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半壁江山比南宋条件要好的南明弘光,为何不到一年便土崩瓦解?

侯家萍


第一:面对的敌人态度不一样

南宋面对的,只是一个刚刚崛起,刚刚逆袭灭掉辽国的金国。本质上,金国不要说攻击南宋,连灭亡北宋都属于意外收获,最开始只是想来敲诈一下的,没想到钦宗和徽宗如此不济事,竟然让一个大国被一战而下。

所以,金国本身对于占领中原地区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他甚至于扶植了伪齐和伪楚两个伪政权去代理自己统治中原地区,自己则领兵北归,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而南明面对的,却是一个从努尔哈赤算起,立国已经三代的后金/大清帝国,而且与明朝征战多年,从一开始的立国之本就是要消灭明朝取而代之。多年交手的经验,让满清的统治者对于明朝的军事实力和国家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第二:自己本身的情况不一样

北宋被灭是一个突发事件,由于徽宗和钦宗一系列妄想和谈,消极避战的二逼操作,导致金国灭北宋实质上没有与宋军主力发生什么战斗。宋军最精锐的陕西西军在勤王的路上就被喝令停止,没有与金军交战太多,主力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损失。江南地区更是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再加上金人非常勤劳的抓走了赵家皇室所有能够竞争皇位的王室子弟,导致连趁着这个机会夺取皇位搞内战的人都没有,赵构只需要渡过长江振臂一呼,就能立刻整合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完成抗金统一战线。

但是南明就不行了,明朝灭亡前与后金和农民军鏖战多年,主要军事力量几乎损失殆尽,为了守卫辽东,明朝连镇守西南的土司部队都调去了。洪承畴在松锦大战葬送掉的十三万明军,基本就是明朝最后有能力野战的军事力量了,从那以后,明朝彻底失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南明的建立并没有给这个情况带来任何积极的改变,仅有的一点军事力量还掌握在类似于左良玉这样小算盘打的叮当响的军阀手里。

而且崇祯在煤山上吊前,没有指定任何继承人,朱家生的又多,这导致有资历问鼎皇位的王爷都在这个时候有了想法,福王政权,鲁王政权,唐王政权……自己之间就不停的内斗,而且内斗的激烈程度甚至比抗击满清都要强,实力弱小还不团结,南明不亡都没有天理。实际上,整个南明战斗史中,取得成就最高的,却是之前被认为是暴徒的张献忠农民军和海盗出身的郑氏家族。


扣毛


公元1644年,这一年崇祯自杀,李自成攻占北京,随即被清朝击败,退回关中。

此时的中原三分天下,南明尚有半壁江山。

于是,清朝多尔衮兵分两路,一路阿齐格进攻李自成,一路多铎南下进攻南明。


但一年之后,公元1645年,南明弘光政权即被清朝消灭,究其原因

1、史可法能力不足,在拥立福王和潞王上优柔寡断。

最后,马士英这个投机者伙同武将高杰、黄得功、刘良佐等强行拥立了福王,拿下定策之功。

史可法曾说过不能立福王的把柄在马士英手上,只能让出首辅大臣给马士英,导致朝中大权落入一帮宵小手中。

史可法民族气节毋庸置疑,但在大明巨变之时没有力挽狂澜之能。

2、弘光帝朱由崧没有任何中兴大明的能力,远不能与赵构相比。

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史可法一点都没说错,但没有能力坚持。

3、武将拥兵自重

弘光帝不被东林党人待见,只能依靠拥立他的武将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和马士英之流。


但这些武将虽然拥兵自重外,清兵南下之后便立即投降,没有一个“中兴名将”

4、南明联虏平寇之策,极其短视

清军入关打的是为大明复仇的旗号,可偏偏南明政权信了,玩起了联虏平寇。

还记得宋朝联金灭辽、联蒙灭金吗?南明是一点教训都不吸取,奈何!

其实,清朝入关后其实力远不足以两线作战,南明的降将是弘光政权灭亡的重要推手。


5、弘光政权灭亡之后,南明又苟延残喘了17年,究其速亡原因,始终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治核心,各自为战,终被各个击破。

两撅名王的李定国曾是南明最后的希望,但出现的还是太晚了!


心向青山


明末环境不见得比靖康之际好。两宋之交时只有一个外患,那就是金人。北宋皇室太宗一脉被一网打尽,独独漏了个康王赵构,所以也没有人和他争皇位。金人扶持的两个伪政权,但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先是伪楚张邦昌,只30多天就垮了,其本人后来还哭着去赵构面前认错叫屈。后来金人扶持了刘豫伪齐政权,这个伪齐政权却成了南宋朝廷战和两派的共同打击对象,和派说不要和金人打灭了刘豫就行,战派更不用说了。南宋比南明内外环境好多了。

明末就不同了。自崇祯自缢,北京朝廷瓦解时,有四股势力不容忽视:明帝国残余力量,李闯,满清,张献忠。单单李闯和张献忠就搅得明朝廷十几年不安宁,直至京师陷落皇帝自杀。北方的满清就不用说了,历时三朝慢慢壮大,明军主力消耗殆尽。就地理位置而言,京师陷落至清军入关前短短的个把月间,西安河南河北是李自成的地盘,四川湖北西部长江上游是张献忠的地盘。清军入关后形势更加严峻,清军秋风扫落叶般灭李闯,直指南明。南明面对的是三股敌人,天时地利皆无,岂能不亡。

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皇位之争。南宋初,赵构的皇位没人和他争,北宋皇室除他外,被一网打尽,赵构唯一担心的是他哥和他爹南归。南明就不同了。由于崇祯皇帝没有及时送出太子和其余皇子,以至于京师陷落跑都跑不出来,太子和皇子被李自成控制住。南逃到南京的福王朱由崧即皇帝位,年号弘光(朱由崧是明神宗孙),此后有隆武和永历政权,他们都是自主登位的,非来自崇祯遗命。大明藩王遍布全国,龙子龙孙几十万,没有一个正统就没有说服力,以致于政令不一,不能凝聚一个拳头,短短几年间土崩瓦解。试想一下,崇祯早点把太子安排到南京坐镇,时局之危或可缓解一二犹未可知啊。


哗啦啦v


弘光政权没有自己的军队,几个地方军阀根本靠不住,辫子军杀过来时,不是反水就是溃逃,再加上朱由崧也不是个有能力的人,后来就是混日子等死


飞凡看历史


内斗严重。老百姓都不能再相信南明政权。没有了威望,自然就容易土崩瓦解了。


一岸行歌


最主要原因是内部离心力太大。孙可望等人严重阻碍南明的发展进程;


40963ffade


南宋只有一个皇帝,南明自己都不知道哪个才是皇帝。


种花家的白胖子


攘外必先安内,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