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農村“拉幫套的”,是一種什麼民俗現象?現在還存在嗎?

農嫂話農事


據我所知,拉幫套並不是什麼好詞語,在其他地區怎麼叫我不清楚。但我知道,這是某一農村地區的地方語言。 意思是說:一家的男人身體有毛病,不能正常的去田地勞作。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女主人會自願去外面尋找一個,既是單身還有勞動能力的男人,來和自己一起勞作。



通過兩個人的努力,讓一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 這個男人可能是本村的,也可能是周圍村莊的。男女兩個人長期在一起勞作,吃飯也在一起,當然也會發生不正當的男女關係。雖然礙於男主人還在,兩個人不會公開住在一起。其實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只是沒有人當面去揭穿罷了。 在我們這個地方,熟悉情況的鄉親們,就會把這種男人的行為,叫做″拉幫套"。這其實也是一個蔑叫,男女兩個人會被鄰居們在私下裡,指指點點瞧不起的。在大多數情況下,當事人知道也會裝做不知道而已。 記得多少年以前,我還在讀小學,有位同學家裡就有拉幫套的。他父親是抗美援朝時的一個連長,因為犯過政治錯誤,被勒令提前退役。他身上受過傷,不能幹體力活,只好按排他去生產隊做了會計。

當時的農村還是大集體,這個人仗著是退伍的軍官,還有一定的文化,能說會道。在隊裡有了什麼好事,他都會撈上一份。天天不幹體力活,一家人就能吃香的,喝辣的。 後來開始單幹了,他家裡的孩子都還小,他又幹不了體力活。分的田地,只靠他老婆根本忙不過來。就把村裡的一個老光棍搞來,拉了幫套。這個光棍年齡並不大,比那個女人還小八九歲呢。男女兩個人,整天在一起幹活,一天三頓飯也在女方吃。只有到了晚上,男人才會回自己的家去睡覺。 現在聽說還有″拉幫套"的。因為有些男人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去。家裡的女人在農忙時,就會和本村留在家裡種地男人,互相幫忙的。一來二去,天長日久了,兩個人也會產生不正當的關係。這種男人有的是親戚關係,有的是光棍,有的離婚了。有的男人,是老婆經常在外打工的。


AK鬼靈


北方農村“拉幫套”的,是一種什麼民俗現象?現在還存在嗎?

所謂的“拉幫套”不是民俗,而是一種婚姻家庭的特殊情況。現在的90後、00後,甚至80後對“拉幫套”這個詞都不是太理解,今天就來說道說道。“拉幫套”原意是,比如3匹馬拉1臺車很吃力,就再拴上1匹馬來拉這臺車,就很輕鬆了。在民間則是隱指在一個正常家庭裡,增加一個外來的男人,多以男人的朋友身份加入的,並與男主人“兄弟”相稱,一般稱女主人為“嫂子”,並且在這個家庭中承擔主要勞動力角色,至於和女主人存不存在曖昧關係,只有當事人才曉得,不過在在村中人們的街頭巷議裡,就很難說得清了。



記得在七、八歲的時候,村裡有劉姓人家,男主人40多歲,腿腳不好,不能幹重活,有一天村裡來個也是40左右單身男人,說是劉某的一個遠房親戚,沒地方落腳,就在劉某家安頓了下來,這一住就是十幾年,期間發生什麼故事就不得而知了。後來大家議論,說根本不是什麼親戚,是一個“拉幫套”的,當時又不懂什麼意思,問大人“拉幫套”啥意思?大人說,小孩子別啥都問!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那種情況應該是一個特定時期的產物,一個家庭人口多,生產隊掙工分賺錢少,如果就一個勞動力幹活,生活會很困難,如果男主人身體再不好,生活就會更加難以維持,需要一個經濟上的支持。同時,有些40、50歲的老光棍娶不上媳婦,成家無望,還需要家的溫暖,在這種各取所需的情況下,這種“拉幫套”現象就出現了。



那麼現在存不存在“拉幫套”這種現象了呢?由於目前農村的經濟狀況也變得非常好了,60、70年代“拉幫套”現象已經不存在了,看不到哪個家庭裡多個毫不相干的“外人”。但是,也有女人帶著病夫嫁人的現象出現,還有就是不排除存在變相的“拉幫套”問題,這麼說吧,誰如果想資助誰點錢的話,微信、支付寶可以秒到,大家說是不是?


三農廣訊


這種“拉幫套"現象,目前在農村還有存在。雖然不符合《婚姻法》規定,但卻有它存在的根源和滋生的土壤。對這種現象,老百姓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好說什麼,默認它的存在。舉一個身邊的例子。村裡有一個青年,結婚幾年後突然患病,農活幹不了,錢也不能掙,兩個孩子都還小,家庭一下子陷入困境。妻子經受不住這沉痛打擊,尋死覓活,眼看就要妻離子散,家庭破裂。後來,在丈夫的默許下,找了村裡一個光棍漢來"拉幫套"。從而,兩個幼小的孩子沒有掉在地下,家庭也沒有破裂。試想一下,誰有家庭和自己的子女不撫養,願意把別人的子女去養大呢?這也是光棍漢們沒有辦法的辦法。


錦繡大地山河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叫拉幫套的,其本意是過去馬拉木輪或膠輪大車由於車載較重,一掛大車要套上四匹馬。中間一匹馬架轅,前邊一匹拉主套,左右各有一匹馬拉幫套。引伸意思是一個家庭男人病重或殘疾臥炕(床)無法養活妻兒老小,經過族人和村長認可招進一個認為比較勤快的光棍漢進來養活全家老小。這個人可以和這家人睡在一鋪炕上和女人過夫妻生活,生兒育女。這個人叫拉幫套的。在世俗眼光裡多少有些歧視的意思。這個習俗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建國以後某個時期還存在過,記得還拍過電影返映這段歷史。拉幫套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給人拉一輩子幫套,萬一病重男人死了,拉幫套的可以和女人結成永久夫妻過一輩子,如果病重的男人病癒了可以養活一家老小了,拉幫套的男人可以走人。但可以把和女人一起生的孩子帶走,這叫Pi犢子。如今這種現象近乎絕跡了,既使有也在地下進行,一般稱相好的,基本上是臨時工。





關東俠客


北方農村“拉幫套的”,是一種什麼民俗現象?現在還存在嗎?

小時候曾經聽過罵人的話,農村婦女會罵人你是個“拉幫套”的,很多其他地方的人可能難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拉幫套不能算是民俗,應該算是特定時期的一種陋習,民俗一般是多年傳承下來的一些習慣,一般是偏正向,而拉幫套確實不值得提倡的事情。

農村種過地養過馬的都應該知道,馬在拉車的時候,可以分為轅馬和串套馬,轅馬是主拉車的馬,而串套馬是輔助拉車的馬,在兩匹馬都無法拉動的時候,會使用三匹馬同時拉車。第三匹馬就叫幫馬,這種現象就叫“拉幫套”。

以前的時候,北方地區人煙稀少,後來各地區的人都闖關東,進入北方地區,而這些闖關東的人大多以男性居多,所以就造成了北方地區的男女比例不平衡,很多男人都無法娶到老婆。所以在一些山區和偏僻的地方,當地的家庭中,男人因身體重病無法負擔起整個家庭的重擔的時候,妻子會在丈夫的同意下,再尋找一個年輕力狀的男人幫助養家餬口,負擔起全部的家庭責任。三人共同生活,人們把這種陋習稱之為“拉幫套”。而等丈夫因病亡故以後,負責拉幫套的男人會和女人一起結婚,繼續生活下去。

建國以後,婚姻法施行,所以這種“拉幫套”的陋習就逐漸消失了,拉幫套的陋習是在當時的特殊環境下和家庭極度困難沒有出路的情況下才採取的一種婚姻方式,所以現在根本就沒有了。所以說不能把它歸類為是一種民俗。

拉幫套這種說法大家聽說過麼?歡迎留言?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北方農村拉邦套的民俗現象,確切的說應是東北農村,特別是吉林黑龍江省解放前後一段時間所特有的一種家庭形式!因為這種形式不被官方承認,只是在民間存在。拉邦套這種現象不是普遍存在,在一個村屯,有個三四家就不少了。本人在六O年代初在黑龍江一農村見過這麼一家。男主人長年有病,單幹時家中有幾垧地無法耕種,三個子女又小,所以就找了一個拉邦套的。拉邦套的男人都是體格好的單身漢,東北人叫跑腿子,由於家境貧寒,弟兄多說不起媳婦,因而給人拉邦套,入住此家成了此家的人,白天下地幹活,晚上回家睡覺。招拉邦套的女人也跟邦套睡,這就成了一婦二男。這種家庭形式到六十年代中期就不存在了。應該說拉邦套這一農村特有現象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是不得已而為之。現在早已絕跡!


用戶正言


在以前北方農村“拉幫套”這種事很多,大家多多少少都應該聽說過一點。“拉幫套”其實是一種畸形的婚戀現象,三方各取所需,貌似非常“和諧”,然而時間一長,“後遺症”就會顯現出來,輕則三方不歡而散,重則引發血案。

我先來解釋下“拉幫套”,這種現象一般是一個家庭的男主人突發變故,失去了勞動能力。比方說突然癱瘓、上工時從高處掉下來摔壞了腿這種類似的情形。普通家庭沒了勞動力,根本生活不下去,這時候只能被迫無奈找個“拉幫套”的壯年男人(一般都是找不到老婆的光棍),白天干活做工,晚上和女主睡在一起。名義上男主女主還是夫妻,只是晚上不睡在一起。



“拉幫套”現在似乎無法理解,但這種現象是當時社會的特有產物,男主人和女主人為了活下去又不想解散家庭只能找個拉幫套的,而拉幫套的人雖然白天要累死累活的幹活來養活這一家人,到晚上卻可以和女主人睡在一起。

“拉幫套”在前期一般都非常“和諧”,畢竟三方都是心甘情願的。但是時間長了很容易出現問題。有的是男主人受不了別人的閒話心生屈辱,有的是女主和拉幫套的人日久生情,最後基本都以悲劇告終。


核桃樹下話三農


在我們東北,小的時候經常聽一些婦女罵那些沒有男人氣魄的男人。

″你就是一個拉幫套的,到最後你什麼也沒有。"反正這以後我就知道拉幫套這個詞是一種貶義詞,也不是一種什麼好的說法,後來長大了才知道,所謂的拉幫套就是指牛馬拉車的意思。你想一想牛馬拉車付出了辛苦讓別人享受。自己得到了什麼,還不是自己亦有思想上的懈怠,就會挨幾鞭子,一點也不考慮默默無聞的為這家做的什麼,這就是無情的回報。


這種說法多半是指那些過去在農村或是城裡。一家子丈夫身體垮掉了,是癱瘓或者是沒有了工作能力,一時間家庭頂樑柱倒了,沒有了生活的來源,所以說,生活也陷入了一片困境。在這種情況下,一般的是那些說不起媳婦兒,年齡又很大的人。就會成為這戶人家幕後的主人。也就是給這家人起到男主人的作用,比如說出勞動力種莊稼什麼的。以此來養活這戶男主人家的孩子和老婆。到頭來幫忙的這個男人什麼也沒得到。
因為孩子不是他的老婆還是人家的,所以說這種人的結局是很不好的。所以說,現實中人們把它比喻做拉幫套的牛,也就是說你也只有吃草喝水的份,至於別的什麼,你就別再奢望了。所以說這種拉幫套的人結局都是很慘的。替人家養大了孩子替人家養她的前夫。最後自己什麼也沒有得到是悲哀的。不過現在的社會也好了,如果說是這種現象也少見了。


伊春美食美客


在以前70年代東北會有這種情況,就是一個女主人男子因為生病啊火鍋等也不能養家,然後再找一個男的過來幫著養家帶孩子。他這種情況呢,一般這個剛來這個男的跟這個男主人一樣,想有什麼性生活呀,還有孩子的教育啊,收入啊,材質的支配權。也是大家認可的一種生活方式。那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這種事情已經慢慢的沒有了。在現在看來有點荒唐,但是在以前生活條件不好的情況下,這也是一種互幫互助的方式,所以說叫拉幫套。



01福建萬景裝飾


北方農村"拉幫套"的,是一種什麼民俗現象?現在還存在嗎?

做為農村古時候流傳下來的民俗現象,現在農村還有這種情況,不過與過去相比,更具有合法化了。

什麼是拉幫套?

原本拉幫套是指牲口拉車,有駕轅的及輔助拉車的,那輔助的牲口就叫拉幫套。而農村人口中的拉幫套則指農村那些家中男人去世後,女人不嫁人,再招個男人上門來"頂門立戶"。


古時還有另一種情況,家中的男人由於某種原因或疾病或意外喪失勞動能力,而找個男人來家幫助幹農活,以此幫扶這個瀕危的家庭,避免由此而無法生活。不過現如今這種情況因其不合法性而不存在了。

過去農村拉幫套與現在拉幫套的區別

過去農村拉幫套的男人大多是家裡弟兄們多,條件不好,說不上老婆而成了光棍的人居多。或是死了老婆而無力再娶的人群,也有去上別人家拉幫套的。

只不過如今拉幫套的都是女方男人死後的,不像過去有的男人未死就上門拉幫套。男人未死招人上門過去叫拉活套,女的除了伺候原來的男人外,還得伺候招上門的男人。


拉幫套人的尷尬身份

過去農村人對上門拉幫套的人不稱呼他的名字,而是在女人男人名字前加個"假"字。我們村就有一個家族弟兄三人相繼去世,都未再嫁人,分別招了個男人,將孩子撫養成人。我們村人到現在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只稱呼他們假XXX。

如今農村,還有女人在丈夫去世後不嫁,選擇招個男人上門的現象。只是人們不再以假XXⅩ相稱了,而是直呼其名。也不再受別人歧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