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的政策文件,能浇灭全国中小学家长的“择校热”病吗?

乐学湃语文


近年来,随着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划片招生政策的实施,“择校热”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不解决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单靠文件规定来浇灭“择校热”是不现实的,而且为了应对政策,使得许多家庭为了给孩子择校,不得不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

想想“教育”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教育不仅给社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本市场,让许多人在教育市场中得到巨大的资本回报,而且教育还为提高地方GDP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一路飙升的“学区房价”就是最好的见证。

在所有地区都实行就近划片招生以后,再也不能通过走关系择校,于是家长们只有从政策上做文章,而各地执行划片招生不外依据两个条件,一是户籍二是房产,于是好的学校一路带动周边房价的上升,许多家庭为了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只有咬紧牙关买学区房,使得许多学区房已经失去了住房的意义,只是一张孩子入学的门票,而这更是许多当地政府所希望看到的。

前期到深圳考察学习,在一所学校,当地教育局领导讲话中为了证明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说道,我用一个例子就能证明家长对这所学校的认可,那就是这所学校周边的房价为17万以上一平,要知道这并不是一所中心城区的学校。这位领导说到这,满脸的自豪感表露无疑。就在当场,内心非常不平静,这就是我们许多领导的办学逻辑。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一种现象,有许多城市在开发大的楼盘时,总会在旁边建一所学校,同时想方设法地与某名校达成协议,对外宣称是某某学校的分校,在楼房宣传时学区就成他们最大的卖点。

别说城市,就是在农村,择校也非常普遍,对此自己身有体会,由于自己曾经的学校教学质量比周边好一些,每年都在为有人说情而烦恼,因此每到暑假,自己的手机不能开也不敢开。但有一个场景却一直印在我脑海中,在刚刚执行划片招生之初,旁边的一个乡镇的老百姓到教育局上访,不管是教育局还是当地政府人员做工作都不能遣散,最后领导竟要我去将这些家长接回,第二天,有好几个家长坐在我办公楼的台阶上,那一脸的沮丧和无奈深深地触动了我,只是我毫无办法。

家长为什么“择校”,原因不言而喻,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更好的学校就读?不解决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择校热”永远是不能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是希望我们的教育发展得更快点,我们的教育人更尽心尽责点。

更多教育观点、教学经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敬请关注“轻风教育”。


轻风教育


重大消息!安徽省刚刚出台政策,今秋以后再无机会择校!

6月5日的《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今年秋季所有的普通中小学学校必须按照要求,严格执行招生入学规定,禁止招收学区外的任何学生。具体要求摘抄如下。

(一)网上登记入学,以学籍确定学区,刹住择校生。

(二)取消特长生招生,止住以特长名义择校。

(三)随迁子女以居住证为依据,按学区入学。也可以拒绝择校现象发生。

(四)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统一管理,同步招生,不得提前选择生源。

(五)公办学校一律按学区招收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不得违规!

(六)学区划分在一段时间内必须保存稳定,确须调整时要进行论证。

(七)小学入学年龄为当年8月31日年满6岁,在学校有学位情况下,可放宽至当年12月31日。

(八)普通高中招收学生数以生均校舍不低于8平米,师生比为12.5:1,班额不超56人。

(九)指标分配不低于招生计划的80%切块分解到初中学校。提高农村或者薄弱学校升入优质高中比例。不得于升学率挂钩。

(十)公办民办高中以学校所在地生源为主,同步招生,不得提前。严格按照规定的招生范围、计划、时间、方式统一招生。

(十一)严禁公办民办混合招生。

(十二)同城(含县域内)普通高中学生严禁借读。

(十三)严格自主招生的办法和程序,其计划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5%。

(十四)严控政策加分。

从以上十四条内容可以看出,以后再想择校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了!其政策法规考虑非常全面周到,包括严厉处罚的措施。


中小学教育者


小学阶段的择校成为重灾区,尽管有若干规定,但是当家长从孩子小时就被择校之风裹挟着被动前行,一路会走到孩子高中毕业。如此说来,并不是家长热衷于择校,而是学校本身自己就分好中差三档。想解决择校这怪病,其实方法很简单,我可以说几点。

第一,让所谓的重点校或出了名的学校老师流动起来,不能就被这些好学校“霸占”。

教师交流已经推行了一些年,但基本上是局部范围在流动,只有少量老师在流动,并且对于那些特级老师你看有多少被交流的,说不好听点的,好教师都被重点校给“霸占”了,如此优势资源被一步步集中到重点校里,自然会让家长们趋之若鹜。如果我们用掺水原理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带完一届学生后,不管哪一个教师都都要由教育局重新编组去其他学校,你看看现状会不会被改变?

第二,让重点校的校长去非重点校当校长,将治校经验带过去。

在重点学校里有一种现象,那就是校长动起来的机率很小,因为该校非常有名气,很多功劳都会被冠在校长的头上,说是校长治校理念强,校长综合素质强。如果是这样的话,让有名气的学校校长去其他没名气的学校干干吧,既然这么有能力,也把其他非重点校给治理成重点校。如此一来,倒成了校长的试金石,看看不依托优势资源的情况下,是否能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校治理成出了名的好学校。

第三,打破以往中考重点校掐尖的做法,让所有的学生都随机进高中,如小升初摇号。

小升初近些年对于公立学校的升学确实要公平的多,至少给了家长和孩子们自主选择权,同时又有民办初中做了很好的补充。但是在中考时所有弊病就显示出来了,主要源于高中数量有限,从全国来看,初中升高中的录取率最多也就占五成左右。这样一来,重点校掐尖的做法,则进一步让天平被严重倾斜。很多有后劲有潜力的学生,只因为中考成绩一般而进不了重点校,从而失去了享受重点高中学习的机会。如果仍能采用小升初的摇号的方式,将上了高中录取线的学生随机分配,你再看还有家长择校吗?

第四,择校热的根源于高考录取机制上面,大学的严进,才导致家长抢占优势资源。

想彻底解决掉这择校热,恐怕得从大学录取机制上来做文章,以往的大学都是靠分数严格选拔学生,尤其是985和211这样的大学,非常难考入,这就导致家长们不得不在孩子小学和中学时就把择校当成首要目标。因为失去优势资源,便意味着自己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被淘汰的边缘。如若大学采取宽进严出呢?你看看到时恐怕家长就会把目光都集中到大学去了。但是问题仍然很严峻,中国人口数量庞大,现在的大学远远满足不了敞开大门欢迎所有愿意上大学的学生。

结束语:择校热,从理论上来讲,以目前的态势,出台多种方案可能会起到微小的作用,但从本质上来讲,是无法解决现状的。因为真正的推翻与重建一种机制很难很难,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么大的工程牵涉的到人、财、物太庞大了。


寒石冷月


您好,我是教大育小。我认为再多的政策和文件是不能够浇灭中小学家长的“择校热病”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家长择校的目的是什么呢?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进入好的学校,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好的学习环境接受良好的教育。可是有一个非常严峻的形式就是好的老师、好的学校,优势的教育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随着家长最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对孩子的期待增强,也随着家长对教育的投入程度的增加,这股“择校热”越来越热。许多家长不惜重金做出这样的投入。

例如:学区房或者学位房的购买,很多家长会提前好几年做足准备 。电视剧《虎妈猫爸》的现象其实不是个案,其实是很多家长经常干的事情,同时这些现象绝对不是家长一时头脑发热来做的,而是针对蓄势很久的决策。

所以但凡有能力的家长都在“择校。”其实很多子女随父母务工地就读也本身就是一种“择校”。

其次:学校生源的不均衡,家长素质、学生水平的不均衡加剧了家长的择校热。

最近几年,虽然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出具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来抑制择校,也试图浇灭家长的“择校热”。可是这种择校现象似乎有增无减。家长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在许多城乡结合的乡镇中学,稍微有点能力的家长都纷纷把孩子送进县城的学校就读,方法很多,例如务工随迁或者说是房子户口的迁移等。这两年回家乡,发现原来就读的小学和初中生源都在减少,老师反映对于孩子教起来也大不如前,进而的话也导致升学质量有所下降,那么更加剧了生源的流失。

在教育观念和孩子 的主动性和学习氛围上,跟城里学校相比确实差距很大。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再次:家长和孩子必须面对的一个巨大的事实就是:中考和高考他们所面临的竞争是一样的,分数线是统一的,试题难度是一样的,可是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氛围却决定了孩子能够到达的层次。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是周围环境影响的,甚至环境因素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所以,许多家长根本不敢冒这个风险。

对于学校之间的确有竞争,国家,社区、教育局出台了 各种各样的政策来抑制家长的择校热,但是这个热有增无减的是家长,家长依然纷纷趋之若鹜,甚至出巨资、托关系也没办法,很多家长非常的失落,可是失落之后并不妨碍他们下一轮的热血奋战。

就拿小升初来说:

对于我所在的城市,之前许多家长为了择校,可能会从五年级结束的暑假开始进行补习和冲刺,可是改革以后,许多家长从五年级就开始补课,甚至有的家长更早,四年级就开始铆钉目标起跑冲刺,战线开始拉长。

有的家长从幼儿园开始上兴趣班、特色班,五年级以前考各种各样的证书,参加比赛,五六年级开始冲刺小升初,做足了各种各样的准备。大家鼓足了勇气就为给孩子上个好初中。总之这个劲越来越足。

为什么择校越来越热了呢?

1.随着政策的开放,其实相比十几二十几年前,家长的选择越来越宽,孩子可选的途径越来越多:户口不在是唯一的限制。一些特色的私立学校纷纷拔地而起,新建小区要求有配套学校,解决了入学问题,流动人口增多,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2.当然:教育很重要, 教育可以改变命运,大家都想把自己孩子培养成精英,希望将来孩子的路途走的平坦。

3.再有:对于大学毕业之后,重点非重点,一本二本三本甚至专科院校在市场上的差别待遇,就业的不容易进一步加剧了家长的“择校热。”

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父母是对自己的孩子是非常负责任的,都说父母爱子,必为其计深远。他们会考虑到长大成人之后,希望在教育上给孩子铺平一些道路,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上号学校是他们在能力范围内做的最大做容易的努力。

要怎么改变这个择校热呢?

1.禁令并不能根治家长的“择校热”,或许说能抑制很小的一部分吧。 要改变这一局面:就是优势教育资源增多,整个师资力量提升,学校之间三六九等的差距缩小。当然,这个也有一些改变。

2.家长观念的改变,能够客观的看待孩子的发展,或者说作为父母不在那么替孩子考虑,不在想着那么久远,不在倾尽所有的替孩子铺平道路。这个不知道要多久,似乎无解。

总之:其实“择校热”不奇 怪,择校也正常,但是需要的是家长理性对待,否则无论出多少禁令,家长都会不甘心,想办法,这个似乎是学校没有办法控制的。

禁令有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客观看待。


教大育小


择校是家长的主动选择,是家长为孩子争取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手段。家长之所以给孩子择校,无非就是希望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在以后的竞争中胜出。家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孩子以后胜出,而比较稳妥的方式就是给孩子准备一个好的学校。


好学校也是通过竞争筛选出来了,历史证明了学校的实力。学生的成绩,老师的带班成绩,实际上是家长最关注的数据。择校,本身也是一种分层教育。好的学校获得了更优质的生源,结果强者更强。好的学校老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生源更重要。所以很多学校到处挖优秀学生,实际上就是在生源上下功夫。如何吸引这些学生的家长?必须有历史成绩,授课老师要有足够的资历。所以名校和好学生是相互吸引的,你厉害了,好学生自动上门;学生只要够优秀,名校也会想尽办法让你上学。


现在小学和初中的择校比较热。根本上其实是为了上好的高中,为了上某所高中,就一定要上某个初中,而为了上这个初中,小学就得怎么怎么样。这些实际上是家长之间经验的传递,并不一定是学校故意为之。

为了维持名校地位,学校一定会想办法让最优秀的那部分学生入学。如何选拔,这就考验学校了。以前是直接有入学考试,或者直接有一些比赛的成绩要求。现在不允许这样了,但是学校一定会有一些其他的方式,目的就是选出好学生。这是名校的重要基础。

学区房为什么热,实际上就是家长主动应对政策的结果。

我不怎么关心学区,因为自己对孩子的学习有规划。我孩子小学采取就近上学,学习基本主要靠家庭来打造。所以每次朋友谈起为孩子择校而头疼时,我都无法体会。

很多朋友为孩子的学习做了各种各样的安排,这是父母的良苦用心。择校实际上只是其中一件,即便是把择校这条路封死,父母对孩子学习的焦虑也不会减轻。真正让父母焦虑的不是学校,而是竞争!以前说学习成绩让大家焦虑,可是现在部分地区不公布成绩了,家长的焦虑反而更重了,为什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


现在不少地方的小学教师是流动的,在一个片区内流动教学,但是这个政策并不是执行得很彻底。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是老师流动起来,名校的根基也不会动摇太多,家长还是会把优秀的孩子自发聚集到一两个学校,最终依然是生源决定质量!

优秀和平庸总是存在的,而优秀的学校,自然地得到大家的追捧。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虽然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和文件来抑制择校热,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择校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择校问题呢?这一切都源于优质资源的稀缺性。优质的教育资源非常稀缺,但是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于是想方设法的为把孩子送入名校。在之前很多学校很多学校都会组织招生考试,奥数奥语是必备内容,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让孩子去学习奥数,所以奥数奥语一直火了很多年;为了让孩子能稳妥的进入名校,很多家长花大价钱去买学区房就是为了换来一个入学名额,就导致了学区房的价格一直很高,并且还不一定能买到。

在现如今,随着招生政策的转变,小升初择校考试逐步被禁止,取而代之的是面试,于是一夜之间面试辅导班又火遍了大街小巷,总之只要有一丝让孩子进入名校的希望,家长就不会放弃的。

虽然现在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希望来降低择校的热度,首先家长们就不买单,也不相信,依然还在为择校做准备,奥数奥语照样学着,面试培训班也报上,还每到尘埃落地的那一刻就不放弃希望。

优质的学校和优质的生源是相互成就的,在家长和孩子在努力争取进入名校资格的同时,各个学校也在想办法将各地的优质生源通过各有优惠和福利招到自己的学校来,每到毕业季各个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都游走于各个地方来寻找优质生源。只有同时拥有了优质的生源和优质教师一个名校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对于各种想要降低择校热的政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学校也是阳奉阴违,并不一定会严格去执行,今年报道了很多在校外机构我一些学校组织的招生考试就是一个缩影,面试的内容中不乏有奥数奥语的身影,这些都折射出一个信号,各个学校会继续想办法来筛选和招揽优质生源的,因为优质生源可是名校的生存和发展之本。

不管政策如何变化,对于广大学生和家长来说,做好准备时很重要的,只要孩子足够优秀的话,不愁没有好的学校,也许不用自己去找学校,一些好的学校就会向孩子抛来橄榄。只要中高考按分数录取的政策不改变,择校问题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


胡老师数学教育


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也在不断追求着优质的教育资源,都想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接受好的教育,于是就产生了择校问题。一些学校利用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乱收费,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山东济南制定相关政策,给"择校费"、"择班费"降温,在全市中小学规定"零择校费"和"零择班费",学生实行就近入学,采用电脑均衡分班制。家长纷纷叫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着实为"择校费"降了温。



近日,安徽省为了将"择校费"降到冰点,制定了十多项更加详细的举措,其中的内容说道,不准跨区域招生,各学校严格按照招生计划和范围进行招生,严控学生加分项,不要以艺体特长生等方式违规操作,公办和私立校实行学籍入学制,由电脑统一管理。对违规操作的,严惩不贷,为安徽省的这一做法点赞。


"择校费",一个听起来很洋气的名称,有多少家庭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不过这也是为有钱人家准备的。这部分"择校费"进入了谁的腰包?在乱收费的同时,滋生了一系列腐败现象,把教育资源进行商业化,违背了当前教育发展思路与总体目标,严重阻碍教育均衡发展。

希望各地方都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对"择校费"进行零容忍,还教育市场一片净土,为均衡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Lance课堂


中小学家长“择校热”的熊熊火焰岂是一纸文件引来的水能够浇灭的!

中国式家长的通病是从小就为孩子设计了成长路线图: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岂能让一个孩子辉煌的未来断送在最初的一环吗?肯定不能。

现阶段教育的不均衡、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存在,又怎么能使“择校热”之风降温呢。没有一位家长会拿自己的孩子前途去做一项规定的牺牲品的!

就以我自己本人来说,我还是教师,我当然深知关于孩子成长的许多睿智的劝谏,比如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让孩子输掉开头,可能会让孩子输掉快乐!金子放到哪里都会闪光。……

道理我都懂,可是作为一个家长,更会直观地相信眼前的事实,没有好的基础,怎么可能盖起高楼?再说,我的孩子是一块真金吗?TA要是璞玉浑金呢,不雕琢,不锻造,怎么能够成材成器?

天下父母莫不心同此理。一位家长面对采访镜头,当被问起为什么择校,把孩子送到重点学校去,她直言不讳地说:

“只要不绕开高考,我能想到对孩子负责的办法就是把孩子送到重点学校。”

这位家长的话表达了大部分家长的心声:高考竞争才是择校真正的动机!谁不知道就近入学的便利,谁不知道进入重点学校孩子累、花费高。明知如此,却偏偏要挤破脑袋往里钻,个中原因不言自明!

因此说,高考不改革,将来人才录用方式不改变,只要还存在竞争,任何规定都会成为一纸空文。因为你规定的是现在,作为父母考虑的将来,岂能掉以轻心!


乱语三千


又到一年考试季,又到一年择校时



择校的现状

很多家长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选择比较好的教育环境这都无可厚非。现在已经到了五月份,秋季是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季节又到了。

每到升学季,周围有不少亲朋好友就会想我来了解一些热点学校的政策。弄得家长比孩子紧张,工作无心是整天为孩子的上学问题头疼、焦虑。有些热点学校跟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开发学区房学位房,导致家长为孩子上学买房迁户口等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子女有好学校上。

前些年不少地方学校小升初考试,为了选拔优质生源,出现不少奥数内容,导致家长从三年级甚至更早让孩子来学习奥数。周末、寒暑假,随处可见去背着书包学奥数的学生。全民学奥数热不断升温。



个别手上有点资源,脑子灵活的人,利用择校热大肆发财。一些家长为了达到自己择校的目的,不惜花重金来为孩子选择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让家长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花钱能上好学校,这样的歪理被不少家长所认同。

择校热除了家长为孩子择校以外,还有个别老师也在择校,由于家公办学校的办学环境,师资水平,薪酬待遇与一些民办名校可能差距很大。一些教学水平优异,教学成绩突出的老师,每年暑假可能都会收到名校的橄榄枝。我周围有不少这样的同行,因为在全国各类教学大赛中获了奖,每年都有名校开出比较优厚的经济待遇,去了名校去发展。



择校热的后果

择校热造成一些区域内的热点学校人满为患,大家挤破头都想上。而离家几百米,甚至几公里以内的的学校无人问津,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家长为选择好学校,盲目补课,花找关系花钱,造成不堪重负的经济负担。

一些热点学校,对教育部门的政策视而不见,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招生季节前提前入校掐尖招生,无序竞争。让教育主管部门的划片入学,对口直升政策。在实际中很难落实,让公办中小学的校长们有想法没办法。

一些不法之徒正是利用了家长花钱想上名校的想法,自我吹嘘自我宣传自己有名校的资源,只要花钱都可以上名校。往往让急于上学的家长花了重金, 孩子上不了学,钱财被骗,这样的新闻屡屡在招生季被媒体报道出来,社会影响极坏。



择校热的根源

择校热的根源,首先在于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优质资源较少,大家挤破头去进好学校名校。其次是应试教育对人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一个好小学就可能上好中学,好大学。一些家长从众心理,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应该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环境,周围亲戚朋友都上了名校,自己的孩子在一所普通的学校。说出来让人脸上没面子。

教育部的文件能抑制择校热吗?

教育部这几年对全国各地出现的择校热,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比如说对义务段实施划片入学,就近入学。要求各个省市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办好家门口的学校看,来抑制择校热。同时对民一些民办学校的招生也有有所要求,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进行,不得提前招生掐尖招生。更不允许小升初考试,以电脑随机派位为主。 目前我看到的相关媒体报道,在广东,深圳等一些地方,全部实行电脑派位,取消了笔试,面试等选拔性的手段。



题主所说的教育部的文件能不能完全彻底杜绝择校热,仅凭一份文件在落实起来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短期内可能要达到老百姓满意的程度,有点儿难,只能说逐步再去落实,我们对结果拭目以待吧!


汇智坊


原来很多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好的中学,进入好的大学,进入比较好的单位,从此改变自己社会的阶层。结果这样一打压,这样的机会成了极少数人的福利……

为什么不能择校?社会优质资源只有那么多,不可能让人人都能享受到,只有那些努力的觉得读书有用的孩子,才能享受到,我觉得这个是很正常的现象。不应该人为的去打压。

再看看社会上现在厌学的孩子,逃学的孩子,不写作业的孩子,老师不敢管家长管不了的孩子越来越多,难道我们让那些成绩好的优异的孩子和他们为伍吗?然后让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在这些优秀的孩子身上?放着你,也不愿意把你的孩子置于这样的环境当中。

衣服有贵有便宜的,饭店有高档的和低档的,房价有高有低的,宾馆有高有低的,生活有富足或贫穷的。那我们也来统一的分配行吗?肯定不可能的,会挣钱有能力的你就该去享用你们优质的生活,不努力的就该过底层人的生活。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要让那些不努力的,不读书的,觉得读书无用的,一天幻想的人得到惩罚。让你去羡慕别人的优质生活,因为别人在努力的年代,是辛苦的,付出了的,那么他该得到他所拥有的。而你只能羡慕这一切。

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再来谈平等吧。只是对于那些成绩优异的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孩子,我觉得名校应该对他们进行一些扶持或者减免费用,他们也是一群努力奋斗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