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涿鹿 ——大堡鎮的傳人

題圖 祁要武

作者 馬佔順

又回涿鹿   ——大堡鎮的傳人

大堡鎮所在地大堡村美景

我說祁要武老師是位博學家,真的一點不假。在他主編的《千年古鎮大堡》一書中,讓我看到了他的魅力。

在這本書中,他詳細地介紹了大堡鎮的歷史節點和各種大事件。

手捧著這本書,有時讓我看的如心中流水,書中優美的文字、漂亮的段落、還有那經典的歷史節點,就如那大堡鎮高山上慢慢淌洩下來涓涓的小溪,靜靜地穿過我的心田,滋潤、流經著我心中那片乾涸的燥土;有時讓我看的如戰馬嘶鳴,那嘹亮的號角、那衝鋒的戰鼓時常在我耳邊響起,好像昨天的廝殺、昔日的較量就發生在身邊;有時讓我看的如醉如痴,涿鹿——大堡百姓的勤勞,農家人的一朝一夕,農家院的炊煙、土炕和風箱,讓我感到一下子回到了那個曾經讓我難以忘懷的家鄉,猶如讓我睡在那個讓我萌生理想的熱炕上;有時還讓我看的好像立馬就穿越這歷史的隧道,猶如坐上跨越時空的火箭,飛速的就趕到了那個大寫著:中華文明發祥地和東方人類的起源地,敬仰著我們祖先的智慧、崇拜著我們先人的摸索,獲取著我們先輩留下的各類寶藏,……

又回涿鹿   ——大堡鎮的傳人

祁要武(左)與縣著名民俗學者陳建明在考察

祁老師是大堡鎮人,他對自己的家鄉真是愛的透徹、愛的真誠!

他在《千年古鎮大堡》一書中寫道:"大堡鎮位於涿鹿縣城南偏西30公里處。全鎮總面積237.12平方公里,平均氣溫5.6攝氏度,海拔900——1800米之間,年平均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屬丘陵區。"那有"涿鹿小壩上"之稱。"自然資源,人文資源豐富且深厚。"

"是啊!特別是人文資源和歷史的漫長。"我不禁感嘆著、心裡還默默地讚頌著。

又回涿鹿   ——大堡鎮的傳人

蔬菜豐收

祁老師在書中又寫道"大堡西北50公里,是東方人類的起源地——泥河灣,'東方人類從這裡起步'"。

"大堡東偏北25公里,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黃帝城,即今涿鹿縣礬山鎮的三堡村'中華文明從這裡走來'"。

"大堡西南30公里,是蔚縣代王城,春秋時期為代國國都。代國建立於商湯時期,即公元前16世紀初。到公元前475年滅亡……"

又回涿鹿   ——大堡鎮的傳人

"大堡鎮正處於這三地的交匯處。這裡的地下和民間是一個深湛的寶庫,隱藏著無數的歷史密碼和神秘的傳奇。在這幾千年時間隧道的檯曆上記載著無數珍貴的歷史遺存。"

我看著這本不太厚的書,感覺它卻凝聚著歷史的厚重、凝聚著祁要武老師濃濃的心血。他讓我看到了祖國燦爛文明的歷代文化,來到了東方人類的起源地。

我捧著祁老師對大堡鎮的歷史沿革,和歷史上發生的大事記都做了詳細的描述和文字交代的這本書,就感覺涿鹿和大堡鎮那厚重的歷史、那燦爛的文化、還有那記載著無數珍貴歷史的遺存,如天上的星星般的都歷歷在目。

又回涿鹿   ——大堡鎮的傳人

大堡鎮三澗口村“美峪所古石碑”

是啊!閱讀這本書,我就如回到了古老的從前——我們從帶著歷史文明的"泥河灣"走來。就像又回到"東方人類的起源地"一樣。從中穿越約200餘萬年的人類歷史、來到世界罕見的舊石器遺址處。

我感到,大堡鎮就是被以其連綿不斷的歷史文化包圍著、發展著、前進著。

祁老師就生活在大堡鎮,他能不為自己的家鄉高興、能不為自己的家鄉自豪嗎?

祁老師生活在文化底蘊這樣厚重的大堡鎮裡,能把歷史的來龍去脈瞭解的這樣詳細,可見祁老師艱苦的付出和對大堡鎮歷史研究深厚的功底。

據我知祁老師不是歷史學家。

可是他寫出了家鄉——大堡鎮的歷史;

他也不是文學家,可他就寫出了兩部民間文學《皇帝故鄉優秀人才名錄》和《天南地北皇帝故鄉人》,約有37萬餘字,

可見他的執著和功底了。看到如此厚重的民研成果,我不禁欽佩祁老師的文筆,更佩服他的執著 。

又回涿鹿   ——大堡鎮的傳人

小五臺山最高峰2882米

我感到,大堡鎮有祁要武這樣認真的人,這樣做事執著的人,大堡鎮就一定會永遠輝煌。

在此,向祁老師表示敬意!

2019年4月2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