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美容院,牵出家族团队跨国犯罪 南京雨花台区检察院:精准办案,规范行业保障民生

5月7日上午,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全省检察机关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全省检察机关

惩治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目录

案例1:销售假药为何能够不起诉?检察机关坚持宽严相济,展现司法温度

案例2小小美容院,牵出家族团队跨国犯罪

南京雨花台区检察院:精准办案,规范行业保障民生

案例3:食品“老汤”冒充药品宣传,该当何罪?

案例4:顺带“代购”国外药品,“小药神”被依法不起诉--扬州高邮:宽严相济体现刑法谦抑,惩防并举守护药品安全

案例5:化工原料竟成抗癌神药,检察出手维护患者健康--惠山检察:全过程发挥监督职能,严惩制售假药犯罪

案例2

小小美容院,牵出家族团队跨国犯罪 南京雨花台区检察院:精准办案,规范行业保障民生

检察机关在办案中,综合研判引导公安机关深挖背后大案,面对主犯潜逃国外的难题,主动挑起重担,将犯罪团伙连根拔起,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小小美容院,牵出家族团队跨国犯罪

南京雨花台区检察院:精准办案,规范行业保障民生

2017年12月20日,南京市雨花台区检察院对张娜等5名被告人以销售假药罪依法提起公诉,2018年3月27日,5名被告人均以销售假药罪被判处刑罚。至此,这一跨国销售假美容针的家族式犯罪团伙终于被彻底铲除。这起关乎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重大案件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小小美容院,牵出家族团队跨国犯罪 南京雨花台区检察院:精准办案,规范行业保障民生

发案南京雨花台:小小美容店,牵出幕后跨国犯罪团伙

2016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检察院受理了陈庆华销售假药案。根据陈庆华的供述,其在辖区某菜场附近经营了一家小美容院,从多个微商处购买了来历不明的肉毒素和玻尿酸,为客户注射。此案涉案金额较小,案情也并不复杂,但承办人敏锐地意识到在该案背后一定存在巨大的关于医疗美容的黑色产业链。对此,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检察院在对陈庆华依法提起公诉的同时,向公安机关提出建议:要顺藤摸瓜,将这条黑色产业链连根拔起。

最终,公安机关对陈庆华的上家开展侦查工作,通过定期接受公安机关通报,有效进行引导侦查,张娜等人销售假药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2016年7月28日,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对张娜等人销售假药案立案侦查。

家族式团队犯罪:跨国多地远程销售

2016年7月以来,被告人张娜为了牟利,通过微信发布“Dermalax PLUS(德拉美斯)”、“Restylane Lidocaine(利多卡因)”、“BOTOX(保妥适)”等注射针剂以及药品信息,并销往全国各地。为了避免单个账户内交易数量过大被监管,具备较强反侦查意识的被告人张娜安排其父亲张志雄、母亲王小平,为其提供支付宝账号,借用亲戚的身份证办理了大量银行卡,做销售假药的资金往来之用。

不仅如此,她还安排其男友,即被告人张鑫在北京市郊区租用了一户平房作为仓库存放药品和收发快递,为了躲避公安机关的查处,被告人张娜叮嘱被告人张鑫快递必须到快递点寄送,不能安排快递员上门,以免仓库地址暴露。一个以被告人张娜为中心,以其父亲张志雄、母亲王小平以及男友张鑫为重要成员,以大量的微信代理、下家为外围成员的家族式犯罪团伙就此形成。

2017年2月,被告人张娜发现有代理下家被公安机关调查后,立刻潜逃至韩国,并通过微信远程遥控其父母和男友通过快递收取的方式继续销售假药。

2017年4月,被告人张娜的父母和男友均被抓获归案,公安机关在被告人张鑫租用的仓库以及运货的面包车内,在被告人王小平的住处均查获大量尚未销售的玻尿酸。

2017年8月,被告人张娜在乘坐飞机从韩国入境后,在湖南省长沙市的黄花机场被抓获归案。2017年12月20日,南京市雨花台区检察院以销售假药罪对张娜等人依法提起公诉。

经统计,自2017年1月19日以来,被告人张娜销售假药的金额共计人民币725万余元,尚未销售的假药价值人民币34万余元。

提前介入:检察机关主动作为

本案是利用网络进行销售,隐蔽性强、侦查难度大。张娜的父母以及男友到案后,检察机关立即提前介入,就如何做好相关证据的收集固定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引导工作。

“只要张娜不回国,上网追逃也不能令其归案,本案会出现只处理到案的从犯,不处理潜逃主犯的问题。” 承办检察官薛燕说,“而主犯不到案,后期在公诉和审判阶段,本案的事实证据也不能全面查清,不利于对该案的处理。”为此,作为一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官,薛燕研究起了国际法。通过查阅相关涉外法律文件,引导公安机关调取相应证据。薛燕发现,张娜是持投资签证入境韩国,如果不及时将其抓捕归案,张娜极有可能在韩国入籍。那么根据“本国公民不引渡”的国际法原则,本案将造成仅处理从犯,主犯逍遥法外的个案处理不公的结果。而根据《中韩引渡条约》,要引渡张娜,必须要依法将其逮捕。

根据对前期侦查取得的证据全面分析研判,雨花台区人民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将未到案的张娜与已到案的张志雄、王小平、张鑫一同提请批准逮捕。

跨国追捕:“零口供”批准逮捕

当案卷材料移送至检察机关,一个难题摆到了检察官的面前。张志雄、王小平归案后,均拒不认罪。张鑫在被抓捕时删除了和张娜的所有聊天记录。在张娜未到案,同案不指认,关键聊天记录被删除的情况下,批准逮捕张娜的证据是否已经达到确实、充分?

“迟来的正义就是非正义。面对这样一起涉及民生的案件,不能及时处理主犯,这个犯罪团伙就不能连根拔起。这个案件就不能体现公平正义,这个祸及群众健康安全的犯罪团伙就有可能死灰复燃。”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晓帆说,“虽然零口供办案有难度,但这就是检察机关的职责所在,要敢于精准打击所有涉案嫌疑人。”

为此,雨花台区人民检察院成立了员额检察官联合办案组,严格按照“零口供”案件的证据标准进行严格审查,在引导公安机关补充了大量证据,排除了所有合理怀疑后,对张娜作出了批准逮捕的决定。

2017年8月10日,张娜被韩国警方遣返回国,在湖南长沙黄花机场被抓获归案,张娜到案后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如何定性:非法添加利多卡因成分的玻尿酸应认定为药品

玻尿酸,学名为透明质酸钠,是时下新兴的医疗美容行业的常用产品。在司法实践中,无合法手续的玻尿酸等美容产品,有的是小作坊非法生产的,有的是从国外走私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分为含有利多卡因成分和不含利多卡因成分的两种。

含有利多卡因成分的玻尿酸应当认定为是药品,理由是:第一,在我国,利多卡因是作为药品进行管理的。利多卡因属于原料药系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用法、用量的物质,而且还属于重点管控的毒麻药品。添加了利多卡因成分的玻尿酸,能够产生药物的效果,具有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作用,有用法用量、适应症等限制,符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条关于药品的定义。第二,添加利多卡因成分玻尿酸的审批流程和审批标准与毒麻药品审批相同。第三,对添加了利多卡因等药物成分的玻尿酸美容产品以药品的标准加以严格管制,符合社会公众的客观需求。

因此,本案中被告人张娜等人销售的来源不明的含利多卡因的玻尿酸应当认定为假药,张娜等人涉嫌销售假药罪。

2018年3月27日,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采纳雨花台区检察院公诉意见,对被告人张娜、张志雄等人以销售假药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有期徒刑三年不等的刑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