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產茶園改造後的管理要點

低產茶園改造後,必須搞好茶園管理工作,才能保持改造後較長時期內的穩產高產。尤其是頭1\2年的管理,是改造成敗的關鍵。改植換種新茶園的管理基本可按前面所述的幼齡茶園方法進行。重修剪和臺刈的茶園主要抓好疏技修剪、合理採摘、防治病蟲、中耕施肥等關鍵措旌。

(1)疏枝修剪。更新改造後的茶樹,不如幼苗分枝有規則,枝樁上會發生許細弱濃密的小枝,使茶蓬悶閉,易發生病蟲。簇生的小枝為保其生存而互相競爭,影響骨幹枝的生長成形。因此在修剪新枝同時,必須進行疏枝。剪枝時應做到留壯去弱,留高去低,保留新枝20根-30根,低層生長的細弱枝條全部剪去,使之通風透光,養分集中。

低產茶園改造後的管理要點

春茶後重修剪茶樹,當年秋末可打頂採,次年春茶後在離地50釐米-60釐米處定型修剪,以後逐年採用輕修剪。經過3年培養,茶樹可形成層次分明的3層有效分枝。春茶臺刈的茶樹,第二年早春離地約30釐米處定型修剪,第三年早春離地50釐米-60釐米處定型修剪,以後逐年採用輕修剪。其他季節改造的茶樹,可根據新梢生長情況確定定型修剪的時間。

(2)合理採摘。改造後的茶樹,頭兩年的採摘與幼年茶樹一樣,強調“以養為主,以採為輔”,打頂輕採,少採多留。

重修剪後的茶樹長出粗壯枝條,芽葉旺盛,是人為塑造採摘面的關鍵階段,特別要注意採留標準,實行打頂採摘與分段修剪相結合,控制樹冠面高度,使蓬面向水平方向發展。當年新梢在秋季可以打頂一次,次年春茶堅持留2葉-3葉,春茶後輕度定型剪。以後,要特別注意茶蓬邊枝的留養,一般要留2片-3片葉,以利擴大蓬面,達到成形,第三年逐步過渡到以採為主的手摘方法。

低產茶園改造後的管理要點

臺刈後的茶樹,第一年不採,第二年打頂採,第三年經過第二次定型修剪後,高度達50釐米以上,採取春茶留兩葉、夏茶留一葉、秋茶留魚葉的方法進行採摘。隨著樹冠的形成,即可按成年茶樹的採摘方法進行採摘。

(3)防治病蟲害。一般的衰老茶園都有病蟲危害的情況,因此,改造後需及時防治。樹冠改造後,剪口容易感染病菌,一般可採用常規藥物防治,應儘早噴施石硫合劑。新梢萌發後,由於芽葉旺盛,持嫩性好,致使病蟲有了足夠的食料和寄生場所,常常引起茶蚜、刺蛾、小綠葉蟬等害蟲的蔓延。應注意掌握蟲害發生規律,及時噴藥防治,確保新梢正常生長。

(4)中耕施肥。雜草叢生也是衰老低產茶園的特點之一。茶園改造後,樹冠覆幅小,土壤裸露多,潛在的雜草種子,殘留的草根草莖,得到了更充足的陽光和土壤條件,就會萌發滋生蔓延起來。特別是靠近茶樹根部的多年生雜草,更易滋生。所以改造後茶園要與幼齡茶園一樣精心管理。中耕除草必不可少。春、夏季各淺耕一次,樹冠範圍內耕3釐米-5釐米深,行間耕7釐米-10釐米深。晚秋季節深耕一次,樹冠範圍內耕10釐米左右的深度,行間耕25釐米左右的深度。

低產茶園改造後的管理要點

茶樹更新後,需要大量的營養補充,多施有機肥和磷肥作基肥,還要適量追施氮肥。改造後每年晚秋,根系生長旺盛季節到來之前,結合深耕施一次基肥,春、夏季結合淺耕各施一次追肥。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提倡茶園發展綠肥,秸稈還田,並多施廄肥、餅肥、人糞尿等。同時注意有機肥與無機肥配合施用,改變重氮、少磷鉀及微量元素的傳統,合理增磷補鉀,做到平衡施肥。可廣泛推廣使用茶樹專用複合肥。保證有充足的全面的營養供給茶樹,促進復壯。茶園行間鋪草可起到水土保持、防止伏秋旱、減少地面蒸發、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在冬季還有增溫抗寒的作用,也是增施肥的一種方法。

低產茶園改造後的管理要點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