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区别是什么?

大东北的小豆包


欧洲绝大部分人都笃信基督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一样,都是从犹太教剥离出来的。由于犹太教信徒必须是具有犹太血统的犹太人,这就迫使欧洲人不得不建立自己的宗教——基督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基本教义差不多,也用圣经,也信奉上帝,也就有了对圣经做了崭新诠释的那本书—《新约》。


罗马帝国强盛时期,基督教横跨欧洲和中西亚。后来罗马皇帝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赐给两个儿子。西部以罗马为中心,东部以拜占庭为中心。拜占庭就是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而后,东、西罗马帝国逐渐分裂,一股新的宗教派系也开始从天主教剥离出来,这就是东正教。后伊斯坦布尔逐渐接受伊斯兰文化,东正教中心迁移至莫斯科。

后来,由于西罗马教廷和主教们的腐败及压迫,有一支主张教众人人平等的宗教派系从西罗马天主教脱离,即基督新教。

这样,欧洲宗教就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对这三个教派的统称是基督教。有些朋友的将基督新教称基督教,这是不准确的。

这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按上述顺序,越靠前的教派国家越富足先进,越靠后就越相对贫穷落后。不信你看看:

基督新教: 北欧和北美,主要国家是美国、英国、德国、丹麦等。

天主教: 南欧和中欧,主要国家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南部美洲等。


东正教: 主要是斯拉夫民族,分布在俄罗斯、塞尔维亚和中亚地区。



我一直也在思考,这种宗教对经济的影响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是偶然的吗?虽然在思考,可一直都不太成熟,希望朋友指点。


我们了解宗教,只为了开阔眼界,了解欧洲文化离不开宗教。


自由行所见所闻


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区别有很多。




第一,组织结构不一样。

1054年,罗马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牧首互相将对方开除教籍,原因就在于双方的组织结构不一样。

天主教的罗马主教(教宗)有首席权,所有人都需要听他的。

东正教只承认罗马主教是“首相”,地位高一点而已,但没有权利号令其他牧首。

其实这就是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根本区别,也是天主教和东正教分裂的根本原因。因为其它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容易调和,但是这种组织结构上的分歧,无法调和。(基督新教也是因为不承认教宗地位才和罗马教廷闹掰的)



第二,政权与教权的关系不同。

最早的东正教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控制,皇帝被神化,拥有最高权威。政权高于教权。现如今的东正教有严正规定,神职人员不得用任何方式宣扬其政治立场。理由是“教会是所有人的教会,不应被属于世界而不属于上帝的政治绑架”。

天主教没被西欧诸侯控制,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教皇统治一个教皇国,教皇的教权要高于政权。另外,教皇垄断文化教育,修道院变成了文化教育的中心,教会自己兴办学校,以僧侣为师,初级学校和中级学校都开设不同的课程,经院哲学成为西欧封建统治阶级和天主教会的御用哲学。

当年曾有诸侯得罪教皇,最后惨到在雪地里跪求教皇饶恕,舔教皇靴子才被宽恕。



第三,文化传统不同。

这方面的区别很大,举几个典型的说。

比如说教堂,东正教教堂的建筑式采用拜占庭式,或者斯拉夫式。天主教教堂采用罗马式或哥德式。教堂内部的布置也不一样,东正教堂圣坛中央挂的是圣像,四周挂满圣徒的画像;而天主教堂圣坛中央挂的是圣母玛利亚画像,圣坛两旁挂耶稣画像,周围墙上挂十四幅耶稣受难画像。

还比如十字架的形制不一样,天主教的十字架是有耶稣苦相的样式,东正教的十字架在天主教的十字架基础上,上边过一个横,下边多一个撇。(基督新教只是一个光秃秃的十字架,没有耶稣)



第四,宗教传统不同。

东正教保存了很多的犹太教的传统,天主教则更多地接受希腊罗马哲学的影响。

再扩展一点说,东正教比较传统,没有什么革新和发展,较保守、缺乏活力;天主教则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在世界许多地区开展的活动比较有生气,主张社会开放、自由、平等,提出诸多进步神学,比如解放神学,妇女神学,大众神学等。




第五,教义、教规不同。

东正教主张圣神只来自圣父,而天主教主张圣神来自圣父和圣子。

东正教没有关于“天堂”和“地狱”之间存在“炼狱”的说法,而天主教声称二者之间有“炼狱”。

东正教否认贞女玛利亚童贞受孕及其肉体升天的教理,而天主教承认。

东正教准许除了牧首以外的一切神职人员结婚、离婚、再婚。天主教一般规定一切神职人员不能结婚。

天主教用整个手掌划十字圈,而东正教在改革以前是用两个手指划十字,现在则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划十字。

东正教使用儒略历法,即旧历。罗马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对旧历进行改革,于1582年公布新历法,称格列历法,自那时起天主教就用此历法。此历法被多数国家使用,被公认为公历。


Mer86


反对其他回答者,

第一,天主教和东正教源头都是一神教,上帝教

这个教,分成三大分支还有一些小分支,三大分支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都是同一个神,拥有同一个先知亚伯拉罕,所以又称亚伯拉罕三教,犹太教经典是圣经旧约和塔纳赫,基督教经典是圣经旧约新约,伊斯兰教经典是圣经旧约改编版可兰经。

第二,基督教后来在公元二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罗马帝国后期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因此,基督教也分成两个教会,最终经过一系列演化,分成天主教和东正教,




东北虎男323


因为这些事情比较复杂,下面我就简略介绍一下他们的区别。

一,教义不同

天主教与东正教最主要的区别其实就在于他们之间的教义不同,而他们争论的焦点则是三位一体的圣神是从父来,还是从父和子来的“和子争议说”。所谓“三位一体”,是基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的基本信条,又称为“三一论”。该理论主张圣父、圣子、圣灵(圣神)三位一体,称他们为同一本体,三个不同的位格。


通俗一点来说,这个世界只有独一的天主;圣父则只是耶和华上帝,圣子则只是耶稣基督,圣神是在末后时期降临的再临基督。也就是说,他们争论的是在末日审判时降临的是耶和华上帝(圣父)还是耶稣(圣子)来对人类就行最后的审判。

二,祈祷方式不同

在这里主要指的是画十字的区别。在一些关于欧洲古代的电影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士在一边在胸前画十字一边嘴里说:“Oh, my god.上帝保佑”的场景。这里就是指的画十字。

一般来说,天主教主要用整个手掌画十字;而天主教改革前用两个手指画十字,改革后则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画十字。

天主教的顺序为额头-胸前-左肩-右肩,同时心中默念“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阿门。”而东正教的顺序为额头-胸前-右肩-左肩。


三,耶稣和上帝在教堂的存在形式

在东正教中耶稣和上帝主要是以马赛克壁画和画像的形式出现,而天主教也主要是以雕塑的样式出现。



青悠论史


基督教是人类三大主流宗教之首,其历史我想大部分朋友都知晓。

基督教早期是在中东底层民众间流传,其影响力逐步扩散至罗马帝国,罗马覆灭,基督教又扩散欧洲。随着欧洲文明的崛起和全球范围的扩张,基督教也得以扩张到全球各大板块。如今,除了文明底蕴深厚的亚洲和无人居住的南极洲,其余五个洲内基督教都有较高的主导权或者相对优势的地位。

不过基督教的发展也经历了一番风雨。基督教在成立之初的几百年,因罗马帝国政治势力的打压,而处于非法状态,无数教民和教首因此殉难。后来虽然合法化,但又经历两次分裂,形成现今的天主教、东正教、新教。

云石君在上一节,已为大家解读了基督教被罗马帝国打压以及后来合法化并取得主导权的前因后果,云石君在这要为大家解读的是基督教分裂的原因。

基督教的分裂有两次,我想有些看过历史书的朋友对天主教和新教的分裂有一定了解。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分裂大部分朋友了解不多,而这也是本次云石君讲的内容。

公元1054年,基督教发生大分裂,东部教会自称为正教(东正教),西部教会成为公教(天主教)。这二者分裂其实早在基督教成立之初——成为罗马国教时已见端倪。

基督教的这种分裂与罗马帝国的分裂是一致的。公元395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不久,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分别以亚平宁半岛以及君士坦丁堡为核心。

罗马帝国的分裂与地缘结构有极大的关系。罗马帝国所在的环地中海地区,领土辽阔,结构松散,各板块独立性强,但没有一个实力足够强大的核心板块来压制周边板块。这样的背景下,罗马文明为了维护扩张成果,对各边缘板块进行有效的掌控,将罗马在政治上分为两部分。

东西两大帝国虽然都是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但因政治上的分裂,以及民族、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二者存在极大的不同。随后,西罗马帝国灭亡,领土由蛮族瓜分,而东罗马帝国延续着罗马的衣钵。至此,二者在政治上毫无联系。

政治上的彻底断绝,也加剧了两大教会的分裂。对东罗马帝国来说,失去发祥地——意大利,其在发展过程中自然会被本土色彩影响,其在文化和民族上逐渐与希腊文明融合;而被蛮族统治的西罗马版图,因亚平宁半岛是罗马文明发祥地,受罗马传统文明的影响而拉丁化。

这样的结果真是让人诧异,覆灭罗马帝国的蛮族继承了罗马的拉丁文化,而东罗马帝国在民族、语言、文化上与古典罗马帝国相差甚远,其统治者反而是古典罗马帝国的嫡系传人。

其实,这也是合理的。文明的发展立足于所处地缘板块之上。分裂后的东罗马以巴尔干半岛为核心,为了维护统治,只能向本土希腊文明靠拢。而分裂后的西罗马,蛮族为了自身文明的进化,只能吸取亚平宁的罗马文化进而拉丁化。

不过,不管是希腊化的东罗马,还是拉丁化的蛮族,均处于欧洲地缘板块,其种族和文化传承出自同门。因此他们保留了基督教的文明框架,而因独立的地缘格局,政治以及民族、语言、风俗上的差异而又显露出对立和冲突。

不过这种对立和冲突在最初并不明显。在西罗马灭亡之初的几百年,罗马教会即使显露出独立性也是从属于君士坦丁堡普世教会的。

罗马帝国分裂出的东西罗马帝国,地缘实力相差无几。

西罗马因蛮族入侵而灭亡,蛮族落后的文明也使西罗马地区文明质量大幅降低。曾经西罗马帝国的地盘上,也因分裂的蛮族而建立起十几个王国。这些王国的相互残杀。严重消耗了原西罗马板块的实力。

东罗马帝国顶住蛮族的入侵,文明没有受到影响。加上东罗马在政治上维持着一个统一,君士坦丁堡对内部绝大部分板块都有足够的话语权。

在这样东西文明发展程度不一致的情况下。拥有较多优势的东罗马即使没有实力重建罗马帝国的辉煌,但君士坦丁堡的普世教会在意识形态层面上还是有实力凌驾于罗马教廷之上的。

不过时局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一方面,伊斯兰教在公元7世纪崛起,影响着东罗马帝国在亚洲和北非的领土,使东罗马国力大减;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西欧、中欧等罗马教廷势力范围内的蛮荒之地被逐渐开发,实力逐渐显现。

东罗马帝国日渐衰落,罗马教廷的实力不断强盛,这让东罗帝国在西部基督教世界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这种此消彼长达到一定程度时,在公元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基督教正式分裂为东正教和天主教两大体系。

分裂后的两派各自发展,继续对抗。不过,双方面临的形势不一样。天主教的敌人只来自东方向;东正教和东罗马帝国因处在伊斯兰世界与西部天主教世界之间,其面对的敌人是来自东西两个方向。这样的战略格局注定了东正教和东罗马帝国的衰落。最终,在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以东罗马帝国为政治支撑的东正教,也因东罗马的灭亡而受到致命的打击。虽然奥斯曼土耳其没有禁止东正教,但其宗教政策上的歧视使得大量东正教徒转入伊斯兰教,东正教一落千丈。

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东正教即使不灭亡,但在失去强势政治支撑、极大部分牧区以及大量教徒后,已不再有基督教主流教派的地位。

但,现实并非如此,现今依旧是东正教、新教和天主教并列为基督教三大主流教派。

为什么会是如此局面呢?

因为俄罗斯。

东罗马帝国灭亡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东罗马末代公主索菲亚,并宣称自己将延续东罗马和东正教的政治遗产及意识形态。随着莫斯科公国的崛起以及发展成为俄罗斯帝国,东正教也得以重生。

俄罗斯为什么愿意延续东正教的衣钵呢?这其实与俄罗斯的地缘环境密切相关。

俄罗斯所在的东欧属于传统欧洲的边缘板块,此地远离传统欧洲文明的核心区。而且,此地气候寒冷,农耕时代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开发,因此由游牧经济主导该板块,这也决定了此区域无强大的文明势力。

不过,在15世纪东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虽然仍处农耕时代,但经过技术的积累,已勉强有能力对东欧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开发。这也造就了莫斯科公国(农耕属性)的崛起,和蒙古系金帐汗国(游牧属性)的消亡。

东欧草原的潜力虽然比不上南欧和西欧,但其体量庞大。随着东欧的不断开发,莫斯科公国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成为欧洲主流文明势力之一。

硬件实力已经够了,软件实力自然也要同步发展。莫斯科公国作为欧洲文明圈的一员,自然要接纳基督教。

当时,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主流,东正教已经没落,莫斯科公国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天主教。

但,莫斯科公国并未如此选择。

首先,天主教世界的意识形态核心远在罗马,与东欧八竿子打不着。地缘区位上,东欧草原在天主教世界的极端边缘地区。如果加入天主教,莫斯科并不能得到多大好处。而且这与莫斯科作为欧洲一流地缘势力的政治地位不符。

其次,由于东欧草原开发晚,虽然硬件实力逐渐强大,但软件实力不足。因此,被欧洲歧视,视为蛮夷,而这种歧视,也严重伤害了俄罗斯民族的自尊心。

最后,在地缘政治结局上,俄罗斯要想国力得到壮大,必须向西扩张吞下中东欧相对优质的地缘板,而这样的意图必然会与天主教发生冲突。而在争取中东欧的竞争中,罗马教廷自然会支持本土势力而非他们眼中的蛮夷。

由此看来,莫斯科公国加入天主教几乎不会得到太多好处,其发展反而会处于被动状态。

加入东正教系统,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东正教源于基督教,是嫡系传承,虽遭大难,但接纳东正教,同样会让莫斯科公国的软件实力增长。

其次,东正教已无政治支撑(东罗马帝国已经灭亡),重建东正教的希腊格局小。而莫斯科公国已勉强算欧洲一流势力,而且莫斯科公国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都是巨大的。莫斯科公国接纳东正教,就是获得东正教的主导权,就是继承东罗马帝国的政治遗产。

最后,莫斯科公国获得东欧草原后,必然会对外扩张。其扩张方向主要是向西和向南。向西,与天主教争夺中东欧;而向南,接手东正教的莫斯科公国在与奥斯曼土耳其争夺黑海巴尔干甚至君士坦丁堡时,会得到当地东罗马遗民和东正教的拥护者的支持。

处于这些考虑,莫斯科公国伊凡三世迎娶东罗马帝国索菲亚公主,将东正教奉为国教。随后,莫斯科公国发展成俄罗斯帝国,然后大举东扩,成长为世界级的大帝国。而东正教也得以东山再起。

东正教的衰落和兴盛也印证了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变化,是地缘环境的反映这一规律。

讲完东正教,下一节云石君为大家聊聊天主教。天主教有个有别于其他基督教派乃至其他宗教的地方,那就是天主教有教皇。

为什么天主教会设置教皇这个职位呢?这其实与欧洲不同于中东乃至东亚的特殊地缘政治和文化结构息息相关。关于这一点,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104——基督教之第5节。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云石君


在教義方面

東正教主張聖靈只來自聖父,天主教則主張聖靈來自聖父和聖子。東正教沒有關於『天堂』和『地獄』之間存在「煉獄」的說法,而天主教聲稱兩者之間有煉獄。東正教否認貞女瑪利亞貞節受孕及其肉體升天的教理,而天主教承認。東正教不承認羅馬教皇為普世教會首腦,只承認他的主教和「西部教會牧首」的職位,而天主教教皇自稱是全世界教會的領袖。

在神學方面

東正教沒有什麼革新和發展,較保守、缺乏活力,天主教則面向社會,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它在世界許多地區開展的活動較有生氣,主張社會開放、自由、平等,提出諸多進步神學,像解放神學、婦女神學、黑人神學、希望神學、民眾神學、發展神學等。

在禮儀方面

服裝:

東正教教士衣著打扮與天主教教士不同,東正教主教頭戴圓頂帽,身穿銀白色或黑色神袍,胸掛聖像,手持權杖,而天主教主教頭戴桃形尖頂帽,身穿特制黃色神袍,胸掛十字架,手戴權戒。

語言:

舉行儀式時,東正教除了可使用希臘語外,還可使用地方民族語言,天主教則在長時期內只使用拉丁語,但有些天主教教會也可以使用地方民族語言。

唱聖歌:

唱聖歌時,東正教唱詩班沒有風琴伴奏,而天主教唱詩班則有;祈禱時,東正教徒用三個手指﹝拇指、食指和中指﹞在胸前自上向下,自右向左畫十字,而天主教徒用整個手掌在胸前自上向下,自左向右畫十字。

受洗:

受洗時,東正教採浸水式,天主教則採注水式。東正教主張嬰兒受洗後就有資格領聖餐,天主教則持反對意見。東正教的堅振禮在小孩﹝七歲前﹞受洗不久舉行,天主教的堅振禮在小孩長到七歲到八歲時進行;舉行聖餐禮時,東正教使用發酵麵包和酒,天主教使用無酵麵包,並規定,只有神職人員才能使用麵包和酒,一般教徒只能使用麵包。

禮拜:

禮拜時,東正教堂裡不擺坐椅,參加者只能站立,而天主教堂裡放有成排的長板凳,供祈禱者跪坐。

懺悔:

懺悔時,東正教規定,教徒在神父面前可站、可跪;天主教則規定,教徒在神父面前只能跪著。

婚姻:

婚姻方面,東正教允許除主教以外的一切神職人員結婚,在婚姻問題上比較自由,而天主教則很嚴格,一切神職人員都不得結婚,強調獨身主義和禁慾主義。

在節日方面

東正教的一些大節日與天主教的大至相同,只是稱謂不同。

在神品方面

基督教會的最初神品只有副助祭、助祭、司祭三個品位。基督教分裂後,東正教會實行牧首制,牧首制確立後,神品分黑白兩種:黑神品有修士、修士輔祭、修士大輔祭、修士祭司、修士大祭司、主教、大主教、督主教﹝牧首派駐國外教區代表﹞、都主教、牧首;白神品有誦經士、副輔祭、輔祭、大輔祭、司祭、大司祭、司祭長等,天主教會神品分為七品:司門員﹝一品﹞、誦經員﹝二品﹞、驅魔員﹝三品﹞、襄禮員﹝四品﹞、副助祭﹝五品﹞、助祭﹝六品﹞和主教﹝七品﹞。羅馬教廷制進一步發展後,主教品位又分為教皇、樞機主教﹝紅衣主教﹞、宗主教、大主教和一般主教。

在教曆方面

東正教使用儒略曆法,是現在公曆的前身,即舊曆。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對舊曆進行改革,於1582年公布新曆法,稱格列曆法,自那時起天主教就用此曆法。此曆法被多數國家使用,被公認為公曆。

在教堂方面

東正教教堂的建築式採拜占庭式,或斯拉夫式。天主教教堂採羅馬式或哥德式。而其內布置也各有不同,東正教堂聖壇中央掛有聖像,四周則掛聖徒畫像,而天主教堂聖壇中央掛聖母瑪利亞畫像,聖壇兩旁掛耶穌畫像,周圍牆上掛十四幅耶穌受難畫像。

在哲學方面

東正教哲學主張上帝和世界的統一、上帝和人類和諧性、神性與人性結合、神學與哲學合一,反對理性,提倡神秘主義,通過神秘主義,使人吸取神的智慧,強調救世主如何變成有血有肉的軀體和如何降臨於人世的奧秘;天主教哲學主張理性,強調天主的啟示和人類的理性是一致的,反對神秘主義。東正教哲學提倡用神學和哲學的思維方式來建立真正的基督文明,貶低天主教,認為天主教不能發揚基督的博愛和自我犧牲精神,指責天主教把上帝和人類分離開來,因而不能建立真正的基督文明。


SouthCross



总体来说,由于基督教历史上两次大的分化,导致了基督教三大教派的产生: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第一次分化通常认为发生在1054年,当时拉丁语的西方教会(天主教)和希腊语的东方教会(东正教)分道扬镳。第二次的分化就是发生在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西方基督教分裂成两个教派:“天主教”和“新教”。

天主教与新教的区别,就是神学教义上的四个问题:人是如何得救?教会是什么?宗教的权威性何在?信徒生活的真谛是什么?新教和天主教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在东正教中,问题不仅仅在于答案不同,而是在于问题的自身就不相同。



要了解东正教,不能仅仅透过其基本教义,而是要透过圣像崇拜的礼仪。当我们看到那些特征鲜明的圣徒图像,有金色的光环环绕他们的头部,这才是理解东正教的基础。东正教认为圣像可以作为神与信徒之间沟通的媒介。敬拜圣像是他们用于表达虔敬的重要方式,所以他们在每个家庭和教堂都设有供奉圣像的圣像屏。 因为东正教的信徒认为,圣像是尘世和天国之间的窗户。透过圣像天国的存在向举行崇拜的会众显现,并与其合一。同时,他们认为圣像崇拜更是理解神和人之间种种方式的关键。因为,人“按照神的形象”被造;人内心之中携带有神的形象。

因此,东正教和天主教之间极其明显的差别就出现了: 天主教神学是根据法律的措辞来理解神和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天主教通过称义体系详细阐述了这种思想。比如:一位天主教徒犯了罪,神父就要根据称义体系决定其要受何种的惩罚。一旦在尘世生命中没有足够的惩罚,那么作为来生的炼狱就出现了,那么犯罪之人就要做出足够的赔偿。

东正教的神学,是根据他们的圣像观念而来的。所以,他们的神学主题是神的道成肉身以及人的再次受造。根据东正教的看法,当人犯罪时,人并没有违抗由神建立起来的神人之间的律法关系;人减少了神圣的形象——人使神原初的形象遭受亏缺。

因此,拯救包括修复完整的形象。基督,道成肉身的神,来到世上就是为了修复在人心中的圣像。那么,教会就不是一个形式化的机构,它是基督神秘的宝体,不断地由流淌其中的圣灵生命得到更新。而且正是在这种爱的社团之中人才能被修复成神的形象。

总之,天主教和东正教,是不同的问题,导致不同的区别。


小小晓书童


基督教的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从历史与教义,简述区别:

1、历史上区别:

公元1世纪,耶稣,以圣经(《圣经:旧约》)为蓝本,一神论为教义,在耶路撒冷地区传教。此时,耶稣的传教是一个犹太教的分支。

耶稣死后,其弟子开始向犹太族外的民族中间传道,并向西扩散进入罗马帝国,在与罗马皇室争权中形成基督教。并于,公元392年,被罗马皇帝定位罗马国教。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基督教会随之分裂为东教会、西教会。

并形成以罗马为中心的西罗马帝国的天主教,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的东正教。

14世纪以后,欧洲爆发文艺复兴运动;并在16世纪,教会内部爆发宗教改革运动,天主教又一分为二,陆续分化出脱离天主教会、被称为新教的新宗派,形成旧教、新教的对立。

当今地区:

天主教:主要西欧、南美地区,当年的殖民地发展中国家。

(基督)新教:主要英国、德国,北欧地区,当年的殖民地发达国家。

东正教:主要希腊、俄罗斯、乌克兰等亚欧交界国家。

注:中国的基督教,主要是基督新教,少部分是天主教。

注:世界宗教图:

二、教义及教会区别:

基督教的宗教体系是一神论;

主要典籍是《圣经:新约》与《圣经:旧约》。

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圣事有7种:圣洗(洗礼)、坚振、告解、圣体(东正教称“圣体血”)、终傅、神品、婚配。

新教的圣事为二件:洗礼、圣餐(主的晚餐)。

主要教会:

天主教:1.隐修院修会,2.托钵修会,3.耶稣会;

东正教:1.君士坦丁正教会,2.亚历山大里亚正教会,3.安提阿正教会,4.耶路撒冷正教会,5.希腊正教会(希腊国教)、6.俄罗斯正教会。

基督新教:1.路德宗,2.加尔文宗,3.安立甘宗,4.公理宗,5.浸礼宗,6.卫斯理宗,7.灵恩派,8.福音派。


蓝星cc


天主教与东正教之间的区别,应该从罗马帝国的分裂与东西两个罗马帝国之间的恩怨说起。

在公元四世纪东西两个罗马帝国分裂并立之初基督教分裂的种子就埋下了起初东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会只有一个教庭在罗马,但分别由西东两个罗马帝国皇帝分别任命教宗与大牧首东罗马帝国基督教大牧首在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娅大教堂管理东部教会,双方是面合心不合。

后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逐渐渐的由所谓罗马化了的日尔曼人掌握了罗马教庭的主导权,这让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教会很是看不起也不服气,双方都自称自己是正统。到了1054年双方的矛盾终于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双方都称对方是叛教的异端并且将其开除出基督教!由此罗马的基督教庭自称代表天主的意愿被称为天主教,而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会自称正统称为东正教。

在此期间伊斯兰教开始兴起并逐渐渐的向基督教世界括张,在此其间罗马天主教派出了十字军去东征。反过来伊斯兰教世界则把火撒到了身边的东罗马帝国身上开始不间断的入侵东罗马帝国。直到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最后攻陷了君士坦丁堡灭亡了东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灭亡了以后一些东罗马帝国的教士带着圣索菲娅大教堂的圣物及东罗马帝国的未代公主逃到了俄罗斯,俄罗斯大公迎娶了公主后自称继承了罗马帝国的衣钵,建立了所谓的第三罗马帝国(沙皇一词原意就是凯撒)。

天主教的主要特点是教皇与教士自称代表天主来管理人间的教徒们,并且在心灵与肉体上绝对控制教徒们。而东正教则认为教徒们住教士的指导下应该帮助上帝在人间的领袖沙皇。双方在宗教上的主要区别就是东正教认为圣象雕塑违反圣经条文而只承认圣象画。


风铃96736


当年的基督教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一分为二,西罗马帝国的叫做罗马公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天主教,教皇在梵蒂冈;

东罗马帝国的叫做希腊正教,也就是东正教,领袖叫牧首,在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伊斯坦布尔,当然现在东正教的大牧首在俄罗斯,最大的东正教信徒也是俄罗斯人;

至于新教也是当年英王进行改革,形成的英国国教,教宗不再是教皇,而是英国国王,英王既是国家元首,有时宗教领袖,现在所说的基督教一般指的是新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