而在這些股票身上賺取榮譽,進而獲得來自公司的佣金分成;而海外股市,做空機制很完善,分析師通過看空某些股票也能掙錢,所以他們就會給出一個更客觀的評價:該看多就看多,該看空就看空。


具體到格力身上,中外分析師分析的邏輯也完全不同。國內的分析師,是基於格力電器大股東將退出,新的股東進來後可能引入混改,進而改善格力電器的治理結構,激發管理層到普通員工的積極性,他們看好格力未來可能的發展,所以給出一個高的估值。


但是國外的分析師,看的是格力的過去——就在五一節前,格力發佈了一季報,業績增速大幅放緩(營收僅同比微增2.49%,淨利潤同比僅微增1.62%),同時格力的2018年的分紅水平相比往年也有大幅下降(派息率48%,低於2017年的60%),與此同時,格力的經營現金流也大幅下滑(一季度77.33億元,同比減少46%),所以他們認為格力不值現在的高價,所以評級定為賣出。


注孔方財經,讓你第一時間瞭解熱點財經事件背後的經濟原理


孔方財經


大家都在觀察建築的穹頂,看是否存在,然而,穹頂之上還有天空。

其實空調行業的天花板幾年前就存在了。

當年董明珠到處折騰,要買銀隆,要做手機,當時我們還說格力做手機非常困難,因為他們只想要個遙控器而不是要個娛樂化的手機。折騰成功不成功是一方面,為什麼要折騰是另一方面。空調行業是有天花板的,空調有了天花板,格力就有了天花板。

而另一方面,這幾年格力實際上依然在增長,這種增長本質上是通過空調小廠商獲得的。我們看到很多的小品牌空調逐漸退出市場,市場上三大巨頭,格力、美的和海爾逐漸擴大他們的市場份額,用規模和自動化上面的優勢來擠壓其他競爭對手。這很成功,但是這有盡頭,空調市場集中度已經很高。

2018年在國內線下空調市場,格力、美的、海爾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8.1%、25.1%、10.5%,線上空調市場,奧克斯、美的、格力,市場份額分別為28.6%、22.49%、17%。這個數據的科學性很好檢驗,你打開京東或者淘寶,看一下這些產品的銷量排位,大致上就不會存在異議。

既然小傢伙們已經清退,接下來大佬們就要開始勢均力敵的戰爭。互相掣肘,合縱連橫,此消彼長。而格力在1季度也交出了一個不怎麼樣的答卷。

1季度格力營收僅僅增加2.49%,淨利潤僅僅增加1.62%。即使扣非淨利潤有所增長,這兩個數據也足以說明格力在一季度表現並不強勁。國外評級機構認為其增長可能已經遇到了真正的天花板,在一個紅海市場,未來十分堪憂。

但是,個人還有一個不同的觀點。格力電器再不濟,如今的估值依然是合理的。原因如下:

1、股價並沒有出現泡沫化。股價最高到65,如今在53。個人不認為這是多大的回撤。而且之前的拉昇成分裡面有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格力集團出售股份,大家覺得有新鮮投資人進入,引發聯想,從而使得股價短暫脫離了價值。也就是說,本身虛高導致了下跌。這很正常。

2、空調的天花板的確不遠,但格力的天花板還不明確。因為空調銷售旺季還沒有到。當然格力空調有銷售大小年,今年是個小年的概率存在。比如2014年格力就是個小年,如今相隔5年。當然有可能出現退潮。但這也不能說明問題。季報畢竟信息量很少。

3、和很多人相反,個人認為格力電器控制權轉讓如果成功是一件大好事,會增強其盈利能力。個人也不相信一個人能夠搞好企業,搞好企業永遠是一群人。

綜上,所有人,國內和國外的分析師都在找空調的天花板,找格力的天花板。個人認為空調行業的天花板的確臨近了,但是格力、美的和海爾的三國殺還在繼續。回落並不是什麼壞事。


凱恩斯


格力目標價81元是國內機構給予的上漲目標價位,44元是國外投行對格力未來股價不看好的下調點位,結果近期大盤跌了,格力也調整了銀河分析師也跟著起鬨下調到44元了,人家外國人如果不瞭解國情,認為格力不值這個價,國內的分析師下調格力的評級就是不懂國內股市的現狀了。


那為什麼國內機構和國外機構對格力的評價是兩種不同的看法?

首先,格力在2019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是同比放緩至2.5%,因為研發投入和銷售費用導致格力的業績增長形成了壓力,然後華旗開始給出賣出評級,德銀也開始下調評級,理由就是業績下滑和分紅低於預期,讓外國分析師認為格力股價應該要走下坡路,但不同的是,外國股市可以做空,唱多和唱空對他們而言並不影響市場投資者情緒,加上遠在大洋彼岸的老外不懂國情,不看好格力股價也是正常。

其次,國內的機構為什麼一片唱多聲音,1,認為格力短期收入放緩不影響後期成長。2,格力在品牌,現金流等都是業內領軍,還是可以維持較高的盈利水平。3,市盈利才在12倍左右,估值還有提高的空間。加上此次混改後,會加速格力的發展,國內機構就給予更高的目標價,重點是MSCI納入因子將不斷的提高,後期外資將會對這些藍籌白馬股維持不斷的買買買的操作,很顯然格力還是很搶手的。

最後,國內的股市能具備價值投資的股票並不多,家電,白酒,醫藥裡的龍頭就那麼幾家,而基金的規模是非常多,外資又進來搶籌碼, 此時格力的股價在後期的成長空間還是非常大的,花旗和德銀站在一個短期的角度看格力表現,或者是以外資的股市看國內股市的形式,很顯然是存在差距的,對格力這種唱衰言論也不能影響到格力走勢。


綜上所述,近期的格力股價下跌主要是因為市場走壞,大盤出現了連續大跌的行情,加上外資有部分資金流出,格力股價下跌,預計格力短期內會有回補前期缺口的行情,但說格力會持續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感謝點贊並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所謂格力的目標價是由不同的評級機構有關人員根據自己所掌握的資料和判斷的趨勢得出的結論,無論是81元還是44元,區別只不過是不同評級機構給出的“評估結果”,就好比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並不是格力電器發生了什麼重大變故!

更何況,國內券商的研報是習慣性看多為主,比如對格力電器給出80.96元/股目標價的正是國內的華泰證券,正因為國內券商研報幾乎都是看多,也才顯得年內中信證券對中國人保的看空研報顯得那麼轟動。而對格力電器看空的研報,是出自於國際投行花旗、德銀,他們是把格力電器下調到了賣出評級。

只能說國際投行更為理性,格力電器年內最高漲幅已經近翻倍了,傳出控股股東格力電器擬轉讓15%的股權,策動混改後,格力電器更是加速上漲,格力電器至今估值依然不菲,只有業績持續高增長方可從基本面角度繼續維持公司股價強勢。然而,從今年一季報的財務數據來看,格力電器在報告期內一共實現營業收入410.06億元同比增長2.4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6.72億元同比增長1.62%,這般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增速無疑是讓人對格力電器的未來擔憂的,股價也將承壓。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評級報告,往往只是一種參考指標,並非意味著股票價格就應該按照這個方向走。不過,對於國內外機構的評級,實際上還是存在著不少的差異,上至華泰證券的80.96元目標價,下至外資投行44元的目標價格,兩者之間的差異確實很大。

不過,對於國內外機構的評級差異化現象,很大程度上在於分析師對格力的定位以及未來發展轉型的預期。就目前而言,格力電器正處於轉型的過程中,而大股東轉讓股權,更是引發市場的猜想,誰會接手這部分股權,無疑頗具爭議,但想必屬於實力較強、互補性較強的資本。

但是,對於董明珠的激進策略,確實暗藏著不少的風險。實際上,雖然格力電器在董明珠的管理下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但最近幾年董明珠不斷嘗試手機、造車乃至造芯片等,這些都是燒錢的遊戲,對於未來的投資回報預期確實存在一定的未知預期。

對待未來的格力電器,仍需要看未來的轉型預期,但更可能存在一定的博弈風險。至於未來加快國際化佈局的格力電器,營收有望逐漸突破瓶頸,但未來的盈利能力以及經營策略可能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而不同的市場定位、不一樣的分析角度,往往會造成不同的價格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