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原董事長被免職 兩天市值蒸發千億

繼袁仁國去年卸下茅臺“一把手”身份後,再卸政協委員身份。5日,據貴州廣電旗下“動靜貴州”消息,政協第十二屆貴州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決定,免去袁仁國政協第十二屆貴州省委員會常務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省政協委員職務。受該消息影響,貴州茅臺的股價本週連續兩天內下跌,市值蒸發達1055.44億元。

兩天市值蒸發超1000億元

袁仁國免職的消息傳出後,貴州茅臺的股價5月6日、7日兩日連續下跌,7日盤中一度跌到870.22元,雖然最終收在了890元關口,但是仍舊以下跌1.77%告收。當天成交額90.45.億元,換手率0.80%。按4月30日收盤價974元計算,兩天內,貴州茅臺市值蒸發1055.44億元。

早在2018年5月10日晚間,貴州茅臺正式公告稱,袁仁國不再擔任茅臺集團董事長、董事、法定代表人及董事會相關職務;李保芳任茅臺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及董事會相關職務。

在上市公司層面,貴州茅臺在5月10日晚間的另一則公告披露,推薦李保芳為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人選,建議袁仁國不再擔任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這意味著袁仁國全面退出茅臺,茅臺正式進入“李保芳時代”。

全球市值第一的酒類製造商

袁仁國可謂茅臺元老。公開資料顯示,袁仁國出生於1956年,1975年在貴州茅臺酒廠參加工作,歷任辦公室秘書、辦公室副主任、車間主任、支部書記、廠長助理等職務;1998年起擔任貴州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貴州茅臺酒股份總經理;2000年起擔任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11年10月至2018年5月任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副書記。

2001年,袁仁國執掌貴州茅臺之初,五糧液的營業收入為47.42億元,茅臺營收為16.18億元,僅為五糧液的三分之一。此後近20年時間,貴州茅臺的營收一步步超過五糧液、保樂力加和帝亞吉歐。2008年,貴州茅臺實現營業收入82.42億元,超過五糧液的79.33億元。

此後,茅臺逐漸拉開了與五糧液的差距。2017年4月,茅臺終於超過最初的競爭目標帝亞吉歐,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酒類製造商。2018年貴州茅臺年報顯示,茅臺去年實現營收736.39億元,淨利潤352.04億元,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創新高。

也是在2001年,貴州茅臺順利上市,現已成為股價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截至5月7日,貴州茅臺報890.00元/每股,是白酒股中股價最高、市值最高的公司。

記者查詢發現,兩天來,茅臺集團和貴州茅臺官網、官微和微信公眾號均未就袁仁國被免一事發布任何信息。

天府早報記者 冷宏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